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养功
内养功是以吐纳为主的静功功法。于明末清初时流传于民间,新中国成立后经挖掘、整理并推广,应用于河北省北戴河气功疗养院。数十年来经临床检验,证实内养功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其它多种慢性疾病疗效显着,是一种简便高效、不易出偏的优秀医疗气功功法。
内养功在操作上强调呼吸停顿、默念字句、舌体起落、气沉丹田;侧重呼吸锻炼与意守的配合,具有使大脑静、脏腑动的特点。习练内养功通过特定的姿势、呼吸和意念的操作,实现形体舒适、呼吸调和、意念恬静,从而起到静心守神、培补元气、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协调脏腑等作用。
一、功法
(一)姿势
包括侧卧式、仰卧式、坐式和壮式四种。
⒈ 侧卧式
左右均可,一般采用右侧卧。以右侧卧为例,侧身卧于床上,头微前俯,腰背稍弯,呈含胸拔背之势,右上肢自然弯曲,掌心向上,五指舒展,置于枕上耳前,距头部约2寸,左上肢自然伸直,掌心向下,五指放松,放于同侧髋部,右下肢自然伸直,左下肢膝关节屈曲为120°,左膝轻放于右下肢膝部,双目轻闭或微露一线之光。若为左侧卧,四肢体位与上相反。
操作提示:侧卧式一般取右侧卧位,也可根据个人习惯而选择。但胃张力低下,蠕动力较弱及排空迟缓者宜取右侧卧位,而胃粘膜脱垂患者则宜选左侧卧位。
⒉ 仰卧式
全身仰卧于床,口眼轻闭,头微前俯,躯干正直,枕头高低适宜,两臂自然伸直,掌心向内,十指舒展,置于身体两侧,两下肢自然伸直,脚跟相靠,足尖自然分开。
操作提示:卧式要求枕头高低合适,确保头颈左右不倚,舒适平稳。
⒊ 坐式
端坐在方凳或椅子上,躯体端然,头部正直,略微前俯,含胸拔背,松肩垂肘,掌心向下,十指舒展,轻放于大腿中三分之一处,腰部自然伸直,腹部宜松,臂部平稳地坐在凳子的前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处,两脚平分,与肩同宽,小腿与地面垂直,膝关节屈曲90°,口眼轻闭。
操作提示:坐式要求髋关节、膝关节均屈曲成90°,坐椅高低不适时,可在臀下垫毛毯或在脚下放踏板调节,以确保姿势正确,躯体放松,经络通畅。平坐式是坐式中最普遍、最常用的一种姿势。初学者一般取坐式,年老体弱患者宜选侧卧式。
⒋ 壮式
壮式的具体要求和仰卧式基本相同。唯需将枕头垫高8寸许,肩背呈坡形垫实,不可悬空,两脚并拢,上肢自然伸直,掌心向内,紧贴于大腿两侧,余者同仰卧式。
(二)呼吸法
内养功的呼吸法较为复杂,要求呼吸停顿、舌动、默念字句、腹式呼吸4种动作互相配合。常用的呼吸法有吸-停-呼、吸-呼-停、吸-停-吸-呼3种。
⒈ 第一种呼吸法(吸-停-呼)
口眼轻闭,用鼻呼吸,先行吸气,吸气时舌尖轻抵上腭,同时以意领气下达小腹,腹部鼓起,吸气后不行呼气,停顿片刻再将气徐徐呼出,呼气时舌随之下落,同时收腹。配合念字,以“自己静”为例,吸气时默念“自”字,停顿时默念“己”字,呼气时默念“静”字。如此反复练习20~40分钟。为便于理解和记忆,列表如下:
呼吸停顿 吸气
停顿 呼气默念字句 自 己 静舌体运动
舌抵上腭
不动 舌下落 腹式呼吸 小腹鼓起不动 收腹
操作提示 :吸气、呼气之间的停顿,应逐渐由短到长,切不可勉强拉长,如应用不当,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如憋气、胸痛、腹胀、头昏等。
内养功的第一种呼吸法有助阳袪寒的作用,适用于阳气虚弱者习练。
⒉ 第二种呼吸法(吸-呼-停)
以鼻呼吸,或口鼻并用,鼻吸口呼。先行吸气,以意领气下达小腹,腹部鼓起 ,随后缓缓呼气,小腹回缩,呼毕后再行停顿,小腹不动。吸气时舌抵上腭,呼气时舌落下,停顿时舌不动。配合念字,以“恬惔虚无”为例,吸气时默念 “恬”字,呼气时默念“惔“字,停顿时默念“虚无 ”。如此反复练习20~40分钟。为便于学习和记忆,列表如下:
呼吸停顿 吸气
呼气停顿默念字句 恬 惔 虚无舌体运动
舌抵上腭
舌下落 不动 腹式呼吸 小腹鼓起收腹 不动
操作提示:第一种呼吸法和第二种呼吸法操作不同,不可能同时并用;两种呼吸法的作用和适应症不同,需根据练功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其中一种,不可交替运用。
内养功的第二种呼吸法有养阴清热的作用,适用于阴虚患者习练。
⒊ 第三种呼吸法(吸-停-吸-呼)
以鼻呼吸,先吸气少许,随着吸气舌抵上腭,小腹鼓起,同时默念第一个字;然后停顿,停顿时舌尖仍抵上腭不动,腹部也不动,默念第二个字;再吸较多量的气,并用意念将气引入小腹,小腹鼓起,默念第三个字;然后将气徐徐呼出,小腹回缩,随之舌尖下落,第三种呼吸法默念字句一般以3个字为宜。如此周而复始,做20~40分钟。为便于学习和记忆,列表如下:
