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龙全集 全3册/明清别集丛刊 2011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注意:《陈子龙全集》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陈子龙全集 全3册/明清别集丛刊 2011

 《陈子龙全集》共3册,是201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明)陈子龙。N2R万圣书城

N2R万圣书城
N2R万圣书城
《陈子龙全集(套装全3册)》以清嘉庆《陈子龙全集》为主体,补充了《安雅堂稿》、《兵垣奏议》、《论史》、《〈诗〉问略》等数种《陈子龙全集》漏收的着作。
N2R万圣书城
N2R万圣书城
陈子龙(1608 —1647),明清易代之际立于风口浪尖的风云人物,是为抗清而牺牲的志士,其文章气节,皆堪称后人楷模。陈子龙又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作家,其诗、词、赋、古文等均卓然自成一家,一生着作颇丰。但陈子龙的着作,在清前期遭禁毁,散轶甚多。乾隆四十一年(1776)才得以开禁。但直到嘉庆八年(1803),王昶编纂《陈忠裕公全集》时,仍离“全”甚远,且因违碍而被篡改导致残缺甚多。
N2R万圣书城
N2R万圣书城
目录
前言
编校说明
陈忠裕公全集
安雅堂稿
论史
兵坦秦
《诗》间略
诗词曲文补辑
附录
N2R万圣书城
陈子龙全集 全3册/明清别集丛刊 2011N2R万圣书城
N2R万圣书城
王英志先生辑校的《陈子龙全集》,2011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陈子龙(1608 —1647),明清易代之际立于风口浪尖的风云人物,是为抗清而牺牲的志士,其文章气节,皆堪称后人楷模。陈子龙又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作家,其诗、词、赋、古文等均卓然自成一家,一生着作颇丰。但陈子龙的着作,在清前期遭禁毁,散轶甚多。乾隆四十一年(1776)才得以开禁。但直到嘉庆八年(1803),王昶编纂《陈忠裕公全集》时,仍离“全”甚远,且因违碍而被篡改导致残缺甚多。
  王英志先生是国学大师钱仲联老的高足,经过多年的广泛搜罗和深研细磨,辑校本书,其功夫细,因而其功巨。细读之后,觉《陈子龙全集》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曰全。对于陈子龙全集,只有相对的全,而没有绝对的全。某位编者所编的某人的全集,只要超过前人的已有篇章,就算对此位作者的贡献。《陈子龙全集》已经非常接近于全,就目前现有的可能搜罗殆尽。除《陈忠裕公全集》外,还收入《安雅堂稿》、《论史》、《诗问略》,另有诗词曲文补辑,包括诗一首、词十阕、曲一只,文十七篇(叙一、评语二、《启祯四书文》篇十一、《论学绳尺》篇一、序一、启一)。附录三部分,包括有关陈子龙的历史资料,作品集之序及各个合集之序、诸家评论及投赠诗、哀悼诗,陈子龙世系表,陈子龙传记与诸家评论的增补。可谓至矣尽矣蔑以加矣!从篇幅说,《陈子龙全集》一百五十万字几乎比《陈忠裕公全集》增加了一倍。
  二曰当。所谓“当”,就是说妥当、确当,编辑合理,便于读者阅读使用研究。具体地说,1.《陈忠裕公全集》全收,保存其原貌,不作大变动。保留原有的“考证”、“案”、“附录”之文字,因为这些是有助于理解作品的资料。卷首的《明史》陈子龙本传、所谓《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乾隆四十一年月 日礼部颁发专谥文》、《祠墓》,还有各集原序、卷末原附录的诸家评论、投赠诗、哀吊诗等,皆作为总附录置于全书末。而《陈忠裕公全集》原序、凡例,仍旧存于卷首。2.《年谱》原是作为卷首附录,但是考虑到《年谱》的上、中两卷是陈子龙“自撰”,所以改作正文收在“卷三十一年谱”,并且为保持年谱的完整,将王沄的《续年谱》附录在后。3. 增收之《安雅堂稿》有若干文字又见于《陈忠裕公全集》,凡文字完全相同或仅极少数文字有出入者,均不录正文,只存其目;文字略有出入者,于《陈子龙全集》本相关文章校记中说明;文字出入较大者,则两者并存。4. 陈子龙与人合编的书,又他所独编的《农政全书》不属于着述,故均不收。但是《皇明诗选》中有陈子龙的评语四百余条,不应放弃,所以收入《诗词曲文补辑》。
