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心理学(上):潜意识与永恆少年 (心理学故事及启发)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从故事启航的内在探索之旅~
★以奠基于荣格的深度心理学解析「爱丽丝梦游仙境」、「小王子」、「黑猫」、「绿野仙蹤」
等11个故事的象征。
★釐清「童年、青少年、中年、以及老年」4大人生阶段的心灵任务。

没有人不爱听故事。
在故事之中,我们跨越地域、种族与时间,
跟着主角踏上冒险之路,在经历种种挑战后得到智慧与宝藏。

「那些我们视之为童话或儿童青少年文学的故事至少向我们提供了两座桥樑,
一座通往我以外的他人,一座通往内心的自己。」
我们能够很容易地从故事得到向外的启发,
而通往内在的途径,则能靠深度心理学来帮我们指认出来。

《故事里的心理学》为「爱智者书窝」经营者.谘商心理师钟颖,
以「爱丽丝梦游仙境」、「小王子」、「黑猫」、「绿野仙蹤」等11个经典故事,
解读【童年、青少年、中年、以及老年】这四大阶段的心灵任务。

在上集,【梦与潜意识】、【永恆少年】这两大篇章,
为我们指出「孩子如何跨越至青春期」,「青少年期的重要原型」等成长时期的重要主题。

①梦与潜意识:
.《爱丽丝梦游仙境》——童年的自我怀疑
随爱丽丝跳下兔子洞,身体变得忽大忽小,思考在青少年这个令人困惑的阶段里,如何同时保有儿童的天真,又不畏惧面对真实世界的压力?
.《汤姆的午夜花园》——成长之路的人际关系
汤姆接受了午夜钟声的邀约,离家进入花园,揭示孩子走出家园,进入社交圈的种种心境,面对繁复的人际关系,孩子如何有安全感地长大成人?

②永恆少年:
.《小王子》——追求独特的永恆少年
从走出自己的星球、离开狐狸的小王子,看到永恆少年重自由而轻责任,惯性逃避、活在想像之中的内在课题。
.《彼得潘》——拒绝长大的孩子
居住在永无岛,讨厌大人的彼得潘,象征以轻视现实来迴避自身的平庸,社会适应不良的迷路之人。

书中也以《浦岛太郎》、《桃太郎》两相对比,探讨「青少年的网路成瘾/拒学问题

浦岛太郎潜入龙宫,象征不愿脱离母亲的孩子,也易在现实世界不战而逃;
相对而言,桃太郎则是勇于离开父母,争取自己的人生宝藏。

上集的6篇故事两两呼应,
为我们指出成长之路上,内心世界遇上外在现实的挣扎碰撞。
在故事之中,我们会与自己相逢,乃至与更大的整体相逢。
诚挚地邀请每个大人一起用深度及存在心理学的眼光重读一遍书里的故事,
在掩卷之后,走入自我的个体化旅程。

本书特色

◎以荣格深度心理学、存在心理学角度,由东方视角解析「爱丽丝梦游仙境」、「小王子」、「黑猫」、「绿野仙蹤」等11个经典故事的「原型」特质。

◎以【梦与潜意识】、【永恆少年】、【阴影】、【个体化】四大篇章,釐清【童年、青少年、中年、以及老年】这四个人生阶段的心灵任务。

◎每个主题以两个故事相互对照,设计「深度心理学小学堂」,内文故事在国内均有译本,适合作为了解心理学的入门读物。

名人推荐

★心理师、书评家/陈立伦 专序推荐

【专业推荐】
◎临床心理师/方格正
◎国立台湾师範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学系教授兼社区谘商中心主任/田秀兰
◎国立台北护理健康大学生死与健康心理谘商系 教授兼系主任/李佩怡
◎临床心理师/洪仲清
◎亲职沟通作家与讲师/罗怡君
◎谘商心理师、「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FB创立者/苏俊濠

◎每个人的一生,充满了故事。只是,对其中角色的内心世界,却是模糊、徬徨又迷惘。这本书,开启了经典故事的大门,邀约你走进浩瀚的心理学知识殿堂。透过精准的切入点,让我们看见了,如何成为一个完整又独特的自己。——王意中心理治疗所 所长、临床心理师/王意中

