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卡尔.罗杰斯
原文作者:CarlR.Rogers
译者:邓伯宸
出版社:心灵工坊
出版日期:2023/02/01
语言:繁体中文
只要能够营造出真诚、肯定及理解的环境,
无论个人或团体,
都会由刻板转为灵活,依赖转为自主,抗拒转为自我接纳……
体现人的实现倾向。
──卡尔.罗杰斯
一九五0年代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改变了心理治疗的面貌,创始者之一的卡尔.罗杰斯无疑是最关键的角色。他所倡议的「真诚一致、无条件接纳、同理心」是当今助人工作者执业的圭臬,「以人为本」(Person-Centered)的工作取向更可说是美国版的存在主义哲学。
人本心理学相信人内在自有成长、修复伤痛、实现自我的动能,这在今天看来毫不奇怪。然若回到罗杰斯的时代,他这「以人为本」的理念显得极为基进,不仅交织着他生命的匮乏,更是经过不断试验、抗争才得以成形、实践的信念。在晚年文集《存在之道》里,罗杰斯将这段历程娓娓道来,他谈孤独、谈关系、谈同理心与心理治疗,温婉而犀利,使本书成为人本心理学最重要的文本。
事实上,罗杰斯说,「我有个深信不疑的信念:我所提倡的人际关系哲学,可以应用到所有与人有关的情境。」因此,他怀抱全人教育的大愿,推动校园教学的革新;他也将以人为本的方法实践于政治、种族与文化冲突之调解。他忧虑人们执迷于物质科学、囚困于僵化体制,也鼓吹拥抱感性、灵性与大自然。《存在之道》里,罗杰斯满满哲思,关怀整个地球,探索着以人为本的明日世界。他跨越了理性逻辑的高墙,将「以人为本」的内涵联结了东方神祕的宇宙合一。
一如罗杰斯说:「我相信我所发展出来的存在理念及方法将继续好一段时间,因此如若我走到了生命终点,我的某些方面仍将以多种方式活着。」时至今日,我们会看见他所忧虑者仍在,但他所怀抱的理念更生意盎然地四处生根。哲人已远,但他留在本书的睿智话语,于专业、于生活,仍指引着我们安身立命的存在之道。
本书特色
★人本主义心理学最重要的文本,见证当今助人工作的典範源流!
★人本心理学创立者晚年的睿智话语,温婉犀利,预测未来。
★从科学、实务与灵性见证人内心的成长动能,指出全人类的存在之道。
深受启发,感动推荐
李维伦 政治大学哲学系专任教授
李崇建 萨提尔模式推手
吕嘉惠 心理师、性谘商师
宋文里 清华大学荣誉退休教授
纪金庆 台湾师範大学与海洋大学兼任助理教授
翁士恆 东华大学谘商与临床心理学系副教授
张达人 天主教仁慈医院院长
张凯理 台龄身心诊所主治医师
冯乔兰 人本教育基金会执行长
黄之盈 谘商心理师、作家
黄素菲 辅仁大学心理学研究所兼任教授
曹中玮 资深谘商心理师、台北教育大学退休副教授
杨 蓓 法鼓文理学院人文社会学群学群长
谢文宜 实践大学家庭研究与儿童发展学系教授
关永中 前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苏益贤 临床心理师
(依姓氏笔画排列)
感恩,自年轻至今心中的专业大师能在这样的时刻以这本《存在之道》再度引领我走向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曹中玮/资深谘商心理师、台北教育大学退休副教授
书里提到「我们有勇气扬弃专业心态吗?」是我年轻至今所参的「公案」,也是如今实践生命教育的源头。上世纪八○年代曾远远地望见这位老先生的身影,ㄧ念三千!──杨蓓/法鼓文理学院人文社会学群学群长
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一个活生生的罗杰斯,诚摰、热情、开放与无所畏惧——甚至有时会令人觉得不合时宜!而多年前他对美国心理学界的针贬,却也镜映着台湾心理学界的发展,值得我们深思。──李维伦/政治大学哲学系专任教授
人文主义大师的经典作品,提醒我们要关注现象,也要看到存在经验的路途,是行路也是生活。──翁士恆/东华大学谘商与临床心理学系副教授
我的萨提尔启蒙老师贝曼,授业于卡尔.罗杰斯,萨提尔模式的核心精神,也与罗杰斯很有关连,因此,我至今仍常翻阅他的文章,看他受访的对话记录,每次都有很深的学习与领略。──李崇建/萨提尔模式推手
我以为读书至少有三种,第一种是学生时期为了成绩、证照考试,大多是读教科书;第二种是纯粹放鬆、消遣、娱乐,大多是小说、杂誌、漫画;第三种是年长之后开始接案、督导、教学,为了增加新知、提升专业素养,寻找理论或研究作为支撑。一直到我开始认真读卡尔罗杰斯的《成为一个人》,我发现了第四种读书,是为了认识自己、跟自己连结。
这种读书不死记,不脑残、也不烧脑,因为罗杰斯的文字向来自带温度与清香,他说深度倾听会「听到了深埋在表面下、不为人知之处所发出的深沉吶喊」,简单的文字自然地把我的眼光往深处看到自己、想要跟自己「深层共鸣」。
