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很多关于日历1971年农历阳历表,1970年农历阳历表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1971年农历阳历表的问题,今天刺梨占星网(nayona.cn)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971年农历阳历表
欧阳晓澜是谁?很多人不一定知道!
她终身未嫁,也没有留下自己的著述,甚至仅存的合影照片早已泛黄。然而,中国的教育史不能缺失她,她当年创办的学校也没有忘记她。
2017年,是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百年校庆。学校负责校史撰写和校庆筹备的老师与校友们费尽周折,辗转南北,锲而不舍,倾注深情,投入诸多时间和精力,寻找出了几乎被岁月风尘掩没的第一任主任(校长)欧阳晓澜,让这位民国第一代教育家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
目前发现的仅有的欧阳晓澜像
北京师范大学xiào长董奇(前排中)和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校长蔡晓东(后排中)与参加校庆活动的周秉德(前排右2)、任远志(前排左2)、陈伟华(后排左7)和欧阳健生(后排右8)等合影
欧阳健生(左4)和母亲(左5)等在北师大附中实验中学
百年老校辗转寻找首任校长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是一所享誉海内外的名校。百年来,实验中学精英辈出,桃李满天下,声名远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是教育界最有影响的女校,集中了北京最好的教育资源和最优秀的女生。中央领导和社会名流的女儿大都在此就读。像毛泽东女儿李敏、李纳,周恩来侄女周秉德,刘少奇女儿刘涛,任弼时女儿任远志,陈云女儿陈伟华,聂荣臻女儿聂力,叶剑英女儿叶向真,陶铸女儿陶斯亮、罗瑞卿女儿罗点点等等,均是从这里走出的校友。
然而,对于当年一手缔造出这所名校的首任校长,即便是实验中学内部的人也知之甚少。校史资料简要记载,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前身,为北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中学校,简称“女附中”,第一任主任(相当于校长)名叫欧阳晓澜。
欧阳晓澜,一个颇有诗意的名字,一位带有几分传奇色彩的女性。在此之前数十年里,没有发现她的照片,没有看到她的履历,只有官方“呈准设立北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中学校,pìn欧阳晓澜为主任”的只言片语;只有最初的校友寥寥几篇关于她“留日归国,一生未婚,投身教育,严谨治学”的回忆。多少年来,她似乎只活在极少数知情者的心中。对于1949年后就读该校的学生来讲,欧阳晓澜这个名字可以说是相当遥远和陌生。
树有根,水有源。ōu阳晓澜,作为女附中的奠基人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忘却的。2014年,以该校老三届刘进和罗治为首的老校友,出于对母校和老师的感恩与怀念,并希望对女附中的精髓有所传承与发展,致力于校史整理和挖掘,成立了专门的编写组,不辞辛劳,到处查找资料或进行访谈,追寻欧阳晓澜校长的足迹,探觅近百年跨越世纪的母校之根。
80届校友刘燕欣和费菁两位老师,也对欧阳晓澜校长怀有深深的敬意,并为此成立了“寻找欧阳晓澜”项目组,从各种渠道探寻欧阳校长的消息,甚至还动用了日本的同学1980届高中毕业生张晓川和李胜兰,搜寻欧阳校长在日本留学的学校,以期找到一些资料。
在1942年就来校任教历史的高文鸾老师那,罗治和几位校友意外地得到了这位年逾九旬却思清维明的长者一字一句且掷地有声的评价:百年名校延续至jīn,欧阳晓澜先生功不可没!
