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曾国荃全集》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岳麓书社继2005年出版《魏源全集》之后,今年又推出一部由唐浩明先生编辑的重要湘籍名人着作《曾国荃全集》。《曾国荃全集》以其身后传世的《曾忠襄公遗集》为底本,并在此基础上广泛辑佚、重新编次、细加考订、认真校勘而成。《全集》共6册,第一、二册奏疏;第三册书札;第四册书札、电稿;第五册家书;第六册公牍、批牍、文集、诗词、联语、题铭、附录。各部分均按写作时间的循序编次,从曾国荃早期写给曾国藩的家书,到晚年与张之洞之间的电稿,时间跨度40余年。《全集》中“家书”部分,主要辑自台湾学生书局影印出版的《湘乡曾氏文献》;“附录”部分,除收录底本中的“荣哀录”外,又收入《清史稿》、《清史列传》等文献中的《曾国荃传》等几种主要传记资料和梁小进编撰的曾氏年表。《曾国荃全集》的整理系由中南大学、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和其他事业单位的研究人员合作进行。全集出版得到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历经两年编辑而成。它的出版不仅对研究湘军史和太平天国史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研究晚清历史的第一手资料。6V1万圣书城
6V1万圣书城一部重要的近代中国史料结集—《曾国荃全集》出版:6V1万圣书城
曾国荃,对于每一位稍知中国近代史的人来说,并不陌生。他是晚清“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的胞弟,早年随兄创办湘军,后独领一军,征战大江南北,是湘军与太平天国的战争中安庆、天京两个最重要战役的前敌统帅,因在湘乡荷塘曾氏传字房中排行第九,故时称“九帅”。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战争中,曾国荃功劳显赫,因而很快就从一位书生跻身于清统治集团,先后担任浙江、湖北、山西巡抚和河道、两广、两江总督,封一等威毅伯,逝世后赠太子太傅,谥忠襄。 6V1万圣书城
曾国荃去世后,其着作由长沙举人萧荣爵等编辑成书,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开雕,名曰《曾忠襄公遗集》,包括奏疏、书札、文集、批牍和年谱、荣哀录共六个部分,六十七卷,约175万字,收入了曾氏生前的大量文字,从而为我们保存了珍贵的史料。萧荣爵为湖湘名儒,曾任辛亥元勋黄兴的老师,饱读诗书,学识渊博,由他来主编这部遗集,本来是能够编得很好的。但据说是由于经费拮据等原因,致使其仍然存在收集很不完备、体例略显驳杂、编次颇多淆乱的问题,文字中也有不少错误之处。如曾国荃作为一位从军从政达三十余年的地方军政大员,其奏疏、书信、公牍、批牍、诗文,绝不应在175万字以下,我们从遗集中也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该集的篇目确有不少的阙失。又,中法战争时期,电报已经应用于军政事务,曾国荃先后任职两广、两江,函电交驰,颇为频繁,但遗集中一字未收。在编次上,该集大体上以时间为序,但无论是奏疏,还是书札、批牍,都有不少误置错乱,甲乙混淆,先后颠倒。所有这些问题,稍有不慎,都将给我们在利用这部有着重要史料价值的遗集时,带来诸多不便。而重新整理和编辑校勘这部着作,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6V1万圣书城