罗杰斯强调同理且不带评断的倾听,在人际关系中不可或缺,倾听与被倾听的双方都备感欣慰而随之成长,因为心敞开来了,情感交流传递,改变自然发生。
心敞开来,就如本书第四章所说,不只是变老,而是不停地好奇、学习、改变、成长!一直都在体验中的罗杰斯相信「自己死时依然年轻」。──黄素菲/辅仁大学心理学研究所兼任教授
心敞开来,就如本书第四章所说,不只是变老,而是不停地好奇、学习、改变、成长!一直都在体验中的罗杰斯相信「自书名中译用了个可以合理译为「道」的字(way),一点也不是巧合,因为罗杰斯相当偏爱中国哲学中的《老子》一书。
在名着《成为一个人》之中,罗杰斯已经显露出与东方自然哲学亲和的征象。到了晚年出版此书时,更令人清楚看出:他以人为本的取向,本质上乃是一种东方和西方思想融合后的结晶。孜孜不息的罗杰斯,到了年逾古稀,仍然辛勤于推展人本理念。但他已经逐渐离开胼手胝足的科学验证工作,而戮力于哲学式的探索。他是个存在主义者?现象学家?或是个东方神祕主义者?本书辑录的十五个篇章将可让读者在其中寻得一些答案。──宋文里/清华大学荣誉退休教授(摘自《成为一个人》﹝左岸,20013﹞)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1902-1987)
美国心理学家。于芝加哥学习心理学课程,并在1931年取得博士学位。他分别在俄亥俄州州立大学(1940)、芝加哥大学(1945)及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1957)任教及实习。而后毕生一直在拉荷亚(La Jolla)做研究,同时继续心理治疗、演讲、写作等工作。
罗杰斯是心理谘商与治疗领域的指标人物,他和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08-1970)开创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运动,首创「非指导性」(Nondirective)治疗,后又称「以案主为本」(Client-Centered)的治疗、晚年改称为「以人为本」(Person-Centered)的治疗,强调人具备恢复心理健康、实现自己的能力。罗杰斯于1956年获颁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1961年获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1972年获颁美国心理学会杰出专业贡献奖。在2002年西肯塔基大学心理学系的研究中,罗杰斯名列「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第六位;「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治疗师」第二位,仅次于佛洛伊德。在2007年美国心理治疗专业杂誌《心理治疗圈内人》(Psychotherapy Networker)发表「过去四分之一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心理治疗师」问卷调查,罗杰斯名列榜首。
卡尔.罗杰斯着作繁多,较重要的有《以案主为本的疗法》(Client-centered Therapy)、《成为一个人》(On Becoming a Person)、《卡尔.罗杰斯论人的力量》(Carl Rogers on Personal Power),以及本书《存在之道》(A Way of Being)。
译者简介
邓伯宸
国立成功大学外文系毕业,曾任报社编辑、编译、主笔、副总编辑、总经理,为资深媒体工作者,曾获中国时报时报文学奖附设胡适百岁诞辰纪念征文优等奖,现专事译作。近年译作有《黑暗时代群像》、《无界之疆》(立绪)、《成为我自己:欧文.亚隆回忆录》、《不眠之城:奥立佛.萨克斯与我的纽约岁月》、《恋爱中的人:荣格观点的爱情心理学》、《死亡与生命手记:关于爱、失落与存在的意义》(心灵工坊)等。
目录
【导读】卡尔.罗杰斯:于专业、于生命都一路相逢的引路人/曹中玮
【原序】听一个不懈的斗士娓娓诉说/欧文.亚隆
【自序】愿你踏上存在的旅程
壹. 我的经验与观点
第一章 沟通的体验
第二章 我的人际关系哲学及其发展
第三章 回顾:四十六个寒暑
第四章 变老,还是成长
第五章 现实只有「一个」吗?
贰. 以人为本取向的观点
第六章 以人为本取向的功能
第七章 同理心:一种未受充分理解的存在之道
第八章 爱伦.韦斯特:孤独
第九章 建立以人为本的社群:对未来的启示
第十章 六个短篇
第十一章 心理卫生专业的新挑战
参. 教育的过程及其未来
第十二章 学习可以兼顾思想与感情吗?