老校长人生得以拼接完整
时光倒回到百年之前。从1917年3月教育部批准北京女子师范学校设立附属中学校起,欧阳晓澜先生便开始为办校而奔波。当年的9月5日,欧阳晓澜率领教师数人,为79名学生举行了开学典礼,由此开启了女附中的大门。
从第一批学生开始,按教育部的要求,开齐所有17门的课程。这是她严格治校、克难图进、敢为人先、精益求精的高起点。刘进、罗治认为,由此受益的何止是当时的“教师数人”和79位学生,受益的是走过近百年沧桑之路的母校,是我们一批又一批的教师和一届又一届的学生。
1922年的毕业生陈衡粹曾有这样的记述:“母校……不但驰名北京,而且闻名全国。因为女附中当时校址在北京辟才胡同,所以往往以此为名。提起辟才胡同的学生,都好像满面光采。”这离创校还不到5年的时间,就能“驰名北京”,就能让学生感到“满面光采”,这在中学的建校史中,实属罕见。
执掌北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中学十余年间,欧阳晓澜呕心沥血,以校为家,以“勤慎”为校训,推崇朴素,汇聚优质师资,治学严谨,强调读书救国。她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盖建校舍,购买中外图书、实验仪器,改善校园环境,重视培养妇女开阔的眼界及独立自主能力。
从课程设置、师资储备、学校管理、学生发展各个方面,都为学校确立了开阔的格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预约了百年后的今天。
不过,欧阳晓澜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离开学校之后的人生,在学校和校友们心中却是一个谜。2016年,实验中学筹备百年校庆期间,欧阳晓澜的侄孙欧阳健生看到网上仅有的一些文字后设法找到学校,与校庆办公shì取得了联系。
为了进一步挖掘和完善老校长的生平故事,实验中学不久派出校庆办谢微微老师到南昌寻访。从市区到乡间,从故居到墓地,谢老师代表学校以虔诚之心向百年前的老校长致敬。通过欧阳晓澜家人的确认,校方终于在学校档案中认出了在1925年女附中首届初中毕业生的合影照片上,站在最后一排右五的就是首任校长欧阳晓澜。她的人生这才得以被拼接完整。谢微微老师不由感慨道:“其实,她一直都在,只是等着有心人去重识。”
奠定的根基引领着办学方向
在自己的故里,欧阳晓澜其实是有据可查。祖籍江西抚州南城,1887年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少时双亲亡故,成年后在叔父的资助下,两度留学日本。江西省档案馆有关的文字资料这样显示:欧阳晓澜于民国五年,于日本东京高等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先后曾出任江西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长、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教员兼附属女子中学主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专任教员兼女子中学主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兼附属中学主任、国立北平女子师范学院教授兼附属女子中学主任共十余年,始终未离教育岗位,民国二十六年八月于江西省立南昌女子职业学校任教十一年。
受邀参加实验中学百年校庆活动的欧阳健生向笔者介绍道,作为教育家,姑婆欧阳晓澜对教育有着自己的理解,对女性教育的理念也非常先进。在建校之初,她从当时在南昌银行工作的叔叔那里借钱从国外购置器材、设备和图书,引入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时兼顾中国现状,开发出一整套适合女子发展的课程与教育体系,可谓兼收并蓄,中西合璧。
在刘进等收集到的欧阳晓澜1922年为《辟才杂志》写的发刊词中,有这样真知灼见、充满活力的内容:
“故论女子教育者,宜致意于质与量两端,使其兼程并进:以言乎质,zé程度当以大学为鹄,而不以一得自足;以言乎量,则男女平等之教育,当普及于全国中;此其成功,虽或若远不可期;然合群cè群力以赴之,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可断言也。”
“洗数千年之陋习,成光明璀璨之世界,吾侪与有其责,不容或馁者也。爰集hé同志,组织校友会,以砥砺德行,增进知识,锻炼身体相策勉;冀养成社会中坚人物,为家庭树其楷模,为国家巩其基础。”
言之凿凿,情之殷殷,誓之旦旦!当今天阅读这些慷慨激昂、富有远见,历时95年仍散发出热度和能量的文字,相信无论是谁,都会对欧阳晓澜先生肃然起敬。
1917年,欧阳晓澜就规定白衣黑裙为校服,让学生心目中,把朴素大方视为美德。翻看那时的珍贵照片,穿着校服的女生,个个端庄大方,没有任何脂粉气。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校服仍是白衬衣,深蓝色背带裙,和学姐们一脉相承。