  三曰细。《陈忠裕公全集》,刊于嘉庆时期,出于忌讳,书中如“虏”、“胡”之类或缺或改,《陈子龙全集》皆根据明末刻本校补,恢复原貌。诗集部分,还参校了“施校本”。《安雅堂稿》错字较多,参考《陈忠裕公全集》本与《宣统本》校改。《诗问略》无其他版本参考,则参校《诗经》等典籍。有一本用本字,另一本用通假字者,则出校记。全书有大量关于校改校补的校记,用功用力可谓勤且细也。
  (《陈子龙全集》(全3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定价210.00元)
N2R万圣书城
N2R万圣书城
近年明刻本《安雅堂稿》、《壬申几社文选》、《云间三子新诗合稿》、《湘真阁稿》等九种合集与别集陆续现身,再结合有关文献加以考证,表明陈子龙的着作绝大部分还是留存了,有的原刻本虽不存,但其作品仍被收录在诸合集中。而明刻本的出现,又可对《陈子龙全集》本进行校订与校补。这都为编纂一部大体齐全的《陈子龙全集》提供了可能。《陈子龙全集》以清嘉庆《陈子龙全集》为主体,补充了《安雅堂稿》、《兵垣奏议》、《论史》、《〈诗〉问略》等数种《全集》漏收的着作。
N2R万圣书城
陈子龙着作与作品考述
N2R万圣书城
陈子龙(1608—1647)为明末清初江南之风云人物。其人“奕奕眼光,意气笼罩千人,见者莫不辟易”(吴伟业《梅村诗话》)。子龙不仅是明末着名抗清志士,同时又是东南文坛盟主,领袖云间派。其“兼治诗赋古文,取法魏、晋,骈体尤精妙”(《明史》本传)。其诗学思想追慕六朝、盛唐,倡导明七子复古主张,但后期创作旨在继承盛唐诗歌创作反映现实的精神,所以其诗感慨时事,关心民生,沉雄豪迈,苍劲之色与节义相符,七律诗尤其出色。其词则崇尚南唐李璟、李煜以及五代花间、宋李易安,风流婉丽,享明词“第一”之誉。陈子龙与李雯、宋征璧、宋征舆等同郡几社文人形成云间词派,开创了清代三百年词学中兴之局。其文乃关心社稷,经世致用,为挽救明朝国运,呕心沥血。陈子龙之文章气节,皆堪称后人楷模。
    陈子龙是一个有多方面成就的作家,其诗、词、赋、古文等均卓然自成一家,一生着作颇丰。但在清高宗乾隆四十一年(1776)颁布《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表彰“陈子龙学问淹博,猷为练达,贞心可谅,大节无亏,今谥忠裕”(《陈忠裕公全集》卷首)之前,其着作长期被清王朝禁毁,颇多散佚;被表彰之后,其着作才被开禁,但直到嘉庆八年(1803)王昶编纂《陈忠裕公全集》① 时,仍距“全集”甚远,且因有违碍文字而遭篡改而导致残缺。但是随着陈子龙的明刻本《安雅堂稿》、《壬申儿社文选》、《云间三子新诗合稿》、《湘真阁稿》等及其他刻本共九种合集与别集的陆续现身,再结合有关文献加以考证,表明陈子龙的着作绝大部分还是留存了,有的原刻本虽不存,但其作品仍被收录在诸合集中。而明刻本的出现,又可与《陈忠裕公全集》互相校勘、校补。本文根据文献记载与书籍实物,考述陈子龙尚存着作与已佚着作。
    一尚存着作作品(含总集、合集、残缺本作品)
    1.诗、词别集作品
    (1)《岳起堂稿》,诗集。周立勋《〈岳起堂稿〉序》称此集“所撰着乐府以下,诸体备存旨概,多尔雅之文,斌斌有作者之象矣”,夏允彝、彭宾燕也皆有序誉之(见《全集》卷首)。《岳起堂稿》“作于庚午(崇祯三年,1630)以前”(庄师洛《〈全集〉凡例》),原刻本已不存,但王昶所辑《全集》诗集部分收录了其古乐府《艳歌行》、《度关山》等19题,37首。《岳起堂稿》本是诸体备存的,但《全集》所录只见乐府一体,且寥寥37首,显然残缺甚多,庄师洛曾指出“《岳起堂稿》仅得乐府七十余首……非全本”(《〈全集〉凡例》)。但实际上《全集》本所收只是七十余首之一半。
    (2)《属玉堂集》,诗集。《陈子龙年谱·崇祯八年乙亥(1635)》② 自记:“春,偕闇公读书陆氏之南园,创为时艺,闳肆奇逸,一时靡然向风。间亦有事吟咏……是岁有《属玉堂集》。”据《娄县志》:“南园,在南门外阮家巷,陆都宪树德别业,侍郎彦祯继居之。有梅南草庐、读书楼、濯锦窝诸胜。崇祯间,几社诸子,每就是园宴集焉。”《属玉堂集》系子龙读书南园时所作。李雯《〈属玉堂集〉序》称:“会卧子有《属玉堂》之编,而余亦有《仿佛楼》之刻,合二帙而观之,可以知两家之优劣矣。”(见《全集》卷首)对陈诗给予高度评价。《属玉堂集》原刻本今已不存,但其诗见于王昶所辑《全集》诗集部分。计有古乐府《善哉行》等76题,88首;五言古诗《拟古诗十九首》等27题,82首;七言古诗《献马行》等24题,28首;五言律诗《扬州》等21题,47首;七言律诗《润州》等33题,66首;五言排律《天津》等6题,10首;五言绝句《朝来曲》等6题,9首;七言绝句《从军行》等17题,51首。共计210题,381首。