呼吸停顿 吸气
停顿 吸气气呼气默念字句 自 己 静舌体运动
舌抵上腭
不动 不动 舌下落 腹式呼吸 小腹鼓起不动 鼓起收腹
操作提示:默念字句,只用脑子想,不震动声带。一般由3个字开始,吸气、呼气、停顿各默念1个字,以后随着功夫加深、呼吸频率减慢、停顿时间延长,可以逐渐增加字数,但一般不宜超过9个字。无论字数多少,字句长短,均配合呼吸停顿及舌动分段默念完。在词意方面,要选择轻松、美好、健康的词句,一般可选“自己静”、“放松、入静”、“大脑静、内脏动”、“坚持练功能健康”等。患者可根据病情需要灵活掌握,如:精神紧张者默念“我松静”,脾失健运者默念“大脑静、脏腑动”,气血两虚者默念“恬惔虚无,真气从之”,肝气不舒者默念“气沉丹田”、“开胸顺气”等等。默念字句,可收敛思绪、排出杂念,通过练功者自我的良性暗示和诱导,可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
内养功的第三种呼吸法和第一种呼吸法功用相同,有助阳袪寒的作用,适用于阳气虚弱者习练。
(三)意守法
内养功的意守法是指练功者意念集中于身体的某一特定部位。意守具有排除杂念、集中思想的作用,是尽快入静的重要手段。内养功最常用的意守部位在丹田,也可意守膻中、足趾等。
1.意守丹田法
内养功的丹田位于脐下1.5寸,即气海穴。意守气海,可想象以气海为中心的圆形面积,设在小腹表面,也可想象以气海为中心的球形体积,设在小腹内,吸气时意想气入小腹,这个球即随呼吸转动。古人认为气海是“生气之源,聚气之所”。用意念守之则元气益壮,百病消除。意守气海,位置居中,较为稳妥,不易产生头、胸、腹三处的不良反应。随着腹式呼吸形成的节律性的腹壁起伏,轻轻地将意念放于气海穴,可以更好地集中思想、排除杂念,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⒉ 意守膻中法
内养功的意守膻中法要求练功者默默地回忆或注视以两乳之间的膻中穴为中心的圆形面积,或意守剑突心窝区域。
⒊ 意守足趾法
两眼轻闭,微露一线之光,意识随视线注意足大趾。习惯闭目练功者,也可默默地回忆足趾的形状。
气海穴是练内养功最常用的意守部位,女性经期改意守膻中穴,阴虚火旺者意守足趾。
意守法操作提示:内养功的意守法需与呼吸停顿、默念字句、舌动和腹式呼吸等动作相配合,对初学者来讲难度较大。不必紧张、着急,可分步练习,先将呼吸法练熟再配合意守,久之,自然能形成呼吸与意守协调配合。
二、应用
内养功对消化性溃疡、胃下垂、胃粘膜脱垂、肝炎、习惯性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有显着疗效,对肺结核等呼吸系统疾病及其它多种慢性疾病也有显着疗效。是一种即能防病治病,又能健身强体,疗效明显,操作简便的优秀传统功法。
现代研究证实练内养功对大脑皮层有良性抑制作用,并能促进胃肠蠕动、消化、吸收和消化腺的分泌,还可以改善呼吸系统功能,提高机体免疫系统功能。
练内养功治疗疾病,应每次练功20~40分钟,每日练功2~4次,3个月为1个疗程。
功法, 气功, 内养功, 中国, 中国医学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内养功作为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的重要功法,承载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与医学理论。本文将从内养功的起源与发展、基本理论与原则、实际练习方法及其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首先,内养功源自古老的中医文化,强调通过内修外养来促进身心健康。其次,内养功的基本理论包括气、血、阴、阳的平衡,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接着,文章介绍内养功的具体练习方法,强调通过呼吸、意念及姿势的协调,达到气血的畅通。最后,内养功对提升免疫力、调节情绪以及促进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不仅是身体的锻炼,更是心灵的修行。整体而言,内养功是一种系统的自我修复方法,值得深入学习与推广。
1、内养功的起源与发展
内养功的历史可追溯到古代中国,受到了道家、佛教以及中医理论的深刻影响。古人将“气”与“神”的概念结合,形成了内养功独特的理论体系。内养功最早的文献记录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其中提到通过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来维持身体的健康。
