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中国科举制度通史》PDF电子书全5册。由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出版,由张希清,毛佩琦,李世愉主编。Y26万圣书城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从隋唐起,直至清末,科举制度在中国延续了1300余年,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学术界普遍认为,要全面深刻地研究古代中国、传承中国古代的学术文化,离不开对科举制度的研究。而在此之前,学术界还缺少一部全面系统阐述中国科举制度历史,剖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多方面的多重影响,并详细介绍科举制度在各个朝代如何运作的大型通史。《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是由张希清、毛佩琦、李世愉三位在学界有重要影响的专家主编领衔,由所在领域学有专攻且有影响的学者撰写的大型项目。Y26万圣书城Y26万圣书城《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包括五卷、452万字。总论部分从宏观层面综论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深远影响、研究科举制度的意义以及科举制度在各个时期的不同特点。然后分隋唐五代卷、宋代卷、辽金元代卷、明代卷和清代卷五卷,以大量资料和扎实研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科举制度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深刻剖析了科举制度对每个时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多重影响,并根据每个时代的特点对当时科举制度的实际运作情况、独特性和后果等予以生动细致的叙述与分析。具体如下:Y26万圣书城隋唐五代卷,金滢坤着,108万字,主要内容涉及隋唐五代时期的“常科”、“常科乡贡”、“常科省试”、“省试制度的完善与防弊措施”、“制举的确立与发展”、“武举的确立与发展”、“科举制度的影响与作用”等多方面,详述隋唐五代时期科举制度的发生、发展、完善及其影响。Y26万圣书城
宋代卷,张希清着,104万字,对宋代贡举制度的应举资格、解试、省试、殿试、考场管理、考试内容、考校、特奏名、锁厅试、宗室应举、贡举后的各种活动与恩赏以及武举、制举、词科等进行了全面、深入而细致的梳理、考辨,使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宋代科举制度的方方面面。Y26万圣书城
辽金元代卷,68万字,武玉环、高福顺、都兴智、吴志坚着,介绍了、金、元三朝科举考试的几个不同阶段及历史影响,对三朝科举史中的具体问题进行辨析,阐述了辽、金、元三朝的科举制度的内在联系及历史影响。Y26万圣书城
明代卷,郭培贵着,75万字,主要内容涉及“科考”、“乡试”、“会试、”、“殿试”、“庶吉士考选及其培养制度”、“对科举作弊的惩治”等明代科举考试的几大主要内容,附录明代历科录取进士统计表,详述有明一代科举制度的定制、发展、变化以及影响。Y26万圣书城
清代卷,李世愉、胡平着,主要内容涉及“童试”、“乡试”、“会试、”、“殿试”、“朝考”等清代科举考试的几个不同阶段,又以“贡院与科场经费”、“考试文体及缮卷、阅卷条规”、“宗室、八旗之科举”、“武举”、“制科”、“落第政策”、“科举的废除”以及“清代科举的地位与作用”等多方面,详述有清一代科举制度的定制、发展、变化以及影响。Y26万圣书城 Y26万圣书城
Y26万圣书城
Y26万圣书城
Y26万圣书城
Y26万圣书城
《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是国内科举制度史研究的大型总结性、原创性着作,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内科举制度研究领域内缺乏大型通史的空白,之前已被列为国家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和上海市2015年度重点项目,在中国废止科举制度110周年之际推出这一有极高学术含量的大型通史着作,受到中国古代史、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社会史尤其是考试制度史领域相关学者的重视。Y26万圣书城
《中国科举制度通史》书目:Y26万圣书城
Y26万圣书城中国科举制度通史 隋唐五代卷Y26万圣书城
中国科举制度通史 宋代卷Y26万圣书城
中国科举制度通史 辽金元代卷Y26万圣书城
中国科举制度通史 明代卷Y26万圣书城
中国科举制度通史 清代卷Y26万圣书城
Y26万圣书城Y26万圣书城
《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序言:Y26万圣书城