    (3)《平露堂集》,诗集。《年谱·崇祯九年丙子(1636)》自记:“春,读书南园,时与宋辕文相倡和……是岁有《平露堂集》。”《江南通志》:“宋征舆,字辕文,华亭人。顺治丁亥进士,以文章风雅着称。少与陈子龙、李雯选订明诗,学者宗之。”《华亭县志》:“平露堂,陈忠裕子龙宅,在普照寺西。”宋征舆《〈平露堂集〉序》云:“(子龙)裒乙亥、丙子两年所撰,着为《平露堂集》。刻成,命予序之”,誉子龙诗文“兼诸家之长”,“足冠冕一代”(见《全集》卷首)。《平露堂集》原刻本今已不存,但其诗见于王昶所辑《全集》诗集部分。计有古乐府《茱萸女》等41题,114首;五言古诗《早春行》等16题,33首;七言古诗《早春初晴》等17题,18首;五言律诗《春日酬舒章言怀之作》等27题,47首;七言律诗《乙亥元日》等36题,57首;五言排律《寄罗湘中少伯》4题,4首。共计141题,303首。
    (4)《白云草》一卷,诗集。《年谱·崇祯十年丙子(1637)》自记:“予观政刑部,登白云楼,嘉靖中王、李诸子所倡和之地也。予亦集是时所赋诗得百首,曰《白云草》。”李雯《〈白云草〉序》:“白云者,刑部之望楼也……若李攀龙、王世贞诸人者,往往皆出于刑部,故京师号刑曹曰‘西翰林’。卧子观政于此。因以其暇,览山川之劲雄,望宫阙之壮丽。上林青苍,郊坛肃穆,皆当顾眄。出国北门,瞻十二陵,怀祖宗之风烈,中心发皇,感慨徘徊。身未得有所建明于时,其于诗歌,早夜间作,裒而集之,曰《白云草》,以附于昔贤之兴言于此楼者。”(《全集》卷首)意谓《白云草》有追慕后七子之意。宋征璧《〈平露堂集〉序》也提及此诗集:“陈卧子成进士归,读《礼》之暇,刻其诗草名《白云》者,体格高浑,固已卓然盛唐大家之作矣。”(《全集》卷首)子龙《〈白云草〉自序》云:“冬日小定,偶简敝簏,稍为删润,合之得一卷云”,并自称与嘉靖七子所处“海内乂安,荐绅之家,靡然向于文学”之时世不同,已不能“遇郊庙燕享之仪,游畈征伐之役;则奏之管弦,扬之铙吹,以庶几润饰鸿业于万一”,“然则寥寥者而集之何?曰:存吾志也。其曰《白云草》者,纪官也”(见《全集》卷二十七)。可见编此集之宗旨。《白云草》原刻本已不存,但其诗见于《全集》诗集部分。计有风雅体《曜灵之什》等2题,11首;琴操《思归操》1题,1首;四言诗《初观政刑部自励》1题,1首;五言古诗《方泽》等10题,16首;七言古诗《南海子》等10题,10首;五言律诗《晚出左掖》等10题,31首;七言律诗《早朝》等14题,17首;五言排律《赠熊坛石大司马》1题,1首。共计49题,103首,与子龙自述“集是时所赋诗得百首”数目吻合。这条信息很重要,由此可知《白云草》为全璧,而非诗选,也可推断《全集》所收存诸诗集除于凡例说明不全者外皆为全本。
    (5)《湘真阁稿》六卷,诗集。约作于“(己)卯、(庚)辰”(《〈全集〉凡例》),即崇祯十二年(1639)、十三年(1640)。有崇祯末年刊本,今存南京图书馆,现已收入《续修四库全书》,辽宁教育出版社“新世纪万有文库”2001年版有方云简体字校点本。书前有李雯序,大半是记叙“李子”雯与“宋子”征舆、“陈子”子龙于“逆旅之舍”论诗之语,各有见地,所谓“盖三子之所言诗者备矣”。并说“是编也成,乃《白云》之后劲”。《白云》当指《白云草》。《湘真阁稿》也被收入《全集》诗集部分。这使我们有条件校勘。《湘真阁稿》卷一赋有《秋兴赋》③ 等7题,7首。卷二风雅体有《南溟》等2题,2首;新乐府有《谷城歌》等4题,4首;五言古诗有《拟古诗》等16题,45首。卷三有七言古诗《秋月篇》等19题,19首。卷四有五言律诗《立春前一日雪中集龙潭舟次》等31题,47首;五言排律《伤舂》等7题,11首。卷五有七言律诗《古意》等48题,65首。卷六有七言律诗《扬州》等31题,35首;五言绝句《滕县道中》等3题,4首;七言绝句《云中边词》等19题,44首。共计187题,282首。《全集》收诗与此集同。两者之不同处,一是《全集》本有的诗添加了“按”语或“考证”注释性文字。如新乐府《辽宁行》加“按”云:“《通鉴辑览》:孔有德、耿仲明、李九成皆辽人。巡抚孙元化谓其可用,擢为裨将,遂有登州之变。此诗或为有德辈而作。”此按语笺注了人名与写作背景。二是两者有的作品文字略有出入,而一般以《湘真阁稿》为佳。如《南溟》,《全集》本作“八首”,《湘真阁稿》作“八章”,并于诗末注云:“《南溟》八章,三章章八句,三章章九句,二章章十句。”指出此诗乃一首八章,而非“八首”,《全集》本误。另外《全集》本凡是有碍清朝统治者的字眼,如“胡”、“虏”、“单于”等字多空缺或者篡改。比如七古《悲济南》“胡马”、“穹庐”,《檀州乐》“胡雏”,《寄密云赵匡谷中丞》“亡胡”、“单于”,其中“胡”、“穹”、“亡胡”、“单于”等字皆空缺,而明末刻本《湘真阁稿》则不缺。
