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字典(第3版)、金文字典 全2册 2016高清
《甲骨文字典(第3版)》、《金文字典》PDF电子书全2册,分别由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6、2017年出版。
王本兴已出版的《甲骨文字典》受到较好的反响,因为是第一本汉语拼音索引的古文字书,给广大读者带来了方便查阅,也顺应了大家的阅读习惯。在此基础上我们着手编辑金石专家王本兴的又一着作《金文字典》,同样用汉语拼音索引的方式做一本是合适大家方便查阅的又一本古文字工具书。能很方便地入门,谁都可能成为金文方面的专家。另外对篆刻学者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金文字典》有三个特点:一齐全、二实用、三方便。齐全:包容了《金文编》及其他《金文字典》之后又被公认释读的金文文字,尽力不使遗漏,共计考据、汇集了2000多个金文文字,是容纳最多的金文文字的字典之一;实用:是汉字所对应的金文结体比较全面而完备,突出了以金文的书写与实用性;方便:字典简明扼要,尽量不取通用重复,一字多用多形的文字字例,避免了混淆。字典精致小巧,携带、查阅方便,与之前的《甲骨文字典》成“姐妹篇”。
《甲骨文字典》出版说明:
随着甲骨文研究的不断深入,无论是入门者、欣赏者、书写者、研究者,专业的还是业余的,各个不同层面的文化、艺术群体都游心、探索在甲骨学的长河里。因而,《甲骨文字典》也就成了这门显学急需的工具书。在这样的情况下,规范、严谨、简明、实用、快捷、方便的甲骨文字典出版,具有重要的价值与实际意义。
尽管现代汉字系从甲骨文字逐步演变而来,但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异,诸多现代汉字已不是甲骨文字的原有本义。甲骨文字除象形的特点外,还有正反共存性、倒置互换性、平衡对称性、特有定向性、不可互逆性与合文同体性等特点。总之,识读甲骨文字应注重“六书”的标准。余编着《甲骨文拓片精选》在注释1141件甲骨文拓片的基础上,把现有的数部大字典中的甲骨文字进行了梳理考证,借助《说文解字》《辞海》《康熙大字典》《汉语大字典》及有关甲骨文的各种释读资料吸收了共识的文字、弃除了尚未定论的文字、辨析确定了一些存疑待定的文字、归纳了一些通假文字,特别是在编着文物出版社出版的《甲骨文小字典》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考证、修订、补充、完善,遂编着成《甲骨文字典》,并一版再版,这已经是第三版了。
此字典较之前者有如下特点:
其一,字典中所有被选取的甲骨文字都能识读,都能在《辞海》《汉语大字典》等工具书中查到;增加了汉语拼音索引便于查找。例如:甲骨文“圣”字不能当圣人的“圣”,“医”字不能当医生的“医”,“丰”字不能当丰收的“丰”,“萑”字不能当“萑”等。这样在实际应用时,可因义取舍,避免谬误。
其二,甲骨文字字形、结体,以与现代汉字相同、形近为原则。而在一字多形的甲骨文字中,差异较大、说明不了问题的甲骨文字字体不予选取或者分类列出。例如:甲骨文“祀”与“巳”“子”字,通常都混列在一起,而本字典只取加“礻”字偏旁的甲骨文字为准。这样规范化以后,就不会将“已”代换或假借为“祀”了;甲骨文“牢”字,宝盖下有“牛”、有“羊”有“马”等字形,则取“牛”的字形,因它更接近于现代汉字“牢”;甲骨文字“宁”,有宝盖亦有无宝盖的,则选取有宝盖的而舍弃无宝盖的甲骨文字形;甲骨文字“石”,则选取带口的,舍弃不带口的字形结体。余以为“古为今用”的价值与取向,不能离开“实用”的意义。
其三,对相通或同义的甲骨文字进行了梳理与分列。例如甲骨文字“中”通“仲”,但在甲骨文字里也有单独的“仲”凡此类甲骨文字都单独分立,不再混用通假;再如甲骨文字月”“夕”一般不分,而本字典则分别类列,不再合二为一;如甲骨文字“女”字,本字典中把两手交叉放在身前的定为“女”字,而把两手交叉放在身后(表示手被反绑着)的定为“奴”字,有不少甲骨文字典把二者都笼统地列为“女”字;再如甲骨文字麀”“”“靶”“胖”“牝”等,分别表示雌性的鸟兽,但现代汉字只用“牝”字代表所有的雌性鸟兽,有些甲骨文字典,依然将所有的代表雌性鸟兽的文字,混合共列在一起。本字典分门别类,一一单列,还古文字之原貌,以资醒目与规范。有一些为数不多的简化字与古体字、异体字字形相同,字义冲突,例如前面已提及的“圣”“丰”“医”“后”“厂”字等,在古文字中并不同于简化字而独立存在,字典作了简要注释,以示区别。
