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很多关于冬至太阳直射点位于哪,冬至时太阳直射哪里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冬至太阳直射点位置的问题,今天刺梨占星网(nayona.cn)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冬至太阳直射点位置
![]()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是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中国就已jīng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zǎo制定出的。
冬至,又称冬节、亚岁、长至节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冬至,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是时年八节之一,古时民间有在“八节”拜神祭祖的习俗。
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
冬至有啥天文意义?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冬至点),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阳光对北半球最为qīng斜。
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日,并且yuè往北白昼越短,黑夜越长。冬至是一年里太阳最偏南的一天,是太阳南行的极致。
![]()
在北极圈以北,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之下,成为北半球一年中极夜范围最广的一天。对北半球各地而言,冬至也是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一日。就北京市区来说,冬至这天白昼仅有9小时20分,而正午太阳高度也仅有26°42'。
冬至这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比南半球少了约50%。冬至过后,夜空星象则完全换成冬季星空,并且从今天起开始“进九”。而此时的南半球正值酷热的盛夏。
值得注意的是,在冬至前后,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运行的速度稍快,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阳在南半球的时间比在北半球约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
冬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阳光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23°26′S)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
冬至来了,有啥习俗?
北方习俗
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相传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娇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习俗。
南方习俗
我国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这天都会过节庆贺。南方沿海部分地区延续祭祖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把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等。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广东人冬至吃烧腊与姜饭,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潮汕一带有“冬节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wèi最醇,所以,客家人冬至酿酒已成为习俗。
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吃年糕从明末清初直到现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在四川却是冬至吃羊肉汤,羊肉是冬日可谓冬日滋补之首。湖南湖北一带,在冬至那一天一定要吃上赤豆糯米饭。
在南方一些地区,则比较盛行吃冬至团(冬至丸),取其团圆的意思。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户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菜、果、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也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实际上,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
冬至三候是什么?
平气法划分的节气将冬至分为三候:
“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rán蜷缩着身体;
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关于冬至,还有这么多谚语
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赣)
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浙)
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黑)
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鲁、湘)
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湘、粤)
冬至不冷,夏至不热。(湘)
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桂)
冬至暖,烤火到小满。(桂)
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晋)
古人怎么过冬至?
冬至节,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成书于两汉之间的《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于祈求与消除国中的疫疾,减少荒年与人民的饥饿与死亡。据说从周代起就有在冬至祭祀活动。
《史记·孝武本纪》:“其后二岁,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推历者以本统。天子亲至泰山,以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祠上帝明堂,每修封禅。”
《后汉书礼仪》:“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还要挑选“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
唐宋时,yǐ冬至和岁首并重。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清代的《清嘉录》中说:“冬至大如年”,汉人zì古冬至需拜天祭祖,国内部分地区一直延续着此习俗。
![]()
冬至吟诗,有几首?
《冬至》
冬 至极
心 至简
陪自己生活
跟云水谈心
和最近的温暖叙旧
与彼此的灵魂交流
我沉默,却并非不语
我在心底,常念起你
我站在北半球的一角
看见昼短夜长的冬至来了
这一天,所有隐现的阳光
都将透过你握着风的掌心
直射在南回归线上
《小至》
杜甫
天shí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
吹葭六管动浮灰。岸容待腊将舒柳,
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
教儿且覆掌中杯。
![]()
《冬至》
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
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
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
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
路迷何处见三秦。
![]()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
《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
韦应物
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yǐ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邃幕沉空宇,孤灯照床单。应同兹夕念,宁忘故岁欢。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
![]()
《冬至感怀》
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
冬至来了,吃什么?
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
古人喜贺冬至,今人虽多不以为节,但冬节再怎么说也是“时年八节”之一,吃货们还是不会放过这有着各种冬至特色美食的节日的:如北方水饺、潮汕汤圆、东南麻糍、滕州羊肉汤、江南米饭、苏州酿酒等。
