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家珍稀典籍校注》全16册,由河南科技出版社2015年出版,为《中原历代中医药名家文库》之一。
《中医名家珍稀典籍校注》书目:
中医名家珍稀典籍校注 《褚氏遗书》校注
中医名家珍稀典籍校注 《读素问钞》校注
中医名家珍稀典籍校注 《难经本义》校注
中医名家珍稀典籍校注 《全生指迷方》校注
中医名家珍稀典籍校注 《儒门事亲》校注
中医名家珍稀典籍校注 《伤寒补亡论》校注
中医名家珍稀典籍校注 《伤寒瘟疫条辨》校注
中医名家珍稀典籍校注 《十四经发挥》校注
中医名家珍稀典籍校注 《食疗本草》校注
中医名家珍稀典籍校注 《嵩崖尊生书》校注
中医名家珍稀典籍校注 《王氏医存》校注
中医名家珍稀典籍校注 《新刊补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校注
中医名家珍稀典籍校注 《眼科百问》校注
中医名家珍稀典籍校注 《医门八法》校注
中医名家珍稀典籍校注 《针灸易学》校注
中医名家珍稀典籍校注 《植物名实图考》校注
《中医名家珍稀典籍校注》出版说明:
中原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光辉灿烂的中原古代文明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中医药文化。
中州自古多名医。在这块土地上,除了伟大的医圣张仲景之外,还产生了许多杰出的医学家。早在商代初期,就有商汤的宰相伊尹
着《汤液》发明了汤剂。伊尹是有莘国(今河南开封县,一说是嵩县、伊川一带)人。早期的医方大家、晋朝的范汪是颖阳(今河南许昌)人,一说南阳顺阳(今河南内乡)人,他着有《范汪方》。较早的中医基础理论着作《褚氏遗书》的作者、南朝的褚澄是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唐代的针灸和中药名家甄权是许州扶沟(今河南扶沟)人,寿103岁。唐代名医张文仲为高宗时御医,是治疗风病专家,曾着《疗风气诸方》,为洛州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对痨病(结核病)提出独到见解,着有《骨蒸病灸方》一卷的崔知悌是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中国现存最早的食疗专着《食疗本草》的作者,唐代的孟诜是汝州(今河南汝州)人。北宋着名的医方类书《太平圣惠方》的作者王怀隐是宋州睢阳(今河南商丘)人。宋代着名的儿科专家阎孝忠是许昌(今河南许昌)人,他为恩师编写《小儿药证直诀》一书,使儿科大师钱乙的学说得以传世。北宋仁宗时,“校正医书局”中整理古医书的高手有好几位河南人。如撰《嘉祐本草》的掌禹锡为许州郾城(今河南漯河市郾城区)人,完成《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的孙兆、孙奇,均为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北宋医家王贶是考城(今河南兰考)人,着有《全生指迷方》,《四库全书提要》评价说:“此书于每证之前,非惟详其病状,且一一详其病源,无不辨其疑似,剖析微茫,亦可为诊家之枢要。”北宋末期的着名医家、《鸡峰备急方》(又称《鸡峰普济方》)的作者张锐是郑州(今河南郑州)人。南宋的伤寒大家,《伤寒补亡论》的作者郭雍是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南宋法医学家郑克是开封(今河南开封)人,他着的《折狱龟鉴》是与宋慈的《洗冤集录》齐名的一部法医着作。金元四大家之一,攻下派的代表金代张子和是睢州考城(今河南兰考县,一说民权县)人。元代名医滑寿祖籍是襄城(今河南襄城县)人,他着有《读素问钞》《难经本义》,对《黄帝内经》和《难经》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着的《诊家枢要》和《十四经发挥》分别是诊断学专着和针灸专着,均在中医发展史上占有光辉的页。明太祖朱元璋的五皇子朱橚,就藩在开封,为周定王,他着的《救荒本草》,以河南的灾荒为背景写成,开创了对野生可食植物的研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着名的医史专家、明代的李濂是祥符(今河南开封)人,他的《医史》十卷,是我国首次以“医史”命名的医学史专着,书中为张仲景、王叔和、王冰等人补写了传记。
清代名医,《嵩崖尊生全书》的作者景日昑,是登封(今河南登封)人。清代温病学家的北方代表人物、《寒温条辨》的作者杨栗山是中州夏邑(今河南夏邑)人。清代着名的植物学家吴其濬,是河南固始县人,他撰写的《植物名实图考》和《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不仅是植物学的名着,也是继《本草纲日》后最重要的本草类着作,对世界医学曾产生过重要影响。还有很多很多,不再一一列举。据不完全统计,史传和地方志中有籍可考的河南古代医家多达1000余人。《周易·系辞上》曰:“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些着名的医家,犹如璀璨的群星,照亮了中医学发展的历史道路。
粤稽往古,从火祖燧人氏点燃华夏文明之火,改变了先民的食性,到酒圣杜康发明酿酒,促进了医药的发展;从殷墟甲骨文到许慎的《说文解字》,作为中医药文化载体的汉字,其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阶段得以确立和规范;从伏羲制九针、岐黄论医道,创立岐黄之
学,到伊尹着《汤液》,创中医汤剂;从道圣老子尚修身养性、庄子倡导引养生,到医圣仲景论六经辨证而创经方,确立辨证论治法则,成为中医学术的核心思想和诊疗模式,中医的经典着作《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纷纷问世;从佛教于汉代传人中国直到禅宗祖庭少林寺融禅、武、医于一体而形成的禅医文化,这切均发生在中原大地。
寻根溯源,我们深深感到是光辉灿烂的中原文明,孕育了中华瑰宝——中医药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中医药文化在中原文明的沃土中生根开花、发展壮大,并从儒、道、释及华夏文明的多个领域中汲取精华和营养,逐渐在九州大地兴旺发达,一直传到五洲四海,为华夏文明增添了绚丽的色彩,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作为后人,作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者,不能忘记,这是
我们的历史,这是我们的根脉。
中原古代医药名家留下的宝贵着作,积淀了数以千年的中医精华,养育了难以计数的杏林英才。实践证明,中医的成才之路,除了师承和临证以外,读书是最基本的路径。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笔宝贵的文化财富,让广大读者顺利阅读这些古籍,并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原医学,我们组织了一批中医专家和从事中医文献研究的专家,整理编写了这套《中原历代中医药名家文库·典籍部分》。计划出版40余部,首批校注出版19部,随后陆续整理出版。此套丛书,均采用校注的形式,用简化字和现代标点编排,每本书前都有对该书基本内容和学术思想的介绍及校注说明,在正文中随文出校语,做注释,注文力求简明扼要,以便读者阅读。对中医古籍的整理研究,既是对中医学术的继承,又是对中医学术的发展;既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又是对后人运用的启示;既可丰富基础理论,又可指导临床实践。其意义深远,不可等闲视之。为了“振兴中医”和实现“中原崛起”这伟大的历史使命,我们这些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原中医学子,愿意尽一点绵薄之力。当然,由于水平所限,难免会出现一些缺点和错误,恳请学界同道和广大读者批评,以便我们及时修正。
《中医名家珍稀典籍校注》得以付梓,要诚挚感谢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汪林中社长、李喜婷总编、马艳茹副总编等领导和医药卫生分社的同志们,是他们的远见卓识和辛勤劳作玉成了此事。承蒙着名中医文献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钱超尘教授在百忙中为本套丛书作序,深表谢意。时值辞旧迎新之际,祝愿我们的中医事业永远兴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