第十三章 越过分水岭:现在的位置
第十四章 大型团体中的学习及其对未来的意义
肆. 展望未来:一个以人为本的脚本
第十五章 明日的世界,明日的人
附录一‧卡尔.罗杰斯着作年表
附录二‧参考文献与出处
附录三‧延伸阅读
序言
导读
卡尔.罗杰斯:于专业、于生命都一路相逢的引路人(节录)
曹中玮/资深谘商心理师
一个伟大的理论观点,必是历久弥新、永垂不朽的,永远对后学者有深远的影响。卡尔.罗杰斯正是伟大观点的创发者,而我也是其中一位受感召的人。
卡尔.罗杰斯被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并创立以人为本的治疗学派(Person-Centered Therapy,台湾多译为「个人中心」学派,编按:也可译为「以人为中心」)。在此书中,罗杰斯说他更想改用「以人为本取向」(Person-Centered Approach)来表达自己的理念:「我不再是只谈心理治疗,而是谈一个观点,一个思想,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存在的心态,适用于任何情况──个人的、团体的、社群的──其目标则为成长。」
我个人认为,罗杰斯这生前最后一本重要着作,即在阐述这种以人为主的理念,是如何应用于各个层面──婚姻、家庭、学校、政府、文化与国家──的关系处理,勾勒了目前的论述、实践成果与未来愿景。于本文,我将就本书的重要主题分享我自己的体会。
独立的个体及对人之向善潜能的相信
前一阵子,有位跟我学习完形谘商十多年,目前也在大学教授谘商理论课程的学生问我,怎么觉得个人中心学派和完形谘商学派很是相近?我愣了一下,想了想,觉得应该不是两者相似,而是「我」,在某种程度是站在以人为本取向的基础上学习完形谘商的,才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读了这本《存在之道》,我更加确定自己「个人谘商理论」的发展,的确深受卡尔.罗杰斯影响,特别是我的人性观和对心理师在谘商中的定位──站在当事人的左或右旁,略为后方一小步,为他点亮一盏灯,陪他前行──更是有着罗杰斯的影子。
罗杰斯的「以人为本」的核心精神,指的是: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该被允许能真实地做自己,理解与接纳人人皆不相同,与此同时,罗杰斯也坚信「每个人的内在自有丰富的资源,供其理解自己,改变自我认知、心态及自主行为。不过,前提是你要提供一个有利于心理状态的环境,这些资源才会启动。」而我对人性的观点也是如此:「我对生命有很高的崇敬,更深信人类生来就具有无限潜能。不过,这可以因应人生各种挑战的能力,是以种子的形式存在的。它需要在有充分水分和丰厚养分的环境下,才能向上成长茁壮,长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美丽景致。对人类而言,那些水分和养分就是关怀与爱。」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罗杰斯认提到的东方态度:「我对这个人的欣赏,一如我欣赏落日。如果我们能够顺其自然,人之美,犹如落日之美。事实上,我们之所以能够欣赏晚霞,或许正因为我们无法控制它──我认为这是一种东方的态度;也是我最欢喜的一种。」在我看来,「东方」的态度若也包含中华文化,大师可能有点误会。大师对「东方」的印象也许是诸如老庄思想之类的观点,崇尚无为而治,讲求顺其自然。但对一般人而言,此一信念多半表现在对天地和大自然臣服,或天人合一的态度上。然而如果是对待人,尤其是父母、师长对待子女、学生,往往掌控性很高,更不易把他们视为独立的个体,让他们顺性发展。这种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文化差异,罗杰斯在本书第九章略有提及,而这也提醒身在「东方」的我们,要领略与实践罗杰斯的信念,我们比起西方人可能还有更多的关卡要突破。
人与人的互动沟通
然而不论如何,所有的实践都从人和人的沟通开始。
在罗杰斯的方法里,「倾听」──深度倾听,带着创意、积极、用心、精确、同理且不带评断的倾听,是人际关系里最重要的能力。还有另一个沟通的基础:真心、真诚,心口一致,即一种「我心感我受,我口説我心,三者一体」的状态。罗杰斯描绘道,「那一刻,我是整合的,是完整的,是一体的。」
我认为,我们不只倾要听他人,还必须愿意倾听自己。聆听身体的讯息、心里的感受、内在的渴望与呼唤,然后用心回应它们。这不但是自我整合、自我和好的必要条件,而且一般来说,能真心面对自己的内在状态,才能真正分辨人我,用清明的心去倾听他人。
令我讶异的是,即使是罗杰斯,也坦诚表示自己曾有一段很长的时间,无法做到倾听内在并对自己欣赏与关怀,甚至不假思索地排斥别人对他的正向称赞,因此感觉不到被爱。他也是经过很久的努力,才慢慢地能够再次真心接纳或感受别人的关心和欣赏,并觉得温暖及充实,「……由于不再害怕正向感情的施与受,我变得更能够欣赏别人。」
我们可以细细地阅读第一章有关沟通的论述。这样的聆听虽然不容易,但我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盼望着能被听懂、接纳和陪伴,也愿意用心听懂他人,如此创造人与人美好的连结。
治疗中三个必要及充分条件
