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和研究集成 全1巨册/中华古代名医名着研究集成 2006
《张子和研究集成》PDF电子书全1巨册,由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年出版。
《张子和研究集成》把《儒门事亲》问世以来,特别是现代国内外学者对张子和生平家世、学术成就、学说发展、临床应用等有关研究的着作、论文、成果等集于一卷,通过提纲挈领式地综述和条分缕析式的展示,全方位、多侧面的再现张子和及其学术思想的全貌,以为张子和学术研究的科学定位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和必要的参考。其内容的全面性、资料的广泛性、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是目前国内外仅有的。一册在手,张子和学术思想的精华尽在其中。本书是大型中医药文献丛书《中华古代名医名着研究集成》中的一部
张子和是我国金元时期着名的医家,与刘完素、李东垣、朱丹溪一道被后人称为“金元四大家”。《儒门事亲》是张子和的传世之作,全书共十五卷,约20余万字,是记录和反映张子和学术思想的主要蓝本。
张子和一生勤于读经,精于研典,深得为医之道,潜心服务于民众。张子和治病主攻邪,世人称“攻下派”。他认为病由邪生,攻邪已病,“先论攻其邪,邪去而元气自复也”。其攻邪论依据源于《素问》,他善用汗、吐、下三法攻去病邪,并从六气分证,又倡“三消当从火断”之说,在临床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扩充了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三法的应用范围,对祖国医学治则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攻邪同时,张子和并不疏于补,《儒门事亲》卷十二的17首处方中,具有进补功能的处方有51首;卷十五的273首处方中,进补功能的处方计58首。张子和特别强调食补反对过分依赖药物,指出“善用药者,使病者而进五谷者,真得补之道也。”“凡药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虽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有偏胜。”他把因用药不当引起的疾病称为“药邪”,对药源性疾病的论述早于现代认识几百年。金元时期出现的中医学术流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推动了中医学的进步,张子和创立的攻邪学派,是中医药学术百草园中的一枝奇葩。但目前对张子和学术思想的研究,尚缺乏系统性,深度也不够。最近,钱超尘、温长路二位教授组织编纂了《中华古代名医名着研究集成》丛书的第五部—《张子和研究集成》,该书通过展示历代学者对张子和学术研究的概况和成果,力图从宏观上再现张子和学术的全貌。这是中医学术流派研究工作的一部分,是传承和发展中医学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同学术流派的争鸣和相互渗透,使中医理论体系得以不断完善,临床疗效得以不断提高,并形成了中医学“一源多流”的学术特色。当前加强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发展及应用方面的研究,深入了解其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揭示中医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对促进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加快中医药继承创新的步伐,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张子和研究集成》出版说明:
张子和,名从正,字子和,自号戴人,南宋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即金贞元四年)出生于睢州考城。他自幼从父学医,20多岁始悬壶济世。有过短暂的军旅和太医生涯,一生大部分时间在豫东一带行医、带徒,交游、访道,研究、着述,有《儒门事亲》一书传世,共一十五卷。宋·理宗绍定元年(公元1228年,即金正大五年),他走完了人生的72年路程,卒于寓所。
张子和以独特的思维模式、大胆的创新精神、精辟的医学理论、扎实的临证实践,在中国医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其学术思想的精华,集中反映于他的传世之作《儒门事亲》中,他用汗法以“开玄府而逐邪气”,用吐法以“令其条达”,用下法以“推陈致新”的以汗、吐、下三法为核心的包括病理、病因、治疗、康复等内容在内的全新医学理念,是全书的主旨和标志性建树。但这决不等于说,张子和学术的全部是唯三法是用的。他强调攻的作用,但并无否定“补”的意思,而是从另一个侧面以隐喻、托衬的手法表达补法的。他说:“大抵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是真补之义也。”“先论攻其邪气,邪去则元气自复也。”“若先论固其元气,以补剂补之,真气未胜而邪气已交驰横骛而不可治也。”“陈垄去而肠胃洁,瘀瘕尽而营卫昌。不补之中有真补存焉!”透过他的这些话我们不难发现,他是把补寓于攻中认识和应用的。问题的关键是要弄清张子和“辨实于虚,识燠于寒”(《中国医籍考》)的用心,不能“不究其用意,议其治疾惟事攻击。”(《医旨绪余》)张子和也有直接用补法的论述,他说:“凡病人虚劳,多日无力,别无热证,宜补之。”他还说夫病人多日,虚损无力,补之以无比山药丸则愈矣。”有学者对《儒门事亲》中的处方进行了统计,发现在处方最集中的卷十二和卷十五中,具有进补功能的处方占内服处方总数的13强。在进补与用药的关系上,张子和特别强调“养生多论食补治病多论药攻”的观点。指出“善用药者,使病者而进五谷者,真得补之道也。”他还根据辨证施吃的原则,搜集、总结、创造出大量的食补处方来,如以生藕汁治消渴,以粳米粥断痢,以冰蜜水止脏毒下血,以猪蹄汤通乳等。他认为,“凡药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虽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有偏胜”。他把因用药不当引起的疾病称为“药邪”,是对药源性疾病的科学认识,早于现代认识的几百年。张子和有丰厚的医学功底,治病的范围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多科,治疗的方法涉及内服、外用、针灸、导引等多门,还包括对精神疔法、非药物疗法的娴熟运用,他所从事的实际是一名全科医生的工作。