随着历史的发展,内养功逐渐演变并吸收了各家学说的精髓。在唐宋时期,气功开始在民间广泛传播,各类练习方法纷纷出现。明清时期,内养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多种流派,逐渐规范化、系统化。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的成立标志着内养功的现代化。该学会致力于对内养功进行科学研究与推广,结合现代医学理论,使这一古老的功法焕发出新的生机。通过系统的教学与研究,内养功已成为一种兼具传统与现代特色的健身方法。
2、内养功的基本理论与原则
内养功的核心理论围绕气、血、阴、阳的平衡展开。在中医理论中,气是生命的基础,血则是营养的载体。内养功强调通过调和气血,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通过调节呼吸,增强气的运转,促进血液循环,进而改善身体状况。
此外,内养功还重视阴阳的平衡。阴阳是中医的基本概念,代表着事物的对立统一。内养功通过调节身体的阴阳状态,帮助练习者维持身心的和谐,从而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另外,内养功的理论体系中,还强调心理因素的重要性。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内养功通过调节意念与情绪,帮助练习者达到内心的宁静与稳定,从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健康。
3、内养功的实际练习方法
内养功的练习方法多种多样,但核心在于气的调节与身心的协调。首先,呼吸是内养功的基础。练习者需掌握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下沉,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加气的流动。
其次,意念的引导也是练习的关键。练习者在调息的同时,要将注意力集中于特定的部位,通过意念的引导,使气血运行至相应的经络,从而达到疗愈效果。
最后,姿势的稳定性也是内养功的重要组成部分。练习者需选择舒适而稳定的姿势,确保身体放松,保持自然。常见的姿势包括坐姿、站姿及卧姿,适合不同水平的练习者选择。
4、内养功的身心健康影响
内养功对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已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与证实。首先,长期练习内养功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通过调节身体的气血与内分泌,练习者的抵抗力得以增强,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其次,内养功在情绪调节方面也表现出良好的效果。许多练习者在练习过程中,能够有效减轻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升心理健康水平。通过意念的引导与呼吸的调节,内养功帮助人们建立更加积极的心态。
最后,内养功还促进了练习者的身心协调与平衡。通过身心的结合,练习者不仅能够提高身体素质,还能在心理上获得平静与和谐,从而实现身心合一的理想状态。
总结:
综上所述,内养功作为一门融合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健康修炼方法,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通过对内养功的深入学习与实践,练习者能够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能实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这不仅是一种健身方式,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内养功的推广与普及,将为更多的人带来健康与幸福,让每个人都能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平衡。让我们共同致力于这一优秀传统的传承与发扬。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