我在大学读辅导系时,在学习上崇尚罗杰斯的理论,私下阅读则热爱存在主义,并试着将存在主义治疗和以人为本的学派结合。没想到我那自以为的尝试,竟在本书中得到呼应:「一九五七年,我已经发展出一套严谨的治疗理论及治疗关系理论,提出〈人格改变的必要及充分条件〉(Rogers,1957)……我惊讶的发现,这甚至是本土品牌的存在主义哲学。」原来罗杰斯早就认为其理论是美国版的存在主义哲学了。可见当时我学艺不精,没能融会贯通理解到其精髓。
也是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有了本书在第六章详述治疗中的三个必要及充分的条件。当年的我认识到,这不但是必要条件,而且要足够「充分」,也就是说,只要能做到这三点,心理治疗工作即可有效顺利进行。只是,这让当时是新手的我觉得那是件不可能的任务,以致我虽对以人为本取向仰之弥高,却「是犹却步而欲求及前人,不可得也。」(《孔子家语‧儒行解》)
这三个必要及充分的条如下。第一个要素是真诚,真实,或一致性。但在这条件里,罗杰斯强调「『透明』一词最能说明这种状态:治疗师要让自己对案主透明;案主可以在治疗关系中彻底了解治疗师;案主感觉得到治疗师没有隐瞒。」对此,我觉得有必要说说我个人的理解。我相信,这样的透明一致是限缩在治疗关系中的,治疗师在治疗室外的私人生活,还是要谨慎保留。而所谓彻底了解治疗师,应该强调治疗师在治疗过程虽带有专业角色,同时更需要也是位真实的人,并使个案能完全领会治疗师在治疗中给予案主的所有回应。
第二个重要态度是接纳,关心,或肯定,也就是「无条件的正向关怀」。第三个要件是同理心的理解。对同理心这个条件,罗杰斯更另闢第七章详细讨论。他进一步强调同理心在所有的人与人的关系里,都该是个核心的态度。而要能有好的同理能力,不只是把自己的观点与价值都放到一边,不带任何成见地进入别人的世界,也是真正站到对方的位置,用对方的角度去看对方所见,以及感同身受对方的心情。
不过,在罗杰斯《成为一个人》书中说:「同理心的理解,是治疗者能准确而同感地了解受辅者的世界,宛如那是自己的世界。」而欧文.亚隆则在《生命的礼物》书中提及同理心:「要从病人的窗户往外看,试着去看病人所看到的世界。」我想,「宛如」以及「从病人的窗户往外看」都意味着:治疗师还是必须保有自己,只是在同理的那个当下,把自我暂时放到了一边。所以罗杰斯才会说,「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定然对自己有着充分的自信,知道自己面对他人光怪陆离的世界,也不致迷失,仍能来去自如,轻鬆回到自己的世界。」
同时,「治疗师自身整合得越佳,所展现的同理心便越高。」因此,我强调心理师要先接纳、整合自己,建立充分的自信,并拥有良好清晰而弹性的个人自我或心理界限,才可能在心理谘商中做到好的同理。而整合、自信和界限这三者,其实是交互影响及相辅相成的。
阅读至此我终于明白,当年感觉个人中心学派在实务上不易运用,表面上以为是这个学派没有具体、明确的步骤和独特的谘商技术,使菜鸟的我难以使上手。其实重点在于,那时的我不要说拥有自信,根本不喜欢自己,不接纳自己,也没能建立够好的人我界限,自然无法对案主真正地无条件接纳与关怀,也做不到有品质的同理理解。
现实?多元现实
罗杰斯深切期盼能建立一个以多元现实为基础的群体或社会。因为他相信:「我唯一能够认知的现实,是我当下所察觉及感受到的世界;你唯一可能认知的现实,是你当下所察觉及感受到的世界。而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所有这些察觉到的现实各不相同。『现实世界』之多,一如世间之人!」
罗杰斯在其第五章专章讨论「现实」(真实)是什么、是否只有一个的议题。社会心理学家勒温(Kurt Lewin)所建构的场地论(Field Theory)和罗杰斯的现象场(phenomenal field)观点相近。所谓场地论,是认为「个人主观知觉到、注意到的外在人、事、物,才真实存在着;人们想像出来的东西,即使不是客观存在,对当事人而言也是真实存在的,如鬼。换句话说,只有个人知觉到的『外在』,才会进入我们的意识层,成为影响我们的外在环境。」
而现象场也就是我们的主观世界,包括我们所有的经验(个体天生带有的气质和外在环境交互作用所生成的),我们也以它作为了解世界的基础,主观的诠释外在各种刺激的意义。因此,每个人都是相当独特的。「基于每个人的独一无二,以致不论是谁都是非常珍贵而值得尊重的。换句话说,不论这个人的行为表现如何,只要「存在」,就具有无限的价值和尊贵,再也找不到与其相似的另一个人。」
我想,罗杰斯特别讨论这一点,说的是这世上只有属于个人主观的现实/真实,我们必须接受社会中每个人都是观点各异(不只观点,根本面对的所谓真实也不相同),允许人人都可以成为如其所是的自己,尊重和接纳每个人的差异性,而社会要能如此运作,必然需要人人具备此种态度,并带着足够的耐性以及充分且够好的沟通,以达到在差异中共存。于是,「我们能够将这些各自不同的现实看成是人类史上最可贵的学习资源;坦然无惧地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如此一来,人类关心别人的天性,就不再会是『我关心你,因为你和我一样』,而会是『我看重你,珍惜你,因为你和我不同』。」
这真是个美好的宏愿──创造一个尊重个体又愿意合作、无冲突的大同世界。也许,我们可先将此理想用于心理谘商中,实践于全体人类世界实在很是艰难,特别是如重视他人取向、家族为重的华人文化,离得更遥远了呢!