1920年,欧阳晓澜又请人谱写le校歌以激励学生。校训、校歌的精神也传承给了学生们——做有理想、有抱负、自立于社会的有用之才,也是欧阳晓澜先生和创校老师们留下的宝贵的财富,构筑为女附中的精神。
刘进、罗治等校友在通过深入寻访并认真研读校史后,对欧阳晓澜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有着较为透彻的感悟。她们认为,虽然欧阳晓澜先生担任校长不过10余年,但其奠定的根基、设定的目标仍指引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她以追求国家富强和真理为目标,在民国初期这样封闭的年代,就重视培养女性的开阔视野及独立自主能力,倡导女性也要自立自强,有强健的体魄,既能读书又能做工,这具有的是何等的远见和开放的视野?尽管1949年后的女附中“三高”(高干、高知、高级民主人士)子女云集,但是我们在优良校风的熏陶下,正是像欧阳晓澜先生所希望的那样,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精神锤炼自己,塑造自己。
采访中,罗治还以自己的亲历对欧阳校长的恩泽作了注脚。1961年自己考入女附中后,住校生的宿舍是一座有着木楼梯的老楼,每天我们上下楼梯时,欢快的脚步都踩dé楼梯“咚咚”作响,一直住到1963年。后在查看了校史后才知道,这座有木楼梯的老宿舍楼竟是欧阳晓澜先生创校之初所建。她不禁感叹:“这是怎样的办学魄力和实干精神,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创立起一座高起点的学校?以至于40多年后入校的我们,还在享用您领导建设的木结构的漂亮楼房。”
隐居山村教授乡间子弟清贫余生
和许多传奇人士一样,欧阳晓澜也经历了自己含辛茹苦的坎坷人生。欧阳健生zài讲述姑婆的后半生说,她的晚年其实是比较清苦和凄凉的。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北平失守。欧阳晓澜不愿在日本人手下做事,遂返回江西故里,在南昌一所女子中学任教。她和三五好友一起在南昌市新建县蛟qiáo公社枫林大队大港生产队龙窝里金家山,买下了几个小山头,在其中一个以北端的小山头脚下盖了一幢土木瓦结构的两层小房子。无事时隐居山上生活。楼上的厅堂为欧阳先生放书籍、平常念佛的地方,房子外左右两侧的两间分别是厨房和牛棚。
也就在这一年,她弟弟的小儿子欧阳天怀出生了。因家庭变gù,孩子出生即失去母亲,欧阳晓澜姑代母职,把侄子抱养在自己膝下。因gǎn念姑姑对幼弟的照顾,也方便欧阳晓澜颐养天年,欧阳晓澜的大侄女欧阳婉(当时国民党一位高级将领的夫人,1949年随丈夫移居台湾),在南昌市sān眼井处购得一所院落赠予姑姑。于是欧阳晓澜便把儿时江西南城的玩伴一家接至南昌同住,顺便照顾姑侄两人的生活起居。
上世纪五十年代,退休后的欧阳晓澜完全移居山上。她喜欢读书人,那时候全村人都尊称欧阳晓澜为欧阳先生,只要村里的小孩子们让欧阳先生教他们读书认字,欧阳先生都会很开心很乐意教他们且分文不取,欧阳先生说过她最喜欢读书的小孩了。
那时生活特别辛苦,一贫如洗,欧阳先生每天吃两顿,半斤米磨成粉煮粥,没有油,也没钱用,吃树叶、糠、野菜、野草。和欧阳先生一样都是教书的胡老师,会给她一些生活用品,热水瓶、脸盆、衣服等等,早期这些老师都是吃斋饭。学生也会给欧阳老师送些食物,如腐竹等。
忆及欧阳晓澜先生的为人,乡人只说朴素,干干净净的衣衫,利利索索的发式,没有多余的装饰,如她对生活也无过多的奢求。关于她的性格,受教于她的孩童都说严肃,有时甚至严厉,先生话不多,但要求却必须做到,虽不收分文地教孩子们认几个字,但字要写得工工zhěng整,读书要端端正正,做不到时,先生不怒自威,常让他们敬畏。
一位曾经跟欧阳先生读过书的老人回忆:“我那时候顽皮,上完课就跑到外面捉虫打鸟,一次看到先生盯着看地上的蚂蚁,我好奇地问先生在干什么,先生让我小声,仔细听蚂蚁的声音,我说蚂蚁怎么会说话,先生说你仔细听,就能听到它们的声音。”
在山上隐居的欧阳晓澜一直过zhe十分朴素低调的生活,衣服破烂到总是缝了又缝,晚年信佛,每天念念经、看看书、练练毛笔字,也要自己做些农活,如砍柴、种菜、挑水等等。山上那时只有山涧小溪里的水,为了喝水方便,她便把长长de竹篙剁成两半,然后山涧小溪里的水便顺着高处留向低处,经过竹篙流向了已挖好的池子里。
60年代初,欧阳晓澜自己一手带出来的侄子欧阳天怀本已考上四川大学,但因要照顾姑姑,毅然放弃学业,在南昌市邮政局供职。
欧阳先生日渐衰老,七十多岁人了,白发苍苍,又由于扎了“小脚”,背也驼了,干活特别不方便。欧阳天怀的妻子胡秀英便会经常背着自己大儿子欧阳强生,去山上看望欧阳先生,帮她干干农活,挑水、砍柴等。
留下遗言与书相伴此生无憾
