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绵阳高新区志1992-2011 2012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绵阳高新区志1992-2011
内容简介: 凡例 一、本志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时代特点和地域特色,突出高新 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突出科技创新,实事求是地记述绵阳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的历史和现状,弘扬创新、创业精神和科学精神,力求做到思想性、 科学性、资料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本志断限,上限为1992年,下限为2011年12月,个别内容适当 上溯。
编纂人员:龙湘
编纂单位:绵阳高新区志编委会 编
内容时限:1992-2011
出版时间:2012年
出版单位:方志出版社
目录
封面
版权
区划图
图片
编委会
序
凡例
目录
大事记
第一篇 建制
第二篇 经济综述
第三篇 规划建设
第四篇 创新体系
第五篇 招商引资
第六篇 高新技术产业
第七篇 抗震救灾·灾后重建
第八篇 管理与服务
第九篇 社会事业
第十篇 人物
附录
编后记
· 绵阳高新区志1992-2011 2012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绵阳高新区志1992-2011 2012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绵阳高新区志1992-2011(2012年版)》是对绵阳高新区二十年来发展历程的系统总结,全面展示了这一时期内高新区在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成就与变革。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这本地方志进行深入剖析。首先,从高新区的建设背景出发,探讨其成立的历史背景、政策支持以及区域发展战略;接着,分析其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方面的突出表现,特别是与全国乃至全球科技发展的连接;然后,讨论高新区的社会发展,重点关注其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等方面的变革;最后,探讨高新区在文化与教育领域的投入与成就。通过详细分析《绵阳高新区志1992-2011(2012年版)》中的各项内容,全面了解这一时期高新区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轨迹。
1、绵阳高新区的建设背景与发展历程
绵阳高新区的建设背景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实施,国家对地方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绵阳作为四川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因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优势而被选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区域。1992年,绵阳高新区正式成立,成为国家级高新区,并在之后的二十年内,通过政府政策扶持、产业导向调整等措施,不断壮大其经济和科技基础。
高新区的建设不仅仅是为了推动科技创新,更多的是希望通过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的全面升级。当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减免、资金扶持等,吸引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同时,绵阳高新区紧跟国家政策导向,特别是与“863计划”、“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等战略性计划紧密对接,逐步成为全国科技创新的示范区。
高新区的建设历程充满了挑战与机遇。特别是随着国家对高新区扶持政策的不断完善,绵阳高新区逐渐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为支柱的产业体系,逐步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2、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作为国家级高新区,绵阳高新区一直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推动了各类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特别是在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绵阳高新区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已经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通过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绵阳高新区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致力于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绵阳高新区志1992-2011(2012年版)》详细记录了这一阶段内的重大科技成果与产业突破。例如,绵阳的高新技术企业在集成电路、光电子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领先地位,部分企业已经形成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此外,绵阳高新区通过引进外资、推动产学研结合等多元化方式,进一步巩固了其科技创新的优势。
与此同时,绵阳高新区注重产值与产能的提升,尤其是在制造业方面,积极打造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不仅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也为绵阳高新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经济和技术支撑,推动了整个区域的现代化发展。
3、社会建设与民生改善
绵阳高新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社会建设和民生改善的有力支撑。随着高新区经济的腾飞,地方政府在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十分重视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投资与改革。近年来,高新区不断加大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尤其是在交通、公共设施和住房等方面,显著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教育方面,高新区积极推动与高校的合作,培养了大批高技能人才。绵阳高新区内的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高新区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同时,随着教育资源的不断增加,当地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医疗卫生方面,高新区也有了较为明显的进展。随着一批现代化医疗设施的建设与投入使用,绵阳高新区的医疗条件得到了改善,居民的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升。这些社会建设与民生改善举措,有效推动了高新区的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4、文化与教育发展
绵阳高新区的文化与教育发展是区域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新区的经济腾飞,当地的文化氛围也日渐浓厚,特别是在科技文化、创新文化等方面的建设。高新区注重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等方式,提升了当地居民的文化素质与创造力。
此外,高新区内的教育资源日益丰富,优质的教育环境不仅吸引了大量人才流入,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通过与国内外知名学术机构的合作,绵阳高新区逐渐成为了一个集科研、教育与产业为一体的高素质人才聚集区。
在教育发展方面,绵阳高新区大力推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并行发展,并通过与高等院校合作,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同时,区域内的职业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也得到了重视,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
总结:
《绵阳高新区志1992-2011(2012年版)》全面展示了绵阳高新区在二十年内取得的辉煌成就。从高新区的建设背景到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再到社会建设与民生改善,以及文化与教育领域的进步,这本地方志为我们勾画出了一幅高新区发展壮大的宏伟蓝图。
通过对《绵阳高新区志1992-2011(2012年版)》的分析,我们不仅了解了绵阳高新区的历史沿革,也看到了它在各个领域的跨越式发展。绵阳高新区作为区域经济和科技创新的典范,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和学习。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