孤独
这本书第八章讨论了一个悲剧的个案──爱伦.韦斯特,对我的冲击与启发最大。一方面是在篇章里,深刻而真切地体会到罗杰斯对自己的相信,对即便同样是治疗界的大师之工作,直接提出不同的见解。且对那治疗过程的失误,感到痛心和愤怒。当然,他有充分的理由评论这个个案工作,尤其个案最后选择以自杀了结自己的生命。罗杰斯说,「读这件悲惨的个案令我愤怒,但也令我鼓舞。愤怒的是,这桩悲剧糟蹋了一个活生生的人;鼓舞的是,我觉得我们在这些年中已经学到了很多,如果爱伦.韦斯特今天来找的是我,或我认识的治疗师,她一定会得到帮助。」
那句「如果来找的是我……」,让我就如亲眼看到他那坚定的眼神和让人信任的表情,听到他在告诉我:「别怕!你要相信自己,带着内在的力量无惧地说出你内心真实的见解和感受。」
罗杰斯其实是很温和亲切的人,又提出尊重、关怀接纳和同理三个关系中的核心条件。但在他的专业生涯中,之前有与精神病学界重量级人物以及与行为主义学派史金纳的论辩,在美国心理学界相当轰动,也影响至深,连他本人都说,那是两场「战斗」。他这种总是为理想勇于宣扬与认真实践的精神很是令我崇敬。
第八章另一部分对我的冲击,来自罗杰斯对人之所以感到孤独的核心因素之论述,「第一个是,人与自己、与他的有机生命感受疏离……其内在感受在体验中所感知的是一个意义,意识自我牢牢抓住的却是另一个意义……」
以下我用文中个案发生的关键事件来阐述此点:个案二十岁时,爱上位外国男子并与之订婚,但因父亲反对,她未做抗争就顺服了父亲,离开所爱之人。个案内在感受到自己爱上这男子,但父亲认为这男子并不适合她,她只是一时迷惑,根本没有爱对方。个案否定了自己的感觉、自己的判断,认同了父亲所说,也担心如果不这样,会失去父亲的爱,而误以为自己的感受就如父亲所说。
也就是说,当我们不再信任自己的感觉和情绪,而只遵从重要他人及社会文化「规範」我们该有什么感觉和情绪,长久下来,我们就逐渐和自己疏离。尤其,若我们其实体会得到自己的感受,但害怕若以自己的感受来行事,将无法得到父母和身边他人的肯定与爱,内在的挣扎与矛盾将更折磨人,心很容易因此生病。说到这里,读者是否觉得在我们的社会环境中,多数人都有这样的困境呀!
罗杰斯认为,「孤独的另一个因素,是缺乏能够与人沟通自己真实体验的关系,也就是无法在关系中沟通真实的自我。」我认为这因素和前一个因素很是类似──不确定、不相信自己的感觉,自然不敢也无法在关系中沟通真实的自己。因此,解决人类孤独的议题,唯有先改善个人和自己的关系;若要帮助人们达到自我和好的目标,则必是先听懂他、接纳他和包容他,让他能「成为他自己」。
全人教育的大愿
罗杰斯对当时美国教育的状况很是忧虑。他认为教学过于偏重「脖子以上的教育」,以知识传授为重,忽略情感面的教育。且各级教育行政机构过于重视齐一的规範──「国订课程、强迫就学、终身教授、上课时数、分数、学位」等,使教育僵化而空洞。
相对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罗杰斯也描述相对之传统教育的样貌──基本上以教师为中心传授知识,学生多为被动接收,管教上虽取消体罚,但是仍维持以权威和制造压力、恐惧的方式为重,给新老师的忠告往往是「第一天就要把学生给压住」,同时,完全忽略全人教育。
以曾经在师资培育机构教书的我而言,读来很是惭愧。台湾的教育确实也在进步,更呼吁实践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但我认为某种程度上还是偏向作者所描述的传统教育样貌。
我觉得根源在于我们对人性未能真正的相信。虽然「我们自幼学习儒家孔孟的人性本善论述,似乎相信人性本善、向上成长等信念;但反观我们整体社会的制度却是以防弊为主轴设计的,没那么相信人们能自动守法守纪。我们生活中也存在防人之心不可无、不太相信人的氛围。父母、老师更是如此,认为如果不督促孩子和学生,他们就不可能自动自发」,也总觉得孩子们不懂事,必须提供他们更多的规範和指导。不要说「孩子」,连满十八岁的青年人,仍有很多人认为他们不够成熟,无法做出好的选择和判断,而反对选举人自二十岁降为十八岁。
罗杰斯在书中第十二章,写下「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该有的九个要件,以及若能落实实践,那将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教育环境。最让我感动与心嚮往的三点是:「学生的好奇心、天生的求知欲得到滋养和强化,进而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不论学生与教师都能在此肯定自我、培养自信及自尊,发现自我内在价值的美好;恶性竞争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合作、互敬及互助。」
因此,本书十二、十三和十四章内容可以作为教育政策拟定很重要的参考。而我相当认同作者认为真正成功施行的关键在教师身上,须重视师资养成教育的内涵,这也可供国内师资培育机构深思。当然,更期盼可以引发更多人关心与讨论我们文化中对人性的矛盾观点。
