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甓亭古砖图释.20卷.陆心源.光绪17年石印版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千甓亭古砖图释》二十卷,此书为陆心源倾尽大半生心血收藏的汉魏至唐宋元各代古砖千余方,均出自湖州乌程、武康、长兴各县的古墓。并专门建千甓亭贮之。本书名即来源于此。砖铭拓片纹样别致、字迹奇异,保留着许多古代纪元、地理、官制、姓氏等资料。每间砖旁有陆心源的批注和考证资料。此本为光绪17年石印版。

砖是低廉之物,以泥土为原料,经火烧制而成,加之一铸千万,存世量多,不足为宝。然而,自秦始,迄于宋,古砖上镌刻有文字,这些文字记录了墓主姓氏、原籍、制作年代、砖窑姓氏、吉祥语和一些图案纹样,是研究古代历史纪元、地理、官制、姓氏的重要原始资料,其中部分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有助于考古、征异和订讹补阙,因而长期以来受到有识之士的青睐,特别到清末,一些文人学者视之为奇异,珍之若拱璧,千斤收集,嗜之如饴,盛极一时。而古砖本身所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得到了充分挖掘和体现,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化遗产。

古砖大量属圹砖,也有一部分是塔砖、宫殿和房屋建筑砖。古代的砖有方砖、条砖和空心砖三大类。我国最早的砖产生于夏初,秦以前三代之砖虽刻有花纹图案,但绝无文字,因而价值不高。秦砖多为宫殿建筑用砖,坚固耐用,素有“铅砖”之美喻,秦砖上刻有大篆、小篆和隶书等,字书瘦劲古朴,可鉴见古文字的本来面目。到了汉代,兴起以画像砖装饰陵墓之风,铭文砖种类多,字迹质朴古拙。在魏晋及隋唐时期,南方流行用模子印制成的花纹文字墓砖,文字大多为纪年和吉语。我们通常所讲的古砖,一般指秦以后、宋代以前的砖,但秦及秦以前的砖今天已十分稀少。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古砖大多是汉、三国、晋时期的,如甘露砖、黄龙砖、永宁砖、永嘉砖、中平砖、万岁砖、蜀师砖、寿孝砖、长乐砖、铜雀宫砖、宝鼎砖、太康砖、建兴砖等等。古砖的文字主要有几方面的内容:一是吉祥词语,诸如“万岁不败”、“富贵万年”、“吉祥宜子孙”等等,一是记年月日有吉语,诸如“永嘉五年辛未子孙昌皆侯王”、“延熹四年太岁在辛丑,万世老寿,阳遂富贵”、“永元六年大吉宜子孙”等等,三是记年月日又有制砖工匠名,诸如“太平二年八月廿日下邳丁潘作也”、“太康二年七月廿日蜀师所作”,还有单纯记年号的,诸如“元康一年”、“五凤元年”等等。其文字书法多为佳妙,若篆非篆,若隶非隶,笔势舒张,粗犷奔放,经过千百年自然蚀化,更显瘦劲古雅。古砖上的图案有的质朴,有的雅致,主要有虎形,鸟形、鱼形、树形、凤形、龙形,还间有窗格纹、斜格纹、古泉纹、蕉叶纹和水浪纹等等,均为民间画手之作,十分贴近生活与自然,具有较强的艺术趣味性。有年号的古砖要比其他的文字古砖更有价值。