◎故事是象征性的迷雾森林,若是经过好的指引,当中的象征性会顺利脱出成为能够被意识的生命吸收与转化的营养。这本书呈现了与故事工作的方法,也示範了故事如何温柔地导引生命,让象征性进入意识之中、为生命所用。祝福为我们这样工作的本书作者,祝福读到这本书的人,也祝福这本书。——FB:阿梅.心的家、《与狼同奔的女人》读书会带领人」/黄咏梅

◎古老的故事是进入我们内心深处的一条重要捷径,我们常常在看到的故事的表象,而忽略了故事背后真正想要告诉我们的模样。透过隐喻与原型的抽丝剥茧,我们有机会从不同角度来看一个故事,让心里的那个小孩,慢慢像毛毛虫一样,作茧、假死、破茧、然后成为一只美丽而成熟的蝴蝶。——心理学作家/海苔熊

◎「小时候,听过很多童话故事。直到当了父亲,给孩子听童话故事的有声书时,才有机会重温孩提回忆。孩子在听,我也在听,越听越入迷。不同的是,我会带着心理学的角度去思考,故事中的寓意以及作者的心理状态。于是,我不得不赞赏《故事里的心理学》的作者,对那些经典故事的解析,精闢又独到。原来,故事里富含这么多的隐喻;而若能用来做为亲子对话的素材,更能够启发思考,扩展思维,于是,故事就不只是故事而已了!」—— 谘商心理师、畅销作家/陈志恆

◎荣格分析师冯.法兰兹认为,那些重复传唱的故事里蕴藏着人类集体重要的心灵片段,心理学不只在实验室里,也在那些古老的童话、神话当中。作者长年深耕深度心理学与存在心理学,并在青少年辅导以及亲职教育上有相当丰厚的实务经验,本书从深度心理学观点重新考察与解析许多经典故事,萃取出对人类发展重大议题的宝贵洞见,包括成长、爱、孤独与意义等,我想不论是辅导人员或是一般民众,在本书中一定能找到扣连你生命的故事。——谘商心理师、脸书社团「荣格读书会」创建者/陈宏儒

◎印象中,求学过程里,从来没有上过任何理解自己的课。直到当了母亲、上了父母成长班后,才开始认识自己,摘下盔甲与面具,全然接纳自己的好与不好。钟颖老师深度心理学的系列课程,不仅开启了深入探索内在自我的大门,觉察到自己并不孤单,更看到叛逆的价值与意义。想要深度理解自己与他人的朋友们,千万不要错过这本好书!——人本基金会南部办公室主任/张萍

◎作者以温暖且贴近受苦经验的文风贯穿全书,透过童话的阐述,将荣格等人的深度心理学与实务案例巧妙结合。 本书为幽暗隠微的灵魂深处,燃起一盏明灯;同时也提供读者在探访安身立命的历程中,有一处解心与宽心的好所在。——国立彰化师範大学辅导与谘商学系教授、台湾沙游治疗学会理事长/黄宗坚

◎自童话的从前从前,看人生的现在与以后——推荐给在各个生命阶段蛰伏与探索的您,本书由深谙心理知识的锺颖老师,深入浅出又深入地引领,用深化的理论为核心,以浅显週知的故事娓娓深入人生的脉络,让我们一起从童话面对自己、生命与关系的难题,追寻人生的方向、寻获兼具童真与成熟的自我!——蛹之生心理谘商所、谘商心理师/谭慧兰所长

◎作者不仅是编织者,亦是沖印者,既能把心理学缝进经典文本,亦能将心理学从情节里显影还原。原本冷硬的知识,在故事之间往返穿梭,最终磨平了稜角,成为温润的指引。——临床心理师、作家/刘仲彬

◎作者是任职本市的高中辅导主任,推广亲职教育多年,在处理亲子问题上非常用心。他的讲座内容常以知名的文学作品为蓝本,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层层分析,一直以来都很受到家长与民众的欢迎。书中内容更是有趣深刻,原来这些经典故事可以被这样理解,非常值得关注教养的朋友来阅读,相信每个打开本书的老师跟爸妈都会跟我有一样的想法!——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局长/谢文斌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钟颖(爱智者)