有鉴于此,长沙岳麓书社于2003年冬发起倡议,并邀请笔者和省会一些学者,重新整理和编辑一部新的《曾国荃全集》。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次年6月,《曾国荃全集》的编校正式启动,历经两年多的时间,终于2006年9月完成全部任务,迎来了这部新的《曾国荃全集》的问世。 6V1万圣书城
6V1万圣书城
新编《曾国荃全集》是在以《曾忠襄公遗集》为底本的基础上,广泛辑佚而成的。在三年中,我们深入有关图书馆、博物馆和曾氏故乡,访问了有关专家学者和曾氏后人,从清末以来出版的近百种书刊如《剿平粤匪方略》、《光绪朝东华录》、《八贤手札》、《湘乡曾氏文献》等,以及公私收藏中,辑得大量底本所未收入的奏疏、书信、公牍、电稿、诗文和联语题铭,共计711件,约50余万字,其中不乏未刊的原件、抄件、拓本,从而在原有的基础上较大地增加了新的内容。在广泛辑佚的基础上,我们对所有的文字细加考订,按照不同的体裁分为奏疏、书札、电稿、家书、公牍、批牍、文集、诗词、联语、题铭和附录十一个部分,又以撰写时间的顺序重新编次,从而理清了全书的脉络,厘正了原书的差错。新编的《曾国荃全集》,与清末《曾忠襄公遗集》相比较,不仅内容更为丰富,而且体例较为整齐,编次也较为合理了。它的编辑与出版,为我国史学界提供了一部重要的近代中国史料着作。 6V1万圣书城
《曾国荃全集》重要的史料价值,首先表现为它是研究曾国荃必不可少的第一手资料。如前所述,曾国荃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经历了从太平天国战争到中法战争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但史学界一直缺少研究,迄今为止,尚无一篇论文予以完整和全面的论述。以至提及曾国荃,人们一般地就只知是一位强悍敢战的武夫,在攻陷太平天国都城之后纵兵掠杀、大发横财的“九帅”。《曾国荃全集》较为系统和全面地公布了他人生旅程上的珍贵资料,他给皇帝的上书、与同僚及亲友的通信、给下级发出的指示和撰写的诗文等等。通过这些文献资料,我们可以看到,曾国荃不仅是一位能征惯战的武将,而且还是一位关注民生、心怀悯恻的官员。他即使在围攻南京、饷粮拮据的情况下,也要省出不少的钱粮,设置难民局,来救济南京城内放出的大批老弱妇女。光绪初年,我国发生“丁戌奇荒”,他任职于灾情最为严重的山西,为减轻灾情、救济灾民和筹办善后,不辞劳瘁,做出了重大贡献。我们还可以看到,在风云激剧变化的近代中国,曾国荃对于国情的认识,他在政治、军事、对外交往诸方面的主张,不乏鞭辟入里、深远独到的见解。 6V1万圣书城
关于曾国荃在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大发横财”的传说,近百年来几乎成为定谳。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并没有凭据”的怀疑。此书的出版,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供研究的资料,如咸、同之交曾国荃营造他宏大公馆时,部分泥木工的工价;同、光之间,他负债累累,以至不得不复出求官的过程。此外,本书还收入了不少曾国荃与诸子侄的书信,其中充满了关怀与慈爱,又时有以那难懂的湘乡方言与晚辈轻松愉快的交流,读来几乎令人不能相信,这竟出自一位曾指挥千军万马血战沙场的统帅之手。《全集》全方位地、真实而又生动地反映了曾国荃的一生和他一生的方方面面,这也是很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6V1万圣书城
