格式:PDF(3460-12)
页数: 273+337双面约1200页
《中国佛教道教文疏大全》上下册·高铭德
简介: 高铭德《中国佛教道教文疏大全》上下册,我国自古为礼仪之邦,礼俗之多不胜枚举,尤其以传统祭祀.酬神礼佛乃至丧节所需之各项科仪,以文疏最为重要.在其隆重庄严中不能容万分之一疏忽,实非凡夫俗子所能担当之,使得上述之文疏,因而产生浓厚的神秘色彩。
笔者有鉴于此,应门下诸子弟及亲朋好友所望,耗费数年光阴,行遍台湾省各乡、镇、市区,搜集各家名门珍贵之文献记载,有的则实际观察经过,努力研究,配合笔者数十年执业经验,加以整编.汇辑,而着出中国道佛教文疏大全。
本书概要共分祭祀、丧礼及斋醮参大部份,其中祭祀部份,不论献敬、酬神、佛事、科仪、法节以及十二婆家经、出家剔度之吉日、皆极尽详述,不但是法师必备,更为庙、寺、佛堂、道坛之宝鉴,中国道佛教文疏大全,此书内容丰富,文词恳切,举例适当,并且把本省民族性的信仰丧礼,仪式乃至寺庙,祭典、科仪、文疏都毫无藏私的公诸于世面前,可以说是难得一见的好作品,不只是台湾人应看,就是非台湾人民,而想研究台湾礼俗文化专家,学者而言,本书亦是最佳辅助书籍。
奉仟佛延寿文疏、祝圣千秋文疏、观音佛祖祝章文疏、观音佛祖许福文疏、观音佛祖还福文疏、祈安礼斗赐福文疏、祈安消灾吉祥文疏、祈求百福文疏.瑜伽三密院、祈求财利(神)文疏、庆赞中元兰盆胜会文疏、祈求子嗣文疏、诞生会疏.观音菩萨镇座疏略式、观音旦、元旦礼千佛、伏以观音菩萨圣诞、伏以水官圣诞、酬神愿诞日用、伏以祭灶疏、伏以太阳星君圣诞表、圣母进香通用、十王诞日、阎君圣诞表、玉帝表、注生娘圣诞日、冬至日用、十一月十九日乃九莲菩萨圣诞.礼斗文疏.完斗文疏……等等。
本书若编辑有错,或排字泄误,势在难免,敬祈诸贤高明士,鉴谅为祷。
因图片上传压缩画质会受影响,实际文件清晰度会更高
![]()
有需要联系v;shuij56>
摘要:本篇文章从整体概况出发,对《〈中国佛教道教文疏大全〉上下12》这部汇集佛教与道教文疏的重要著作进行系统阐述。本文首先梳理其编纂背景与版本情况,为读者提供基本认知;其次,从内容结构与特色出发,探讨其中佛道文疏的分类、体例与编排方式;然后分析其在宗教实践与仪轨活动中的价值意义,阐明文疏对佛教、道教礼仪、民俗信仰的承载作用;最后讨论其学术价值与传播状况,说明其在当代宗教学、民俗学、文献学中的独特地位与挑战。全文自然段排布均匀,力求条理清晰、语言平实,以期帮助读者全面理解这部文献合集的来龙去脉、内容亮点及其现实意义。
一、编纂背景与版本情况
《〈中国佛教道教文疏大全〉上下12》由作者/编译者 entity[“people”,”高銘德”,0] 编纂,收录佛教与道教中常用的疏文形式。根据出版资料,本书是以“上册”“下册”合为一套、共计“上下12”(或称“上下册”)形式出版。citeturn0search0turn0search1
从版本资料看,该书由台湾的进源书局出版,于2008年4月1日发行(或此前期)。“装订:平装”标注明确。citeturn0search0turn0search1 出版时标注有定价、优惠价等商业信息,显示该书既为宗教实践所用也具备学术与市场流通身份。
这个编纂工程并非简单的文献汇编,而是针对佛道两大宗教中“疏文”类别——即用于祈祷、祝颂、仪式中的书面文辞——进行系统整理。编者通过整理历代佛教、道教仪式中公开使用的文疏,汇集成册,既方便宗教人士实践使用,也利于学术研究。
二、内容结构与特色分析
从内容目录来看,本书所收录的疏文种类丰富,包括但不限于“奉仟佛延寿文疏”“祝圣千秋文疏”“观音佛祖祝章文疏”“祈安礼斗赐福文疏”“祈安消灾吉祥文疏”“祈求百福文疏”“瑜伽三密院”“祈求财利(神)文疏”“庆赞中元兰盆胜会文疏”“祈求子嗣文疏”“诞生会疏”等。citeturn0search1turn0search0 可见,佛道仪式文本涵盖了祈福延寿、节庆诞辰、礼斗赐福、子嗣祈求、消灾免难等众多类别。