(节录,全文未完)
内容连载
第二章 我的人际关系哲学发展(节录)
先从童年谈起。生长于一个严格的正统基督教家庭,我对待他人的价值观深受父母的影响。我是否真的相信这些道理,我不敢说;但我知道,我都是依照着这些价值观处事。对待我们那个大家庭以外的人们,依我看,我们的心态大致如下:「外面人们的行为都有问题,我们家族是不赞同的。许多人日常进行打牌、看电影、抽菸、跳舞、喝酒等活动,其中有些行为甚至令人难以启齿,或许他们不知道还有更好的生活方式,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忍受他们,但是必须避免和他们有任何密切交流,在家里过自己的生活。『不要和他们混在一块,要有个区隔。』照圣经说的话去做就对了。」
我清楚记得,整个小学期间,这种傲慢的无意识分别心正是我的行为特征。没错,我连一个要好的朋友都没有。成群同龄的男孩和女孩在我家后街骑单车,但是我从未去过他们家,他们也从没来过我家。
至于和家里其他人的关系,我和几个弟弟相处得极好,但妒忌二哥;虽然和大哥年岁差距太大,讲不上什么话,他却是我十分崇拜的对象。知道父母亲爱我,我却从不跟他们讲自己内心的感受及想法,因为我心里明白,那只会招来指责,暴露缺失。自己的想法、白日梦及心里的感受,我全都放在心里。
总而言之,今天我所谈论亲近交流的人际关系,在那段童年岁月中是完全不存在的。对家人以外的人,我的态度疏离与冷漠,那都是从父母身上学来的。
我在同一所小学念了七年,从那以后,到念完研究所,我待在同一间学校的时间都不超过两年,无疑地,这对我也造成了影响。
从中学开始,有点意识到想要找同伴的渴望,只是要满足这种渴望却有着两重障碍:首先是上面提到过的父母的心态;其次是环境因素。念了三所中学,每一所都不足两年,都是以长途火车通学,以致社交关系无法扎根,也从未参加过放学后或晚上的学生活动。同学中不乏我看重和欣赏的,我也可能受到有些同学的关心和喜欢──部分原因或许是我的功课好;但没有时间培养友谊,和他们从未有过密切的互动。高中时我唯一参与过的活动,是一次高年级的聚餐。
如此这般,在重要的青少年时期,我没有知心的朋友,有的都只是肤浅的接触。曾有两个学期,碰到通情达理的老师,我在英文作文中还真的表达过一些内在感受;在家里,和第二个弟弟感情极好,只是年龄相差五岁,我们无法深交。那时候,无论在什么人际关系中,我更加意识到自己只是个局外人,是个旁观者。在我看来,我之所以对收集和饲养大型夜蛾有强烈的科学兴趣,无疑地,多少是为补偿在亲密分享上的缺乏;这时候我才了解,自己是个独来独往的独行客,在人的世界里,我竟无一席之地。社交上我一无所有,有的只是表面的接触。那段时期,我满脑子的奇思异想,若有人给我诊断,或许会被视为精神分裂(思觉失调),幸运的是,我从没和心理学家打过交道。
进了大学,第一次打破这种孤独生涯。我念的是威斯康辛大学农学院,在基督教青年会很快就和一群学员打成一片,儘管共同的兴趣很狭窄,以此为起点,我们发展成一个自主的持续性团体,举办各种活动。在其中,我第一次了解所谓的同志、甚至朋友是什么;我们探讨有关道德及伦理的看法与理念,进行了热情、开心且充满乐趣的讨论,甚至把个人问题拿出来分享,特别是以一对一的方式。两年下来,这个团体对我意义重大,直至我转到文理学院主修历史,才和他们断了联繫。
在我看来,这个时期可以看作是我专业生涯的第一次摸索。我担任一个儿童营队的领队,完全乐在其中。説到我的工作,无非就是举办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如远足、野餐、游泳等。记忆所及,对那些小男生,我既不鼓励也不曾谈过任何他们可能感兴趣的问题;如果对象是同辈,很明显地我已经开始意识到交流的可能性,但与这些十二岁的小萝蔔头沟通,却是想都不曾想过。
暑假时,我也在一个弱势少年营队担任辅导员,与另外八位辅导员带领一百名男孩。我们兼差打工摘樱桃,加上事后的体育活动,让我有了可以做点事情的想法。记得在那里,我首度尝试了一次大有问题的「帮助」关系,宿舍里有些物品及金钱不见了,证据指向一个男孩,于是我和几个辅导员将他单独带出来,要叫他承认是他干的。当时「洗脑」一词还没发明,但我们做的就是那一套。我们哄骗,说理,说服,我们软硬兼施,有人还为他祷告,然而他就是抵死不认,让我们大失所望。回想起这尴尬的一幕,当时我已经有了一种助人的想法:要让别人承认错误,使他迷途知返。
然而,不管怎么说,我变得比较社会化。开始与女孩子约会,战战兢兢的,一点把握都没有,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个开始。我发觉自己跟年龄大些的女孩比较有话说,因此,儘管还是新鲜人,却约会了几个高年级生。我也开始和海伦交往,她后来成为我的妻子,这才渐渐开始了深度沟通,谈希望,谈理想,谈目标,并发现人与人之间其实是可以分享内心的想法与梦想。这是一段逐渐成长的经历。