我国着名的历史学家罗尔纲先生曾经指出:“湘军的研究,在中国近代史上是居于首要的地位的。”《曾国荃全集》作为一位湘军将帅着作的结集,共六册,达240万字,其对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本书收辑的曾国荃着作,在撰写年代上,始自道光二十八年(1848)的家书《致伯兄》,止于他逝世(光绪十六年即1890)之前的《复张之洞》书,时间长达近半个世纪。本书也可以说是这数十年中国社会情势,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与风土人情、社会风俗等各方面的一种记录,具有多方面的史料价值。 6V1万圣书城
湘军史料是本书最主要的部分,从湘军的创办、与太平天国及捻军的战争,直至湘军在中法战争中的作用,本书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此外,在曾国荃协助创办湘军、他与曾国藩及其他将帅的关系等方面,此书也保存了不少鲜为人知的史料。天京战役后湘军的裁撤,为湘军史之大事,以往的观点多认为这是曾氏兄弟为避免清廷疑忌而自翦羽翼之举。本书的有关史料却表明,早在攻陷天京之前,曾国荃就因军饷积欠太巨、时有饥溃之虞,即打算“克城后拟将亲招者悉数裁撤归农,只留长公拨来之军防守地方”。同治五年八月,曾国荃弹劾满族贵族、湖广总督官文,惊动朝野,但史书少有记载。《全集》完整收录了他整顿湖北兵事饷事、奏劾官文亲信唐际盛及官文的密折和有关书信,从而使我们得以窥见这一事件的经过。光绪年间,曾国荃担任山西巡抚,主持全省赈灾事宜;后任两广、两江,筹划江海防务,事关重大。《全集》中对这起特大灾荒及其救灾经过,对中法战争中中国军队的调遣、江海的防务、军需的供应等各方面,都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均为不可多得的史料。 6V1万圣书城
总之,新编的《曾国荃全集》史料丰富,弥足珍贵。它的出版,不啻为我们打开了一座近代中国史料的宝柜,对于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6V1万圣书城
《曾国荃全集》终于问世了。掩卷之余,作为全书主编,笔者仍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仍是抱有不尽的遗憾。一是作为“全集”,虽然我们已尽很大的努力,百般搜罗,但苦于人所共知的原因,毕竟力不从心,仍有不少资料遗漏在集外。二是由于编校者特别是本人水平所限,或不免出现的闪失,此书不论是在体例编次、考订校勘,或文字校对方面,都可能存在谬误之处。所有这些,我们都诚恳地期盼读者的批评指正。6V1万圣书城
6V1万圣书城曾国荃懂得官府“法无授权不可为”:6V1万圣书城
官府能不能因为目的正确,就可以不需要法律授权而肆意采取行政措施?6V1万圣书城这个问题对今天法学界的人来说,答案太简单了。但对一些官员来说则未必,他们会强调政府的“良好愿望”,而为其采取的非常手段做辩护。6V1万圣书城一百三十多年前的清朝高官曾国荃比今日某些官员更具有依法行政意识,他明白对官府而言“法无授权不可为”的道理。6V1万圣书城曾国荃不仅是一位军事奇才,他书生从戎,训练一支铁军跟随兄长曾国藩扫平太平天国,为清廷的统治再延续半个世纪立下了大功。他还是一位颇具治国安邦之才的封疆大吏。6V1万圣书城
