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江县农村信用社志 1954-2013_2004版_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元江县农村信用社志 1954-2013
内容简介: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客观、真实地记述元江县农村信用社各项事物的历史和现状。
编纂人员:王绍华
编纂单位:元江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内容时限:1954-2013
出版时间:2014年
出版单位:五华区教委印刷厂 昆明市西山区福袄图文设计室
· 元江县农村信用社志 1954-2013_2004版_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元江县农村信用社志 1954-2013_2004版_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本文围绕《元江县农村信用社志 1954—2013(2004版)》展开系统论述,以宏观视角审视其作为地方金融志书的历史价值、文献意义与现实启示。全篇从编纂背景与志书定位、制度沿革与组织演变、业务发展与金融服务实践、地方影响与时代价值四大方面展开细致阐述。通过多维度分析,该志书不仅完整记录了元江县农村信用合作体系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发展历程,更展现其在农村经济建设、金融体制改革、社会稳定与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文章深入探讨志书的资料结构、内容特色、实践意义与文化承载功能,力图呈现其作为一部地方金融史料的典型性与研究价值。全文旨在帮助读者从更广阔的层面理解乡村金融体系在时代变迁中的轨迹,并通过志书文本感知元江县农村信用社跨越近六十年的探索与历程,为后续相关研究与区域发展提供参考。
1、编纂背景与志书定位
《元江县农村信用社志 1954—2013(2004版)》的编纂,植根于中国地方志传统与改革开放以来的档案整理精神。在农村金融体系快速变迁的背景下,该志书的出现旨在系统整合元江县农村信用社从成立、发展到改革的全过程,使其成为研究地方金融与农村经济的重要基础文献。
从编纂目的来看,志书不仅承担记述事实的责任,还肩负总结经验、反映问题、提供借鉴的任务。编者在资料收集方面坚持真实性、全面性原则,使志书既具有历史文献价值,也具备政策参考功能。
在地方志体系中,该志书定位明确,通过金融视角折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貌,成为连接农村历史与金融变革的重要纽带。其结构严谨、资料丰富,为研究者提供了长时段、多层次的观察窗口。
2、制度沿革与组织演变
志书全面呈现了元江县农村信用社自1950年代成立以来的制度变迁。从合作金融萌芽、集体经济支撑,到改革开放后实行联社管理,再到新世纪金融体制的调整优化,反映了国家政策与地方实践互动的轨迹。
组织结构方面,志书详细描述了基层信用社分布、县联社的设立、内部管理制度的形成与完善。这些内容不仅展现机构体系的框架,也体现出农村金融治理现代化的探索过程。
尤其是在政策变迁关键节点,如信用社改制、风险防控机制建立等方面,志书通过大量历史资料呈现其变化逻辑,展示体制演变对农村金融生态的深远影响。
3、业务发展与金融服务实践
志书对元江县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包括储蓄、贷款、结算、农业支持政策落实等多项内容,从而展现其作为农村基层金融主力军的重要角色。
在服务“三农”方面,志书详细记录了信用社在农业生产贷款、扶贫贷款、产业扶持等方面的实践案例,反映其在促进地方经济增长与改善民生中的积极作用。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业务模式的创新,如风险控制机制建立、电子化服务推进等,反映了农村信用社在时代变化中不断自我革新的动力,有助于理解区域金融现代化的具体路径。
4、地方影响与时代价值
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来看,志书揭示了农村信用社对元江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影响。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还是乡村生活水平改善,都有信用社贡献的印记。
志书还展现了信用社在维护农村金融秩序、防范非法集资、稳定地方社会经济方面的独特作用,使其不仅是经济体系的一部分,也是地方治理的组成力量。
作为一部跨越近六十年的金融志书,其时代价值尤为显著:既是区域发展史的组成部分,也是研究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革的重要文本,为学术研究、政策制定和区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史料依据。
总结:
综上所述,《元江县农村信用社志 1954—2013(2004版)》是一部结构严谨、内容丰富、价值深远的地方金融志书,不仅准确记录了元江县农村信用社近六十年的发展脉络,也呈现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经济社会变化的真实缩影。其历史资料性、研究参考性与政策借鉴意义显著,是认识区域经济的重要窗口。
本文通过对编纂背景、制度演变、业务发展与时代价值的多维阐述,力求还原志书的整体面貌,使读者能够从更全面、更深刻的角度理解乡村金融体系的发展逻辑。未来,无论是深化农村金融改革,还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该志书仍具有参考价值与现实意义。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