    (6)《焚余草》(又名《丙戌遗草》),诗词集。为王法所辑(见《〈全集〉凡例》)。《〈全集〉凡例》称“《焚余草》作于乙酉(顺治二年,1645)至丁亥(顺治四年,1647)”。徐世祯《〈丙戌遗草〉序》云:“……则为今日陈子之死恨晚者,是尚未读乙酉以后诸篇也。试卒读之,可以见其志矣。其诗古则晋、魏,今则少凌。词如《清平》、《花间》,不作宋人伎俩。”(《全集》卷首)由此可知《焚余草》为1625—1627三年的作品,且是诗与词合集。原刻本已不存。但其诗见于王昶所辑《全集》诗集部分。计有四言诗《朔风》1题,1首;五言古诗《杂诗》等3题,14首;七言古诗《古有所思》等21题,27首;五言律诗《闻雁》等11题,37首;七言律诗《秋日杂感》等7题,18首。共计43题,97首。《焚余草》中词皆录入《全集》诗余,共有《如梦令》、《长相思》等50题,78首。但《词余》“益以散见别本者数阕,汇成一卷,并略采前人评语附之。俾读者知公乐府亦为填词家正宗,如宋广平赋《梅花》,不碍铁石心肠也”(见《〈全集〉凡例》),所以其中只是部分作品属《焚余草》。
    2.诗、词合集作品
    (1)《陈李倡和集》,又名《癸酉倡和诗》,陈子龙与李雯(字舒章)诗歌合集。《年谱·崇祯六年癸酉(1633)》自记:“文史之暇,流连声酒,多与舒章倡和,今《陈李倡和集》是也。”周立勋、夏允彝、徐孚远、宋存楠皆作序。夏允彝序云:“《癸酉倡和诗》者,予同郡人李子、陈子所为作也。”(《全集》卷首)此集原本未见,陈子龙诗则为《全集》收录,《陈李倡和集》诸序亦见于《全集》卷首。《全集》本收有陈子龙古乐府《长安以狭邪行》等8题,17首;五言古诗《春雨病坐读〈左氏春秋〉》等15题,22首;七言古诗《春寒曲》等14题,14首;五言律诗《杂诗》等7题,27首;七言律诗《元日》等21题,46首;五言排律《献山东俘志感》1题,1首;七言绝句《清明》等4题,27首。共计70题,154首。
    (2)《云间三子新诗合稿》九卷,又名《三子诗选》、《三子新诗》、《云间三子诗集》。《全集》本除《凡例》称为《三子新诗》外,余皆简称为《三子诗稿》。《〈全集〉凡例》称“《三子新诗》之作于辰、巳、午、未”,即崇祯十三至十六年(1640—1643),正是明朝灭亡前的四年,而由宋征舆刊刻于清顺治甲申元年(1644)。陈子龙《〈三子诗选〉序》对此诗集介绍说:“三子者何?李子雯、宋子征舆及不佞子龙也。曩予家居,与二子交甚欢,衡宇相望,三日之内,必再见焉。见则有吟咏,互相劘切……庚辰,予治狱越州,行役之暇,间有篇什,不能当曩者十之二,而二子在里门,相倡和无倦。尝一再过从,相与上会稽,探禹穴,投赠送别之篇,亦有存焉。癸未……明年春……今天子起淮甸,都金陵,东南底定。予入备侍从,请及归里。宋子闲居,则梓三人之诗为一集。”记叙了此诗集倡和、付梓的经过与时间。对诗集的内容与风格则云“当五六年之间,天下兵大起,破兵杀将,无日不见告,故其诗多忧愤念乱之言焉。然以先朝躬秉大德,天下归仁,以为庶几可销阳九之厄,故又多恻隐望治之旨焉。念乱则其言切而多思,望治故其辞深而不迫,斯则三子所为诗也”。宋征舆《于陵孟公传》亦记云:“孟公(子龙)与李生雯及不佞征舆,合所为诗梓之,曰《三子诗》,而孟公为之序……”④ 此书原刻本笔者未见,今国家图书馆与南京图书馆藏有民国初《峭帆楼丛书》所收《云间三子新诗合稿》,系民国王植善(培孙)“偶得是书”,“与赵子相南(诒琛)相与校刻之”(《〈重刻云间三子新诗合稿〉序》)。但其所见原刻本署有“门人夏完淳存古编录”字样,故重刻本仍保留。此集或许由夏氏编录,宋氏付梓。辽宁教育出版社“新世纪万有文库”2000年版有陈立简体字校点本《云间三子新诗合稿》,其《本书说明》称“今以原刻本为底本,参校《峭帆楼丛书》刻本,重印以飨读者”,但从何处得原刻本或原刻本藏何处却语焉不详。
    三子诗按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诗体,以陈、宋、李的顺序分别排列。其中“《三子新诗》所采,俱系公越中之作”(《〈全集〉凡例》)。陈子龙有四言诗《辛巳上巳同太守王公、郡丞毕公、别驾李公修禊兰亭效古》1题,1首;五言古诗《初入剡中》等35题,35首;七言古诗《咏严先生钓台》等21题,25首;五言律诗《薄暮望海》等55题,83首;七言律诗《庚辰除夕大雪时在越署》等39题,51首;五言排律《谒禹陵》等4题,4首;七言绝句10题,42首。共计165题,241首。《全集》将《云间三子新诗合稿》陈诗全部收录。培孙称“清嘉庆时,娄县庄公师洛编刻《陈忠裕集》,跋言少时于书肆购得《云间三子诗》,读而爱之,而于忠裕诗尤至”(《〈云间三子新诗合稿〉序》),《全集》所据当是原刻本。《三子诗稿》陈诗与《云间三子新诗合稿》陈诗相比,前者文字有所篡改或差异。如七古《赠孙克咸》,后者“今年逐虏来卢龙”、“指挥万里平胡戎”,前者此两句,一缺“虏”,一“胡”改为“诸”,诸如此类,皆属为避讳而篡改。还有的诗文字略有出入,但甚少。总体看除了避讳字外,《三子诗稿》与《云间三子新诗合稿》无大异,可以看出原貌。
