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乡族自治县志(1986-2005) 2016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东乡族自治县志(1986-2005)
内容简介: 凡例 一、本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注重运用新观点、新方 法,客观、真实、全面、系统地记述改革开放20年来东乡政治、经济、文 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新变化、新情况、新事物,力求达到思想性、科学 性、资料性和地方性的统一,反映历史经验,体现客观规律。 、本志为《东乡族自治县志》的续志,记述上限为1986年1月,下 限为2005年12月。 三、本志体例为章节体,体裁以志为主,辅以述、记、特载、传、图、 表、附录,采用综合体;文体用语体文,记述体。 四、本志结构为篇、章、节、目,以节为基本记述单位,节以下根据内 容需要设目、子目,力求科学分类,横排纵写,纵横结合。 五、本志共设6篇,44章,221节,序言、图片、凡例、概述、大事 记、特载、置于第一篇之首,附录置于最后。 六、本志中首次出现东乡语时在小括号内用汉语加注解释,再次出现时 未加解释。 七、本志人物采用传记、简介、人物名录三个层次,人物坚持生不立传 的原则,收录1986-2005年对国家和地方有较大贡献,对社会发展有较大 影响的本县籍人物,也收录了对东乡县有重大贡献的客籍人物。人物以出生 年月先后排序。 八、本志中各种称谓及名称第一次出现时用全称,再度出现一般用简 称,各种资料以统计公报为准;统计部门没有的,采用主管部门和档案馆提 供的资料,并根据需要适当选用社会调查资料。字体以国家语言方案工作委 员会1986年10月公布的《简化字总表》为准。计量单位严格遵循国家有 关规定。 九、本志书页眉设置为眉文置切口处,双页为志名,单页为一级标题 名,页码在本页下方正中间标注。
编纂人员:汪佐华
编纂单位:《东乡族自治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内容时限:1986-2005
出版时间:2016年
出版单位:甘莆文化出版社
目录
封面
版权
东乡族自治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序
图片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特载
第一篇 地理环境
第二篇 经济
第三篇 政治
第四篇 文化
第五篇 民族宗教
第六篇 社会
人物
附录
索引
编后记
· 东乡族自治县志(1986-2005) 2016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东乡族自治县志(1986-2005) 2016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东乡族自治县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背景与文化积淀的地区,而《东乡族自治县志(1986-2005) 2016年版》则全面记录了该县自1986年到2005年期间的各类发展变化。这本地方志是东乡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不仅涵盖了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还展现了东乡人民在改革开放后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文章将从四个方面对这部县志进行详细阐述:第一,分析《东乡族自治县志(1986-2005) 2016年版》的编纂背景及其重要性;第二,探讨该县志在社会经济领域的贡献与作用;第三,审视地方文化和民族特色在县志中的呈现;第四,分析该县志对地方历史传承与文化保护的意义。通过对这本地方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东乡地区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轨迹以及文化自信的体现。
1、编纂背景与重要性
《东乡族自治县志(1986-2005) 2016年版》的编纂背景可以追溯到东乡自治县在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化。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东乡地区的历史发展积淀和各类社会事务的进展需要得到系统的梳理和记录。地方志作为记录地方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重要工具,不仅有助于地方发展规划的科学决策,更能为后代提供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这本县志的编纂工作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多年的积累、整理和编辑,最终在2016年完成。其意义不仅仅在于为东乡地区的历史与文化提供了翔实的记录,还体现了地方政府在继承与创新中如何找到平衡点。正因如此,该县志成为地方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见证,也是一部承载着地方历史记忆的文化成果。
此外,这部地方志的出版也与东乡地区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变革等因素密切相关。在过去几十年里,东乡自治县通过改革开放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这本县志正是这些进步的见证,能够帮助外界更好地了解这个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地方。
2、社会经济领域的贡献
《东乡族自治县志(1986-2005) 2016年版》在记录东乡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贡献。从地方经济的增长,到各类基础设施的建设,再到农牧业的发展,这本地方志详细描述了东乡地区在改革开放后经济结构的转型过程。在此期间,东乡地区逐步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多元化、现代化的经济模式过渡,尤其是在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提升上取得了显著成就。
其中,县志特别提到了一些重点产业的迅猛发展,如畜牧业和特色农业的崛起。东乡地区充分发挥其地域优势,通过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农村合作经济等方式,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带动了整个地区的经济繁荣。这些内容对于后续研究东乡经济模式及其发展路径具有重要价值。
此外,县志还详细记录了东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进展。从交通、通信到教育、医疗等领域,东乡地区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显著进展。县志不仅呈现了这些具体的建设成果,也记录了其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地方政府如何通过政策创新和社会合作来解决问题。这些内容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3、地方文化与民族特色的呈现
东乡地区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地方风情,这也是《东乡族自治县志(1986-2005) 2016年版》的一大亮点。县志不仅详细记录了东乡地区的历史文化,还突出展示了当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东乡的主要民族是东乡族,这个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习俗,县志在描述这些民族文化时,既有历史的纵深,也有文化的传承。
其中,县志特别强调了东乡族的语言、宗教、节庆等方面的文化特色。例如,东乡族的传统节日、民俗活动以及其独特的宗教信仰,都是东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内容不仅有助于外界了解东乡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为今后的民族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此外,县志还详细记录了东乡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融入到主流文化之中。比如,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东乡地区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举办地方性文化活动,打造特色旅游项目等。这些创新举措不仅帮助东乡地区保持了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还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历史传承与文化保护的意义
《东乡族自治县志(1986-2005) 2016年版》不仅是一部地方史志,更是地方历史传承与文化保护的一个重要载体。它通过详细记录东乡地区的历史变迁、文化发展、民族风情,为后代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这部县志将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资料进行了整合,既保存了地方历史的细节,也展示了历史的演变过程。
特别是在文化保护方面,县志详细记录了东乡地区在近现代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这不仅包括对民族语言、传统节日的保护,也涉及到对历史建筑、遗址等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如何在发展中保护地方文化,成为了东乡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县志的编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的,它为地方政府和社会提供了保护文化遗产的参考和思路。
通过对东乡历史的深入记录与研究,县志为我们展示了地方文化如何在现代化的浪潮中得以传承与发展。这不仅为东乡地区的文化保护工作提供了支持,也为其他地方的文化保护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总结:
《东乡族自治县志(1986-2005) 2016年版》是一本融历史、文化、经济为一体的地方志。它不仅详细记录了东乡地区在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经济变化,还全面展示了东乡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这本县志,读者不仅能够了解到东乡地区的发展历程,还能够深刻感受到地方文化的多样性与生命力。
总的来说,这本地方志不仅是对东乡历史和文化的珍贵记录,也是对地方未来发展的重要参考。通过县志的编纂与出版,我们可以看到地方历史文化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得以保存和延续,也看到了地方政府在文化保护与社会发展的平衡中所作出的努力。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