作为攻邪派的创始人和杰出代表,在中医学术流派中,张子和的地位是无疑的和确定的。他的学术中,既有自《黄帝内经》以降中医学精华的积累,也有他个人智慧和经验的结晶,是中医学整体内容中的重要构件和宝贵财富。遗憾的是,对张子和学术的研究无论广度还是深度迄今都显得相对表浅、零散和单薄,有许多事关中医学术进步的问题亟待寻求科学的答案。基于此,在总结已经编纂、出版的王清任、李时珍、张仲景、孙思邈等四位医家研究集成的经验之后,我们决定推出《张子和研究集成》,通过展示历代对张子和学术研究的概况和成果,从宏观上再现张子和学术的全貌,以为张子和学术研究的科学定位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和必要的参考。
《张子和研究集成》的编纂,仍然沿用《中华古代名医名着研究集成》丛书已出版的几部着作的体例,除“概说”综述主题和“结语”小结全书外,分设版本、论文、会议、纪念四篇,分别将后世对张子和学术思想的研究、传承情况进行比较详细的展示和剖析。版本篇,重点介绍自《儒门事亲》问世至今,历代出版的各种版本及研究性着作的相关情况。据编者掌握的资料,从元代至今,《儒门事亲》的各种版本在30种以上,同时还有手抄本存世。书中收入的《<儒门事亲>新校正》,是尚未出版的对《儒门事亲》进行全面校秤的最新之作,以通过它给读者带来学习上的更多方便。近代有关张子和学术研究的论文,是张子和学术研究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成果之一。从目前编者所掌握的文献判断,这类文章大约在1000篇上下。内容涉及张子和生平家世、医学道德、医学教育、医学科研、医学临床、医学养生的诸多方面。各种医学期刊之外,有关张子和研究的专题学术会议对张子和学术的传播和拓展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以扩散速度快,产生效果直接,容量大,范围广,形式灵活等特点受到学术界的欢迎。有关张子和学术研究的全国性会议,有据可查的共有6次,每次会议都涌现出了一批质量较高的论文。本书从以上两部分论文中筛选出330多篇文章全文录人,试图从全方位、多侧面展现现代对张子和学术研究的基本状况。张子和学术思想对中医学乃至中国社会的影响,还表现在后世围绕其举行的一系列纪念、开发活动上。它们有政府性质的,更多的则是民间性质的,证明社会发展、民众健康与张氏学术存在着割不断的联系。
这部200万字着作的编纂,是和已经出版的几部《集成》交叉进行的,平均每部书投入的时间都在两年之上。直接或间接参与编辑工作的专家、学者约有百位之多,是集体力量团结、协作的结果。在分工上,主编负责全书的策划、重要章节的撰写和全书的审查,执行主编在主编的指导下,带领副主编和编委分头完成各部分资料的检索、汇集、初编任务。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专家,是这支编辑队伍的中坚,他们不少还是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和学科带头人;部分有造诣的中级医务人员及几位在校就读的优秀研究生参与了相关工作。本书的学术顾问,是从中医药行业的主管部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中医药学会和张子和所在省份的河南省中医管理局、河南开封市第一中医院的领导和专家中聘请的,旨在加强对编纂工作的政策指导和质量调控。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本文主要对《张子和研究集成 全1巨册/中华古代名医名着研究集成 2006》一书进行详细分析与讨论。该书作为中华古代医学名医名著研究系列丛书的一部分,集中展示了张子和在中医学领域的重要贡献及其经典著作的研究成果。文章从四个方面展开:一是张子和的生平及其医学成就;二是《张子和研究集成》所涵盖的学术研究成果;三是该书的学术价值及对现代医学的影响;四是该书的编辑与出版背景。通过对这些方面的阐述,本文旨在全面解读该书的学术意义,并进一步探讨它对现代中医学研究的推动作用。
张子和,字道昌,号岐山,明代中期著名医学家、药学家及医学理论家。他是古代中国医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之一,特别是在脉学、方药学及临床实践方面有着极为深远的贡献。张子和的医术深得当时许多医学名家的推崇,被誉为“脉学泰斗”。他的学术思想融汇了古代诸多医家的学术成就,既注重理论的总结,也强调实践中的实际操作,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与完善。
张子和的医学成就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在脉诊学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发展了脉象理论,特别是对脉的分类、脉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疾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他的脉学理论为后世的中医脉学研究提供了基础,并且影响了后来的脉学发展。其次,他在方药学方面也有着深刻的洞察,提出了许多合理有效的药物配伍原则,推动了药学的创新。再者,他在中医临床方面的经验丰富,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在处理疑难杂症和慢性病方面,展示了非凡的治病智慧。