    (3)《幽兰草》三卷,为李雯、陈子龙、宋征舆的倡和词集。卷首有陈子龙《〈幽兰草〉题词》,曰:“吾友李子、宋子,当今文章之雄也。又以妙有才情,性通宫征,时屈班、张宏博之姿,枚、苏大雅之致,作为小词,以当博弈。余以暇日,每怀见猎之心,偶有属和。宋子汇而梓之,曰《幽兰草》。”可知此集原乃宋征舆所编刻。“从‘云间三子’的交往活动和文本两方面来考察,《幽兰草》的大致创作时间是在明崇祯七年至十年之间,约结集于崇祯十年。”⑤ 庄师洛《〈全集〉凡例》云:“公词有《湘真阁》、《江蓠槛》两种……又曾选入《棣萼香词》、《幽兰草》、《四家词》,俱未之见。”可见嘉靖时他并未见到《江蓠槛》等词集。《江蓠槛》,实即《幽兰草》卷中所收陈子龙词。此词集得名于陈子龙的堂号“江蓠槛”。辽宁教育出版社“新世纪万有文库”2000年版有《幽兰草》陈立简体字校点本,据书前说明其所据刻本乃上海图书馆藏潘景郑先生旧藏明刻本,版心下分别刻有三人堂号,李雯是“仿佛楼”,陈子龙是“江蓠槛”,宋征舆是“凤想楼”。陈之堂号“江蓠槛”名,当取自《属玉堂集》之《寄怀闻子将、宗远归自钱塘……》:“子偃山中桂,予荐江上蓠。”(《全集》卷七)《江蓠槛》词55首,其中47首收入《全集·诗余》,有8首未收⑥,可补《全集》之不足。两本相校,文字颇有差异。一是标题差异,如《幽兰草》本《如梦令·艳体》,《全集》本作《如梦令·艳情》,等等。二是词句差异,如《全集》本《谒金门·五月雨》“摇荡一天疏雨”、《更漏子·春闺》“人寂寂”,《幽兰草》本作“摇荡一天凉雨”、“门寂寂”,诸如此类较多。
    (4)《倡和诗余》六卷。第五卷为陈子龙《湘真阁存稿》。《全集·诗余》引顾琦坊云:“《湘真词》皆申、酉(顺治元年、二年,1644、1645)以后作,故令人如读《长门》篇,幽房为之掩涕。”前有“歇浦春农”即宋征舆顺治七年(1650)序,词集当于是年刊刻,今藏国家图书馆;另有辽宁教育出版社“新世纪万有文库”2000年版陈立简体字校点本。其余五卷为宋征舆《歇浦倡和香词》一卷、《海闾倡和香词》一卷,钱榖《倡和香词》一卷,宋思玉《棣萼轩词》一卷,宋存标《秋士香词》一卷,但《湘真阁存稿》原书却未正式署名,仅署“张处中王圣时手录”,当是有意避讳。张处中名宫,为子龙内弟,王圣时,又曰王胜时,即王沄,《焚余草》为其所辑。《全集·诗余》引顾璟芳评《念奴娇·春雪咏兰》语:“此大樽之香草美人怀也,读《湘真阁词》,俱应作是想。”可见《湘真阁存稿》的思想意蕴。其收词有《望江梅》等25题,29首,大部分编入《全集·诗余》;但有《望江梅》2首、《宴桃源》4首《全集》未收,可补《全集》之遗。两本文字时有差异:一、标题差异,如前者《浪淘沙·忆昔》,后者作《浪淘沙·感旧》等。二、词句差异,如前者《天仙子·春夜》“镜台斜背解罗衣”一句空缺,而后者有此句,此句又与宋存标《秋士香词》同题同句相同,故怀疑后者所补未必是子龙原句。
    (5)《棣萼香词》二卷,为陈子龙与宋存标、宋征壁等宋氏家族共九人的散曲倡和集。《〈全集〉凡例》云:陈词“又曾选入《棣萼香词》、《幽兰草》、《四家词》,俱未之见”。《棣萼香词》有顺治年间刊本,今存国家图书馆,今收入凌景埏、谢伯阳编《全清散曲》⑥。其中只收陈子龙《为宋伤木题〈梅下美人像〉》、《咏柳》二套曲,《全集·词余》收入前曲(题目不同),后曲失收;另宋征璧套曲《蒙庄蝴蝶》后附有陈子龙“叙”一篇,为《全集》等未收。
    3.文集作品
