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套《奇蹟课程释义》的问世,可说是无心插柳。1998年起,肯尼斯应学生之请,为〈学员练习手册〉做了一系列的讲解,基金会将研习录音增编彙整为逐句诠释的〈练习手册行旅〉。此案既定,〈正文行旅〉以及〈教师指南行旅〉应运而生,为奇蹟学员提供了最完整且精闢的修行指针,订名为《奇蹟课程释义》,帮助学员将〈正文〉理念架构所引伸出来的教诲,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三部《行旅》,可说是所有踏上奇蹟旅程的学员最贴心的伙伴。
《学员练习手册行旅》的宗旨,乃是帮助奇蹟学员了解三百六十五课的深意,以及它们在整部课程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帮助学员将每日一课运用于现实生活中,否则《奇蹟课程》那些震古铄今之言可谓枉费唇舌,徒然沦为一套了无生命的学说。
作者简介
肯尼斯‧霍布尼克博士(Kenneth Wapnick, Ph.D. 1942~2013)
为最初与笔录者海伦共同编辑《奇蹟课程》之人。肯尼斯是临床心理学博士,深晓传统心理治疗的瓶颈,直到邂逅了《奇蹟课程》,才找到了他安心立命之处,决定终此一生为它服务,创立了「奇蹟课程基金会」,成为《奇蹟课程》的指定教学机构,开始了他讲授《奇蹟课程》的生涯。
《奇蹟课程》自七0年代问世以来,逐渐成为超个人心理学的圣经。有人曲解其意,为自己的理念撑腰;有人攀附《课程》,以一代宗师自居;也有人视之为致命威胁,大加挞伐;只有肯尼斯不为各种乱象所动,始终坚持以《奇蹟课程》的话来诠释《奇蹟课程》,且将形上理念与现实生活熔于一炉,四十年如一日,俨然成为《奇蹟课程》的中流砥柱。
内容连载
第七十一课
只有上主的救恩计画才有成功的可能
本课的题旨「只有上主的救恩计画才有成功的可能」,对小我而言,不啻一大噩耗,因为我们老是冀望自己的救恩计画终有成功之日。容我再次提醒,上主没有任何计画!耶稣之所以如此说,只因这是我们最熟悉也轻易就懂的说法。但我们必须谨记在心,所谓的「救恩计画」,其实就是宽恕的象征,也就是耶稣藉以修正小我的罪咎思想体系之工具。倘若根据《圣经》以及从它衍生的宗教教义,上主的确有一套救恩计画,然而耶稣在这里说的计画却是另有所指。前文虽已讨论过这一观念,本课还会重申箇中的意涵。
(1:1~2)你也许还未意识到,小我也制定了一个与上主作对的救恩计画。你所相信的正是它的计画。
很少人能意识到,凡是耽溺于特殊之爱或特殊之恨,就无异于存心抵制上主。难怪耶稣在〈正文〉会这么反问:「如果我们知道自己的特殊关系不过是企图打败上主的明证,我们还会珍惜它们吗?」(T-16.V.10:1)耶稣切望我们明白,我们不只为自己拟出了一套脱离苦海的计画,而且这个计画骨子里就是想跟上主抗衡。他要我们反省自己「非此即彼」的处世原则而看清当前的处境,这样做,必然有助于我们回心转意,而作出正确的选择。
(1:3)由于它与上主的计画全然相反,你不得不信,你若接受上主的计画来取代小我计画,必然下场堪怜。
我们真的如此相信:一旦接受了上主的计画而开始宽恕,自己的个体性就没戏唱了,这会陷我们于永恆虚无之境。这样的信念恰恰反映出耶稣在〈正文〉所描述的小我思维:颠倒是非,好的成了坏的,坏的成了好的,宽恕令人避之犹恐不及,罪咎反而大受欢迎:
小我大部分的荒诞行为,都可直接追溯到它对罪咎所下的定义。对小我而言,清白无罪等于罪大恶极。凡是不发动攻击之人都成了小我的「敌人」,因为他们没有尊重它对救恩的诠释,这意味着他们随时都可能放弃罪咎,扬长而去。……它[小我]只要一碰到上主之子[比如耶稣]真正清白的面容,就想置他于死地;它的理由是:清白无罪乃是对上主的亵渎。对小我而言,它即是上主,那么清白无罪在它的诠释下自然罪该万死。(T-13.II.4:1~3;6:2~3)
(1:4~5)这话一听就知道它在颠倒是非。但我们只要深思一下小我计画的内容,你就会明白,不论它多么颠倒是非,你却坚信不疑。
