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六两秤是什么意思?
十六两秤叫十六金星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禄寿三星组成十六两的秤星,告诫做买卖的人要诚实信用,不欺不瞒,否则,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
从秦始皇制定统一度量衡,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一直沿用一斤十六两的计量方法。 “钱”换算为“克”,人们普遍采用的换算方式是500g(1斤)÷16(旧制十六两为一斤)÷10(旧制十钱为一两)=3.125g(1钱)。
一斤十六两基本简介:
传说木杆秤是鲁班运用杠杆原理发明的,再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为13两一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添加“福禄寿”三星,改成16 两一斤。
真实历史原因是:由于六国度量衡不一致严重干扰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李斯上奏皇帝,建议废除六国旧制,把度量衡从混乱不清的状况下明确统一起来,得到了秦始皇的允许。
2、十六两称的由来
由来:
1、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负责制定度量衡标准的是丞相李斯。李斯很顺利地制定了钱币、长度等方面的标准,但在重量方面没了主意,他实在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两定为一斤才比较好,于是向秦始皇请示。
秦始皇写下了四个字的批示:“天下公平”,算是给出了制定的标准,但并没有确切的数目。李斯为了避免以后在实行中出问题而遭到罪责,决定把“天下公平”这四个字的笔画数作为标准,于是定出了一斤等于十六两。谁知这一标准在此后两千多年一直被沿用。
2、还有一个说话是,十六两秤叫十六金星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禄寿三星组成十六两的秤星,告诫做买卖的人要诚实信用,不欺不瞒,否则,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
从秦始皇制定统一度量衡,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一直沿用一斤十六两的计量方法。南宋数学家杨辉在他的《日用算法》(1262年)中编造了 “斤价求两价” 的歌诀:
“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退位一二五;三求,一八七五记;四求,改曰二十五。
五求,三一二五是;六求,两价三七五;七求,四三七五置;八求,转身变做五。”
意思就是一两等于0.0625斤,二两等于0.125斤……到了元朝,伟大数学家朱世杰的《算学启蒙》(1299年)书中。
推进成下列的十五句:
“一退六二五,二留一二五,三留一八七五,四留二五,五留三一二五,六留三七五,七留四三七五,八留单五,九留五六二五,十留六二五,十一留六八七五,十二留七五,十三留八一二五,十四留八七五,十五留九三七五。”
那时十六两秤叫十六金星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禄寿三星组成十六两的秤星,告诫做买卖的人要诚实信用,不欺不瞒;否则,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度量衡变动很多,又需要根据当时一斤等于多少克来换算,请查看《历代度量衡简表》。如:秦代至西汉1斤相当于258.24克,隋代初期1斤相当于668.19克,隋末1斤相当于222.73克等。
另外,根据1975年湖南湘潭出土的嘉佑铜则,自记重一百斤,实重64公斤。那么每斤相当于640克(《历代度量衡简表》的标准是596.82克),跟汉代258.24克相去甚远。
1959年开始 一斤等于十两:1959年6月25曰国务院发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确定米制为中国基本计量单位,在全国推广使用,保留市制, “市制原定十六两为一斤,因为折算麻烦,应当一律改为十两为一斤。” 中药计量仍袭旧制不变。
从1979年1月1曰起,中药计量单位也改用了米制,用 “克、毫克、升、毫升” ,不用 “两、钱、分” 等。 “钱”换算为“克” 。
近代以来普遍采用的换算方式是:500克(1斤)÷16(旧制十六两为一斤)÷10(旧制十钱为一两)=3.125克(1钱),一些中医院校教材中也是这样的算的(此换算方法实际上并不正确)。
