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邡县邮电局局志_1950-1981版_PDF电子版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什邡县邮电局局志
内容简介: 本志分上下两篇。上篇反映解放以前的邮局、乡村电话,共分二章十一节。下篇共分为九章五十四节。从建国以后一九五0年至一九八一年三十二年来邮电体制变化和发展情况。以及机线设备、邮电网路、业务,人员增长情况,卷未有杂记和后记。
凡例
序言
概述
邮电历史简介
局志领导小组成员
局志编写小组成员
上篇
下篇
附记
什邡县邮电局文书档案全宗说明史
· 什邡县邮电局局志_1950-1981版_PDF电子版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什邡县邮电局局志_1950-1981版_PDF电子版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本文以《什邡县邮电局局志(1950—1981)》为核心史料,从机构沿革、业务建设、技术设施和人员管理四个方面进行系统梳理与深入阐述。文章通过对邮电系统在改革、建设与社会服务中的发展特色进行分析,呈现出基层邮电事业在三十余年间的变迁轨迹。该时期既经历国家制度变革带来的结构调整,也见证通信需求增长下的业务扩张;既包含技术设备从简陋到逐步完善的更新,也包含一代邮电职工在艰苦环境中的坚守与创新。文章旨在展示地方邮电志书所揭示的时代脉络与社会价值,让读者得以理解邮电事业在地方经济文化交流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作用,从而更全面地认识1950—1981年邮电系统发展背后的制度动力、社会需求与技术支撑。
1、机构演变与管理格局
《什邡县邮电局局志(1950—1981)》首先呈现的是机构设置随时代演进的轨迹。新中国成立初期,邮电管理部门在县域内主要承担通信恢复与社会秩序重建任务,因此机构规模小、人员有限,但肩负着联通外界的重要使命。志书记载了局所最初的组织框架,如局长室、营业室、报刊投递组等,这些基础部门成为其后发展的核心雏形。
随着国家对通信事业的重视不断增强,什邡县邮电局逐步扩展内部格局,成立了线路维护班、电报业务小组和邮运调度部门,以应对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机构根据政策调整,对基层支局、代办所进行规范管理,从而形成较为稳定的县、区、乡三级邮电服务网络。
改革开放前夕,管理制度改革逐步深入,邮电局在成本核算、岗位责任制和绩效考核等方面进行了多项探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内部治理体系。志书对这些变化进行了详尽记录,使我们得以观察地方邮电管理模式的制度化进程。
2、邮政业务建设发展
在1950—1981年间,什邡县邮政业务经历了从恢复到扩张的连续发展。《局志》展示了邮政普遍服务在基层落地的全过程,包括信件投递、包裹运输、报刊发行等传统业务的不断完善。随着社会生活恢复与经济走向增长,寄递量逐年上升,邮运线路也不断延伸。
为了提升服务效率,邮电局在此时期多次调整邮路结构,开辟农村邮运路线,提高邮件送达速度。同时,邮政服务从城市向乡村不断延伸,形成覆盖县境大部分地区的邮政网络。志书中对邮路开通时间、投递人员数量和服务范围都有明确记录,使邮政普及化的推进过程非常清晰。
此外,邮政业务在此阶段还承担大量政治宣传与政策传递任务,例如投递政府文件、下发制度通知等。邮政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因此显得尤为关键,不仅是物流渠道,更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电信技术设施建设
通信技术在1950—1981年间经历了显著发展,志书对什邡县电信设施的更新记录尤为详尽。早期通信主要依靠少量人工电话和简易电报设备,技术水平低、故障率高,但仍为地方党政机关和经济单位提供了基本的通信支持。
随着国家重视度提高以及县域需求增长,什邡邮电局陆续新建或扩建电话线缆、架设明线,建立小型交换机房,从而提升了通信容量和稳定性。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县城的电话线路由几十门扩展至上百门,标志着通信能力的质跃式提升。
志书还详细记载了通信设备的更新过程,如电报机更换、交换机扩容、线路维护技术改进等。尽管当时技术条件有限,但工作人员凭借经验与努力,保障了通信畅通,反映出基层通信技术建设的艰辛与价值。
4、职工队伍与行业精神
《局志》中特别强调了邮电职工在三十余年间的重要作用。1950年代初期,人员来源复杂,有来自旧邮政系统的技术人员,也有新培养的青年职工。由于条件简陋、任务繁重,他们在艰难环境中凭借责任感完成通信任务。
志书通过大量事迹记录了职工们克服道路不通、天气恶劣、设备缺乏等困难的工作历程。例如农村投递员每天徒步数十公里,在极寒酷暑中坚持投递;线路维护工人夜间抢修,确保重要通信不中断。这些片段构成了邮电行业特有的奉献精神。
随着改革逐步深入,职工培训体系也不断完善。局志记录了技术培训、业务考核、劳动竞赛等制度的实施,反映了邮电职工队伍由“能干”向“专业化”发展的趋势。这些变化构成了地方邮电事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基。
总结:
综观《什邡县邮电局局志(1950—1981)》的记述,可以看到邮电事业在政治、经济与社会结构变迁中的发展脉络。从机构建设到业务拓展,从技术更新到队伍成长,它不仅是一部行业发展史,更是地方社会变迁的缩影。志书中的大量细节记录,让我们能切实感受到邮电事业在国家建设与民生服务中的基础性价值。
邮电系统在3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以持续扩展的业务网络、逐渐完善的技术设施和不断成长的职工队伍,为地方社会提供稳定而关键的通信保障。正因为这些扎实努力,地方邮电事业得以走向现代化,并为后来通信产业的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