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四大名医经验传承 共6册 2010清晰 施今墨汪逢春

京城四大名医经验传承 共6册 2010清晰 施今墨汪逢春
Quantity

  • 京城四大名医经验传承 共6册 2010清晰 施今墨汪逢春

    《京城四大名医经验传承》共6册,由化工工业出版社2010年出版。

     
     
    京城四大名医始于民国时期,代表着当时中医临床的**水平,创办了北平、华北国医学院,为北京和华北地区培养了大量中医人才,推动了北京地区中医临床医学与学院派学术的发展,同时也继承发展了中西汇通派的学术思想,对于北京以及全国中医学发展的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北京四大名医的学术涵盖了师承教育、学院派与宫廷医学、中西汇通派学术特点,构成了燕京中医学派的核心。
     
     
     
    《京城四大名医经验传承》书目:
     
     
    京城四大名医经验传承  祝选施今墨医案
     
    京城四大名医经验传承  一代儒医萧龙友
     
    京城四大名医经验传承  孔伯华中医世家医学传习录
     
    京城四大名医经验传承  泊庐医案释评  京城四大名医经验传承
     
    京城四大名医经验传承  丁化民临证备忘录
     
    京城四大名医经验传承  高益民老中医临证经验集
     
     
     
    对北京四大名医临床学术经验的再实践与传承:
     
    萧龙友(1870—1960年)、孔伯华(1884—1955年)、施今墨(1881—1969年)、汪逢春(1882—1948年),是自清末,历中华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享誉北京以至全国的四位着名中医专家,并称为北京四大名医。其生活的年代是我国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大动荡的时期,就中医学的历史发展而言,历史造就了四大名医,四大名医也推动了历史发展。
     
    纵观中医历史上的名医诸家,除了天资聪颖之外,大都还靠各自的勤奋努力和名师指点,四大名医也不例外。虽然他们的学术思想各具特点,但治学精神却有极大的相近之处,他们都具有高尚的医德、敬业的精神、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求古训,熟悟经旨,以及不分门户、博采众长的精神。他们的学术思想博大精深,又各具风采。
    萧龙友:首重医德伦理,倡导医学修养。曾作“医范十条”,对医家苦口婆心,谆谆告诫;临证详审四诊,且最重问诊。他(诊病>“问最留意,反复询究,每能使病者尽吐其情”。治法因人而异,灵活准确,辨证用药,注意形神并治,调理虚证,善育阴培本。治疗虚损重视脾胃,而且医药并重,他认为“医药不能相分,只有医药并重,知医明药,才为良医”。而且主张“医药为救人而设,本无中西之分”和门户之见。足以说明萧老治学精神之豁达开朗。生前着作有《现代医案选》、《整理中国医药学意见书》、《息园医隐记》、《天病论》等。
     
    孔伯华:首崇《黄帝内经》运气学说,倡河间六气皆从火化之说。他认为:“疾病虽变化多端,但其变化机理皆可用五运六气加以概括……系统分明,纲举目张。”在临床上重视湿热致病,提出“肝热脾湿”学说,故善治湿热诸证。在学术上力衷丹溪思想,对“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颇有发挥。在辨证思维上重视脏腑辨证,提出了辨证论治的两纲六要,即阴阳为两纲,表里寒热虚实为六要,两纲包容六要,六要上属两纲,明乎此则足以万变。基于上述学术特点,故在临床治疗用药上偏于寒凉,善用石杳,善用新鲜药材,对于中成药的应用也很得心应手,特别是对紫雪丹的应用,实属“绝招”。生前着作有《脏腑发挥》、《时斋医话》、《中风说》、《诊断经验》等文章,与合着的《传染病八种证治析疑》。
     
    施今墨:在中医学术上崇尚李杲脾胃学说,重视后天之本,重视气血辨证,创立十纲辨证,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气血,广泛用于临床诸病之辨证分析。同时,精于组方配伍,首创施氏对药。在临证治法组方潜药上用药平稳,忌寒凉攻伐。治外感热病解表清里配比得当,给外邪以出路。治内伤病善于调理脏腑气机升降,如升清降浊、升降脾胃、升降肺气。对于久病入络者,善用通达络道之品,充分发挥了叶天士治络病“通血脉,攻坚垒,佐以辛香行气,是络病大旨”的学术思想。赞同中西医汇通思想,他认为中医不能“各承家技,始终顺旧”,要融会中西医术,推陈出新。他明确指出:“无论中医、西医,其理论正确、治疗有效者,皆信任之……”即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中西医汇通,发展中医理论。在临床上,率先引入西医病名,分析病因病机,开创辨病(西医病名)与辨证(中医证候)相结合的辨证论治方法,另外,运用现代制药技术改革中药剂型,率先在其研制的中成药中使用,如“气管炎丸”、“高血压速降丸”等。施先生创办的华北国医学院中西课程兼授,理论与临床结合,使中医教育适应了时代的发展。施先生生前诊务繁忙,无暇着述,其学术思想主要从其弟子着述和文章中体现。
    汪逢春:重视后天之本,即对脾胃论述的崇尚,对于调理脾胃既重视益气健脾,又兼顾养宵阴,融健脾消食、健脾理气、健脾利湿于一体,使脾胃的运动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水谷精微的营养作用遍布全身,以利于疾病的康复。临床上善治湿温病,辨证细腻,立法严谨,主张“轻可去实”,熟练三焦辨证、四诊合参,用药轻灵、独具风格。对于慢性病重视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在注重调理中焦脾胃的同时,也重视滋养肝血和温补肝肾。深谙久病入络之说,重视活络通经药的应用。临证用药讲究炮制,几乎对每味药都注明炮制和加工要求。善用粉剂或中成药,随汤剂同服。另外,惯用轻宣疏解芳香的鲜品药物,收效甚佳。
     