在结构体例上,本书采取“疏文题目+正文文疏”形式,编者在目录中注明所收录的篇目名称。目录中亦附有作者、出处、适用场合等说明(若编者说明有误亦予以校正提示)。“本书若编辑有错,或排字泄误,势在难免,敬祈诸贤高明士,鉴谅为祷。”一句亦可见编者的自谦与文献校勘态度。citeturn0search1
特色方面,该书同时兼顾佛教与道教两大宗教传统中的仪轨文疏,并将其合为“大全”一体,这在宗教文献整理中较为少见。它不仅关注经典经文,也聚焦仪式应用文本,这为民俗宗教、仪式实践、宗教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素材。此外,版式注明“上下12”可能指上下两册合计十二卷或十二部分,体现其规模之大。
三、宗教实践与仪轨功能探讨
在佛教与道教的宗教实践中,“文疏”是一种常见的书面礼仪文本,用于祈祷、诵读、仪式使用、祝词、奉献、安座等场合。本书所收录的文疏如“祈安礼斗赐福文疏”“祈安消灾吉祥文疏”“观音佛祖还福文疏”等,正体现了这种仪式功能。citeturn0search1turn0search0
具体而言,佛教信仰者在观世音菩萨诞辰、诵经法会、修福祈愿时,常需借用祝章文疏、许福还福文疏;道教信众亦在期望延寿、子嗣、消灾、禳福场合使用类似疏文。该大全将两大宗教中的仪轨文疏进行汇集,有利于寺庙、道观及信众查用。
此外,从民俗与节庆角度来看,该书收录如“庆赞中元兰盆胜会文疏”“冬至日用”“十一月十九日乃九莲菩萨圣诞”等条目,说明文疏与民间节令、信仰仪式、地方习俗有密切关系。citeturn0search0 社会文化维度而言,这种仪轨文本不仅具有宗教意义,也反映了民间信仰、地方礼俗与宗教仪式融合的状态。
四、学术价值与传播现状分析
从学术研究角度,汇编《〈中国佛教道教文疏大全〉上下12》具有重要价值:首先它填补了佛教与道教“仪轨文疏”这一类别在文献整理中的空白。相比强调经典经文、宗派论著的研究,仪式文本往往被忽视,此书为文疏研究提供了系统资源。
其次,对于宗教学、民俗学、文献学研究而言,该书可作为仪式文本、信仰实践、文体研究的重要原料。研究者可以从中分析疏文的文体特征、宗教功能、信仰语境、地方适用情况,从而深入揭示佛道仪式文化的社会结构与变迁。
关于传播与应用状况,该书作为平装发行、具有市场流通标识的宗教书籍,表明其不仅用于学术圈,也面向宗教实践者与信众。尽管该书在网络、商店链接中仍可查询,但仪轨文本的可得性、编辑校勘的严谨程度、数字化传播尚有待提升。citeturn0search3
总结:本文通过对《〈中国佛教道教文疏大全〉上下12》的编纂背景、版本情况、内容结构、宗教实践功能及学术价值进行了系统阐述。首先从其出版背景与作者情况入手,为读者提供了基本认识;其次分析其内容结构与特色,揭示其将佛教与道教仪轨文疏进行汇编的独特之处;然后从信仰仪式与民俗文化角度探讨其文疏在实际操作中的功能;最后从学术与传播视角评估其价值与现实应用情况。
总结:总体而言,《〈中国佛教道教文疏大全〉上下12》是一部连接佛教与道教、仪式与文体、学术与实践的桥梁之作。它不仅为宗教学者提供了珍贵文本,也为寺观、道观及信众提供了可查、可用的仪轨工具。其价值既在于内容的系统整理,也在于其跨宗教、跨文化的整合视野。未来若伴随数字化、影印化,更能发挥其在信仰文化传承与学术研究中的作用。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