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推拿讲义目录第一章 概说 ………………………………………………1一、推拿的起源 ……………………………………………1二、什么是推拿疗法 ………………………………………1三、推拿学派 ……………………………………………1第二章 推拿手法 …………………………………………1一、什么是推拿手法 ……………………………………1二、穴位分型 ……………………………………………1三、推拿手法 ……………………………………………21.推法 ……………………………………………22.拿法 ……………………………………………23.揉法 ……………………………………………24.运法 ……………………………………………25.捣法 ……………………………………………26.掐法 ……………………………………………27.分法 ……………………………………………28.分筋法 ……………………………………………2四、推拿次数 ……………………………………………2五、注意事项 ……………………………………………3第三章 常用穴位 …………………………………………3一、脾穴 ……………………………………………………3二、肝穴 ……………………………………………………3三、心穴 …………………………………………………3四、肺穴 …………………………………………………3五、肾穴 …………………………………………………4六、胃穴 …………………………………………………4七、大肠穴 ………………………………………………4八、小肠穴(附利小便穴)………………………………4九、八卦穴 ………………………………………………4十、运水入土穴 …………………………………………4十一运土入水穴 …………………………………………5十二、板门穴 …………………………………………5十三、小天心穴 …………………………………………5十四、四横纹 …………………………………………5十五、小横纹 …………………………………………5十六、二马穴 …………………………………………5十七、外劳宫 …………………………………………5十八、阳池穴 …………………………………………6十九、天河水穴 …………………………………………6二十、退六腑穴 …………………………………………6二十一、上三关穴 ………………………………………6二十二、威灵、精灵 ……………………………………6二十三、五指节 …………………………………………6第四章常见疾病的治疗 ……………………………………7一、感冒 ………………………………………………7二、支气管炎……………………………………………7三、肺炎 ………………………………………………8四、顿咳(百日咳) ……………………………………8五、麻疹 ……………………………………………9六、腹泻 ……………………………………………10七、痢疾 ……………………………………………11八、疳积病(小儿营养不良) ………………………12九、口疮 ……………………………………………13十、便秘 ……………………………………………13十一、脱肛 …………………………………………14十二、遗尿 …………………………………………14十三、水痘 …………………………………………14十四、目赤痛(急性结合膜炎) ………………………15十五、痄腮:(腮腺炎) …………………………………15十六、急惊风 …………………………………………16十七、慢惊风 …………………………………………17
李德修的小儿推拿讲义.pdf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本文围绕《李德修的小儿推拿讲义》展开,通过系统梳理其理论基础、操作方法、临床应用及教育价值,呈现出这部讲义在当代小儿推拿领域中的独特意义。文章首先从小儿推拿的理念根基入手,分析讲义如何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框架,结合现代养育需求,形成独具特色的体系;继而深入阐述讲义中系统化、规范化的操作技巧及其临床意义;随后讨论其在小儿常见病、保健调理中的实际运用与案例价值;最后以教育与传承的角度,展示该讲义在行业普及与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全文通过细致分段展开,使读者不仅理解讲义内容,更能把握其背后的科学逻辑与实践价值,适合家长、从业者及学习者参考。
1、小儿推拿的理论基础
《李德修的小儿推拿讲义》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核心,强调“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小儿生理特点。讲义通过对小儿阴阳、气血及经络特性的分析,使读者认识到小儿推拿的理论依据并非单一经验,而是源于系统的医学逻辑。
在理论篇中,讲义特别突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性,强调通过推拿调和脏腑、疏通经络,可以提升机体自愈能力。小儿推拿在预防疾病方面的优势被系统呈现,使其在现代育儿理念中拥有稳定地位。
此外,讲义通过大量中医典籍引用与现代科学研究对比,使理论内容更具说服力。读者不仅能理解推拿技术“为什么有效”,还能理解其与儿童生长发育规律的紧密关系。
理论基础部分在整体内容中具有奠基意义,为后续操作及应用部分提供了坚实支撑。
2、推拿体系与操作方式
讲义中对推拿操作体系的梳理极具特点,从常用穴位、基本手法到综合操作流程,均以科学步骤拆解,让读者能够循序渐进掌握技术。该体系化结构是本讲义的核心亮点之一。
在手法讲解中,讲义不仅注重操作方式,还强调力道、节奏与方向的规范性。比如“补泻手法的区别”“推与揉的操作力度”等内容,都以分步骤图示展开,增加操作的精准度。
讲义特别强调“灵活应用”,鼓励操作者根据儿童具体状况调整手法组合与顺序。这样的指导体现了从业者临床经验的精华,有助于读者在实践中避免“僵化操作”。
每一类操作均配有说明与注意事项,使内容不只是技能传授,更体现对儿童安全的高度重视,形成完整的推拿操作规范体系。
3、小儿推拿的临床应用
讲义在临床篇中详细阐述了推拿在小儿常见病中的应用,包括咳嗽、消化不良、夜啼、便秘等问题。每一种病证都遵循“病因分析—推拿方法—护理要点”三段式结构,逻辑清晰。
在咳嗽调理部分,讲义分析了风寒、风热、痰湿等不同证型,并配以对应穴位组合,使读者理解“一种症状不同原因,需要不同推拿方式”的原则。这样的临床辨证思维是推拿学习者的重要能力。
对消化类疾病的处理是讲义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儿脾常不足,推拿调理脾胃尤为关键。讲义以大量案例展示推拿如何改善厌食、积食、腹胀等症状,让理论与实践实现结合。
每个病证后附的“日常护理建议”也是讲义优势之一,通过饮食、情绪、作息等方面的指导,使整体调理方案更加完整,更适合家庭自主应用。
4、小儿推拿的教育与传承
作为一部教学讲义,《李德修的小儿推拿讲义》在教育结构设计上格外严谨,既适合零基础读者,也能为从业者提供进阶参考。其章节安排、内容深浅分层清晰,是高质量小儿推拿教材的典范。
讲义强调理论、实操与案例三者的结合,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大量实践经验的融入,让读者能够迅速建立临床思维,而非只停留在知识层面。
在传承意义方面,讲义充分体现老一辈推拿医师经验向现代教育体系的过渡。其规范化语言及教学方式,使小儿推拿不再依靠口口相传,而是形成可以推广、可标准化的体系。
讲义的出版不仅促进了小儿推拿事业的发展,也让更多家庭认识到中医调理儿童健康的重要性,实现了医学普及的社会价值。
总结:
《李德修的小儿推拿讲义》以系统完整的结构,将传统中医理论、临床经验与现代教学方法相融合,使其成为小儿推拿领域不可多得的学习参考。无论是家长自学还是专业人员进阶,都能从中获得清晰指导。
文章通过对理论基础、操作体系、临床应用与教育传承四个方面的深入分析,使读者能够从多维角度理解该讲义的价值,也让小儿推拿作为一门医学与艺术并存的调理方式更加立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