光绪三年(1877)夏天,被清廷任命为山西巡抚的曾国荃来到太原履新,这可是受命于危难之中,包括山西在内的华北正经历着“丁戊奇荒”1877、1878年分别为农历丁丑年、戊寅年。这两年华北数省特别是山西、河南遭受了清朝开国二百三十余年从未有过的旱灾。赤地千里,大批人口饿死,出现了人相食的惨剧。曾国荃的到来,成为山西人的救星。《清史稿》曰:6V1万圣书城国荃力行赈恤,官帑之外,告贷诸行省,劝捐协济,分别灾情轻重、赈期久暂,先后赈银一千三百万两、米二百万石,活饥民六百万。善后蠲徭役,岁省民钱钜万。同时荒政,山西为各省之冠,民德之,为立生祠。6V1万圣书城对大饥荒形成的原因,刚到山西的曾国荃就认识得非常清楚,他在给皇帝的奏章中说:6V1万圣书城此次晋省荒歉,虽曰天灾,实由人事。自境内广种罂粟以来,民间蓄积渐耗,几无丰岁之种,猝遇凶荒,遂至无可措手。……小民因获利较重,往往以膏腴之田,编种罂粟,而五谷反置诸硗瘠之区,此地利之所以日穷也。”(《曾国荃全集》第一册 《申明栽种罂粟旧禁疏》,岳麓书社2006年11月)6V1万圣书城说白了,山西碰到旱灾饿死那么多人的关键原因是农民因为趋利,拿好田土去种植鸦片了。平时风调雨顺也就刚能填饱肚子,民间普遍没什么存粮,一到歉收,立马引起饥馑。而且山西一面临河,三面环山,交通极为不便,外地的赈灾粮运进来很困难,需要不短的时日。6V1万圣书城可见曾国荃是多么痛恨鸦片了。他在任期间,广为宣扬,发动各级官员劝说农民禁种鸦片,改种五谷。光绪五年(1879),山西百姓刚刚度过大饥荒,心有余悸的曾国荃在给光绪帝的老师翁同回信谈及种植和吸食鸦片之害:6V1万圣书城晋省人稠地仄,本地产粮无几,二十年来种植罂粟,犹夺五谷之利,故小歉则谷价翔贵,大饥则颗粒如珠。此毒苗之应立予铲除,而嘉谷之应亟为种复者也。(《曾国荃全集》第四册 《复翁叔平》)6V1万圣书城但就在这封信中,曾国荃对另一位山西籍官员以霹雳手段查禁鸦片的建议不以为然。其于信中言:6V1万圣书城菊圃太史前年初来,欲弟出示:如有种烟者、吃烟者,则以大兵临压其境。弟未敢从,良以疆吏只可守法,法所不得加诸民者,即不能以空相恫喝……疆吏之力量,亦有格。所称亟应严禁罂粟之理甚明,而果能净绝根株之方难得。且查禁而不涉扰累,与饥馑之后不扰不累之可期净绝,其方犹不可得。6V1万圣书城曾国荃此段话阐述的其实就是百姓“法无禁止皆可为”、官府“法无授权不可为”的道理。他深知作为山西最高长官,也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即“疆吏只可守法,法所不得加诸民者,即不能以空相恫喝”。固然种植鸦片、吸食鸦片是大坏事,曾国荃对此深恶痛绝,但没有出台明确法律之前,老百姓愿意种植和吸食,你官府不能采取“以大兵临压其境”的蛮横手段。曾国荃打仗以霸蛮着称,但他治民还真讲程序合法。6V1万圣书城
(曾国藩与曾国荃兄弟)6V1万圣书城这个笃信“简单粗暴效率高”的“菊圃太史”是山西平定州昔阳县人李用清,字澄斋,号菊圃。他同治四年进士及第,入翰林院,故曾国荃称其为“太史”,此时已经做了专管监察的御史。这个人是有名的清官,而且将山西人的俭朴做到了极致,士林送他一个绰号“天下俭”。他俭朴到什么程度呢?在翰林院做官时,其父去世回乡丁忧。期满后起复,他没有雇佣任何车马,靠两条腿走到了北京城。比今天的多数驴友牛多了。和他同朝为官的大名士、绍兴人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里如此挖苦这位科场前辈:6V1万圣书城李用清,山西平定州昔阳县人,乙丑翰林,文字拙陋,一无才能,惟耐苦,恶衣食,捷足善走,盖生长僻县,世为农氓,本不知有人世甘美享受也。6V1万圣书城一个生长在浙江富庶之地的人,也不必这样嘲笑山西人的节俭吧。祖上世代为农民的官员,就不会享受?谷俊山坚决不答应呀!6V1万圣书城作为山西人,李用清对大灾荒造成父老饿死众多,自然痛在心里,希望尽早禁绝鸦片,于情于理都可理解。可作为山西巡抚,特别是带兵恶战多年、对社会底层非常了解的曾国荃则考虑更为全面。