选择什么样的人来管理社会,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大问题。儒家经典中有这样的表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因为天下为公而做到选贤举能,或因为选贤举能而达成天下为公,这是对远古理想社会选举的描述,也是对后世选举的期待。Y26万圣书城
中国传统文化之优秀,在于其中的理性精神。古代典籍中对于传说时代的描述,保留了许多人类文明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我们的先民怎样学会狩猎耕田,怎样学会筑巢造屋,怎样学会缫丝织布,以至于各个时期的婚姻形态,无不涉及。而这些记述大都在科学考古中得到了印证。自有人类,就有社会,就需要管理,生产活动、文化活动、社会活动都要有人进行组织。“天下为公,选贤举能”,就是在远古的社会形态下产生的选举制度。人类最早的组织和管理是自然形成的。在私有制还没有出现时,也就是所谓天下为公的时代,众人公认的贤能,脱颖而出,承担起了组织和领导的责任。即使是部落、部族的最高首领也是公推的。传说时代的禅让,就是把治理天下的责任传给贤能。尧以天下授予舜,舜以天下授予禹。这成为中国历代思想家歌颂和追慕的盛事。当然,这是极具理想色彩的。Y26万圣书城
Y26万圣书城自传说中的大禹改变禅让制,把天下传给自己的儿子后,中国开始了第一个家天下的时代一一夏。但是,虽然天下巳经属于一家一姓,历代在名义上却没有改变公天下的诉求。特别是后世确立了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统治思想以后,“天下为公”成为历代统治者标榜的旗帜。Y26万圣书城
历朝历代的君主自称天子,自命为公天下的代表者,在维持一家一姓的利益的同时,也要照顾全天下子民的利益,而天子所选任的各级官员,理论上就成为天下为公理念的执行者。他们虽然是一姓的家臣,但同样负有维护这种“天下为公”的责任。一方面,各级官员要维护天子的权威,维护天子在天下四裔的独尊地位,保证天下一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另一方面,则要维护天下一国家的秩序,号称保护万民利益,以使子民各安其位。天子自称奉天命行事,在大多数情况下,天子是虚位化的,一个高悬的天,为天子以至于万民所尊奉,天下为公顺理成章地成为自天子以至于百官的信仰,家天下也就被标榜为公天下。在“天下为公”的旗帜下,需要把贤能之士选拔出来担任各级官员,协助天子治理天下。在选举贤能上也要做到对天下臣民的公平,天下子民,不分血统,不分出身背景,都应该有同等的参与国政的机会,他们中间的贤能,都应该被平等Y26万圣书城地选拔出来。是否实现了选贤举能又成为“天下为公”的重要标志。Y26万圣书城
然而,在存在巨大差异的社会中,实现天下为公是不可能的。实际上,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天下一国家所能维护的所谓公平,仅仅是“合理的”不平等的秩序,或者说把不平等保持在“合理的”程度上。天下各等级、各阶层的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他们的利益,都受到不同的约束,都被限制在可能的范围之内:各等级、各阶层的权益不遭到超过限度、超过承受能力的损害;各等级、各阶层的权益也不能超过限度地膨胀,不能因此损害其他等级、阶层的应得利益。如此,则大家相安无事,天下太平。最理想的状态也仅能达到这一程度。这就是“合理的”不平等的秩序。打破这个平衡,就会发生动乱,就会要求达成新的平衡。那么,在这种秩序下,天子或国家不能仅仅维护某一等级、某一阶层的权益,而必须维护全天下各等级、各阶层的有限制的权益,天子也就成了这种不平等的但合理的“正义”的代表者、维护者。后世所标榜的“天下为公”不过如此。所谓治世,所谓盛世,也不过是接近这样一种状态而已。那么,历代选举制度的变迁,就是不断地追求这种平衡的公平,平衡被打破,再调整、再平衡的过程。Y26万圣书城
贤能是社会的精英,是人类智慧的集中承载者。以贤能治国,国才能治;以贤能治事,世才能治。贤能对于治国治天下极为重要。孔子认为三代之善治,就是因为人才之盛:“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又曰:“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像卫灵公那样的国家,即使国君无道,因为有了仲叔圉、祝铊、王孙贾等等贤能之Y26万圣书城臣,国也不会亡。同样,孟子也认为强国必须任贤:“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不信仁贤,则国空虚”;“不用贤,则亡”。Y26万圣书城
然而,要把贤才选出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在最原始的社会里也要设计出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历史典籍这样描述最古老的选人制度形成的过程:自昔羲后,因以物命官,事简人淳,唯以道化,上无求欲于下,下无干进于上,百姓自足,海内乂安,不是贤而非愚,不沽名而尚行,推择之典,无所闻焉。爰洎唐、虞之官人也,俾乂水土,缉熙帝载.敷五教,正五刑,播百谷,典三礼,咨于四岳,明扬侧陋,询事考言,故举无失德。然犹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流四凶族,不仁者远,斯则选贤任能之大略也。Y26万圣书城“咨于四岳”,“询事考言”,是对所任用的人的能力、品德进行考察;“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是定期考核其任职的业绩以决定去取。这样的办法虽然简单,但包含了后世一切选拔人才的基本原则。Y26万圣书城