![]()
北方普遍吃水饺
每年农历冬至zhè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
山东滕州羊肉汤
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现山东滕州一带,这天被称作数九,节qián会给长辈送诸如羊肉等礼品,数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汤,对个人对长辈对家庭都为图个好兆头。
![]()
江南赤豆糯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
台湾糯糕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
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zōng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
![]()
江苏苏州酿酒
姑苏地区对冬至这一节气非常重视,姑苏地区有俗语云:“冬至如大年”。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是一种米酒,加入桂花酿造,香气宜人。姑苏百姓在冬至夜畅饮冬酿酒的同时,还会配以卤牛肉、卤羊肉等各式各样的卤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酿酒不仅能够驱寒,更是寄托了姑苏人对生活的一种美好的祈愿。
![]()
潮汕、闽南地区的汤圆
潮汕地区汉族民谚云:“冬节大如年”、“冬节没返没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这一天无论如何要赶回家敬拜祖宗,否则就是没有祖jiā观念。海峡两岸的同胞,都很看重冬至,把冬至当作团圆节。
潮汕的人们吃了冬节圆后,还要在家宅的门、窗、桌、橱、梯、床等显眼处粘附两粒冬节圆,甚至渔家的船首,农户耕牛的牛角,果农种植的果树也不例外。
现代台湾著名学者林再复在《闽南人》一书中描述台湾冬节(闽南语称冬至为冬节)之日“家家户户清晨要以冬至圆仔致祭祖先……从大门、小门、窗门、仓门、床、柜、桌、井、厕、牛舍、猪舍都得以冬至圆一二粒在上面,祭告一番,以求保佑一家大小平安”。
冬至养生不可少
冬至迎来最寒lěng的天气
要注意防寒保暖
以防感冒等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疾病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
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
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
冬至前后是人们kāi始进补的最好时间
![]()
起居
应早睡晚起
有晨练习惯的人群应注意
晨练时间不宜过早
以免诱发呼吸道及脑血管疾病
或使原有疾病复发
![]()
食补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
在冬季应恰当选择既美味
又具有补益身体的食物
![]()
温补类食物
如龙眼肉、荔枝、饴糖、
扁豆、山楂、胡桃等
但过多地进食温补类食品易上火
平补类食物
如莲子、芡实、苡仁、
赤豆、大枣、银耳等
这些食物既无偏寒、偏温的特性
又无滋腻妨胃的不足
滋补类食物
如木耳、黑枣、芝麻、黑豆等
具有滋阴益肾、填精补髓的功效
冬至
冬至,春之先声也
寒冬虽然渐行渐近
但在呼啸寒风中
依稀可以听见
春天的脚步隐隐传来
(本文选自百度百科、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教育报,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2019年-2020年数九时间表查询
一九,万叶枯萎,鸿雁南飞
一九时间:2019年12月22日-2019年12月30日
第一天:2019年12月22日(冬至)
第二天:2019年12月23日
第三天:2019年12月24日(平安夜)
第四天:2019年12月25日(圣诞jié)
第五天:2019年12月26日
第六天:2019年12月27日
第七天:2019年12月28日
第八天:2019年12月29日
第九天:2019年12月30日
二九,单衣觉寒,群鸟夜投高宿,鲤鱼游入深潭
二九时间:2019年12月31日-2020年1yuè8日
第一天:2019年12月31日
第二天:2020年1月1日(元旦)
第三天:2020年1月2日(腊八节)
第四天:2020年1月3日
第五天:2020年1月4日
第六天:2020年1月5日
第七天:2020年1月6日(小寒)
第八天:2020年1月7日
第九天:2020年1月8日
三九,朔风凛冽,荒原地冻,水面结冰犹如冰桥
三九时间:2020年1月9日-2020年1月17日
第yī天:2020年1月9日
第二天:2020年1月10日
第三天:2020年1月11日
第四天:2020年1月12日
第五天:2020年1月13日
第六天:2020年1月14日
第七天:2020年1月15日
第八天:2020年1月16日
第九天:2020年1yuè17日
四九,参星半夜落下,辰星早上升起
四九时间:2020年1月18日-2020年1月26日
第一天:2020年1月18日
第二天:2020年1月19日
第三天:2020年1月20日(大寒)
第四天:2020年1月21日
第五tiān:2020年1月22日
第六天:2020年1月23日
第七天:2020年1月24日(除夕)
第八天:2020年1月25日(春节)
第九天:2020年1月26日
五九,白日渐长,太阳未时之后可照进堂屋
五九时间:2020年1月27日-2020年2月4日
第一天:2020年1月27日
第二天:2020年1月28日
第三天:2020年1月29日
第四天:2020年1月30日
第五天:2020年1月31日
第六天:2020年2月1日
第七天:2020年2月2日
第八天:2020年2月3日
第九天:2020年2月4日(立春)
六九,春风拂面,百草萌动,单衣即可出门
六九时间:2020年2月5日-2020年2月13日
第一天:2020年2月5日
第二天:2020年2月6日
第三天:2020年2月7日
第四tiān:2020年2月8日(元宵节)
第五天:2020年2月9日
第六tiān:2020年2月10日
第七天:2020年2月11日
第八天:2020年2月12日
第九天:2020年2月13日
七九,黄河冰水各半,鲤鱼游向滩头,喜鹊筑巢,鸿雁归来
七九时间:2020年2月14日-2020年2月22日
第一天:2020年2月14日(情rén节)
第二天:2020年2月15日
第三天:2020年2月16日
第四天:2020年2月17日
第五天:2020年2月18日
第六天:2020年2月19日(雨水)
第七天:2020年2月20日
第八天:2020年2月21日
第九天:2020年2月22日
八九,草木生长,阳qì遍地,正是种谷深耕之时
八九时间:2020年2月23日-2020年3月2日
第一天:2020年2月23日
第èr天:2020年2月24日
第三天:2020年2月25日
第四天:2020年2月26日
第五天:2020年2月27日
第六天:2020年2月28日
第七天:2020年2月29日
第八天:2020年3月1日
第九天:2020年3月2日
九九,耧车播种,玉苗丛生,正是农家欢乐之时
九九时间:2020年3月3日-2020年3月11日
第一天:2020年3月3日
第二天:2020年3月4日
第三天:2020年3月5日(惊蛰)
第四天:2020年3月6日
第五天:2020年3月7日
第六天:2020年3月8日(妇女节)
第七天:2020年3月9日
第八天:2020年3月10日
第九天:2020年3月11日
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哪
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地球公转到冬至日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春分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然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到夏至日时,太阳直射点正好处于北回归线上,dào北回归线之后,太阳直射点又会开始向南移动,于是秋分时,又回到赤道上;然后又继续向南移动。
冬至日时,太阳直射点又位于南回归线,之后,太阳zhí射点会继续向北移动,春分日时回到赤道。根据这样的规律太阳直射点一直循环往返运动。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地球的公转遵从地球轨道、地球轨道面、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周期、地球公转速度和地球公转的效应等规律。
地球公转的时间是一年。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存在两个明显周期,分别为回归年和恒星年回归年与恒星年的时间不一样。两者一年的时间差称为岁差。
太阳自转意义:南、北半球发生昼夜交替、不同地方的时间差异、物体偏向、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公转意义: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划分。
冬至以后太阳运行的轨迹?
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为“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四个节气。与相对应的“夏至”相反,“冬至”这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古称“日短”或“日短至”。“冬至”过后,太阳直射点慢慢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昼逐步变长,夜晚渐渐缩短。
以上就是关于冬至太阳直射点位于哪,冬至时太阳直射哪里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冬至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