古砖上的文字与铜器铭文、石刻有异曲同功之妙。我国历史上的文人学者辑录古砖奇文异品者颇多,宋代赵明诚的《金石录》,洪适的《隶释》、《隶续》,欧阳修的《集古录》等,为砖瓦文皆收。到了清朝,金石考据之风盛行,尤其是晚清,有许多文人、考学家另辟蹊径,对残断剥蚀的砖瓦文字情有独钟,极力讲求,故“秦砖汉瓦”着称于世。光绪十七年,湖州文人凌霞为陆心源《千甓亭古砖图释》所作序文时,就列举清代专门纂集砖字、砖录之书有:张燕昌《三吴古砖录》、冯登府《浙江砖录》、周中孚《杭嘉湖道古砖目》、徐熊飞《古砖所见录》、陈宗彝《古砖文录》、丁芮模《汉晋砖文考略》、陈璜《泽古堂古砖录》、王献吕《宝鼎精舍古砖录》、纽重熙《百陶楼甓文集录》、吴廷康的《慕陶轩古砖图录》、严复基的《严氏古砖存》、吕佺孙的《百砖考》、纪大复《古砖品》、宋经畲《《瓴甋录》、陆增祥《皕砖砚斋砖录》等,然而,这些砖文专着收录不过数百种,或有图无考,或有考无图,未能臻善尽美。而湖州大收藏家陆心源,是他们中的集大成者,他倾注了一生的心血,收藏汉魏至唐宋各时期古砖千余方,特别是汉、晋朝各帝号砖最多,号称“五百汉晋砖斋主人”,并专门建有千甓亭用以集藏。这些古砖均出自乌程和武康、长兴各县汉、三国、东晋、南朝古墓。光绪六年(1880),陆心源将这些墓砖砖文、纹饰拓出后,详加考证,光绪七年(1881)仿冯氏的《浙江砖录》格式,辑成《千甓亭砖录》6卷,光绪十四年(1888)又出版《千甓亭砖续录》4卷。陆心源倍感砖录有无图之缺憾,为了具有更具体、更直观的效果,于是让其子陆树藩、陆树屏及门人李延达用西法摄影对砖图进行拍摄并石印,再对照砖印作详细的文字说明,于光绪十七年(1891)出版《千甓亭古砖图释》20卷。陆氏撰着的古砖图释,既有篆文,又有图案,每一古砖均有详细注释(包含时代、产地、尺寸、内容、特点),考据精当,引用资料翔实,且版图逼真,在同类着作中影响较大。正如凌霞所云:“图与砖录并传,洵为璧合珠联,诚墨林独树一帜。”抗战期间千甓亭的古砖散失很多。解放后,陆氏后裔将其所剩全部献给浙江省博物馆,湖州市博物馆保存着这些古砖的拓片四百页。

杨岘(1819—1896),字见山,号季仇,又号庸斋,晚号藐翁、显亭长,自署迟鸿残叟,斋堂为石头盦、受经堂、磨专室、迟鸿轩。浙江归安人(今湖州),咸丰五年举人,江苏候补知府。晚清的着名书法家、经学家和诗人。工诗书古文,喜金石之学,尤以精汉隶而闻名,对晚清书坛金石之风影响颇深。着有《迟鸿轩文集》及《迟鸿轩诗钞》,并传于世。陆心源(1834—1894),字刚甫、刚父,号子稼,又号存斋、潜园、潜庵,晚号潜园老人、穰梨馆主。室名仪顾堂。浙江归安(今湖州)人。咸丰九年举人。官至广东南韶连兵备道、高廉道、福建盐运使。为学渊博,生平酷爱藏书,晚年归里,即以藏书、校书、刻书终身。所藏古籍多达十五万卷,珍本、孤本计有宋刻二百余种,元刻四百余种。他又着作等身,辑有《唐文拾遗》、《吴兴诗存》、《宋史翼》等,凡940余卷,合称《潜园总集》。他是清末四大藏书家之一,又是着名收藏家,专门设有穰梨馆,收藏金石、书画,古铜器和古钱币等。杨岘在青年时代就与归安陆心源、会稽赵之谦、德清戴望、乌程施补华为密友,当时杨岘长心源15岁,有金兰之契,经常在陆家花园——潜园中切磋学问,故有“潜园才子”之雅称,加之他俩又同爱好金石,在光绪年间,虽身居两地,却书信频繁,至此面世杨岘写与陆心源的信札就不下二十通。他们或互赠作品,相互指正;或赏鉴藏品,交换心得,然更多的是交流古砖收藏方面的内容,我们从中拣选一通,便可窥知一二。