大家应该还记得耶稣在「无明乱世的法则」那一节中说过同样的话。他在描绘了小我五个神智不清的运作法则后,紧接着说:
你或许会为自己申辩,你并不相信那些荒谬的无明法则,更不会奉行如仪。何况,只要正视一眼它们的内涵,怎么可能有人相信?然而,弟兄,你「真的」相信它们。(T-23.II.18:1~3)
耶稣很清楚,我们非常相信小我的计画,因为我们死心塌地相信自己活在这儿。我们相信唯有透过投射才会得救,因为只有投射才抵挡得了心灵的救赎原则,而心灵正是上主圣爱记忆的安止之处。
(2:1)小我的救恩计画说来说去不外是抓着心里的怨尤不放。
这句话讲得不能再白了,它一针见血指出小我投射的目的──抓着怨尤不放。请看看,接下来的一段如何刻画「特殊性」的本质:
(2:2~5)它坚持主张,如果别人的言行表现有所不同,或是外在环境或事件有所改变,你才可能得救。为此,你始终认为救恩来自你之外。你所怀的每一个怨尤,不只是一个声明,更成了你内心的信条:「如果事情不是这样,我就没问题了。」原本要求你改变自己心念的救恩,转身一变,成了你对每个人、每件事的要求,就是不敢要求自己。
可以说,世间没有人不认同这一思想体系,因为整个世界就是由此诞生且靠它维繫下去的。正如同佛洛伊德在《梦的解析》所剖析的梦的原理:所有的梦都是为了满足未能实现的梦想。耶稣借用这一原理进一步阐述所有的人生梦境,不论是睡着的梦还是醒着的梦,不论宏观式的物质宇宙或微观式的个人世界,全都是为了成全小我想要维持分裂的私心而量身打造出来的,目的就是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如此一来,我们每个人都能享用小我的分裂大饼,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为别人会为此大饼付出代价。〈正文〉「十字架的画像」那一节里,把小我的仇恨与私心描绘得淋漓尽致。我们为了保有自己的纯洁无罪,想尽办法嫁祸他人,要别人因此内疚并遭受惩罚,如此我们才能安然脱身:
你所受的每一个苦,都会被你视为他攻击你的罪证。于是,你自身便成了他不再无辜的标誌;只要看看你的惨状,就不难明白他是如何罪孽深重。对你不公的事,临到他头上就成了理所当然。如今轮到他来承受你所遭受的不义之报应了;唯有嫁祸于他,你才算真正解脱。
每当你同意受苦、被剥削、遭受不公的待遇,或感到匮乏之时,你其实是在指责弟兄攻击了上主之子。你在他眼前悬挂了一幅自己被钉在十字架的画像,让他亲眼目睹,你已用鲜血和死亡将他的罪状刻印在天上了;你走在他前面,随手关起天堂的门,把他打入地狱。(T-27.I.2:2~5; 3:1~2)
小我救恩计画的基本要素留待后文详述。
(3:1~2)在这计画中,你赋予自己的心灵一个任务,就是判定除了自己以外,哪些人物事件应该改变,你才有救。根据这神智失常的计画,任何可以想见的得救机会,只要保证行不通,你就会接受。
耶稣在这一段描述的,正是小我那句千古座右铭:「去找,但不要找到。」没有错,我们每个人都在干这档子事,一句话说得够清楚了,根本无需多加解释。确实,这就是投射的本质,也是小我思想体系的核心,它意图确保上主之子永无回心转意的机会。
(3:3~4)如此才能确保这徒劳无功的追寻能够延续下去;你的幻觉坚持地告诉你:即使这希望一直落空,你还可以找其他人物或其他地方继续期待下去。也许换了一个人,人生会更顺利一点;也许换个环境,成功的希望比较大。
耶稣在〈练习手册〉后文也说了:「你随时都能造出另一位神来。」(W-170.8:7)我们如果够诚实的话,必会承认耶稣完全一针见血地揭发了我们的私心与计谋。也因此,我们绝不会真心甘愿投入这部《课程》的,既不愿在头脑上理解,也不愿在生活里操练。正如这段话所说的,我们会想方设法扭曲《课程》的教诲,令它无从在我们身上发生效用,而这正是小我「特殊性」的威力所在。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