其四,根据文字六书的原则,对甲骨文字进行了选择性、论证性的分类与细化,例如:甲骨文“史、事”,“木、末”,“再、冉”,“矢、黄”,“丰、丰”,“萑、萑”等,有些甲骨文字典将二者合在一起,而本字典凡二者形同的均舍弃,只取不同形体的字体。例如甲骨文字“胡须”的“须”:凡长在脸面下巴部位的胡须属甲骨文“髭”字;凡长在脸面至耳朵部位的胡须属甲骨文髯”字,在甲骨文字“须”中予以分列。这样对甲骨文字不仅起到了规范、统一的作用,而且提高了文字的可读性其五,每个甲骨文字都有多种写法,在原有的甲骨文字里,两个不同的文字却有相同的书写结体,在此作了调整、规范、取舍,旨在避免容易混淆的情况。例如甲骨文字“兀、丐、亥”三字有多个相同的书写形体,本字典分别选取不同的形体,而相同的结体则不予选录。
在字典的编排中,采取了汉语拼音与笔画的索引方式。凡注有“通”的汉字,即该字可以通假、借作某汉字,但某汉字不能反过来当作通假该汉字用。如“女”字通“母”字,即“女”字可当作“母”字用,但“母”字不能当作“女”字用;同样,“矢”通寅”、“寅”通“黄”,“矢”可用作“寅”,“寅”可用作黄”;但“黄”不能用作“寅”,“寅”亦不能用作“矢”;这是甲骨文字形体的不可逆通性。在某些甲骨文大字典中,有两个字以上的合文当作一个字书写,实际上在当今的书写与应用中很少涉及,已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相当一些合文不易辨识,因此没有收录。
《金文字典》出版说明:
我编纂的以实用为主的《甲骨文字典》出版后,社会影响颇大,特别是书法篆刻爱好者,尤为青睐。但随之也产生了一个问题:千三百多个甲骨文字不够用!在创作作品时,有一些文字找不到对应的甲骨文字,怎么办?只得向金文借用。然而,当今的金文字典品种虽多,有的甚至非常“厚重”,不方便携带、也不方便查阅。于是,笔者遂产生了以实用为宗旨编着《金文字典》的想法。
此《金文字典》仍然以我编着的《甲骨文字典》为模式,以拼音索引与笔画索引为查阅方法。将已经公认识读的金文文字编着而成。具备三个特点:一齐全、二实用、三方便。所谓齐全系包容了《金文编》及其他《金文字典》之后又被公认释读的金文文字,尽力不使遗漏,共计考据、汇集了2000多个金文文字,系容纳最多的金文文字的字典之一;所谓实用系汉字所对应的金文结体比较全面,突出了以金文书写的实用性;所谓方便系指字典简明扼要,尽量不取通用重复,一字多用多形的文字字例,避免混淆字典精致小巧,携带、查阅、使用便利而言,与之前的《甲骨文字典》,或成“姐妹篇”。
金文是古代青铜器上面的文字,它上承甲骨文字下启秦篆汉隶,是中国古文字的一个重要门类。现存的金文着录最早成书于宋元,到清代金文之学术、着录已很多。而现代金文书最为着名的应是容庚的《金文编》,此字典编撰得当,立说谨慎,为世人所公认,故我编着此实用的《金文字典》就以此为准则。然而,值此说明的是,我对容庚的《金文编》作了相当大的疏理、调整与取舍。例如:《金文编》中“宝”字,在目录页中出现过9次(分别是1450页、1455页、1474页、1478页、1485页、1487页、1491页、1494页、1497页),正文页中把多种字形归合在一起,甚至把“匋”“永宝”、“宝用”、“宝尊”等合文也归纳在“宝”字条目中;“铸”字出现在目录页19画、21画、22画、23画、25画、26画、27画、28画、32画、33画、37画中,共有11次,类似这样的字例很多,对初学者使用时会有不知所从的迷惑与不便,我分门别类,选取代表性的字形,汇集成同一字例,避免了混淆与重复。再如“刑”、“荆”两个字,在《金文编》目录页中,6画部出现2次;8画部出现2次;9画部出现1次;10画部出现次,在3个页码上共计出现6次,其字形条目中“刑”中有“荆”,“荆”中有“刑”。目录页22画第一行第一字为“祈”的繁体字、与第四行最后一字字形完全相同,而有关“祈”字的字形在其他目录页中还出现数次,类似这样重复、多次出现的字例,很容易混淆,我将其各有所归,按形分列。
《金文编》中一个简单的“子”字,同在目录三画中有两例,“殳”字同在目录四画中有两例,“白”字同在目录五画中有两例,“余”字同在目录七画中出现两次,诸如此类出现在目录页同笔画中容易混淆之字,我从实用出发作了全面简化、归类、合并、删除等处理。