国立台湾师範大学心辅系/历史系
国立台湾师範大学心辅所谘商硕士
谘商心理师/高中辅导主任

高中辅导主任,谘商心理师,双宝爸。困顿于生死,未脱于轮迴。沉浸在书本与思考里,以追求真知与开悟为目标。对世上的学问都敞开心胸,在粉专「爱智者书窝」里渐次介绍跟人类灵魂有关的所有学问。座右铭是「理解黑暗,心存光明」。

目录

.推荐序:从故事跨入自己的生命
.专文推荐
.序
.前言

.壹:导读 梦境与潜意识
.《爱丽丝梦游仙境》—— 童年的自我怀疑
.01 /掉下兔子洞——打开潜意识之门
.02 /「我是谁?」与渡渡鸟——自我的界定
.03 /寻路——自我的第一次确认
.04 /三月兔与帽匠——自我的第二次确认
.05 /红心王后——自我的第三次确认
.06 /法庭——自我的完成
.结语

.《汤姆的午夜花园》—— 成长之路的人际关系
.潜入梦境
.01 /离家——重新认识自己
.02 /潜意识的花园与交错的时空——梦的隐喻
.03 /海蒂公主与力量——人与人的相遇与转化
.04 /园丁亚伯——孩子的陪伴者
.05 /最后一次相会——老人与孩子的生命任务
.结语

.贰:导读  永恆少年
.《小王子》—— 追求独特的永恆少年
.01 /遇见小王子——在现实中迷航
.02 /小王子与绵羊 ——不断追梦的人生
.03 / B-612号行星与猴麵包树 ——弱小的自我
.04 /落日与玫瑰——永恆少年的恐惧
.05 /狐狸与驯服——为关系负责
.06 /蛇与死亡——惯性逃避
.结语

.《彼得潘》—— 拒绝长大的孩子
.永恆少年的黑暗面
.01 /永无岛与彼得潘——对永恆冒险的沉迷
.02 /出发与飞行——挣脱父母的束缚
.03 /温蒂妈妈与虎克爸爸——母亲议题与父性原则
.04 /对决——劣势功能的反扑
.05 /返家——失去深度的平庸人生
.结语

.附录《浦岛太郎》、〈桃太郎〉——青少年的网路成瘾/拒学
.结语

.台湾深度心理学社群推荐

序言

推荐序

从故事跨入自己的生命

总还记得跨入心理学的领域时,老师好奇地询问着为何对心理学有兴趣。当时立刻回答因为对人感到极大的好奇,老师接着便建议可以从故事与电影着手,也许可以理解得更深刻。当时未必能真正体会老师的话语,只是觉得想要更深入地探究心理学理论的奥秘,也总以为那才是理解人心的关键。可是就在一方面学习课程内容,一方面又不断地阅读故事与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慢慢地懂得箇中的深意。也许正因为这样的缘故,在阅读《故事里的心理学》时,不觉眼睛一亮,因为书中将两者之间的交互影响彻底发挥出来,那像是以故事为经、深度心理学为纬,巧妙地编织着人心的样貌,甚或是人心可能发展的精采。

这几年,心理相关书籍席捲出版界的状态,几乎可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巅峰。那却也反应着,人心在这急骤变动的时代里感到不安与茫然。然而,过于艰深的心理学理论,却往往成为有心人遇到的障碍与挫折。甚或有时成了理论归理论,生活归生活的分裂现象。也就是说,研读之后或许可以说得一口好理论,但却很难落实到日常实践之中。抑或者,也有些人对于人心感到敏感与好奇,遂不断地观察与反思,可又受限于统整知识的缺乏,所以总很难明确地在心头形成一种持续的影响力。是故,若能透过故事引起共鸣,然后透过故事的诠释带入心理学的意象,当能化解理论与生活的藩篱。更能透过那样的过程,吸引读者一次又一次地进入到故事之中,然后透过故事的反馈,反覆地贴近己身的心灵。