千甓亭主人执事:读来示,敬悉一一。藐与仲复、彦侍、罏青皆曰乡年,在京至好,然不如兰谱之尤密也。即以势利论,执事不在三君子之下,何必多此一猜。承谕到苏必枉顾,则又似太拘人,同感。藐不拜客、不宴客,半为畏讥,半为光景不充,格外节省起见,自己杜门偏夷,客之不来,是不恕矣。嗣逅,执事高兴,即过谭。明窗论茗,亦一乐境否?即飘然迳去,如行云流水,有何嫌疑。藐前书一时戏语,勿见怪为幸!今日时势迥异,尊亲如恭邸,安攘如恭邸,尚遭意外,矧战革乎?原参折内有藐视上司等语,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藐非恶谥”。故改号藐翁(同寅中敢藐视上司者有几人哉)。方志荣宠,何戚戚之有,新赐各种,感谢!惟云《砖录》有大谬一句,不知何指?乞示。前赐砖拓廿集。愚意谓“光和伪之,至神,爵字太软弱,恐亦不可恃。当以征和、地节、元凤、为超等发行,延晃细审,是“太岁壬戌(延光元年本壬戌)”非“太岁在戌”,或本是“太岁在戌”,拓手不清楚,藐误认亦未可定。盍一检校之。近与昌石同弄古砖消遣岁月,惜两人皆无钱,又吴中非产砖之区,不可多得。不得已,以两汉、三国为断。三国而下一概不收(昌石并无汉砖,只收吴砖)。藐汉砖仅本初三枚,永寿二枚,延熹一枚,建和一枚,三国十余枚(无年月者不在数内)。建和字太模糊,几不可认,尚拟弃去。如此寒陋,得毋为千甓者齿冷乎。忆乱前藐购自潘兰陬者三十余枚(皆三国砖),戊午天台洪氏持《先德砖录》嘱代乞秘轩卿授梓,即以四百余砖贿介绍者,晋唐砖居多,然西汉如:汉十二年,吴元年,元凤元年,本始三年,地节二年,居摄二年。东汉如:章和、延光、阳嘉、汉安,皆精极。咸阳一炬,不能久享,良由福分太小也,附陈以博一粲。即颂,金石寿,藐翁顿首。

此信札为陆心源收录并编印在《潜园友朋书问》中。征和、元凤、本始、地节、居摄是西汉的年号,章和、延光、阳嘉、汉安、本初、建和、永寿、延熹、光和是东汉的年号。杨岘与陆心源信中谈论的大多是汉砖。由于清末古砖收藏之风盛行,又受到一些古玩商和文人墨客的追捧,汉代、三国时期砖价格不菲。陆心源因经营有方,家财丰厚,古砖收藏丰富,以汉砖最多,而且汉朝各帝号砖齐全。杨岘“不拜客、不宴客,半为畏讥,半为光景不充,格外节省起见”可知其家境并不宽裕,故“不得已,以两汉、三国为断。三国而下一概不收。” 杨岘退居吴门后,生活窘迫,刘石香编的《藐叟年谱续》中写着:“先生在官不问财产,既归吴门,宦稿肃然,托文字以自给。”故他迫于生计,“日日清理笔墨债,随写随积,总不得了”。尽管如此,也无法阻止他对古砖的痴迷,他还是“力所能购则购之”、“不吝价也”。他虽以收藏三国古砖为主,但偶尔也收三国以前的砖,尽管当时价钱也不便宜。

信札提及仲复、彦侍、罏青都是客居苏州的湖州同乡。仲复即沈秉成(1823—1895),原名秉辉,字仲复,号听蕉。归安人(今浙江湖州)。清咸丰丙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任苏淞太道道台、安徽巡抚、署两江总督、各地按察使等职。他工诗文书法,精于鉴赏,收藏金石鼎彝、法书名画而美富一时,他在苏州建有着名的“耦园”。彦侍即姚觐元,字彦侍、彦士,晚号复丁老人。归安(今浙江湖州)人。状元姚文田孙。道光二十三年(1843)举人,由户部郎中官四川川东道,广东布政司。他家学渊源,好金石,工小篆,兼善古文、治印和绘画之事。收藏古书不下数万卷,多宋元刊本及名人精校之本,建“咫进斋”藏书楼。晚年寓居苏州。沈罏青之人无从查考,应和杨岘、陆心源年龄相当,也为湖州知名人士。