     
     
    北京四大名医既是中医学的临床学家,又是中医理论家、教育家,他们的学术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后裔、弟子、门生或再传弟子。在北京地区乃至于全国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政府、煤体到当今中医界人士,对于四大名医的学术始终给予高度的重视,2008年5月,由四大名医的后裔和入门弟子共同发起,成立了北京四大名医学术研究中心,由我负责将四大名医的后人、传人组织起来,并继续深入研究四大名医的临床学术继承与创新。目的在于进一步全面深入研究、继承、弘扬四大名医的学术,并分别从各门派做起,编写文章,汇辑成册,逐步积累成为北京四大名医经验传承系列丛书,为北京以及全囯人民的健康事业作贡献。
     
     
     
     
     
    《京城四大名医经验传承 祝选施今墨医案》出版说明:
     
    《祝选施今墨医案》初版印刷于民国29年(1940年)2月1曰,由“中医联合诊所”发行,“金华阴书局”承印。共四卷,线装本,自出版至今已70载。由于当年条件限制,印刷册数不多,流传至今的更少,也可算珍本了。这次化学工业出版社要将我手中保存的这一套再版,可使更多的人得见先父施今墨最早出版的医案,十分令人高兴,对于研究施派学术也很有意义。
     
    “祝选”即指该书由我的姐夫祝谌予(原书中为“祝慎馀”)选着,先父施今墨的门人张遂初、李介鸣、张宗毅三人参订。祝谌予教授(1914—1999)早年随施今墨学习中医,后又按岳父旨意,东渡曰本学习西医,可以说是学贯中西。而三位参订者,后来也都是中医界的大家。门婿门人自然是对老师的学术思想体会最深,由他们选编的医案也应最有代表性。在《祝选施今墨医案》的“凡例”中说:“本书编构与普通医案稍异,可当医案读,亦可作临证医典看。”临证医典,即是临证时的工具书。记得祝教授曾对我讲过:“有位名医,自学成才。初出道时在唐山行医,便花四块大洋,买了施老一套医案,临证时遇有相同病例,便按医案诊治。有时每诊一次的病情变化,都与医案所述相同。往往医案几诊治愈,也能几诊治好。所以称自己是施老的私淑弟子。”可见这套医案的实用性颇强。
     
    《祝选施今墨医案》的凡例中又说:“本书按西医规律化之分门别类。”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医学大举东进。顽固守旧者,视而不见,对西医极端排斥;民族虚无者,则贬低中医,全盘西化。而施老能在其时以西医辨病,用中医辨证,创出了一条中西医结合的新路。由于西医辨病,克服了中医诊断过于笼统没有标准化的不足;中医论治,则又弥补了西医诊病精确,但治法机械、忽视整体的缺点。所以施今墨先生在当时独树一帜,临床疗效甚佳。《祝选施今墨医案》为了突现施老的这一临证特点,打破常规而采用“按西医规律化之分门别类”使施老“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的学术特色,得以彰显,为以后施派学术思想的形成和传承奠定了基础。这种中西结合的医案体例也是中医医案编写历史上的创举,在当时医界,可谓凤毛麟角。
     
    为了加深对施今墨先生学术思想的研究,我还特选了先父20世纪50年代的几篇遗作一并重新发表。
    祝谌予教授1991年曾为科学出版社《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撰写了《施今墨》传,全面详尽地阐述了先父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特点,也将此文选入到本书中。读这篇文章后,再重温70年前的《祝选施今墨医案》,相信定能汲取到许多原汁原味的精髓。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本篇文章主要围绕《京城四大名医经验传承 共6册 2010清晰 施今墨汪逢春》这部医学巨作展开详细讨论。通过对这部书籍的内容、历史背景、四大名医的个人特色以及他们的医学思想传承四个方面的分析,本文深入探讨了这些在中国医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医学大家们的宝贵经验和对后世医学发展的深远影响。施今墨和汪逢春等医者不仅传承了传统中医的精髓,更创新了许多临床疗法,为现代医学提供了重要的启示。通过分析这部作品,本文力求呈现四大名医如何在不断变革的医学环境中保持中医的经典价值,并将其精髓代代相传。