大饥荒过后,搞运动式的禁绝鸦片,必然扰民累民,搞成事与愿违的结果。他在这封信中还一步阐述这个道理:6V1万圣书城若夫禁种、禁吃,势必雷令风行,长官不能不责成有司,有司不能不责成胥役,符檄交驰,迫如星火,村鸡巷犬,扰靡宁。不过以种烟之利瓜分豆剖,供此辈之一嘬。6V1万圣书城曾国荃对官场和民情是何等的洞悉。他深知禁绝鸦片种植、吸食是系统性工程,必须一步一步来,轰轰烈烈发动行政力量去强行禁绝,一定会给下面办事的差役以寻租的机会,种植鸦片的人会想方设法贿赂这些人,除了扰民不会有什么实际效果。所以他的建议是:6V1万圣书城不然弟亦知政在养民,安忍不竭力严禁,而与菊圃一若不合者哉?计惟稍苏喘息,以宽其养;广求循吏,以宣其教,后严定科条,以厉其禁。假我时日,庶有豸乎?6V1万圣书城曾国荃强调要度过饥荒的危机后,“严定科条”,即正式立法,才能去执行。他为什么要向翁同详细解释此事呢?在《曾国荃全集》中,还有好几封信向李用清本人和其他官员说过此事。估计这位李用清御史认为曾国荃在敷衍他,告状到翁同,翁当时是主管监察的最高长官左都御史。翁来信责问此事,一则乃其职责所在;二则我认为也有私怨的因素。曾家和翁家曾经结下很大的梁子。6V1万圣书城翁同家族是常熟第一家,父亲翁心存当过皇帝的老师,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位极人臣。翁同的兄长翁同书任安徽巡抚时,捻军正在皖省闹得很凶。翁同书力保先反清后降清的悍将苗沛霖,而苗沛霖不久后又投靠捻军进攻官军,造成严重的后果。时任两江总督、督办四省军务的曾国藩让正在其幕府效力的门生李鸿章起草一个折子,上奏参劾翁同书。其中一句话广为流传:“臣职分所在,例应纠参,不敢因翁同书之门第鼎盛瞻顾迁就。”太后一看,无法包庇翁家了,翁同书被判斩监侯(死缓),后减刑流放伊犁。老爷子翁心存又急又气,一命呜呼。6V1万圣书城此前曾国荃已经给哥们李鸿章的一封信中做过解释,争取李的支持:6V1万圣书城李菊圃迭次来信,总以严禁罂粟为题,以为目下救荒之策,无出于此。其意诚善,而遍禁烟馆涉骚扰,其势似不可行。盖托诸空言则易,见诸实效则易。6V1万圣书城“诸空言则易,见诸实效则难。”真是至理名言。对自信目标正确、愿望良好的御史,确实需要躲远一点。曾国荃这位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统帅,不得不来来往往打笔墨官司,向朝廷和其他官员反复解释。真累!6V1万圣书城
2016年1月15日下午,岳麓书院讲坛2016新年第一讲“曾国荃:百战归来再读书”在岳麓书院中国书院博物馆举行,唐浩明先生首度聚焦晚晴重臣、湘军宿老曾国荃,独家解读“曾九帅”的传奇经历。在论坛环节,唐浩明先生、朱汉民教授、曾国荃后裔曾光先生,《曾国荃全集》主编梁小进先生,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孟泽等嘉宾,还对曾国荃与湖湘文化的渊源进行了深入探讨。6V1万圣书城
唐浩明老师给我们描述了一个非常活泼生动的曾国荃“曾老九”的形象,我们读长篇小说恐怕要读几天时间,才能把握住曾国荃完整的音容笑貌。那么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在现场只花了两个小时,就获得了一个从里到外的这样一个曾国荃的完整形象,把他从生下来求学、打仗、做官,然后从事地方的文化建设,整个人生历程做了一个既全面又非常生动的演讲,我们非常感谢唐老师。6V1万圣书城