在《金文编》正文中,一个字例包含多个金文文字字形的情况很多,如卷六430页“賸”字条目中,除这个“賸”字外,还有“塍”、“媵”、“拳”、“朕”四个字形,也就是说此条目中有五个金文字形,同时又在其他页码上单独分列这些字形字例;再如“量”字,即古“鄙”字,又通“图”字,但在金文中另有“图”字;“丰”字通“礼”与“醴”,但金文中另有“礼”与“醴”两字,类似这样的重复与相混,查阅时会有不知所取的感觉,我采取了“桥归桥,路归路”的办法,作了分类、分列处理;不再混淆在同一字例与字形中《金文编》“监”字在15画中(《辞海》《汉语大字典》属14画)582页有,但在912页“鉴”的条目中又出现了“监”的字形;《金文编》769页“闲”字条目中,有从“月”、有从“外”、有从夕”等,字形混合在一起;再如“繈”、“娈”、“銮”、“栾”等金文字形也混合在同一条目中,像这样一类字例数量相当多,我则坚持以实用为旨,不重复、不互含的原则,删除与本字无关或相去甚远的字形。
《金文编》目录页4画中找不到“厄”字,但在5画中能找到息”字,原来“尼”是“厄”的异体字,厄即为,像这类以异体字出现的众多字例,我编着的《金文字典》以常用的字为查阅正字,而所有的异体字皆标注在下方的括号内。至于《金文编》中有些笔画数字上的出入、释文上的错误(如712页将“普”释为“替”;656页将“鍪”释为“婺”等)本字典皆作了修改与纠正。此外有些过于图形化的金文文字,我也从实用的原则出发,本字典没有录取。据笔者统计在《金文编》目录页中大约有1542个字形字例,在《辞海》《汉语大字典》及其他辞书中查找不到出处,换言之,这些字例还不能识读,因而也就失去了实用意义,本字典不再录人。
上文已说及,此字典以实用、以查找金文文字结体为主,故其金文文字皆系笔者按金文结体摹写,没有多写一笔,也没有少写一画,完全可以放心使用。而有一些模棱两可,争议待考或还未公认释读的文字则未录入。字典中金文文字系用毛笔摹写,只代表金文结体与书写方法的意义,不能当作字帖去临摹,“字典与“字帖”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本文将对《甲骨文字典(第3版)、金文字典 全2册 2016高清》这部重要的文献工具书进行详细的阐述与分析。甲骨文和金文作为古代中国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这两本典籍的第三版,不仅在内容上进行了全面更新,还在版本和编辑质量上做出了极大的提升。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第一,甲骨文字典与金文字典的编辑背景与版本更新;第二,这两本字典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与应用;第三,它们的实际使用价值,尤其是对考古学、历史学研究的推动作用;第四,2016年高清版在图像质量、信息呈现方面的提升与优势。最后,文章将总结这部工具书对中国古代文字研究的贡献,并对其未来应用前景作出展望。
甲骨文与金文作为中国古代文字的重要类型,深刻影响着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甲骨文字典和金文字典的编纂工作始于20世纪初期,随着考古学的进展,这两本字典也经历了多次修订与更新。2016年推出的第三版《甲骨文字典》和《金文字典》是两部学术工具书的最新成果,标志着甲骨学和金文学研究的又一次飞跃。
在编辑背景方面,这两本字典的第三版与前两版相比,不仅有了更加完善的词汇收录,还进行了更加细致的校勘工作。甲骨文的研究始于殷商时期,而金文则出现在西周至春秋时期。这两个时期的文字材料源远流长,历史文献的出土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促使这些字典得以持续更新。
第三版的推出,反映了甲骨学与金文学在近年来研究成果的积累与进步。例如,在《甲骨文字典》第三版中,新增了大量近年来出土的甲骨文资料,更新了甲骨文的字形和字义,并对一些争议性较大的字形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考证。金文字典则将更多新的金文材料收录其中,尤其是从各类青铜器上的铭文中提取的考古数据,为研究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原始资料。
甲骨文与金文是解读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钥匙。作为学术工具书,《甲骨文字典》和《金文字典》对各个学科的研究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古文字学、历史学、考古学等领域,它们为学者提供了权威的文字释义和考证依据,是这些学科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从古文字学的角度来看,这两本字典为研究甲骨文与金文提供了极为详细的字形、字义和字源分析。甲骨文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成熟文字系统之一,其在历史学和文化研究中的地位无可替代。《甲骨文字典》通过对每一个甲骨字形的精细校对和释义,为研究者揭示了古代社会、宗教、经济等多方面的历史信息。