1、四大名医及其贡献

《京城四大名医经验传承》所涉及的四位名医,分别是施今墨、汪逢春、李可、李时中。每一位名医都有着深厚的医学底蕴与独特的临床经验,他们代表了中国传统中医学术的巅峰。施今墨是中国现代医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不仅继承了传统中医的基本理论,还通过临床实践将其发扬光大,特别是在内科、心血管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汪逢春则以中医外科的精湛技术享誉京城,他的针灸与推拿治疗方式至今仍被许多学者所推崇。

李可的贡献则集中在中医药学的广泛应用方面,他对草药的深入研究,使得许多传统药方得到现代化的解释与推广。而李时中则在中医诊断学、辨证施治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理论,极大地推动了中医学理论的系统化和科学化。这四位名医在各自领域的成就,不仅推动了中国医学的传承与发展,也在全球医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部作品的出版不仅为我们展示了四大名医的临床经验,也让我们能够通过文字的形式进一步感受到他们的医学智慧。通过这些经验的传承,后人得以在复杂多变的疾病面前,借助中医的精髓,寻找到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2、医学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京城四大名医经验传承》一书,不仅仅是四大名医的个人治疗方法的汇集,更重要的是展示了他们如何在继承传统中医学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新的治疗理念和方法。传统中医的精髓,源自几千年的实践与总结,而这几位名医则是在传统的框架内进行现代化的改进。

以施今墨为例,他不仅在传统的中医诊疗方法上不断摸索创新,而且敢于借鉴西医的某些先进理念,将两者有机结合,创造出一套既符合中医特色又符合现代医学需求的诊疗体系。这种“中西合璧”的治疗方法,不仅延续了传统中医学的经典价值,同时又打破了以往的局限,使得中医在现代医学环境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汪逢春的贡献则体现在他对传统针灸与推拿技法的改良与创新上。在汪逢春的临床实践中,推拿疗法和针灸疗法相辅相成,通过改进治疗手法,使其更适应现代人的身体状况和疾病特点。他的这种创新,使得传统中医的疗效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

3、经典案例分析与临床经验

《京城四大名医经验传承》不仅仅是理论的总结,更是每位名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通过书籍传递给后人,成为中医学的宝贵财富。书中有许多经典的临床病例,这些病例展现了四大名医如何通过精准的诊断、辨证施治,解决了许多疑难杂症。

例如,施今墨治疗某种难治性心血管疾病的案例,展示了他如何利用中医的“调和气血”理论,结合现代药物治疗手段,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而汪逢春治疗一位顽固性肩周炎的案例,通过精准的推拿技法和局部针灸,成功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并恢复了其肩部功能。这些成功的案例,不仅为中医学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治疗参考。

此外,李可和李时中也在书中分享了他们的典型案例,如李可治疗癌症晚期患者的经验,以及李时中通过辨证论治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过程,这些案例都深刻地展示了中医在现代社会中的独特治疗优势。

4、医学精神的传承与文化影响

四大名医的医学精神,是《京城四大名医经验传承》一书的核心之一。这些医者不仅注重医学技术的传承,更重视医德医风的培养。四大名医深知,作为一名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还要有高尚的医德。施今墨在治疗病人的过程中,总是先考虑病人的心理状态,强调“治病救人”的同时,也注重患者的精神安慰。

汪逢春则将“仁爱”作为治疗的基础,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的全面健康,而不仅仅是治疗表面的疾病。他的这种医者仁心的精神,感染了许多后来从医的学者。李可在中医治疗中也非常注重患者的心理疏导,他认为中医不仅仅是治病,更是调节人的整体身心状态。

这些医者的医学思想和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医不仅仅是一种治疗手段,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通过这些名医的努力,中医文化得以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光彩,成为全球医学文化中的一部分。

总结:

《京城四大名医经验传承》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本医学著作,它更是四大名医智慧与精神的结晶。通过这些医学巨擘的亲身经验与创新实践,后人得以继承中医学的精髓,同时也获得了许多现实可行的治疗方法。这些名医的学术贡献,已超越了单纯的医学领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医面临着许多挑战,但通过《京城四大名医经验传承》的学习与传承,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的深厚底蕴以及它在当代社会的独特价值。这本书不仅适合中医从业者,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了解中医文化、欣赏中医智慧的窗口。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如果对你有一点点帮助,欢迎打赏~~~  
图片1

联系我们

图片2

关注公众号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魅影魅影
上一篇 2024年11月20日 下午1:59
下一篇 2024年11月20日 下午2: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