今天是我们岳麓书院讲坛2016年第一讲。2016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对于岳麓书院来说,往前走1040年,就是公元946年,是岳麓书院的创建年代。我们每十年是一个大庆,今年是岳麓书院的一个重要庆典,岳麓书院讲坛会继续就湖湘文化、国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一系列讲座。今天的讲座是第一讲,讲的是我们岳麓书院的学生——曾国荃。而且有意思的是,刚才唐老师没有讲,他不是一个正课生,岳麓书院以前是有正课生、附课生的,正课生是可以拿奖学金的,可以衣食无忧的读书,而附课生是没有奖学金的,成绩要差一点,那么曾国荃是岳麓书院的附课生。6V1万圣书城
刚才唐老师讲的时候,引发了我的一些联想,在岳麓书院当了27年山长的罗典写了一副对联,“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岳麓书院是地接衡湘,在南岳、洞庭湖、湘江这一块热土上出龙虎气,就是出豪杰之势,也就是刚才唐老师所描述的整个湘军将领的那些特点:敢作敢为、豪放血性、坚定大义,一系列的个性就是豪杰之气。毫无疑问曾老九就是豪杰之一.6V1万圣书城
但我们还有一个下联:“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就是以做豪杰还不行,必须还要做圣贤。可能是不是因为老九是附课生,在圣贤方面修炼远远不及他的哥哥曾国藩,他的哥哥也是有豪杰气象,有豪杰的资质,但是他可以修炼自己,所以他继承了王船山的理想“圣贤未有不豪杰”,,他认为必须首先做圣贤,豪杰才能做得好。把曾国藩和曾国荃同时在岳麓书院,一个正课生、一个附课生做比较是很有趣的话题。6V1万圣书城
曾国荃作为一名湖湘豪杰之士,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非常多的丰功伟绩,但也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是非、毁誉。唐老师是现在国内少有的作家兼学者,很多人是作家但做不了学者,也有很多人做得了学者却做不了作家。唐老师是少有的作家兼学者,所以他描述的曾国荃非常生动形象,还有学术上的思考。6V1万圣书城
为了进一步探讨、挖掘曾老九更丰富的一面,我们安排了对讲环节,我们要有请的对讲嘉宾,第一位是长沙市文史委主任,也是《曾国荃全集》的主编梁小进先生;第二位是我们湖湘文化的学者,也是对湘军文化有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孟泽先生;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双峰县曾家来了很多的人,来了领导和亲属,我们有请曾国荃的后人、曾国荃的第六代人曾光先生。6V1万圣书城
这是一个很特殊的组合,我们想有请三位就你所理解的曾国荃,发表一些进一步的看法。我们首先请梁小进先生,湖湘文库有一部书《曾国荃全集》,他是主编,他长期从事湘军史的研究,有请。6V1万圣书城
《曾国荃全集》主编、左宗棠后人梁小进先生:曾国荃被社会诬枉了6V1万圣书城
刚才听了唐先生对于曾国荃全面系统,而且非常生动精采的讲座,感到受益匪浅。我当年编《曾国荃全集》,就是奉他唐先生的命,一共花了5年时间完成的,6册240万字,。作为主编来说,我们是要通读全书的,看过《曾国荃全集》之后,我就有一种非常强烈的冲击,感觉到曾国荃这一百多年、将近二百年来被社会诬枉了。谣言重复一千遍、重复一百遍就能够“杀人”,我从哪些方面来讲呢?6V1万圣书城