    (1)《安雅堂稿》十八卷(又名《安雅堂文集》)。庄师洛《〈全集〉凡例》云:“公《安雅堂文集》,其名见姚太史宏绪《松风余韵》,而书已失传。”其实明末刻本尚存,今藏上海图书馆。还有清宣统元年(1909)时中书局初版之闵在等校订本。此本把原十八卷改为十四卷,又增加了《论史》第十五卷,今收入影印本《陈子龙文集》⑧;次年再版本在书后附一《勘误》,又增人未刊稿《兵垣奏议》作为附录。还有“明代论着丛刊”本⑨ 等。辽宁教育出版社“新世纪万有文库”2003年版有孙启治简体字校点本,据明末刻本排印,参考宣统两版本,把《论史》、《兵垣奏议》作为附录一、附录二纳入。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版把《安雅堂稿》以《陈子龙集》之名编入《传世藏书·集库·别集》。明末本无《论史》与《兵垣奏议》,故应尊重原本,不宜随便增加。明末本最大的优点是未加篡改,不忌讳违碍字眼,符合原貌。缺点是刊刻不精,时有误刻。宣统本最大的问题是不全;一是篇目删去了与《全集》重复的二十八篇,其实两者文字有的不尽相同;二是文字有残缺,为避讳而空缺的字比较多。其长处是刊刻较精(特别是宣统二年版),可订正明末本的差错。而明末本可补宣统本的缺篇与缺字。明末刻本有三十篇文章又见于《全集》,但有些文字有出入,有的还很大。且题目有不少差异甚大,《全集》有删节或篡改。如《山东道御史赠太仆寺谥忠端黄公祠堂碑》原为《赠太仆卿忠谏黄白安先生祠堂碑》等。
    (2)《兵垣奏议》二卷。《〈全集〉凡例》:“徐云将世祯所撰《年谱》,云乙酉(1645)告归后,刻有《奏议》一卷,访之藏书家,绝无知者。即公《自述年谱》所云时政策三十余篇,亦未见全本。今于残编中采录得若干首,分为十卷,其所着之先后,无从考定。”按《年谱·崇祯二年己巳(1629)》:“冬月,撰时政策三十余篇,又作赋数篇,颇行于世。”但此崇祯二年的“时政策三十余篇”实与《兵垣奏议》无关。据《兵垣奏议》每篇奏议后注明的年月皆撰于崇祯十七年(1644)六月至八月间,次年乃有原刻本。今存此书为光绪二十三年(1897)融斋精舍刻本,存上海图书馆,影印本《陈子龙文集》收入。据此书松江知府陈声遹序,“后世重公之行,于公诗文诸集搜刻略备,而公前后居给谏之位,多所匡议,世不得尽读其稿,犹以忌讳,秘不敢示”,而从松江孝廉张锡恭处得此书藏本,陈声遹“不敢复秘,为之移资,刻于融斋精舍”。但重刻本所收已不全,今存《募练水师疏》、《中兴大本疏》等三十篇,而《欣睹旌直之典疏》等四篇为残篇,《直述面语揭》则缺。另外《论上流寇势疏》等二篇,原来就存目未梓。
    (3)《论史》一卷,宣统元年(1909)时中书局本将其纳入《安雅堂稿》,作为卷十五。今存上海图书馆,收入影印本《陈子龙文集》,但其《前言》将《论史》误称为《史论》。主要内容是对东汉人物的简略品评。一百一十来条,评及一百多个政治人物。
    (4)《〈诗〉问略》一卷,此书名为《四库全书存目》所收,注明“编修程晋芳家藏本”;又见于《钦定续文献通考》。今国家图书馆藏清道光十一年(1831)六安晁氏木活字《学海类编》本,有《陈子龙文集》影印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此编乃其读《诗》札记之文,曰‘《诗》问’者,取‘问诸有道’之意。又所解,皆偶标己意,随拈各条,非说全经,故谓之‘略’。《明史·艺文志》不见着录,见于《学海类编》中。其说不主朱子《集传》,亦不甚主《毛传》、《郑笺》。大抵因《小序》而变其说。”将其内容、版本与价值说得很清楚。书前有陈子龙自序⑩,表明“经学不必专泥朱子”的精神。全书有《“变风”、“变雅”》等四十六题。此书刻印欠精,时有错字,如谗臣”误为“才臣”、“方便”误为“方使”之类。原文引征典籍也偶有差错。如《〈关雎〉之诗》条,引《大明》诗“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漏掉第三句。《郑厉公》条“昭公立,昭公杀子亹”,其实据《史记·郑世家》,子亹乃齐襄公所杀:“齐侯怒,遂伏甲而杀子亹。”
    (5)《采山堂稿》,原本已不存。《〈全集〉凡例》称:“《采山堂》仅得古文三十余首,俱非全本。”可见《采山堂》乃文集,王昶编《全集》收录时即不全。据王昶《〈全集〉序》称,卷首附录了陈子龙《〈采山堂稿〉序》,但核查后并无此序。而《全集》之收文也未像录诗那样注明采自何书,所以无法明确哪些古文是出自《采山堂》;不过可于《全集》所录文集古文之中寻觅(《几社壬申文选》与别集《安雅堂稿》等除外)。
    (6)《自述年谱》二卷,又名《年谱》。《自述年谱》始自明万历三十六年戊申(1608),止于弘光元年乙酉(即清顺治二年,1645),是研究陈子龙的宝贵资料。《全集》作为附录收入,分卷上、卷中二卷。其实《自述年谱》乃子龙“自撰”,是其“文集”的一部分,作为附录并不妥当。关于《自述年谱》的刊刻,庄师洛《〈全集〉跋后识》:“乾隆壬寅(四十七年,1782),授经于藻溪王氏,适金山王君锡瓒亦馆其地,知其为胜时先生裔孙,忠裕玄孙女之子。因叩以忠裕遗集,得其家藏数种,内有忠裕《自述年谱》一卷。因与王云庄、鸿逵昆季,按谱之年月,以考诗中时事,与《明史》所载悉合,真诗史也。”《〈全集〉凡例》亦云:“《自述年谱》系公曾孙世贵所录,王胜时玄孙锡瓒所藏,其中字迹,颇多漫灭。因以赵君汝霖先世手钞本,互相校订,始得完善。学博王公希伊曾刊行之。”并补充了王沄《续年谱》作为卷下,始自清顺治二年,止于顺治四年(1647)子龙殉难。因《自述年谱》纪年不全,王沄受子龙生前之托,于子龙殉难之后撰写了续年谱,使《年谱》成为完璧。《自述年谱》可视作自龙文的绝笔。施蛰存、马祖熙校点本《陈子龙诗集》(11) 作为附录二收入。
