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很多关于中国 火星 天问,中天火星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中天 火星生的问题,今天刺梨占星网(nayona.cn)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中天 火星生
中天 火星生
15日,航天科研人员庆祝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成功。(新华社发)
15日,航天科研人员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监测“祝融号”火星车工作情况。 (新华社发)
5月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zài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成功“落火”。这次着陆有多不容易?实现着陆后,火星探测任务还要迈过哪些难关?
huán火飞行三个月
2021年2月10日晚,“天问一号”到达火星附近,并进入环火轨道,为着陆火星作准备。可这一准备,就是三个多月。
国际宇航联合会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研究员杨宇光解释,这三个多月中,“天问一号”主要做了两件事。
一是变轨。这是为了让“天问一号”从当前的低倾角大椭圆轨道,变为倾角接近于90度的“极地轨道”,让“天问一号”环绕火星飞行的每一圈都经过南北两极,实现对火星各区域的探测覆盖。
二是实施着陆准备,包括对预设着陆点使用相机进行探察,为着陆器和巡视器的组合体进入火星大气做准备。
在此期间,环绕器用携带的中分和高分相机、磁强计、矿物光谱分析仪等设备对火星开展多维度探测,包括对预定着陆区进行详细的地形、地貌探测,对着陆区附近区域进行沙尘暴探测,择机实施火星着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党委书记赵小津曾坦言,这一阶段的数据收集非常重要,万一着陆时碰到斜坡坡度较大的地方,将影响任务安全。
选着陆点有讲究
“天问一号”的火星着陆点是乌托邦平原,这个位置的选择是有讲究的。
乌托邦平原位于火星北半球,是火星上面积最大的平原。火星南、北半球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表面及次表面岩石矿物等差异巨大。huǒ星南部为高地,这些高地60%的面积遍布着“瘢痕累lèi”的陨石坑。而火星的北部,则是被火山熔岩填平的低矮平原,地形平缓,陨石坑较少且地质年龄较轻,地壳较薄,是更理想的降落地。
另外,有关乌托邦平原,还有一个最新的科学探测发现有待进一步证实。那就是在乌托邦平原距离地面1到10米的浅表底层下方有大量地下水冰存在,储水量相当于地球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火星地下有水这种物质,是否意味着火星存在或存在过生mìng?是否意味着火星是地球人的未来?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有赖“天问一号”的深入探测。
跨过黑色七分钟
在选定着陆点后,如何成功降落火星是一大难题。
“落火”过程中,天问一号探测器要以合适的角度切入火星大气层,角度太小则无法进入大气层,角度太大又会因为被大气层过度加热而烧毁。在再入、下降与着陆过程中,探测器要在7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将时sù从约每小时2万千米降至0,实现软着陆。
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精密的降落过程被业内称作“黑色七分钟”。为什么这么说呢?yīn为这七分钟正是一个火星探测器任务中最惊险的部分。
航天专家、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焦维新指出,从地球传信号到着陆器要10多分钟,远大于7分钟的着陆时间。这就意味着降落全程的所有动作都需要着陆器自己完成,这对软件和硬件要求极高。同时探测器的防热措施是否可靠?降落伞、气囊和缓冲火箭等能否按程序工作?其中有一个步骤出问题,整个任务都会功亏一篑。在此次“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前,曾有专家表示,世界上40多次火星探测任务中,能够安全度过这7分钟的仅有9次。
可见,“天问一号”的成功“luò火”背后夹杂着无数严密的思索和艰辛的汗水。
后续还要迈难关
与之前其他国家分几次完成不同,我国的“天问一号”探测器要一次性完成“绕、落、巡”。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绕”和“落”的过程。接下来,着陆器和巡视器的组合体将释放高度1米85、240公斤左右的“祝融号”火星车,开始“巡”这个阶段的工作。
“祝融号”火星车预计将在火星上运行约90天。在这期间,它将近距离采样并将数据存储下来,定期传回地球。焦维新提出,到这一阶段,可能遇到的较大风险就是沙尘暴了,像之前的“勇气号”火星车等也遭遇过沙尘暴的麻烦。如果火星上的沙尘暴覆盖了“祝融号”的太阳帆板,就会让帆板效率降低。不过,火星车可以通过抖动把一部分沙子去除。
释疑
火星与地球有“时差”吗?