第一,我们一般认为曾国荃杀人如麻,其实他是文韬武略、风流倜傥,一代儒将。他的诗、文章、书法都非常好。有人说九帅比曾国藩,书学可能学不上,书才是要超过曾国藩的,应了曾国藩在道光年间的一句话。曾国荃的文章写得非常好,如果说奏稿是幕僚代笔的,但信是自己写的,他的书信读起来非常舒畅,比如他经常跟侄儿写信,就用湘乡话写,一面看一面笑,有一封信描述山西壶口的风景,真的写得非常好,我推荐大家去读一读,所以说他文采也非常好。6V1万圣书城
第二点认识是,他是晚清的重臣中间有胆有识、很有作为的一位重臣。6V1万圣书城
第三,他提倡学习西方的洋务派,在这方面他的作为不多但是也有一些,因为给他的机会不多,在其他的职位上他没有机会做这方面工作,唯一的机会是在两江,干了5年。光绪十年到光绪十六年十月这段时间,处在中法战争期间,他肩负着支援前线的艰巨任务,但他还是干了洋务。第一就是扩建了金陵机器局,兴建了金陵火药局,另外还准备建江南水师学堂,就是鲁迅读的学校,水师学堂是后来建的。根据他对洋务的看法,光绪十五年正月,朝廷想修条铁路,从天津到通州,当时就有御史反对不能修铁路,朝廷就把御史的阻止发到全国进行讨论,但是曾国荃讲修路今天不修,明天肯定要修的,这是天下的大事,就像当年造轮船一样,也是有很大的阻力,但是后来成了大事。6V1万圣书城
第四点认识是,他对外主张反侵略,并且为反侵略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的爱国者。这也主要体现在他在两江任职时期。当然他对反侵略的思想和清流派的思想不同,清流派是高调。比如越南问题,他说越南保不了就不要保了,主要是保我们自己的国土。而且他先后派了四支军队、组织大批军火支援前线,他在这方面应该说也是一位爱国者。6V1万圣书城
我最后再讲一点我的个人观点,关于讲曾国荃打下南京之后发了大财的问题,我觉得这完全是诬蔑。没有任何事实说明,我们现在找不到一条证据说曾国荃本人抢了,湘军还是有抢。6月16号中午打开太平门,10位总兵带头冲进城区,而曾国荃就已经回雨花台了,他说他累急了,后来朝廷下旨批评他,说内城还没有攻破,你就离开睡大觉去了,如果发生了任何事情唯你是问。结果,彻底攻克南京是6月18号,时间持续3天,他没有到天王府,天王府是一把火烧了。他后来辞官回去之后没有钱,从城里躲到乡里,从乡里躲到城里,因为没有钱搞应酬。所以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值得进一步研究,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谢谢!6V1万圣书城
朱汉民教授:6V1万圣书城
我们做文史研究的人有一个特点,深入研究之后会越来越喜欢研究的对象,梁先生也是这样。梁先生在整理曾国荃集的时候,读相关文献时发现,这个人和很多史书上评价得不一样,所以他刚才给我们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和线索,对我们来了解曾老九,并不是像我们史书上写的那样,是一个非常贪婪的人物,反而是一个很大大咧咧的人物,非常好。接着,请老九的直系后代来讲,你能补充一些我们所不知道的老九的现象或者是历史的线索。6V1万圣书城
6V1万圣书城最近在读《曾国荃全集》。这套书我买了数年,当年也曾看过一次,开卷即抛。不是书的内容不好,我提不起兴趣,不然我何必破费去买?问题出在书籍的质量。6V1万圣书城我买的书并非毛边,但这三卷书居然书页有无数处没有裁开。这个毛病,在我喜欢躺着阅读的人,真是要命。读上三两页,就不得不抬起身来,找可以裁页的尺子或刀子,而这些东西,床边照例不备,于是只能手撕,从上到下,往往撕得歪歪扭扭,大为丧气,不堪其扰,看不多久,就抛开了。6V1万圣书城今夏重新拿出这三卷大书,决定从头到尾细看一番。看这书,大抵是学习曾国藩的齐家治国之道,看一个不世出的“古今完人”是如何自律律人,如何忠君爱国,如何忠孝两全,如何孝悌忠信,如何在身后建专祠,配享文庙吃冷猪肉。