作者透过几本极为着名的故事,勾起阅读时的一种熟悉感与兴奋感,也许正因为那耳熟能详的情节发展,更能挑起人们的好奇,也更能让人从故事中跨越到心理学範畴之中。尤有甚者,在剖析故事的过程中,作者常常会带入其担任心理师时所接触的个案情境,那更是让故事在现实生活中活跃起来。于是乎,故事跳脱了原本的虚幻,也跃出了原本的格局,进入了日常思维之中。那让原本趋向于聆听故事的读者,更愿意回身省视自身的心灵。故事,遂能够成为一面镜子,不单仅止于读者的投射,还能映照出心灵的样貌。

换个角度来看,对于钻研于理论的读者,也许透过这种不同方式的引领,能够看见理论活化的精彩。更有趣的是,那并非是过往藉由实验、案例来印证理论,而是经由熟悉的故事。故事与案例的不同在于,那所隐含的虚幻性,往往得以让人卸下心理防卫,甚而在阅读时拉扯出更多的情绪与投射。而当保留着这些感受转而跨入熟悉的理论时,往往能形成过往所未曾经验的冲撞。在那当下,理论不再是理论,而能与内在的心灵发生了极大的共鸣。也在那当下,理论与现实生活有了交错。故事,成为一个引子,让人从理论进入自己的生命。

不仅如此,作者以深度心理学作为分析的核心,是故所带入的四个章节「梦与潜意识」、「永恆少年」、「阴影」、「个体化」,都是心灵成长极为关键的课题,却也往往是现今生活中,人们隐约可以感受到,却又偏偏很难去面对的课题。而如果藉由心理学理论来理解,可能会过于直接而衍生否定或防卫的机制,那么也许故事可以是一个缓冲。藉由故事的角色,藉由理论对于故事的分析,最后再回到读者阅读故事的过程中,所引发的感受。几个面向的叠合,当有机会跨越心灵成长中,原本难以跨越的困顿。

尤其是书中从潜意识的角度切入儿童的独特,到青少年所受到永恆少年原型的影响,再到中年所引发的认同危机,甚或到个体化旅程的精彩论述。深度心理学所讨论的,不单单只是如何去贴近与理解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甚至更进一步地去探讨如何能活出更完整的自己。透过故事,也许是一面镜子、也许是一个引子,也许是一个缓冲,让心理学不再只是书中的知识,而能成为引领观照自身的法宝。而《故事里的心理学》所给出的那份切近,更是激活了允许自己成为自己的念头,也许那才是心理学的初衷吧!

心理师、书评家/陈立伦

前言

如果说神话是众人的梦,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也同样如此。不管长大后的我们去了哪里,过着怎样的生活,从而遗忘了从前多少人事物。但那些我们年幼时听过的故事,看过的书,却怎么也忘不了。我总认为,那些我们视之为童话或儿童青少年文学的故事至少向我们提供了两座桥樑,一座通往我以外的他人,一座通往内心的自己。

因为这些故事具有普世性,我们可以轻易地在日常生活里窥见和反思这些剧情和角色,他人甚至也能够对我们的感触心领神会。例如拒绝长大的彼得潘与快活的永无岛,内心住着的化身博士,以及勇敢跳下兔子洞的爱丽丝,和想念家乡玫瑰花的小王子。

从深度心理学(亦即研究潜意识心灵的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人物与剧情无疑具有「原型」的性质,也就是人类代代相传的心理特征,所以这些故事才能在那么多的书里脱颖而出,被大家所喜欢与牢记。那些人物与事件经历既是外在虚构的剧情,也是我们内心本有的人格与风景。它们揭示的不仅是当时身为孩童的我们,应当如何勇敢长大,同时更教会我们明白邪恶本自固有,面对恐惧该採取什么态度。

做为一位辅导人员,我发现用这些故事来教导心理学不仅深刻有效,还总是能引起共鸣。因此我挑选了几篇儿童及奇幻文学的故事,做为每个大人用来了解自我及家中孩童的引子。希望能透过这些它们,让每个困惑于成长及教养的成人,能有机会用崭新的眼光来重新看待那些我们早已熟悉的事物、他人、与自己。