大学两年之后,我们两地分隔,仍继续恋爱,经常联繫,又过了两年,我们结婚。回想这段时日,发现这是我第一次和他人建立真正关心、接纳和分享的关系,这对我来说意义重大。婚姻生活的头两年,我们都学到了重要的一课。出于偶然,但也是机会,我们都懂得了一个道理:人际关系中看起来不太可能分享的东西──内心的困扰和不满,分享起来才是最有意义的。这事说起来还真难,充满风险而且可怕,我们反覆学习了许多许多次。对我来说,这都是有助于成长的经验,受用无穷。
同时,在纽约协和神学院念研究所时,我们一同修了几门课,另一方面又各自有所追求──她走上艺术家的路,直到成为一个全职母亲;我则继续我的研究。儘管我越来越偏离宗教方面的学业,但对我走上人际关系这条路,却也有两次值得一提的经验。其一是一项由学生自行组织、管理、没有教师带领的研讨会,我们共同负责自己想要谈的主题及进行方式;更重要的是,我们开始交换自己的疑虑及工作上碰到的问题。我们成为一个相互信任的团体,讨论重大的问题,达成谅解,改变了我们许多人的人生。另一个经验是古温.华森(Goodwin Watson)教授开的一门课「与年轻人共事」,华森教授生前任职国家训练实验室,是一位杰出活跃的培训教师,也是教育界先进的领导人。学习这堂课程,让我第一次清楚认知,与人密切互动是可以当成一份工作的,于是我放弃了原本的宗教学程,转学到哥伦比亚师範学院,在那儿古温.华森成为我的论文指导教授,我开始学习临床心理学。透过威廉.赫德.凯尔派翠克(William Heard Kilpatrick),我也开始接受约翰.杜威(John Dewey)的思想。
这时候,我已经尝试朝向理解的人际关系迈进,学到的东西对我后来发展非常重要。我懂得了与人深度交流是可行的,是有收穫的;在密切关系中,「无法」(”cannot”)分享的种种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意义的分享。我发现,在有关人的理解上,团体可以扮演一个值得信赖的角色;我甚至开始相信,身为学校单位的主管,可以信任学生带领他们成长;我还发现,我们可以帮助遭遇问题的人,只是其中巧妙各有不同。
在临床心理学研究所的训练中,如何与前来求助的人建立联繫,我学过两种主要的方式。在师範学院,运用的方法是测验、评量、诊断晤谈及诱导,方法虽然不带感情,却充满了莉塔.霍林伍思(Leta Hollingworth)博士个人人格特质所散发出来的温暖,她教导我们身教更重于言教。后来,到新成立的儿童辅导院(Institute for Child Guidance)实习,碰到的却是一个非常不同的环境,在那样一个由精神分析学派当家的地方,我对个人的了解更加深入。在那里我发现,要了解一个人,一定要透过详尽的个人历史──人格动力学可以上溯至祖父母、父母、叔舅姑姨,最后才是「病人」,可能包括出生时的阵痛、断奶的情形、依赖的程度、手足的关系等等,资料甚至可能超过七十五页;另外还有各种详尽的测试,包括新传入的罗夏克墨渍测验(Rorschach test),最后,还要对孩子进行多次晤谈,才决定使用哪一种治疗。不过,结果几乎是千篇一律:孩子接受精神科医师的精神分析治疗,母亲也一样,由社工人员做精神分析,偶尔也请心理学家辅导儿童。不论如何,当时我进行了自己的第一个治疗个案,先从个人辅导开始,然后是越来越多的个人晤谈,我亲身体验了观察一个人行为改变的兴奋感。至于改变是我的热诚所致,还是得力于我的技巧,我就说不上来了。
回想起来,我明白,我之所以热中访谈及治疗,部分原因要归诸于自己早年的孤独。在这里,能够真正与人亲近填补了我内心的渴望;治疗晤谈也提供了机会,直接亲近一个人,免除了渐进深入认识的漫长与痛苦。
完成了纽约的学业,拜新训练之赐,我已熟知如何专业地对待一个人。儘管师範学院与临床心理学研究所之间差别颇大,两者的帮助却使我得到了相同的处理方式——「收集大量有关这个人的资料:他的历史、他的智力、他的特长、他的人格。综合这些资料,针对他现在行为的肇因、他可以用得上的个人与社会资源,及他未来的预后情况,做出详尽的诊断,并尽力以简单的话语对相关单位、他的父母及孩子自己(如果他能够理解的话)做出说明,然后提出可行建议,付诸实施;若他改变了行为,就再反覆接触加以强化。整个过程中,完全保持客观、专业,除非个人的感情有助于关系的和谐,不然自己绝不涉入。」
现在这听起来简直就难以置信,但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因为我还记得,自己当时曾经对一位精神科医师(不是精神分析师)表示轻蔑不屑,就只因为他对待问题儿童的态度。他喜欢他们,甚至带他们回家。他显然不懂得保持专业的重要。
当我到了纽约罗彻斯特(Rochester),任职于儿童研究所(Child Study Department),一个专为不良少年,及家庭环境恶劣、由社福机构监护的孩子们所设置的辅导诊所,我对自己信心满满,我记得(如今想起来仍痛心不已)我告诉家长教师会及社区团体,我们的诊所有点像是汽车修理厂:你们带来问题,由专家加以诊断,并为你们提出矫正的忠告。