曾国藩这人,是坚定的孔孟信徒,儒家精神贯注其间,不但忠信孝悌,还不贪不淫,爱民如子,关心照顾族人,从品格上看,简直很少瑕疵,然而这种“完人”,生活中并不可爱,因为律己严,自然律人也比较严苛,左宗棠看不惯他,李鸿章与他也不能始终,大家最熟知的就是催李早起之事,他可知矣。咸丰同治间,曾国藩文治武功,声望高到极点,影响广被遐迩,为很多读书人效仿。其实,曾国藩是很难效仿的,即使是他的弟弟们,家书这么循循善诱,简直可说是絮絮叨叨,但听者不无邈邈也。试想,如何真的照他说的做,说一遍就可以了,何必反复三复直到无数遍呢?就拿澄弟(曾国璜)和沅弟(曾国荃)两人来说吧,这两位与曾国藩性情和兴趣一点都不相近,曾国藩叫他们请人种菜,澄弟就找理由推托,叫他们不要住在城里,澄弟一度跑得很勤,沅弟更是桀骜不驯,曾国藩做翰林时,曾一度叫曾国荃到京城读书,曾国荃受不了那种拘束,闹着要回家,使这位老兄大为不满和难堪,自己的言传身教竟然很难对乃弟施加明显的影响。6V1万圣书城曾国藩认为照他这么做人,是人生正道,立德立功立言才能成功,其他都不行,其实,这是相当错误的,左宗棠何尝不成功,曾国荃何尝不成功?6V1万圣书城九弟曾国荃不是读书科举的料,他后来也只是一个优贡,相当于举人,还不及举人过硬。但他善于打仗,特别是围点打援,攻坚克难,下安庆克金陵,曾国荃的是将才,这点曾国藩远远不及。当曾国荃还没有功成名就时,曾国藩长兄如父,又身居高位,对弟弟们要求这,要求那,兄弟们唯唯诺诺,不敢反驳,或偶有反对意见,也不敢多说,因此他们的回信并无精彩,后来,弟弟们年龄大了,曾国荃且也高官厚爵,还为曾国藩挡了无数流言暗箭,在乃兄心目中的地位自然今非昔比,慢慢高大起来,曾国荃的信也就真心情流溢,精彩起来了。6V1万圣书城曾国荃虽然八股文、古文不怎么出色当行,但文学才能则不在乃兄之下,甚至有所超越。不妨看看曾国荃的这段谈懒的文字:6V1万圣书城 6V1万圣书城弟去年匆匆又懒一年,今且四十六岁矣。懒也懒不出一个明堂,做好汉也做不出一个明堂。未曾一日发愤,便要三月耳聋,五日背疼,七日心忡。惟全不问书和籍,也不理笔和墨,偏能一觉睡到大天光,一餐两个半碗饭,满行满走,快乐无忧。可见天生我,教我懒一世,且再懒四十六年,便是九十二岁,值得值得。懒得我此心活泼坡地,大儒气象或亦不是过也。程氏谓溺于汉学者为玩物丧志,弟初不知有汉,无论唐宋。凡属积字成句,积句成文之类,谓皆不可玩,玩则未有不丧志者也。兄闻此语,得毋笑其狂悖,而怜其终身昏盲不醒不睹乎?两儿蠢钝,过于乃翁。懒则无愧肖子,然则坟山房分之说,或亦有征欤?只得听其自然而已。把背问解,非吾性之所能任也,负之负之。(同治七年十二月廿一曾国荃致曾国藩)6V1万圣书城 6V1万圣书城这一段说得太畅快了,简直就是对曾国藩屡屡训诫的一个反抗:我和我儿子都是又懒又蠢,言下之意却是我不是同样享受了成功的快乐,而且还活得比您更自由自在。“和尚”也要伸伸脚了。这是作为弟弟的曾国荃的扬眉吐气之时,曾国藩也拿他毫无办法。6V1万圣书城在同治十年三月二十日的信中,曾国荃针对曾国藩的理学语道学气,又用这样的话挡了回去:6V1万圣书城 6V1万圣书城此次又蒙以理学语相勖,弟又漫听而漫应之,其实弟践履专尚不理之理,不学之学,日日以闲耍快活为务,俟兄七十归田之日,始知此为真乐矣。6V1万圣书城 6V1万圣书城这样的信是曾国荃真情的偶一发抒,也是对曾国藩人生观的大不以为然。兄弟异途,是性情与兴趣的先天相斥,也是对乃兄过去的“压迫”的总反击。6V1万圣书城我喜欢这样的曾国荃,这是理学的叛逆,也是晚清官场的叛逆,难怪他做官总做得那么不顺,备受各方的攻击,但,这是保持个人真性情必需的代价吧。6V1万圣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