古代量制历经多次变革,明代以后才大体稳定,变化较小,一斤基本在595克左右。直至1929年推行计量改革,将旧制595克一斤改为500克一市斤。
还应特别指出,1929年和 1959年的改制中,均将中药计量作为例外对待,仍袭旧制不变。这样,从明代到1979年,钱换算为克的正确公式应为595÷16÷10,1钱约等于 3.72克(3.71875克)。
古人都知道:人在做,神在看。人不能做昧良心的事。现在学习西制,把十六两一斤改为十两一斤,其实也破坏了传统文化,使人不受心法的约束,道德急剧下滑,为了钱什么坏事都敢干了。
来源:百度百科-一斤十六两
3、为什么古代的秤,一斤十六两
说法一:
古时十六两秤叫十六金星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上福、禄、寿三星组成的十六两秤星,北斗七星主亡、南斗六星主生,福、禄、寿三星分别主一个人一生的福、禄、寿。倘若短斤少两,少1两叫“损福”,少2两叫“伤禄”,少3两叫“折寿”。
说法二:
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负责制定度量衡标准的是丞相李斯。李斯很顺利地制定了钱币、长度等方面的标准,但在重量方面没了主意,他实在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两定为一斤才比较好,于是向秦始皇请示。
秦始皇写下了四个字的批示:“天下公平”,算是给出了制定的标准,但并没有确切的数目。古人之所以要定一斤等于十六两,是为了让其具有“四时乘四方”的含义。
说法三:
秤的等份法则:对折法。制秤的匠人只要把用来打线的墨绳,对折,对折,再对折,一共四次,就可以把一个1斤的单位长度等分为十六份,把用这十六分之一长度称量的重物命名为1两,于是一个十六进制的秤就诞生了。
:
杆秤上的秤星必须是白色或黄色,不能用黑色,比喻做生意要公平、正直,不能黑心。秤杆上的第一颗星又叫做“定盘星”,其位置是秤锤与秤钩成平衡时秤锤的悬点。做杆秤的关键是能选准定盘星,只要确定好定盘星,就是一把好秤。因此,人们往往把定盘星用来比喻事物的准绳。
杆秤上手提的那个绳纽,叫做秤毫。它的意思是叫人在秤东西时要明察秋毫,决不可粗心大意。秤一提起来首先看到的是定盘星,提醒商人要权衡一下良心,无论做什么生意都不得缺斤短两。
4、杆秤里竟然还“藏着”神仙!这些神仙都是什么?
众所周知,杆秤是我国传统的度量工具,在看古装剧或历史剧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杆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进步,很多古代使用的物品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杆秤就是其中之一,它已经渐渐被电子秤等工具所取代了,甚至很多年轻的朋友都还没见过杆秤。但杆秤是蕴含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物品,杆秤被称为十六金星秤,代表着古代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禄寿三星这十六位神仙。
首先,杆秤是我国古代所使用的一种度量工具。众所周知,斤和两都是我国传统的计量单位,斤和两的换算是采用十进制,但和我们平时常用来形容彼此不相上下的俗语“半斤八两”有出入,半斤会是八两呢?其实是因为我国古代使用的换算法是一斤等于十六两,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才改为十进制的。杆秤是古代著名木匠鲁班发明的一种度量工具,鲁班在杆秤上刻了南斗流六星和北斗七星,制定十三两为一斤。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采用统一度量衡,将钱币、重量、长度等方面都采用一样的换算标准,秦始皇在鲁班的基础上加上福禄寿三星,并将斤和两的换算改为十六进制。
然后,杆秤又叫十六金星秤,代表着古代十六位神仙。古代的十六两秤被称为十六金星秤,意思是十六代表着十六颗星,即南斗六星、北斗七星以及福禄寿三星。南斗六星分别对应着六司星君,即司命星君、司禄星君、延寿星君、益算星君、度厄星君和上生星君,北斗七星指的是紫微垣七星,代表着斗玄冥文曲星君、北斗北极武曲星君、北斗阴精巨门星君、北斗真人禄存星君、北斗丹元廉贞星君、北斗阳明贪狼星君、北斗天关破军星君,而福禄寿三星指的是福星、禄星和寿星三位吉神。在古代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分别主管世间的生和亡的星君,福禄寿更是象征着幸福吉祥和长寿,因此代表着商人做买卖时不能缺斤少两,否则会折寿的。
最后,可见古人所创造的十六两金星秤,不仅是衡量物体量,更是衡量每个人的心,提醒着我们做事要诚实公正,才能无愧天地。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