火星的一天一yè,和地球一样是24小时吗?凭直觉好像不是。那么,火星上的一天和地球上的一天, “时差”究竟差多少?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必须先知道什么是“一天”?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研究员童明雷告诉记者,通俗lái说,星球自转一周为一天。科学家虚构了“平太阳”这样一个参照点,其运行速度等于太阳在黄道面运行的平均速度,平太阳的连续两次上中天,则成为一个平太阳日。
太阳系的行星在自转的同时,还都围绕太阳做公转运动,因此地球相对于恒星背景的运动才更加反映地球的自转。以恒星为参考,春分点连续两次上中天的时间间隔,则为一个恒星日。
因此,按照地球上定义的时间尺度,火星上的一个平太阳日为24小时39分35.244秒,地球的平太阳日则是24小时,两者之间差距39分35秒多;在更反映自转周期的恒星日方面,火星一个恒星日为24小时37分22.663秒,地球则为23小时56分4.099秒,两者之差更是达到了约41分19秒。
粗浅理解下来,火星上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大约长40分钟,相当于火星车“祝融号”如果在火星上活动36天,就要比地球上的人们晚了24个小时——整整一天呐!
童明雷介绍,一个平太阳日与一个恒星日的差值,地球达到了近4分钟,显然比火星的2分多钟更大。这是因为火星的公转周期更长,达到了687天,jiē近地球公转周期的两倍。
“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不是正圆的而是椭圆的,火星轨道的离心率为0.0934,远高于地球轨道离心率的0.0167,使火星各季节长度更加不一致,因此更加需要建立平太阳时或恒星时。”童明雷说。
那么,如果想让“祝融号”在火星上和地球人过一样的24小时制,则huǒ星的秒长就要比地球的秒长要长,平太阳日的秒长相对于地球要放大1.02749倍;而恒星日的秒长要放大1.02877倍,这个值来自地球自转速率与火星自转速率之比。
换算起来好像有些复杂。要不,“祝融号”,还是好好过你的“火星时间”吧。
“最后yī脚”稳准刹车
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实现分离,成功着陆火星。从分离到着陆的几分钟内,着陆巡视器的运行时速从约2万公里降为零,其间需要经历气动减速、降落伞减速、动力减速、着陆缓冲等多个环节。作为着陆巡视器的主发动机,由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研制的7500N变推力发动机是动力减速环节的主要工具,使“天问一号”实现“最后一脚”稳准刹车。
“天问一号”采用的是由液体火箭发动机提供反推力的方式来实施最后的减速,此方法已在嫦娥三、四、五号探测器落月过程中连续三次成功实施,“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的7500N变推力发动机正是落月用变推力发动机的2.0版。
“之所以从1.0升级到2.0,是因为火星表面软着陆的难度升级了。”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院长王万军说。火星与地球的距离为3亿公里,信号还没跑到地球,探测器已经“收工”了。对于身在遥远异乡的“小家伙”来说,这一段路得它自己操心,每一次推力的变化必须迅速、精准,发动机需要很“听话”。
在着陆巡视器降落过程中,雷达等探测设备会像眼睛一样盯着火星地面,测量它距离地面高度等参数,这些参数进入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由这个睿智的“大脑”计算出对发动机的推力要求。发动机会按照预设的时序和实时的指令完成变推力调节,让着陆巡视器慢下来,最后以很低的速度稳稳落在火星表面。 (本栏稿件均为新华社发)
作者:
来源: 长春日报
8月火星在天空的位置?
进入8月,火星一天比一天明亮,升起的时间提前到了22:10左右,日出前位于南方天空,后半夜观测条件很好。9日凌晨4时左右,早起出行的人们会在南方中天位置看到月龄19.6的亏凸月,其凸面朝向东方。在月亮左方不远处,有一颗-1.3等的红色行星,闪闪发光,这就是火星。红色的火星与皎洁的月亮在苍穹中深情相对,为晨曦黎明增添了无尽美景。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 火星 天问,中天火星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中天 火星生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