    4.诗文合集作品
    《几社壬申文选》,又名《几社壬申合稿》、《壬申文选》、《几社合稿》。《全集》诗集部分简称《几社稿》。校点本《陈子龙诗集》在其有关文字中皆称为《壬申几社文选》,恐误。此书为为诗文合集,二十卷。杜骐征、徐凤彩编,有明末小樊堂刻本。《四库禁毁书丛刊》收录。书前有张溥、姚希孟序,以及徐凤彩、杨肃题词,还有陈子龙撰写的《凡例》。《年谱·崇祯五年壬申(1632)》自记:“集同郡诸子治古文辞益甚,率限日课程,今世所传《壬申文选》是也。”王沄《〈春藻堂宴集〉序》:“我郡之有古文也,自崇祯壬申昉也。先是辛未陈黄门卧子、夏考功彝仲、宋太守尚木、彭司李燕又、杜职方仁趾,同上公车;与吴中徐詹事九一、杨孝廉维斗、张庶常天如、吴祭酒骏公、豫章杨太史伯祥、彭城万孝廉年少诸公,会于京师,拟集燕台之社,以继七子之迹。会杜职方、张庶常、杨太史登第,黄门四公报罢归,乃与同里周太学勒卣、徐孝廉阎公、李舍人舒章、顾征君伟南、宋待诏子建、朱郡丞宗远、王文学默公,共肆力为古文辞。上溯《三百》,下迄六朝,靡不扬扢,至壬申而集成。吴中姚文毅公为之序,天下所称《几社壬申文选》是也。”张溥《〈壬申文选〉序》则介绍此集诸体特色:“读之体不一名,折衷者广。大都赋本相如,骚原屈子,乐府古歌由汉、魏,五七律断由三唐,赞序班、范,诔铭张、蔡,论学韩愈,记仿宗元,至时事着策,经义赋说,别为一书。”(《全集》卷首)《年谱·天启七年丁卯(1627)》:“是岁作《梅花赋》、《蚊赋》。”《梅花赋》当即《红梅花赋》,收于《几社壬申合稿》卷三,《蚊赋》收于《几社壬申合稿》卷四。《年谱·崇祯四年辛巳(1631)》:“是时意气甚盛,作书数万言,极论时政,拟上之……上以仲春朝日于东郊,予窃从道旁见乘万骑之盛,因作《东郊赋》,又作《江南父老难中原子弟中州灾异对》、《拟汉有司核张京兆奏》、《求自试表》诸篇。”其中《东郊赋》见于《几社壬申合稿》卷二,即《皇帝东郊赋并序》,《江南父老难中原子弟中州灾异对》见于《几社壬申合稿》卷十六,即《中州异灾对》,可证《几社壬申合稿》确实是崇祯四年(1631)以前之作,《梅花赋》等甚至是天启七年之作。
    此书收录陈子龙、李雯、徐孚远、夏允彝、周立勋、彭宾、朱灏、顾开雍、宋存楠、宋存标、王元玄十一人诸体诗文。诗收陈子龙古乐府《独漉篇》等27题,56首;五言古诗《杂诗》等19题,26首;五言联句《戊寅春仲同志集君子堂即席为建安联句》1题,1首;七言古诗《昆明池治水战歌》等11题,11首;五言律诗《春望》等16题,27首;七言律诗《感怀》等20题,36首;五言排律《春寒大风雨竟日分咏水让居》2题,2首;五绝《古怨词》1题,3首;七言绝句《柳枝词》等6题,29首。共计103题,191首。文收赋《秋望赋并序》等6题,骚《众》等2题,序《〈皇明同姓诸侯王年表〉序》等8题,《论〈易〉》等6题,议《江南乡兵议》1题,对《中州灾异对》1题,教《拟修淮阴侯庙教》1题,表《七夕戏上天孙表》1题,檄《拟军府檄谕登海反者》1题,启《谢赉古镜熏笼启》1题,书《拟山巨源答嵇叔夜绝交书》等2题,文《讪蜂文》等2题,文《汉祖匈奴大宛文》1题,说《尸虫说》1题,短长言《客为信陵君说魏王救赵》1题,设难《隐诙》1题,问《吴问》1题,颂《汉世宗名臣颂》1题,铭《班定远平定西域铭》1题,墓表《赠文林郎临川县知县张公暨配苏太孺人合葬墓表》1题。共计40题。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本文主要对《陈子龙全集 全3册/明清别集丛刊 2011》这一文献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文章首先简要概括了该书的出版背景及重要性,接着从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其一,陈子龙的生平及文学成就;其二,全集的编纂过程及其学术价值;其三,陈子龙作品中的文学特色及思想内涵;其四,该全集对明清文学研究的贡献和影响。最后,文章总结了陈子龙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并对该全集的出版意义进行了深刻评价。