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深度心理学的概念,我依照童年、青少年、中年、以及老年的顺序,依次介绍在这些阶段中值得我们学习的心理学知识。它们分别是梦与潜意识(孩子如何跨越至青春期)、永恆少年(青少年期的重要原型)、阴影(中年危机的首要功课)、与个体化(人生下半场的最终追寻),同时,每个主题都用两至三篇故事做引子,希望这样的编排能逐步使人深入自己的心灵。此外,为了方便读者学习,特地在专有名词出现的地方都设计了「深度心理学小学堂」加以补充,希望本书能起到推广深度心理学的目的。

你可能会发现,越后面的章节份量越多,那是因为在中年之后,随着死亡焦虑的现身,我们的后半生将遭遇前所未有的意义危机,这使得我必须用较多的内容来讨论我们人格最终的整合之道。我所喜爱的深度心理学与存在心理学(亦即研究意义、孤独、死亡、与勇气的心理学)之所以迷人正在此处,因为它们关切着人的整体,勇于将眼光望向实验室外的生活,这是当代许多把人性简化为生化反应的学院派心理学家所不愿做的。

正是在这样的简化里,心理学丧失了引领现代人观照自身的能力,而这本是心理学的任务。心理学是人的心理学,不是大脑的心理学。人不只是被动的生化反应,我们的选择也塑造了自己。正是在这样的拉扯矛盾中,人性被推到了一个同时具备崇高以及悲剧性的位置。也因为如此,我诚挚地邀请每个大人能跟我一起用深度及存在心理学的眼光重读一遍书里的故事。

内文里的故事在国内均有译本,这是我刻意挑选后的结果,目的是方便读者能找到原着。而分析的内容并非无中生有,相反地,是垫基在前辈心理学家努力下的结果,包括河合隼雄、玛丽-路薏丝‧冯‧法兰兹、以及吉妲.桃乐丝.莫瑞那等人的着作都是我写作时重要的参考,当中有不少引用和致敬的部分,特此说明与致谢。

但不论是谁的观点,还请正在阅读本书的您能够记得,我们的分析只不过是一种角度,甚至说不上是最好的角度,只有你的诠释才适合你自己。话虽如此,但我的诠释却是紧紧依着人最终的整合而发的,这也是一直以来我看待童话与传说的方式。受益于粉专读者、讲座听众、与课堂学生的回馈,我深信,完整是人一生的追寻。如果你能从本书中得到一窥心灵家园的契机,这不仅是我的企盼,也是我的荣幸。谢谢你选择打开了这本书,我相信书中所写不会让你失望。

内容连载

◎梦境与潜意识

梦是进入潜意识的通道,也是后者展现自己的窗口。虽然有许多人试着替梦境理出逻辑,但咸认最为知名的则非精神分析创始人佛洛伊德莫属。他相信外显的梦境经过了相当程度的扭曲,而且主要反应着性的情结。他的学生,也是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荣格则将人类的意识再向下挖掘,直至古老的黑暗。荣格相信,梦境里蕴含着潜意识的智慧,它不是佛洛伊德说的那样,只是意识的垃圾桶。梦想传达的就是它如其所是的样子,更多时候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补偿,只是意识层面的自我不见得能解读它的语言罢了。

如实地说,他们两人都成功解读了梦境的某些元素。梦确实如佛洛伊德所认定的有所扭曲,但其情节基本上接近荣格的见解,也就是潜意识的提醒与补偿。易言之,解梦确实有其基本原则,但当中的例外并不比原则少。或许可以说,心灵的疆域有多大,梦境的可能性就有多大。

◎心灵的三个层次

佛洛伊德认为,人类的心灵至少可以分为三层,后代的心理学家则以冰山代为譬喻,浮在海面上肉眼可见的部分是我们的意识,它只佔了整体心灵约十分之一;在冰山以下的是潜意识,佔了绝大部分,主要是被意识层面给压抑的冲动;而在海平面上下浮沉的是两者的中介处,称为前意识,它是潜意识冲动进入意识的入口与守门人,目的是保护意识不受潜意识内容的入侵。荣格则认为,在个人潜意识底下还蕴藏着更古老的意识,是为「集体潜意识」,它是人类数万年来世代留传下来的心理沉积。集体潜意识中的「自性」(亦即人内在本质性的自我)嚮往着完整,同时也蕴含了各种需要被辨认的原型。