远离喧嚣,隐居乡村,按说本可以求得一份宁静与安稳。然而,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运动仍将与世无争的欧阳晓澜推到了风口浪尖。1966年下半年间,一些红卫兵们来到欧阳先生这抄家,把她平时阅读并收藏的一柜子的书籍都烧了,菩萨、瓷器也打烂了,还有一本很昂贵的康熙字典也被人抢走,全部洗劫一空。
欧阳晓澜的侄孙欧阳健生回忆说,那时姑婆已近八十岁,由于年事已高,生huó很难自理。父亲母亲便把年迈的欧阳先生接到山下刚做好的房子来住,并加以照顾。1967年至1968年间,又因“文革”划阶级成分,在山下的房子里还没住多久,欧阳先生和父母一家就被赶到牛棚里住。牛棚是黄土泥巴搭建成的,屋顶是茅草铺盖的。每次下雨天房间里面就到处漏雨,总是得拿东西接漏的水,一到冬天,也仅有破破烂烂的薄被子,一住就是三年,吃的是野菜、树皮、米糠,家里七口人,吃不饱穿不暖,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还得忍受别人的冷眼相待和侮辱。
欧阳先生对自己过往说的不多,只说曾在北京一所中学做过校长,在“文革”受迫害最甚的时候也只是只言片语地唠叨过一句,如果她给自己在北京的学生写一封信,也bùzhì于受此磨难。但她始终未写一字。就如她多次拒绝学生送往山间的资助一样,欧阳先生甘愿清贫,甘愿悲苦,也不愿受惠于人,尤其是自己的学生。但即便如此,也阻断不了学生的探望,先生另外一名乡间小学生长大后成了画家,便手绘过欧阳先生曾经的学生到山上探望先生并促膝长谈的情景。
1970年,县里组成了专案组派人来家里调查欧阳晓澜,因为村里有人举报说欧阳先生住地装的电线是用来装发报机用的,然而经查这线是锂线,欧阳晓澜由此被排除了地富反坏右份子的嫌疑,得到平反,一家人这才结束了三年的牛棚生活。
回到老房子住后,欧阳先生仍每天坚持着读书看报的习惯。不久之后便得了重病,全身浮肿,意识尚且清楚,但只能卧床,无法上厕所。那时就用蚕豆烧水,还有瓠子,熬成药来喝。欧阳天怀的大儿子欧阳强生,仅六岁左右,便经常帮着父母照料重病的姑婆,有时候还会帮她翻动身子。
1971年农历八月二十一日,也就是病后一个月,欧阳晓澜先生在山下老房子里逝世,享年85岁。她唯一的遗愿就是能将她埋葬在当时在山上住时书被烧了的位置,就是山上房子的大厅,能与书长眠也就此生无憾了。欧阳先生骨灰安葬时,墓碑也是无名碑,当时是用一块木板,后来家人经济条件好了点,才将其换成了石碑。
百年名校延续至今首任校长功不可没
欧阳晓澜创办的女附中已经走过百年,而她本人也仙逝46年。经过学校和校友的不懈寻找,首任老校长终于较为清晰完整地重现人间、回归校园。
历经百年的风雨洗礼,女附中的老校门仍然巍然屹立在辟才胡同大街原址,成了实验中学起始的标志,也chéng了后来人饮水思源之地。
欧阳晓澜一生没求荣华富贵,全身心致力于教育事业,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其精神是值得人们铭记并学习的。她在教育上的先进思想,推动了我国当时的女子教育发展,这些都应该被载入史册。
年过九旬的高文鸾老师曾向请教她的学生说过:追寻学校的历史,首先要从欧阳先生说起。她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投身教育,以校为家,为女附中创建殚精竭虑,仅用三四年的时间就打下了学校坚实的基础,用十几年的时间奠定了女附中的卓越。
实验中学没有忘记欧阳晓澜,也热情邀请首任校长的后人回学校寻根。2017年夏,在xiào友们“欢迎回家!”的声浪中,欧阳健生陪同母亲胡秀英,大哥欧阳强生、弟弟欧阳龙、侄女欧阳慧子以及自己的儿女欧阳康、欧阳君等,一同来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参加学校百年校庆的盛典,并参观校园,踏访欧阳晓澜留下的足迹。
活动期间,欧阳健生作为欧阳晓澜校长后人的代表,与从这里毕业的周恩来侄女周秉德、任弼时之女任远志、陈云之女陈伟华,还有著名女外交家唐闻生等一道,受到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和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校长蔡晓东等领导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吃水不忘挖井人。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教师谢微微在参与寻找老校长欧阳晓澜的活动后,在特意撰写的文章中说,她身后的实验中学,已成为京城首屈一指的名校。百年来,无论是争取男女平等、传播妇女解放的声音,还是抗战救亡、争取民族独立的战场,抑或和平年dài建设祖国的精英中,都涌现出不少从实验中学走出的莘莘学子。“学校的成绩,不负当年老校长的期望。”
逝者远去,怀念犹深。不论是新近谢微微的文章,还是之前刘进、罗治等的文章,发表后都在朋yǒu圈引起层层涟漪。校友蔚杉留言说,“我们终于找到了母校的根!欧阳晓澜——我们应该知道、记住、不能忘怀的名字!如果你知道女附中这所学校和她的学生直到现在还是多么优秀,一定会欣慰的!”
