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很多关于老百宝箱论坛,运河在大地上也在血脉中奔涌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老百宝箱论坛的问题,今天刺梨占星网(nayona.cn)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老百宝箱论坛
老百宝箱论坛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7月2日,苏州金鸡湖畔,一年一度的书香之约盛大启幕。第十二届江苏书展“新华书房”读书论坛上,围绕“共读长江与运河”的时代命题,嘉宾们砥砺观点、分享思索,其中,“书写一条文化意义的河流”是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徐则臣“阅读”千年运河的独特视角。
“1797公里的京杭大运河,江苏段就有690公里,占了三分之一,地位不容小觑。”徐则臣说。自2500多年前吴王夫差开凿邗沟、为千年运河铲下第一锹,运河一直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多数人看来,运河的功能在于交通、运输和百姓日用,意义在于经济、民生和政治、军事。“可事实上,当我们真正亲近这条河流就会发现,她的价值不仅是功能性的——还有一条流光溢彩的文化意义上的运河,静静等着我们发现。”
徐则臣曾在“运河之都”淮安生活过几年,其间几乎每天都在京杭运河两岸穿梭——从韩信到吴承恩,从近代摄影家郎静山到京剧麒派创始人周信芳,都出生在淮安,这样的巧合说明了什么?他差不多花了四年,沿着运河上上下下走了一圈,以京杭大运河为主人公,写出了后来荣获茅奖的长篇《北上》。书中,1901年光绪颁布废漕令、运河开始实质性衰落的前夕,意大利人保罗·迪马克怀着对马可·波罗笔下美好中国的期待,与中国友人一同乘船沿运河北上,由此将想象中的神秘国度,转化为耳闻目见、鲜活生动的中国。小说结尾,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申遗成功,中国人与大运河的故事即将开启新的篇章……
徐则臣说,在《北上》的故事里他特别想探讨的是,2500多年来,运河对中国的文化,对中国人的性格、气质、集体无意识,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论坛现场,徐则臣先从一个著名的历史掌故说起。清初诗人、散文家汪琬,在京做官时有次和同僚聊天,大家相互介绍自己老家有什么特产,轮到汪婉,他很矜持地“凡尔赛”道:家乡特产很少,只有两样可谈,一是梨园子弟,另一个就是状元。
据统计,从唐朝晚期的公元869年诞生第一位状元,到1905年科举结束,整个苏州共产生了45位状元,数量为中国城市之最。“特别是有清一代,从顺治三年开科取士,到光绪三十一年废止科举,260多年间共产生的114个文状元里,‘苏州制造’就占了26个,将近四分之一的比重,这简直是个可怕的数字。”徐则臣说。
在他看来,这背后的原因和“要想富,先修路”道理相似:文化繁荣的背后,是脉通千里的运河作为支撑,天下英才近悦远来,在此开阔视野、激荡胸怀乃至科考入仕,也就不足为奇了。
大运河
徐则臣还注意到一个现象:自大运河贯穿南北以来,大半部中国文学史便围绕运河展开——四大名著、扬州八怪、三言二拍……文学艺术之葩纷纷绽放于运河沿岸。
比如,《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曾在淮安久居,而书中“一百零八将”的主要活动区域,就在运河连接起的镇江-淮安-济宁-梁山之间,宋江最后遭奸人陷害,也是死在淮安,至今运河畔还存有宋江墓。又如,《红楼梦》里林黛玉别父进京都,走的正是古大运河,她舍舟登岸的张家湾(同时也是怒沉百宝箱的杜十娘、英国使臣马戛尔尼停驻之地)位于通州大运河畔,是京杭大运河通惠河段的重要节点,至今人们还能在这里看到四百多年前的老城门,留着清晰车辙的石桥,以及石桥下方汩汩流淌的萧太后河。再如《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是淮安府山阳县河下人,他的家乡就在今天的淮安河下古镇。徐则臣谈到前两年曾有小学生质疑,“唐僧师徒途中吃的为啥都是淮扬菜”,他笑言,从写作的角度来说这显然不够严谨,不过也“歪打正着”地佐证了,吴承恩就是地地道道的淮安人,是不折不扣的运河之子——要知道,正是明清时期淮安官署林列、富商云集,人流、物流、信息流纷纭汇聚的天时地利,才大大推动了淮扬菜系的发展,造就了“清淮八十里,临流半酒家”的繁华盛景。此外,在《金瓶梅》《聊斋志异》里,熟悉运河的读者也能见到许多似曾相识的场景。
运河之于中国的文化意义还不止于此。徐则臣引用中医术语“通则不痛”引类譬喻:小到人的肌体,大到国家的肌体,都需要各部分之间的气血交流、畅通互融。试想,如果没有大运河作为“动脉”贯通南北、沟通五大水系,风沙粗粝的塞外边疆、风光旖旎的秀丽江南和化外的南蛮荒地之间或将各自为政,各地政治经济文化上的隔绝就无法被打破,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也就不可能实现。
而隋炀帝、康乾等皇帝的下江南,在徐则臣看来并非奢靡或风月那么简单,某种程度上,他们沿运河南下的过程,也是播撒皇权的威仪、民族的认同感和大一统的国家观念的过程。他推测,这或许构成了清朝后期内河航运逐渐凋敝之时,清政府仍愿花费大量资金疏浚河道的内在动机。此外,运河的兴盛也深刻影响了近代中国偏于“陆地文明”的发展模式,守成有余、开拓不足,同时塑造了中国人讲求“和”、尊崇平衡的文化心理。
时过境迁,如今,并不是每一段运河都能“至今千里赖通波”,在这样的背景下,徐则臣认为,以文化为钥匙去唤醒运河、唤醒沉睡的民族文脉,就显得尤为必要。
“有次我和广州朋友聊运河,一个很年轻的朋友对我说:现在运河还在吗?在他看来,运河只存在于历史教科书里,和当下早已失去了连接。正是在这个时候,我们除了要知道确实有那么一条奔流不息的‘实体’运河之外,我们也应‘看见’从历史上直到今天,一直在起作用的那条文化意义上的运河。也就是说,这条运河不仅流淌在中国的大地上,也应流淌在我们的纸上、我们的文化里,乃至我们的血液里。”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冯圆芳/文 余萍 赵亚玲 陈俨 实习生陈昊/摄
编辑: 冯圆芳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简单百宝箱论坛的铜币怎么得到?
按格式正确回复的坛友,版主将根据回复内容的质量给予10-50铜币不等的奖励正确参与投票的用户,经过版主审核后,将获得15铜币的奖励按照要求正确回复者,经过版主审核后,将获得5铜币的奖励
以上就是关于老百宝箱论坛,运河在大地上也在血脉中奔涌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老百宝箱论坛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