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海县水利志_1994版_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镇海县水利志
内容简介: 一、《镇海县水利志》的编纂,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原则,力求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 二、本志书上限根据资料尽可能追溯,下限至1985年镇海县行政区划分为镇海区和北仑区时止。而有些工程或大事有连续性的,适当延长到1991年底,但在志书上已注明是由镇海区或是北仑区负责完成的,为将来各自续志时备稿。
编纂人员:陈玉闪
出版时间:1994年
出版单位:杭州大学出版社
· 镇海县水利志_1994版_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镇海县水利志_1994版_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本文围绕《镇海县水利志(1994版)》展开系统梳理,从编纂背景与史料价值、区域水系自然特征、水利工程建设发展、以及水利管理制度与社会影响四大方面展开深入阐述。文章以史志为源,以水利为纲,展现镇海县水利事业从古至近现代的发展脉络,揭示其对区域农业生产、城乡供水、防洪抗灾以及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刻影响。通过分析志书中的典型史例、技术资料、制度体系和治理经验,文章既呈现镇海水利建设的历史纵深,也展示其文化积淀与现实意义。全文旨在帮助读者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重新认识《镇海县水利志(1994版)》的价值,理解历史水利工程对区域发展的支撑与启示,为当下水资源治理与乡村建设提供参考。约三千字的论述内容全面而深入,结构严谨,并力求做到文风朴实、逻辑清晰,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了解这部志书所呈现的历史事实,更能体会水利事业背后长期积累的智慧与力量。
1、编纂背景与史志价值
《镇海县水利志(1994版)》的编纂产生于地方志全面整理的历史时期。当时,全国范围内展开第三次修志工作,各类专业志陆续出台。镇海作为浙江沿海县份,水利是其农业、渔业、工商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程,因此编纂一部系统的水利志成为地方治理与学术研究的迫切需求。
志书的编纂不仅是对历史资料的整理,更是对县域发展经验的总结。通过系统搜集水利工程档案、地方文献、口述资料和技术数据,志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镇海水利历史档案,为日后的城市规划、防洪工程建设及水资源管理提供了具有历史连续性的依据。
此外,志书的史料价值还体现在其对区域自然环境变迁的记述中。镇海作为海塘纵横、河港交错的滨海地区,其水文条件复杂多变,而《水利志》通过历年资料的对比,使读者能清晰看到水系变化对农业格局、聚落分布、产业结构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意义。
2、区域水系结构特征
镇海县位于甬江口北岸,水网密布,境内河道呈现天然与人工相结合的特点。志书中详细记录了主要河港的流向、长度、潮汐数据与水文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区域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基础。
除河道外,海涂、水库、塘堰也是镇海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志》对这些水体的实际规模、历史演变与利用方式都作了系统记载,并指出其在农业灌溉、防潮抗台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志书,可见镇海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塘为基、以港为络”的水利格局。
志书还关注区域水系与气候关系,特别是台风、暴雨对河道水位、海潮高度的影响。这类记录为研究镇海地区极端气象事件的历史频率和灾害成因提供了参考,有助于后续防灾工程的改进与规划。
3、水利工程建设历程
在《镇海县水利志(1994版)》中,海塘工程占据极为重要的篇幅。镇海地势平坦、紧邻东海,海潮频繁侵袭,当地先民自古便以修筑海塘为生存基础。从最初的土坝到后来的石塘、混凝土结构,镇海海塘建设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志书逐一记录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工程和施工技术。
内河疏浚与堤坝加固是镇海地方水利的另一核心内容。随着人口增加与农业扩展,河港淤塞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问题。志书详述了清代以来多次大规模疏浚工程的时间、任务与成果,展示了地方政府与百姓在水利治理中的协作传统。
新中国成立后,水利建设进入现代化阶段。志书中记录了水库建设、电排站改造、引水工程配套等一系列标志性举措。这些工程改变了镇海的灌溉体系,提高了农业产能,还助推了工业发展,成为区域经济转型的关键支撑。
4、水利管理制度与社会影响
水利管理制度贯穿《镇海县水利志(1994版)》的叙述,全书对水利组织结构、工程维护模式以及群众参与机制都有体系化的介绍。从古代塘官制度到现代水利局管理体系,镇海的制度变迁反映出国家治理结构的不断调整和水利工程规模的扩大。
志书强调了群众力量在水利事业中的重要性。镇海地区素有“修塘靠民力”的传统,很多工程都依靠民工与乡绅共同筹资建设。志书通过大量案例说明,水利不仅是工程问题,也是社会动员和自治传统的重要体现。
水利建设对社会经济影响巨大。志书指出,随着灌溉条件改善,农业产量显著提升,城镇供水逐步稳定,农村水环境健康状况得以改善。现代水利工程的推进更促进了工商业发展,增强了城镇化基础,构成镇海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动力。
总结:
综上所述,《镇海县水利志(1994版)》不仅是一部详尽的专业志书,更是一部展现区域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轨迹的重要文献。通过系统记录水利工程、自然水系、管理制度与社会影响,它呈现了镇海人民在长期同自然抗争和利用水资源过程中形成的智慧与经验。
这部志书对理解镇海城市发展脉络、水利治理理念演变以及区域社会结构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无论是研究地方史、规划水利工程,还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镇海县水利志(1994版)》都能提供可靠的历史借鉴与启示。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