校友简M易留言说,“优良校fēng对学子的熏陶就如阳光雨露的滋润般重要。欧阳晓澜先生为此呕心沥血,令人敬仰。”
校友韩彪说,“欧阳晓澜,一个那么陌生的名字,是学姐们拉近了我们与她的距离。如今她的身影似乎还在校园里,在我们每个实验人的基因里。永远记着她吧!
校友小溪流水留言说,“真难得的好校长,为学校奠定了好校风的坚实基础!”网友byy发帖称,“民国女杰,兴学育人,缅怀先贤,弘扬校魂。”
从红土地上走出去的百年名校的奠基人和创办者,欧阳晓澜无疑也是江西的光荣和骄傲。就在笔者采写此文时,得知欧阳先生当年在三眼井居住过的老房子已被保护起来。南昌市有关方面准备将其作为南昌文化名人的故居加以修缮并适时开放,以让更多的人走近欧阳晓澜,熟悉并了解这位令江西和南昌人引以为荣的民国教育家。
1971年0625阳历查阴历对照表?
公历公元1971年6月25日 星来自
期五农历一九七一年 闰五月 初三干支辛亥年 甲午月 辛已日五行钗钏金 砂石金 白腊金生肖属猪星座巨蟹座星宿鬼宿(鬼金羊)胎360问答
神占方厨灶床
1971年农历阳历表对照
1、一月。阳历一号至三十一号分别对应农历腊月初五至正月初五,其中农历腊月没有三十一。 2、二月。阳历一号至二十八号分别对应农历正月初六至二月初四,其中农历正月没有三十。 3、sān月。阳历一号至三十一号分别对应农历二月初五至三月初五,其中农历二月没有三十一。 4、四月。阳历一号至三十号分别对应农历三颂腊月初六至四月初六,其中农历三月没有三十。 5、五月。阳历一号至三十一号分别对应农历四月初七至五月初八,其中农历四月没有三十。 6、六月。阳历一号至三十号分别对宴樱备应农历五月初五至闰五月初八,其中农历五月没有三十一。 7、七月。阳历一号至三十一号分别对应农历闰五月初九至六月初十,其中农历闰五月没有三十。 8、八月。阳历一号至三十一号分别对应农历六月十一至七月十一,其中农历六月没有三十一。 9、九月。阳历一号至三十号分别对应农历七月十二至八月十二,其中农历七月没有三十。 10、十月。阳历一号至三十一号晌毁分别对应农历八月十三至九月十三,其中农历八月没有三十一。 11、十一月。阳历一号至三十号分别对应农历九月十四至十月十三,其中农历九月没有三十一。 12、十二月。阳历一号至三十一号分别对应农历十yuè十四至十一月十四,其中农历十月没有三十一。
1971农历11初7阳历多少?
1971农历11初7阳历是12月24日。
1971年是属生肖猪年。在天干地支纪年法中,1971年为农历辛亥年,亥为猪,此年属相为生肖猪。
1971年辛亥年出生的金猪人,心志远大,乐天知命,若命中遇吉星相助,坚守正道,处事公正,能救世济民,则官位显达,能任重要官职,是地位高、富贵大之人。若命中无吉星相扶,则任官吏易犯上,能说会道会欺骗人,为军zé不杀贼反带兵造反,如吴三桂;虽事事经营,但收获不大。
以上就是关于日历1971年农历阳历表,1970年农历阳历表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1971年农历阳历表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