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修四库全书全 pdf 电子版
名称:续修四库全书全
册数:1800册
格式:PDF/DJVU
文件大小:104g
《续修四库全书》是200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续修四库全书》编委会编。
《续修四库全书》作为我国迄今为止最大型丛书《四库全书》的续编,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批准的国家重点出版工程。这是继18世纪清朝编修《四库全书》后,又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对中国古典文献进行大规模的清理与汇集。2002年4月,《续修四库全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续修四库全书》沿袭《四库全书》体例,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用绿、红、蓝、赭四色装饰封面,16开本、精装1800册,分经部260 册,史部670册,子部370册,集部500册。它与《四库全书》配套,构筑起一座中华基本典籍的大型书库,中国古代即1911年以前的重要典籍,可大致荟萃于此。
《续修四库全书》总共收书 5213种,比《四库全书》增加51%。在编纂、出版过程中,曾向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82家藏书单位商借底本,每种入选图书,均选取最佳版本影印,其中大量的宋元刻本、名家稿本,为四库馆臣所未见。 《续修四库全书》的收录范围包括,对《四库全书》成书前传世图书的补选,《四库全书》成书后着述的续选。
补选之书主要是
被《四库全书》遗漏、摒弃、禁毁,或列入“存目”而确有学术价值的图书;
《四库全书》已收而版本残劣,有善本足可替代的书籍;
四库馆臣对戏曲、小说持鄙视态度而未予收入的书籍。
续选之书主要是
清代中期的纪晓岚、戴震、翁方纲、彭元瑞、任大椿、孙希旦、王念孙、阮元等为代表的“乾嘉学派”着作,清代后期的魏源、龚自珍直至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等为代表的“新学”着作。
此外,新从海外访回而合于本书选录条件的古籍,以及新出土的整理成编的竹简帛书也酌予选收.
《四库全书》编成以来,数代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曾多次倡议续修。
清嘉庆初年,时任浙江巡抚的阮元利用职务之便,在江南陆续采购《四库》未收书 170多种,向朝廷进呈,并撰写《四库未收书提要》。这可以说是乾隆以后对《四库全书》拟加补修的开端。
光绪十五年(1889),翰林院编修王懿荣上书提议“重新开馆,续纂前书”;此后,喻长霖、孙同康等也都有续修之议。
1919年,叶恭绰等赴欧洲考察回国,动议影印《四库全书》,金梁复以为“书不易续,目则易修”,建议将“二百年来新出书籍”,“始存其目,以待后来”。二者皆因乱世未果。
192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计划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以销售赢余“请海内通人,选择四库存目及未收书,刊为续编”。
1928年,东方文化事业总委员会下属的北平人文科学研究所,拟利用日本退还的庚子赔款将续修《四库》之事列为课题,并开始购求古书。
同年12月15日,当时兼任东北大学校长的张学良将军,也曾提出“拟垫私财”对《四库全书》进行影印、增补、续修的倡议。但其后因日军侵略我国东北、华北,时局动荡,续修之事也就逐渐停息,只有北平的一些中国学者为续修撰写了相当一部分乾隆以后着述的提要,总算为近百年来未能实现的各种动议、各种筹划留下来一些实绩、一点见证。
《续修四库全书》从1994年开始启动,历时8年,到2002年4月完成了全部1800册的编纂出版工作。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隐藏内容:
********,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续修四库全书全 pdf 电子版”的多重价值与重要性。从其历史背景、内容结构、数字化意义及应用前景等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对这部经典文献的解读,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其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研究中的地位,同时也能感受到数字化时代赋予古籍新生命的可能性。本文旨在为对中国古典文献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
1、历史背景与文化价值
“续修四库全书”的编纂始于清朝,是为了弥补“初修四库全书”未收录的文献与资料。这部巨著不仅是清代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对中华文化的全面整理与归纳。它汇集了古今中外的文献,充分展现了当时的文化水平与学术成就。
在中国历史上,四库全书具有重要的地位。它通过系统化的分类,将各类书籍纳入其中,涵盖了经、史、子、集四大类,体现了对知识的极高尊重与整理能力。续修部分的加入,进一步丰富了这一庞大的文献体系,使之更加完备。
续修四库全书的文化价值不仅在于其内容的丰富性,还在于它对后世学术研究的推动作用。学者们在研究古代文献时,可以借助这些资料进行更深入的考察,推动了学术的繁荣发展。
2、内容结构与编纂特点
续修四库全书在内容结构上延续了初修四库全书的经典格式,分为经、史、子、集四个部分。在这四个大类中,各类书籍又根据主题进行细分,便于读者查阅和研究。
编纂过程中,续修四库全书特别注重对古籍的真实性与权威性的考证。这不仅提升了古籍的学术价值,也为后来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通过对书籍的甄别与整理,续修四库全书力求呈现一个真实、完整的历史与文化面貌。
此外,续修部分还特别关注对地方志、笔记等文献的整理,这些资料为了解地方历史、风俗及社会变迁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通过多样化的文献收录,续修四库全书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3、数字化的意义与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续修四库全书的电子版逐渐被推向前台。这一数字化过程不仅使得古籍的获取变得更加便捷,也推动了传统文献的保护与传播。电子版的发布,标志着文化遗产保护的一次重要进步。
然而,数字化也面临诸多挑战,如文本的准确性、版权问题以及如何保持原文的完整性等。为了更好地服务学术研究,数字化过程需要不断改进,以确保电子版能够忠实于原著,提供可靠的信息。
在数字化的背景下,续修四库全书的电子版也为远程学习和在线研究提供了便利。学者与爱好者可以随时随地访问这些文献,推动了知识的共享与交流,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新途径。
4、应用前景与学术影响
续修四库全书的电子版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广阔。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科研中,学者们都可以利用这些珍贵的文献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这为现代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支持。
此外,电子版的普及还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通过现代科技的手段,将古典文献与当代生活相结合,有助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续修四库全书的电子版还有望实现更多功能,如智能搜索、数据分析等。这将使得文献研究更加高效,助力学术界的进一步发展。
总结:
综上所述,续修四库全书全 pdf 电子版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保存,也是数字化时代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通过对其历史背景、内容结构、数字化意义及应用前景的分析,我们看到了它在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承中的深远影响。
在未来,我们期待续修四库全书的电子版能够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为更多人提供便利,并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进程中贡献力量。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