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阆中粮食志_1989版_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阆中粮食志
内容简介: 本志包括组织机构、粮食征购、粮油供销、粮油工业、企业管理等章。
编纂人员:张永孝
编纂单位:四川省阆中县粮食局
内容时限:0000-1985
出版时间:1989年
· 阆中粮食志_1989版_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阆中粮食志_1989版_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本文围绕《阆中粮食志(1989版)》展开,从历史背景、粮食生产与结构、粮食流通与供应体系、粮食管理制度与社会影响四个方面做系统梳理。文章旨在通过对这部地方粮食志的内容再现与延伸分析,呈现其在研究地方农业经济、粮食制度变迁、区域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价值。《阆中粮食志(1989版)》不仅记录了阆中粮食事业在特定历史阶段的发展轨迹,也反映了当时国家粮食政策、农村改革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文章试图以更具结构化、分析性的方式,对粮食志中反映的产量变化、耕作传统、流通格局、粮库体系、制度管理与民生保障等内容做出深入呈现,使读者能从宏观到微观全面理解这部志书的意义。通过对其资料性的整理与思想性的挖掘,文章希望展示地方志在经济史研究中的独特价值,并为认识中国粮食制度发展的地方样本提供参考。
1、阆中粮食事业的历史背景
《阆中粮食志(1989版)》的成书背景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地方志普查的大潮。彼时全国范围内各地纷纷重编地方志,以系统整理本地历史经济资料。阆中作为川北传统农业重镇,其粮食产业在地方经济结构中占据核心位置,因此编纂粮食专题志具有重要意义。
在宏观背景上,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农村经历了制度转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推行,粮食生产与流通体系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编纂粮食志不仅是资料整理的需要,也是对地方粮食管理经验的一次总结与提升。
从地方角度看,阆中地处嘉陵江流域,具有旱涝交替、山地丘陵并存的自然特点,形成了独特的粮食种植结构与生产模式。粮食志的出现,使这些区域性、结构化特点得以系统呈现,有助于研究地域农业差异。
2、粮食生产格局与主要作物结构
粮食志对阆中地区的粮食生产格局进行了细致描述,其中稻、麦、玉米、红薯是主要粮食作物。受地形、水利条件等因素影响,嘉陵江沿岸及平坝地区以水稻为主,而丘陵山区则以旱粮为主,呈现出“江坝稻、山丘杂”的典型结构。
在生产组织方面,粮食志详细记录了1980年代生产责任制推行后的产量变化。分田到户使农民耕作积极性显著提高,粮食志中反映的产量稳步增长的趋势,展示了制度变革带来的农业生产活力。
志书还对农业技术的推广有所记载,例如良种普及、化肥使用、水利改造等基础性措施的实施,使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化方向过渡。通过这些内容,可窥见地方粮食增产背后的技术因素与管理逻辑。
3、粮食流通、仓储体系与供应网络
《阆中粮食志(1989版)》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对当地粮食流通体系的系统记载。改革前的“统购统销”与改革后的“议购议销”制度,在粮食志中都有详实叙述,呈现出制度演变下粮食购销方式的历史轨迹。
在仓储体系方面,志书记录了阆中各粮库的位置、容量、设备状况与技术改进情况。这些内容反映了地方粮食部门在确保粮食安全方面的工作重点,也体现了冷凉库、机械化仓储等技术逐步引入的过程。
粮食志还对粮油供应体系,尤其是城乡配给制度、粮店布局、供应方式等内容进行了说明。通过这些资料,可以分析当时城乡居民口粮配给体系的结构及其保障机制,为研究计划经济时期民生政策提供了地方样本。
4、管理制度、政策执行与社会影响
粮食志详细记录了地方粮食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职能,包括县粮食局、基层粮站、各类管理小组等组织体系。这些机构不仅承担粮食购销任务,还在农技推广、收购标准制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政策执行方面,志书对国家粮食政策在地方的实施过程做了翔实记述。例如粮价调整、粮票制度、征购任务下达等内容,反映了上层政策与地方执行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政策变化对粮食市场和农民收入的影响。
在社会影响层面,粮食志展示了粮食制度对地方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粮票制度对居民饮食结构、城乡差异、商业形态等都有重要作用,而粮食收购制度又直接影响农民的劳动组织方式与收入水平,是研究社会经济变迁的重要窗口。
总结:
通过对《阆中粮食志(1989版)》的系统梳理可见,这部志书不仅是一部区域粮食资料的汇编,更是一部反映时代变革、制度转型与地方经济结构的重要文献。其内容从生产到流通,从制度到民生,具有多维度、综合性的特点,为认识区域农业发展与国家粮食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从历史背景、生产格局、流通体系到政策执行的多角度分析使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阆中粮食事业的发展脉络。粮食志所呈现的制度记忆与社会图景,既有现实意义,也具有长期的学术价值。它不仅记录过去,也启示未来,是研究区域农业经济不可或缺的资料基础。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