梦境就是潜意识的产物,包含了个人潜意识的情结,以及集体潜意识的原型。要想接触这两者并不容易,但是不代表潜意识不想沟通。事实上,它们在每个夜晚都会透过梦境跟我们说话。我们需要的是一把具有想像力的钥匙,还有一个有趣的机遇,例如一只会说话的兔子,或者半夜敲了十三响的老钟。

本单元介绍的第一本书《爱丽丝梦游仙境》就是一个好例子。它是一本」醒着「的书,意思是作者有意写就的,但却意外地很能说明潜意识的运作方式与解梦的原则。更可贵的是,它的呈现原则有着孩子气的天真,那是已经社会化的大人丧失许久的眼光。在那样的眼光里,我们有着看待世界的不同方式。

爱丽丝问牠:「请告诉我,我该往哪边走?」

猫说:「那得看你想去哪里。」
“>

爱丽丝说:「我不一定要去哪里。」

猫说:「那走哪条路都一样。」

「……只要能走到什么地方。」爱丽丝又补充了一句。

猫说:「喔,没问题,只要走够远,一定到得了什么地方。」

◎让孩子探索自己的人生路

很少有哪段话能这么清楚地道出人生的困惑。爱丽丝模糊地知道自己已经不一样了,而且必须到什么地方去。但她却像每个少年、少女一样,并不知道「那个地方」在哪里。柴郡猫的回答颇富深意,如果是这样子,「那走哪条路都一样」,如果目标只是要到某个地方的话,甚至」只要走够远「就好。鲁迅曾说:「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看来潜意识里不仅只有莫名其妙的本能冲动,同时也蕴藏着发人深省的智慧,如同荣格断定的那样。路长在哪里?其实就长在我们的脚底下。孩子跟我们一样,都只需要一点勇气、一点信心,在我们的陪伴下坚持着走下去。

猫在深度心理学里象征着女性的神祕面,牠是埃及女神芭丝特(Bastet),在本书下册《黑猫》这篇故事中我们会再分析牠的象征意义,这里要先提醒读者的,是注意柴郡猫的现身对身为女性的小爱丽丝来说相当关键。因为牠在这里无疑象征着爱丽丝接通了自己内在成熟的女性面向,柴郡猫和爱丽丝打的哑谜有着禅宗公案的性质,牠看似无厘头的回应其实是要爱丽丝不可受限于既成的假设。重要的不是非得成为某一种符合社会理想的人,重要的是踏实地走在某条路上,而后成为那一种人。

柴郡猫肯定地对她说:「你也是疯子。」「因为你不疯,就不会到这里来。」没有错,只有疯子才会跟着会说话的兔子跳进不知通往何方的兔子洞。但这个「疯」是从大人的角度来说的,然而敢于迎向意外的勇气却是孩子能真正脱离幼稚的原因。长大不代表成熟,那些「乖巧」的孩子只是将成长的关卡往后延罢了。就算顺利地出了社会,亲密关系里的种种难题也还在等待他们。相较于后文中象征着负面女性形象的红心王后,讲起话来颠三倒四的柴郡猫才是爱丽丝这趟奇幻旅程中的心灵引路人。

自我确认对长大中的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他们稚嫩的心灵需要连串的肯定才能茁壮起来。爱丽丝在潜行(也就是向潜意识心灵前进)的过程里如果能拿出勇气抵挡不当的诱惑(例如下文中的茶会)与要求(例如下文中总是想砍人头的红心王后),她就会成为一个拥有健康自尊的青少女。这个过程并非一蹴可几,而是在一连串的试炼中完成。在这里,蓝色毛毛虫与柴郡猫帮助爱丽丝对自我进行了第一次的确认。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如果对你有一点点帮助,欢迎打赏~~~  
图片1

联系我们

图片2

关注公众号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刺梨占星塔罗刺梨占星塔罗
上一篇 2023年1月17日 上午12:48
下一篇 2023年1月17日 上午12:4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