然而,我的信心渐渐溃散。一直待在同个地方,我不得不接受现实,自己的忠告及建议并不是全都有效。许多受我辅导的孩子都安置在中途之家,就在隔壁,我天天都看得到。令我吃惊的是,有的时候,前一天还和一个男孩做过特别「成功」的晤谈,跟他说明他行为失常的种种原因,第二天他却拒绝见我!我必须让他回心转意,找出问题出在哪里。我开始了体验学习。
当时,独立的罗彻斯特辅导中心(Rochester Guidance Center)刚成立,取代了原来的儿童研究所,我担任主任,由医师转诊过来的案子越来越多,但无论是孩子或家长,我们都没有管理的权力,若要有所帮助,就必须建立关系。
当时有几件事情显着地改变了我的做法,这里就谈一下记忆中最鲜活的一个故事。一位聪明的母亲带她行为严重失常的孩子来诊所,我跟母亲谈孩子的过往,另一位心理师则为孩子做测验。经过讨论,我们确定问题出在母亲对儿子的拒绝。这个问题由我和母亲来处理,另一位心理师则带孩子做游戏治疗。一次又一次的晤谈(经验的累积,现今我的态度已更加温和柔缓),我试图帮助母亲认清她拒绝的对待模式对孩子所造成的影响,但是一点作用都没有。大约经过十几次晤谈,我告诉她,我们都努力过了,但没有结果,或许应该停下来,她同意了。当她要离开房间时,回过身来问道:「你们这里做成人谘商吗?」我感到困惑,回答说我们有的时候会做。她马上返回到座位上,开始倾诉自己与丈夫之间积重难返的问题,说她极度需要帮助。这下子可把我难倒了,她所説的跟我从她那儿整理的个人历史全不相干,我根本不知道该做什么,大部分时间就只是听。最后,经过更多次晤谈,由于她整个人变得更真实也更自在,不仅她的婚姻关系改善,她儿子的问题行为也消解了。我这里迫不及待要説的是,许多年以后,直到儿子念了大学且表现良好,她仍继续和我保持偶尔的联繫。这样的案主她是第一个。
这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课。我一切随她,不随自己;我就只是听,不急着把自己的诊断意见推给她。我们更像是私人关系,一点都不「专业」,然而结果却说明了一切。大约就在那个时间,我参加了奥图.兰克(Otto Rank)为期两天的小型研讨会,发现他的治疗(而非他的理论)所强调的正是我自己开始领会到的一些东西,觉得很受启发,也很受鼓舞。当时我雇用的一名社工,自费城社会工作学院(Philadelphia School of Social Work)毕业,她学的正是兰克的「关系治疗」(relationship therapy),从她那里我也学到了不少。因此,我的观点改变得越来越多。我在《问题儿童的临床治疗》(Clinical Treatment of Problem Child, 1937-1938)一书中详细交代了这个转变,儘管全书大部分谈的是诊断与规範,但是我在其中花了很长的篇幅专论关系治疗。
一九四○年到俄亥俄州立大学任教,研究生聪明好学,跟他们提出我的临床观点,自己也受益匪浅。同时,我也了解到,在谘商与治疗上,自己讲的一些东西都是新的,或许称得上是创见,并写了一本这方面的书。随着记录治疗晤谈的梦想得以实现,使我可把注意力放到晤谈中不同反应所产生的效果上,进而使技巧——即所谓的非指导性技巧(nondirective technique)成为强调的重点。
然而,这种对案主的信赖,及对案主自我探索并解决自身问题能力的信任,也让我另有发现,我既然信任案主,为什么无法相信学生?这样的态度对有问题的个人既然是好的,为什么对有问题的工作团队却行不通?我发现,自己所进行的不仅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而且是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哲学与人际关系哲学。
其中有些议题,我在俄亥俄州大学时就已经得到解答,等有机会到芝加哥大学开办新的谘商中心,可以自行决定政策及挑选团队时,我便着手制定并落实处理人际关系的新方法。同样地,这也可以总结如下:
* 我相信,只要能提供一个真诚理解的环境,建立一种亲近而持续的关系,每个人都能探索并理解自我及自身的问题,并且解决这些困难。
* 我放手以同样的信任对待自己的工作团队,致力建立一个环境,使每个人把整个团体的目标当成自己的责任,团体也为每位成员负责。我获得授权,我也将这个权力完全下放给团体。
* 我以实验的态度信任学生及班级群组,让他们选择自己的方向,并由他们评定自己的进步。
于我来说,芝加哥是一段重大的学习之旅,不仅有充足的机会检验自己上述的假说,并将我们早年所开展的治疗假说进一步付诸实证检验。到了一九五七年,我已经发展出一套严谨的治疗理论及治疗关系理论,提出〈人格改变的必要及充分条件〉(Rogers,1957),谈的全都是个人的心态,而非专业训练。儘管这篇论文相当大胆,但是提出了可检验的假说,并在接下来的十五年间引发了相当多的研究,总体上都获得了证实。在这个时期,出于学生的鼓励,我认识了马丁.布伯(Martin Buber),先是着作,后来才是本人,并结识索伦.齐克果(Soren Kierkegaard)。我的新方法得到了极大的支持,我惊讶的发现,这甚至是本土品牌的存在主义哲学。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