Y26万圣书城要把真正有德有才的人选拔出来,唯一的标准就是才与德是否合格,除此不可附加任何条件。这是选举公平公正的根本的保障。后世关于选举制度的建设、争论、调整都是围绕这一点进行的。古代思想家关于选拔人才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它们是后世建立选人用人制度的思想源泉。汉代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也成为历代选官用人的主要理论依据。孔夫子主张选用人才不论出身背景,只能以是否贤能为标准,宁可使用“野人”、没有地位的普通人,而不用“君子”、有地位有身份的人。孟子提出“立贤无方”,贤不是只在特定的地点、特定的人群中产生,用人要不论地位尊卑、不论关系亲疏:“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踰尊、疏踰戚。”人才的选用,可以与其尊卑亲疏关系不一致。同样,荀子认为,是贤能,就不要拘于资历、次序,立即提拔;不是贤能,也不要片刻迟疑,立即罢免:“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Y26万圣书城废。”④贤能的选拔,不能由个人、少数人说了算,要付诸公论。孟子认为选贤要征求众人的意见,还要对其实绩进行考察:“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学而优则仕”⑥是儒家的着名主张。其中包括了两层意思:一是,重视人的教育。人通过教育学习可以得到知识技能,也可以提高道德修养,必须重视对人的教育、培养。二是,只有那些学得好而有余裕者,才可以被选拔做官。学尚且不足,哪里还能做官?无才无德的人是不能胜任公职的。同时,孔子又主张“有教无类”⑦。教育者不能区别地对待教育对象,不能对教育对象有所选择,不能忽略任何人群。孔子相信教育、教化的力量,相信任何人有教即可成其善,甚至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这一思想对后世的养士、选士产生了重大影响。Y26万圣书城
有国者执政治国,需要贤能的支持和协助。如何把贤能选拔出来,历代政治家、思想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提出各种理论,尝试建立各种制度。自从夏开始的家天下,由于财产的私有,不仅不再共享财富,权力也属于私有。推举贤能的禅让制度被打破了,世袭成为天子的继承制,百官也无不传亲传Y26万圣书城子。《礼记,礼运》写道: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Y26万圣书城
所谓“大人世及以为礼”,“大人”所拥有的一切世代相传,成为最高的准则。在宗法、王权一体的情况下,依据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君主的继承关系,也用以确定各级官员的选任,血缘亲疏还用来确定爵位尊卑和官职高下。担任不同级别官职者享有多少不同的爵禄,而且世代相传,这就是世卿世禄制。但是,世卿世禄制之下,王和卿大夫之子并不可以简单地直接继承爵禄。不论出身多么高贵,都要经过“造”,即经过培养:王大子,王子,群后之大子,卿大夫、元士之适子,国之俊选,皆造焉。《礼记,王制》记载逐级选拔的“造士”程序是:乡论秀士,升诸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升于司徒者不征于乡,升于学者不征于司徒,曰造士。Y26万圣书城
经过培养的优秀者,还要经过“论辨”选拔,才能任用授禄。《礼记“王制》说:“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后使之。任事然后爵之。”由大乐正、司马逐级论辨,上报于王,做最后定论,根据定论授予爵位、俸禄: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司马辨论官材,论进士之贤者,以告于王,而定其论。论定然后官之,任官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Y26万圣书城
周代建立有学校,负责对王、卿大夫的子弟进行教育培养,他们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多次考试。《通典》说:“三王之代,朴散俗浇,难以道驭,务勤其教,立庠塾于乡闾,建黉学于都邑,训公卿大夫之子弟,设俊、造之目,而勖勉成之。自幼年入学,至四十方仕,然后行备业全,事理绩茂。”①周代的学校,“家有塾.党有庠,乡有序,国有学”。在学者一年、两年、三年、五年、七年各考校一次。七年合格者,谓之小成;九年再考一次,合格者谓之大成②。经过学校的培养并考试合格的公卿子弟才可以任官。Y26万圣书城Y26万圣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