张子和不仅仅是一个理论家,还是一个优秀的临床医生。他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诊疗方案。这些经验不仅为当时的医学界提供了宝贵的财富,也为后代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张子和研究集成》是对张子和及其医学成就的一次全面学术回顾。该书从多个角度对张子和的医学思想、学术成果进行了深入分析,涵盖了脉学、方药学、临床治疗等多个领域的内容。书中不仅收录了张子和的主要著作,还通过专家学者的评析与注解,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张子和的学术思想与其时代背景。
该书的学术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书中详细记录了张子和的医学理论体系,特别是在脉学方面的创新与发展。这一部分通过对张子和的脉学理论的剖析,展示了他如何将脉诊与临床治疗紧密结合,从而为中医学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理论支持。其次,书中还对张子和在药物学上的贡献进行了系统总结。通过对张子和所用药方的研究,专家们揭示了其药理学原理及治疗效果,从而为后代的药物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再者,书中的许多学术论文还对张子和的临床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尤其是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的经验总结,展现了其卓越的医学智慧。
《张子和研究集成》不仅是对张子和个人学术成果的回顾,也是对中国古代医学文化的再评价。通过这本书的研读,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及其发展脉络,同时也能更清晰地看到张子和在中医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张子和研究集成》作为一部学术巨著,其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张子和的医学思想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在脉学、方药学等方面的创新,为中医药的理论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书中对这些学术成果的总结与分析,既为中医学的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也为现代医学提供了中医治疗的智慧。
其次,《张子和研究集成》对于现代医学的影响尤为深远。随着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医学理论被引入现代医学研究中。张子和在脉学方面的贡献,尤其是他通过脉象诊断疾病的方式,对现代医学中的生理学与病理学研究具有启发意义。现代医学虽然依赖先进的科技和设备,但通过对张子和脉学理论的研究,现代医生可以进一步提高对疾病的诊断精度,尤其是在一些传统医学未能触及的领域。
此外,张子和的方药学理论及临床经验,对于中医临床治疗现代疾病提供了借鉴。在当前全球化的医疗背景下,许多传统疗法正逐渐被现代医学所接纳,张子和的学术成就无疑为这一趋势提供了理论支持。通过对《张子和研究集成》的研究,可以更深入了解古代医学的智慧,并将其应用于现代医学的发展。
《张子和研究集成 全1巨册》作为“中华古代名医名着研究集成”系列丛书的一部分,其出版背景具有重要意义。该书的出版源于对张子和这一历史人物和医学成就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迫切需求。在当时,许多学者和医学专家认识到,张子和的学术成就并未得到充分的展示与研究,因此着手编辑这部集成,旨在填补这一学术空白。
在编辑过程中,专家们通过大量文献的整理与校对,确保了《张子和研究集成》中的内容准确无误。此外,编辑团队还邀请了中医学领域的知名学者对书中的理论进行评析和解读,使该书不仅仅是一部医学文献的集成,更是一部学术研究的成果。这种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使得该书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学术价值与理论深度。
该书的出版不仅丰富了中医药学的文献资料,也为后代学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它不仅是张子和学术成就的总结,更是对中国传统医学遗产的继承与发扬。通过这部书,后人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中医药的理论与实践,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总结:
《张子和研究集成 全1巨册》是对张子和这一伟大医学家的全面回顾与深入分析,通过细致的研究和丰富的学术成果,展示了张子和在中医学史上的卓越贡献。该书不仅为我们理解古代医学的理论体系提供了宝贵资料,也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启发。
通过对该书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认识张子和的医学成就,还能够在现代医学研究中汲取古代中医学的智慧,推动中医药的创新与发展。无论是学者还是临床医生,都可以从这部巨著中获得启发,为未来的医学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