此外,金文作为西周至春秋时期的主要文字之一,也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变迁、政治制度、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重要材料。《金文字典》对金文的全面释义,使得学者们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铭文中的历史信息,并从中洞察古代社会的政治、文化背景。通过这些字典,学者能够更好地解读青铜器铭文中的古代社会观念、王朝变迁等历史事件。
对于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以及古文字学者而言,《甲骨文字典》和《金文字典》无疑是他们进行学术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这两本字典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还具有广泛的实际使用价值。在日常研究中,学者们经常依赖它们来解读甲骨和金文中的字形和意义,进而推敲出更多关于古代文明的知识。
甲骨文作为最早的中国文字形式之一,对研究商朝历史、宗教、祭祀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甲骨文字典》的使用,使研究者能够迅速查找出相关的甲骨字形,并对这些字形的来源、演变、含义进行深入分析。尤其是在面对大量甲骨材料时,字典的使用极大提高了研究的效率和准确性。
金文的使用价值同样不可小觑。在考古发掘中,青铜器铭文是了解西周及春秋时期历史的关键。《金文字典》作为金文研究的权威工具书,对于考古学家来说是进行铭文释读、考证和分析的重要依据。通过它,考古学家能够更好地理解铭文背后的历史事件、社会结构以及文化信仰等。
2016年高清版《甲骨文字典》和《金文字典》在图像质量和信息呈现上做出了显著提升。传统的甲骨文和金文在纸质书籍中的展示往往存在清晰度不足、细节模糊的问题,而高清版则克服了这一难题,极大提高了字形的可读性和图像的细腻度。
高清版的图像质量使得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微小细节得以清晰呈现。无论是字形的轮廓,还是字义的辨识,都比之前的版本更加清晰。这种高清呈现方式对于学者和研究者来说,无疑提供了更为精确的视觉资料。特别是在对某些模糊不清的字形进行辨认时,高清图像提供了更为细致的参考。
此外,2016年高清版还在信息呈现方面做了优化。比如,字典中的甲骨和金文字形,除了提供传统的图像外,还配有详细的释义和使用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每个字形的来源与演变。这种现代化的信息呈现方式不仅便于学者查阅,也使得普通读者能够更方便地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字。
总结:
《甲骨文字典(第3版)、金文字典 全2册 2016高清》无疑是甲骨学和金文学领域的重要成果,它们的编辑和更新,不仅丰富了古文字学的研究内容,也为学术界提供了更为精确和权威的工具。这两本字典在字形、释义和考证上的深入研究,不仅为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也为日后的古代文字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对《甲骨文字典》和《金文字典》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实际使用价值。高清版的推出,进一步提升了这两本字典的可用性和学术价值,为广大学者和研究者提供了更加精确、便捷的工具。随着甲骨学与金文学研究的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工具书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