昌石即吴昌硕(1844-1927),名俊卿,字昌硕,又字昌石、仓石,别号缶庐、苦铁,七十岁后以字行。浙江湖州安吉人。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我国近代金石、书、画大师。吴昌硕在1882年因故里不宁,携眷迁苏州四亩巷之四间楼,1884年在南园附近帝赐莲桥西亩巷赁得新居,与杨岘为邻居。杨岘与吴昌硕同为湖州郡人,而杨年长25岁,吴昌硕尊杨为耆宿,写了帖子拜杨岘为师。杨岘赏识昌硕的艺术才华,又是同里同艺,故结以换帖兄弟,成为忘年知交。在以后近二十年间,两人来往甚密。吴昌硕一直以师礼相待,以“藐翁我先师”、“藐翁我师范”之句题诗,被后人传为佳话。在苏州,吴昌硕因鬻艺生涯清淡,虽由友人荐作佐贰小吏,以维持生计,但生活捉襟见肘,十分困难,故言“近与昌石同弄古砖消遣岁月,惜两人皆无钱”。 1887年吴昌硕又移寓上海。故此札应写于吴昌硕在苏州期间。

古人云:“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陆心源与杨岘是昔日的挚友,又同嗜金石、古砖,两人可谓志趣相投,交契至深,情似兄弟。陆心源于同治十三年(1874)倍感为官之难,以陪母为由,隐退故里,潜心于藏书、出书,也致力于古砖收藏。杨岘为人耿直,个性鲜明,因不善逢迎,由扬州讯案受上僚借故问罪,辞职寓吴门。他退出官场后自号“藐翁”,以示藐视权贵之意,信札中也说道:“原参折内有藐视上司等语,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藐非恶谥’。故改号藐翁(同寅中敢藐视上司者有几人哉)。”他们身为具有真才实学又不愿同流合污的文人,去官隐居后,愿着书立说,独善其身。陆心源与杨岘有数十年之交,彼此鱼书问讯,一直保持来往,而古砖是其倾诉其迥于世俗、人生寄托的载体。杨岘为陆心源题额“千甓亭”,还为《千甓亭砖续录》撰序,对陆氏砖录评价很高。陆心源极重情义,经常到苏州与杨岘交游,还时常让杨岘题斋额、写对联、书斋榜,并不时送上笔润或古砖作为酬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杨岘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可谓一举两得,故杨岘从陆心源那儿求得古砖不在少数。

在陆心源一生中,朋友甚多,在他生前刻印的《潜园友朋书问》二册12卷中,共辑录了45位晚清名臣名士写与他的百余通信札,其中有倭仁、潘祖荫、陈廷经、汪鸣銮、曾国藩、曾国荃、李鸿章和郭嵩焘等,都是陆心源的师长及仕履中好友,皆朝廷要官和各地的总督、巡抚、学政,为一时名流。而杨岘则是他的贫困之交,陆心源在《潜园友朋书问》、《仪顾堂文集》均辑录了杨岘的来信,而且取其最长最精者,可见陆心源对杨岘这位“潜园友人”的十分珍视,爱才惜才。

杨岘致千甓亭主人的信札是晚清文人嗜砖论砖的一个缩影,从中可见晚清收藏古砖风靡一时。通过以上信札,我们进一步了解杨岘和陆心源的交往和兄弟般的友谊,更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他们所具有深深的古砖情结,也为我们研究他们的生平及关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文章来源于刘荣华的:杨岘与千甓亭主人的古砖情结)

有需要联系v;hx-hx3

摘要:本文主要对《千甓亭古砖图释》这一文化遗产进行详细的解读与分析。该书由陆心源于光绪十七年所编,石印版面世,内容包括了大量古砖的图示与释文,具有极高的历史与学术价值。文章将从四个方面对该书进行深入阐述:一是对《千甓亭古砖图释》的历史背景与文化价值的解析;二是对陆心源的学术成就与其在该书中的贡献的分析;三是对书籍的印刷技术与版式特征的考察;四是该书对古砖研究的影响及其在现代学术研究中的地位。通过这些内容,读者可以全面了解这部古籍的独特魅力与学术价值。

1、《千甓亭古砖图释》的历史背景与文化价值

《千甓亭古砖图释》作为清代光绪年间出版的石印本,记录了大量古代砖雕艺术的实例,并对其进行详细注释。陆心源作为该书的编者,旨在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保存和传承中国古代砖雕艺术的精华。在古代建筑中,砖雕是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这本书的出版为砖雕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该书所收录的古砖样本多为历史悠久的建筑遗物,包括了许多宫殿、庙宇、民宅等建筑中的砖雕。每一块砖的图示都附有详尽的文字说明,不仅展示了砖雕的艺术风格,还解读了其所蕴含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含义。通过这些古砖的图释,研究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工匠的技术水平以及当时社会文化的特征。

