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常熟市土壤志 1985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江苏省常熟市土壤志
内容简介: 常熟市地处长江南岸,阳澄湖畔。境内河网稠密、地势平坦、气候适宜、资源丰富,集江南之秀丽,汇太湖之富绕,早在隋朝即以年年丰收而得“常熟”之称。 “十里青山半入城”的虞山居中突起,更为锦绣江南添色。近几年来,全市乡镇工业蓬勃发展,工农业生产直线上升,1983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突破20亿,1984年28.8亿元成为全国闻名的“无、常、江”之一。 “碧溪之路”的经验,展示了中国式农村小城镇发展的远景。
编纂单位:常熟市土壤普查办公室 , 苏州市农业局 , 江苏省土壤普查办公室
目录
封面
常熟市土壤志
前言
目录
第一章 概况
第二章 土壤的形成和分布
第三章 土壤分类
第四章 土壤类型和主要性状
第五章 土壤物理性状
第六章 土壤养分
第七章 土地资源和土地评级
第八章 当前农业生产中的土壤肥料问题
第九章 高产土壤的特点及理化性状
第十章 土壤分区改良利用
第十一章 土壤普查的成果应用
附件
· 江苏省常熟市土壤志 1985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江苏省常熟市土壤志 1985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本文以《江苏省常熟市土壤志(1985年版)》为中心,对其内容进行系统性梳理与再现。文章从成书背景与编纂价值、土壤类型与分布特征、土壤理化性质与农业利用、土壤改良与生态启示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既回顾了常熟地区土壤形成与利用的历史脉络,也呈现出该书在1980年代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文中将重点探讨《土壤志》所提供的大量基础资料如何为后续土地规划、农业生产、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基础。通过层层分析,旨在让读者重新审视这部1985年的重要文献在当下仍具备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进一步理解其对区域土壤科学研究与农耕文明传承的深远影响。
1、成书背景与编纂价值
《江苏省常熟市土壤志(1985年版)》诞生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是全国范围内推动区域资源调查、加强农业基础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在这一时期,为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提高粮食与经济作物产量,各级政府开始组织系统性的土壤普查工作。常熟市《土壤志》的完成,是这一背景下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书的编纂凝聚了多名土壤学者、农业技术人员与地方管理部门的经验与数据积累。他们长期深入乡镇、村落、田间地头,采集大量样本,记录区域自然条件与土地利用格局,为文献内容提供了扎实的数据支撑。
《土壤志》不仅是一部描述性文献,更是服务于农业规划的重要工具。它对常熟市的农业发展具有持续影响,为后续的农业结构调整、土地整治工程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区域资源管理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2、土壤类型与分布特征
该书对常熟市境内的土壤进行了系统分类,详细介绍了不同土壤类型的分布、母质、成土过程及其自然特性。常熟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形以冲积平原与沿江、沿湖湿地为主,因而土壤类型呈现出典型的平原河网地区特征。
书中重点描述了潮土、黄棕壤、水稻土等主要类型,并按照土壤发生学原理进行科学分级。这些土壤在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如潮土多见于河湖交错地带,而水稻土则多存在于农田耕作集中的区域。
此外,《土壤志》还对各类土壤的面积比例、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为理解常熟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区域差异提供了精准的基础信息。这些内容对后续的土地规划与农作物布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3、土壤理化性质与农业利用
书中详尽记录了各类土壤的理化指标,包括p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与有效磷钾水平、质地结构、水分状况等。这些指标构成了农业生产力评价的重要基础,体现出常熟地区土壤肥力的整体特征。
通过对常熟市土壤理化性质的对比,《土壤志》总结出了不同土壤的优势与局限。如潮土质地偏黏重,适宜种植水稻;而部分砂质潮土透水性良好,更适宜蔬菜、经济作物种植。这些结论对农民实际生产决策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
同时,书中还记录了不同乡镇的作物适宜性分析,从水稻、小麦到棉花、油菜,再到特色经济作物,都给出了较全面的土地利用建议。这些内容不仅反映了当时农业发展水平,也在多年后的土地利用优化中依然具有参考意义。
4、土壤改良与生态启示
《土壤志》不仅指出了常熟市土壤的优点,也明确揭示了当时存在的问题,如耕层瘠薄、盐分累积、酸化趋势等,并提出改良策略。这些策略包括增施有机肥、实施深翻改土、建立排灌体系与绿肥种植制度等。
对土壤改良的讨论体现了常熟地区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科学管理理念。《土壤志》强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是保障农业生产稳定的重要前提,土壤改良必须与生态保护相结合。
书中的许多观点在今天仍具有启发意义,比如推广保护性耕作、减少化肥使用、加强土壤健康监测等理念,与当前绿色农业发展方向高度契合。这说明该书不仅属于历史文献,更蕴含着面向未来的生态智慧。
总结:
《江苏省常熟市土壤志(1985年版)》全面系统地记录了常熟市的土壤类型、特性与利用方式,是一部跨越时代、兼具科学性与实践意义的重要文献。它为理解常熟地区土地资源特点、指导农业生产与生态治理提供了难得的基础数据。
今天再次回顾这部著作,不仅能看到常熟土地资源的历史缩影,也能从中汲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智慧。无论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土地管理,还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土壤保护,《土壤志》都具有持续的现实价值。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