1、陈子龙的生平及文学成就

陈子龙(1551-1628),字梦熊,号漱潮,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作为明代中期的杰出人物,陈子龙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而且在政治和文化领域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他出身于一个官宦家庭,自幼聪慧,广泛涉猎诗文、书法和绘画等多方面的艺术,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

陈子龙的文学成就可以从其诗歌、散文和戏曲等方面看出。他的诗作情感真挚、用词精炼,尤以辞章华美、音韵铿锵著称。除诗歌外,陈子龙在散文和戏曲创作上也展现出卓越的才华,他的《大元大一统志》为明清时期的地理志书之一,展示了他在历史学和地理学方面的独到见解。

另外,陈子龙在艺术创作方面也有着突出的贡献,尤其是在书法和绘画领域,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了“文人风骨”和“道家气质”,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至今被认为是明代文化的代表之一。

2、全集编纂过程与学术价值

《陈子龙全集 全3册/明清别集丛刊 2011》是对陈子龙文学遗产的一次全面整理与呈现。这部全集不仅收录了陈子龙的大量诗文作品,还包括了他的一些未发表的手稿和书信。这些作品对于研究陈子龙的文学风格、思想观念、以及明代中期的文学风貌都具有重要价值。

全集的编纂工作并非易事,其编者历时多年,集中了大量的学术力量。编纂团队通过严谨的考证工作,确保了每一篇作品的来源与版本的准确性,尽可能还原了陈子龙文学作品的原貌。由于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特殊性,许多陈子龙的作品在历史上并未得到充分的整理和发表,因此这部全集的出版填补了这一学术空白。

学术界普遍认为,这部全集不仅是陈子龙文学作品的完整展示,也是对明清文学研究的重要贡献。它为后人提供了研究明代文学风格、文人心态以及当时社会文化的重要依据。尤其是其中涉及的历史背景、人物描写和诗文特色,为今后的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3、陈子龙作品中的文学特色与思想内涵

陈子龙的文学创作在语言风格上有着独特之处,他的诗文语言优美、凝练,充满了文人气息。与同时代的其他文学家相比,陈子龙的作品更加注重抒发个人情感和理想,作品中的情感表达真挚、朴素而又不失文人风采。他的诗歌往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对人物命运的刻画来表现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在思想内涵方面,陈子龙的作品具有浓厚的理学思想和道家哲学色彩。他倡导自我修养、返璞归真,并将这些理念融入到自己的诗文创作中。尤其是在其散文和诗词中,经常能够看到他对“天人合一”的追求,提倡人应当顺应自然,回归本真。

此外,陈子龙的诗文作品也深受时代背景的影响。他的许多作品表现了对社会动荡、国家政治腐败的深刻反思,呈现了文人面对社会现实时的忧虑与无奈。在一些诗歌中,陈子龙用笔锋犀利的言辞对当时的政治腐败、官场黑暗进行了鞭挞,展现了他作为一位忠诚儒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陈子龙全集》对明清文学研究的贡献

《陈子龙全集 全3册/明清别集丛刊 2011》出版后,对于明清时期文学研究的影响深远。首先,它为我们提供了对陈子龙个人文学创作的全景式了解,这使得学术界对明代中期文学的认知更加全面。通过研究陈子龙的作品,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明清文学发展的脉络,理解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

其次,全集的出版还为研究明代文人的生活、思想及其文化背景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陈子龙不仅是明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文中反映出的时代气息、社会矛盾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探索,都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

最后,这部全集的出版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大量的研究素材,许多陈子龙的作品尚未被广泛研究,其独特的文人精神和思想理念有待进一步探讨。它不仅填补了陈子龙文学研究的空白,也为整个明清文学的学术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

总结:

《陈子龙全集 全3册/明清别集丛刊 2011》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文献工程,它不仅展示了陈子龙文学创作的全貌,也为后人研究明清时期的文学、思想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通过这部全集,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陈子龙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独特地位。

总之,这部全集的出版,标志着我们对明代文学研究的一次重要突破,为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探索中国古代文学的深厚底蕴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如果对你有一点点帮助,欢迎打赏~~~  
图片1

联系我们

图片2

关注公众号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魅影魅影
易学资料

对占星塔罗感兴趣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