《千甓亭古砖图释》的文化价值还在于它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器物文化”精神。砖雕作为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不仅仅是工艺品,它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这部书,读者可以窥见中国古代社会的审美情趣与宗教、礼仪等方面的文化观念,从而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

2、陆心源的学术成就与贡献

陆心源(1818-1884)是清代著名的学者和文物专家,他一生致力于文物研究、古籍整理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千甓亭古砖图释》是他在晚年所编写的代表性著作之一,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陆心源不仅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有深入研究,他还在学术上推动了文物考古学的发展,其研究方法和学术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千甓亭古砖图释》中,陆心源所采用的图文并茂的形式,对于古砖艺术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同于传统的文字描述,他通过细致的图画展示了砖雕的形态和纹饰,并在文字中对每块砖的历史背景、雕刻风格、工艺技术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种图文结合的方式,不仅让学术研究者可以直观了解古砖的样式和内容,还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陆心源在学术上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千甓亭古砖图释》这一作品中,他的研究涉及范围广泛,包括了古代青铜器、石器等遗物的研究。他的学术思想深受清代儒家文化的影响,同时,他也善于结合实际考察和实物研究,以推动古代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他的学术成就使他成为当时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人物。

3、书籍的印刷技术与版式特征

《千甓亭古砖图释》作为光绪年间的石印本,其印刷技术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文物。在清代,石印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木版印刷,成为一种新兴的印刷方式。石印的最大优点在于它能够保持更高的图文清晰度,因此对于这种图文并茂的书籍来说,石印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该书采用石印技术,能够精准地还原每一幅砖雕的细节,为研究者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图像资料。

此外,《千甓亭古砖图释》的版式设计也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书籍的排版整齐,字体工整,文字与图画的搭配合理,既保证了信息的传达,又不失艺术感。书中的每一卷都有独立的标题和说明,图画与文字并排排版,使得每一篇内容都能清晰地展现。其排版设计上的精细,也反映了清代印刷工艺的成熟与精湛。

与当时其他的文献作品相比,《千甓亭古砖图释》的印刷质量和版式特征无疑处于较高水平。它不仅在视觉上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还在信息传递上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这本书,研究者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古砖的形式、纹理以及历史背景,从而推动了相关学科的研究进展。

4、对古砖研究的影响与学术地位

《千甓亭古砖图释》在古砖研究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研究古砖艺术的基本文献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通过这本书,学者们可以了解古代砖雕的工艺特点、风格演变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它为后来的砖雕研究提供了系统的资料基础,推动了该领域的学术发展。

这部书的出版也标志着古砖研究在学术体系中的逐渐成型。早期的砖雕研究往往局限于零散的考古发现,而《千甓亭古砖图释》通过对大量砖雕的集中研究,系统性地总结了古砖的形态特征和技术细节,奠定了砖雕研究的基础。从学术上讲,它对后来的砖雕艺术史、古代建筑史以及考古学等学科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除了学术领域的影响,《千甓亭古砖图释》对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也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历史建筑和砖雕已经面临严重的损坏,而这本书记录下的古砖样式和装饰风格,成为了后人了解和修复古建筑的重要依据。它不仅仅是学术界的研究资料,也是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一项重要资源。

总结:

《千甓亭古砖图释》作为一部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的古代砖雕艺术著作,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学术价值。通过对书籍的研究,不仅能够了解古代砖雕的艺术特征,还能够进一步认识到陆心源作为学者的深远影响。这本书的出版为古砖艺术研究提供了系统的资料,并且在印刷技术和版式设计上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总体来说,《千甓亭古砖图释》不仅仅是一部学术著作,它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艺术信息。通过深入学习这本书,现代学者和文化爱好者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古代砖雕艺术的魅力,同时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做出贡献。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如果对你有一点点帮助,欢迎打赏~~~  
图片1

联系我们

图片2

关注公众号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古书古书
上一篇 2024年11月13日 上午5:33
下一篇 2024年11月13日 上午5:3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