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风物志 1985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甘肃风物志
内容简介: 中国风物志丛书,是由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出版部门负 责组织编寨、分册出版的知识读物。丛书内容着重介绍我国悠 久的历史文化,众多的名胜古迹,丰富的土特名产,多采的民 族风情,以及日益发展着的社会主义新貌。 对于向往中国、了解中国、关心中国的海内外广大读者来 说,需要的是真实、可靠,和富于魅力。编者力求做到的也正 在于此。我们希望上述读者都能从中了解到最感兴趣的一些方 面。但是应该承认的是,编寨不同于过去志书的风物志这一新 的尝试,我们确无所从,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不 妥不当的地方一定会有。深望广大
编纂人员:黎尚诚
内容时限:0000-1984
出版时间:1985年
出版单位:甘肃人民出版社
目录
封面
图片
出版说明
目录
新型的地方志
甘肃大地
陇上春秋
名胜古迹
文苑景色
地方艺术
土特名产
异兽珍禽
风土人情
后记
版权
封底
· 甘肃风物志 1985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甘肃风物志 1985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1985年版《甘肃风物志》是一部全面反映甘肃省自然风貌、人文历史、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威著作。作为研究甘肃地域特色的重要文献资料,它不仅详尽介绍了甘肃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还深入挖掘了丰厚的历史遗存与民族风情,展现了该地区独特的文化底蕴。同时,本书对甘肃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变迁也作了翔实的记录,涵盖农业、工业、交通和民生等多个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意义。本文将从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遗产、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民俗风情四个方面对《甘肃风物志(1985年版)》进行详细阐述,揭示其内容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以期为读者提供一幅全方位、多角度的甘肃风物画卷。
自然地理环境概述
《甘肃风物志(1985年版)》首先对甘肃的自然地理环境进行了系统梳理,详细描绘了这一区域的地形地貌。甘肃地处中国西北内陆,拥有复杂多样的地形特征,从祁连山脉的高山草甸到河西走廊的戈壁沙漠,其自然景观丰富多彩。
该书重点介绍了甘肃的主要河流如黄河和黑河的流经路径,以及它们对当地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的影响。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成为甘肃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此外,书中还详尽描述了甘肃的气候特点,诸如干旱少雨和昼夜温差大等气候条件对农作物种植和人民生活的制约作用,为理解当地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历史文化遗产介绍
在历史文化方面,《甘肃风物志(1985年版)》集中展现了甘肃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所拥有的丰富历史遗存。书中论述了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价值及其在佛教文化传播中的独特地位。
书中还详细记载了甘肃境内的多个历史名城和古代遗址,如张掖古城和嘉峪关长城,阐述了它们在中国历史上军事防御和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作者还探讨了甘肃多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以及各民族在文化传承中表现出的独特风采,突显了该地区作为中华文明交汇之地的历史厚重感。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经济层面上,《甘肃风物志(1985年版)》对全省的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作了全面的介绍。书中详细描绘了甘肃的农业结构,强调了小麦、玉米和甘草等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情况及其在区域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工业部分涵盖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如煤炭、石油和有色金属,为甘肃的工业基础奠定了坚实基础。书中还分析了轻工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状况,反映了经济多元化的趋势。
此外,交通运输的现状和发展规划也被重点阐述,铁路、公路网的建设促进了甘肃与内地和西部地区的联系,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民族民俗风情特色
《甘肃风物志(1985年版)》特别强调了甘肃的民族构成和丰富的民俗文化。书中介绍了汉族、回族、藏族、东乡族等多个民族的分布特点及其文化习俗。
书中详细描写了各民族的传统节庆、服饰、饮食和宗教信仰,生动展现了多元文化在甘肃这片土地上的交融与共存。
此外,风俗志部分还重点记录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和手工艺,如剪纸、刺绣和皮影戏,反映了甘肃人民的智慧和艺术创造力。
总结:
综上所述,1985年版《甘肃风物志》是一部内容翔实、资料丰富的地方志书。它不仅为研究甘肃的自然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探讨甘肃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提供了详实的资料支撑。通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分析,书中还展示了甘肃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积极变化和发展潜力。
此外,民族民俗的深入描写体现了甘肃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这片西北大地的理解。整体来看,这部风物志不仅是一部学术价值极高的地方志书,也是一部展示甘肃风采的文化画卷。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