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第三版) 全4册 袁行霈 2014 高清
《中国文学史》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成果,既是高校教材,也是学术研究着作。本书倡导文学本位,并将文学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中,翔实地描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作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考证和论述。各章均有详细的附注,以介绍各家之说,各卷之后附有研修书目,为读者提供进一步研究的线索,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前瞻性,以及较大的信息量。出版后获得国家图书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这次修订,在保持原来的编写宗旨、指导思想、体例、框架、特色、结构和篇幅的前提下,弥补已发现的缺失,审慎地增加新的资料、吸收新的成果,对内容也有所增删,体例和文风得到进一步的统一。
《白话文学史》(胡适)、《中国文学发展史》(刘大杰)、《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方铭主编)、《剑桥中国文学史》(宇文所安主编)。
1.胡适《白话文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在同类型的古代文学通史里,这本书显得非常特别,确切说它算是专门史而非通史。而且,这本文学史的政治意义大于文学意义,主要内容不外乎是白话文学的发展,意图在于为新文化运动寻踪溯源,证实白话文古来有之。在这种政治目的之下,有些观点自然不能取信。不过,其中很有价值的部分是对乐府诗、汉代散文、故事诗等涉及民间文学的论述。而且,里面也有一些比较有趣的观点,比如“庙堂的文学”与“山林的文学”的界定。 总之,要理解这本书的观点,不必一开始就抱有批判心态,毕竟这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放在当时的背景之下去理解,才能避免自己的偏见。当然,如果未曾涉猎其他版本的文学史着作,这本书不太适合作为入门读物。
2.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百花版是一卷本,上古是三卷本,内容上有详略之别,另外,上古的是竖排繁体。另外,复旦出版了横排简体的三卷本,内容上应该跟上古的差不多。 这一套书的特点在于“发展史”,线索性非常明显。每一类型的文学几乎都可以清晰地理出一条发展线出来,比如元明杂剧在表演形式上可以上溯到《诗经》中的颂诗、辞赋、乐府诗,以及从齐梁到唐宋这段时间中梳理古文运动的前因后果。另一个特点是刘大杰先生本人的考证,在细节的文学作品真伪上都有自己的见解,比如《尚书》部分内容,《卿云歌》、《南风歌》,可见刘大杰先生治学之严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套中国文学史是刘大杰先生以一人之力完成,兼具史学的严谨与文学的优美,并非拘泥于一朝一代的文学,而是整体观之,将文学视为一个流动的发展过程,在各门类的文学史中独树一帜。
3.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非常薄的四卷本,文笔十分简练,特点是每一个时期文学的章节中,前有小序后有小结,方便前瞻回顾。可以说是古代文学史中最基础,最适合当做入门读物的书,里面的观点都非常易于理解,也能够被普遍接受。而且在讲到李杜的章节时,文笔尤其惊艳。 遗憾之处是这一套书年代略早,篇幅略短,这样一来在讲述文学类型时,相应作为佐证的文选内容就不多。不过好处是在理解了书中的观点之后,可以作为提纲参照,去读一些专着,推测这大概也是这套书的用意所在。
4.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略厚的四卷本,目测这套书很多学校用作中文系教材。结构上采用三古七段的朝代划分,章节内容上,每一朝代之前有总绪论,每一章之前也有绪论,绪论的内容十分详细,涵盖了包括文学类型、政治背景、社会背景、文化传播等等方面。 特点在于文学色彩浓厚,随便翻开一个章节就能明显感受到其中的抒情意味。虽然存在合着者众多,部分章节文笔的明显差异,不过整体上文笔非常优美。内容上比较全面,除了一些比较琐碎的知识点外,一般内容都有收录,而且论述较游版更详细。不过,私以为这套书的文学性大于史学性,在处理各个朝代的文学类型时,让人有种文学发展的线索不够清晰的感觉。
5.方铭主编《中国文学史》长春出版社,2013 四卷本,不算厚,但开本挺大。特点是学术性显着,史料考证上有考古新发现的内容,与以往的文学史不同,少数民族文学是一个亮点,新增吐蕃文学、大理文学等。在章节内容设置上,立足于文学本位,讲述每一朝代文学之前,先从当时的社会文化、士人心态与文人地位进行综合论述,而政治因素居于次要位置。 这一套书可以说是文学史与文学批评史的综合体,每一编的最后一个章节为当时的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内容,这就把一些不适于简单归类于散文或韵文的理论性文学类型纳入,比如《诗品》、《文心雕龙》。另外,这套书收录的内容非常全面,包括了一些比较不常见的知识点,在学术性和专业性上较之前两个版本的文学史,更上了一个层次。
6.宇文所安主编《剑桥中国文学史》,2013. 中文译本是两卷本,时间跨度从先秦到1949,英文原版的时间下限是2007。中文译本包括了近现代文学,以下只简单介绍古代文学部分。 这套书从朝代划分到章节设置,都非常独特。首先,打破了以单纯朝代划分文学时期的惯例,而是以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划分时期,比如“文化唐朝”这一概念;其次,内容上更加关注文学的传播、文学的接受的过程,针对文本本身的考证很多;最后,在文学发展的线索性上表现的更为细致明确,比如两汉时期的家族文学论述、俗赋的发展,以及一些文人内部流传的小传统,这在国内的文学史中并不常见。 另外,在一些文学类型的观点上体现的更为客观,而不是简单的盖棺论定,比如对艳情赋的发展、宫体诗的意象创新的观点。内容上还有一些国内文学史不常涉及的知识点,可以作为对照补充之用。
高教中国文学史(第三版)第一卷目录
总绪论第一节 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第二节 中国文学的演进第三节 中国文学史的分期第一编 先秦文学绪论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源头第二节 先秦文学的形态第三节 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第四节 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第一章 上古神话第一节 中国神话的产生和记录第二节 中国神话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第三节 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第四节 上古神话的散失和演化第二章 《诗经》第一节 《诗经》的编写和体制第二节 《诗经》的内容第三节 《诗经》的艺术特点第四节 《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第三章 《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第一节 从甲骨卜辞到《春秋》第二节 《左传》的叙事和记言第三节 《国语》的文学成就第四节 《战略策》的文学成就第五节 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第四章 《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第一节 先秦说理文体制的逐步成熟第二节 《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第三节 《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第四节 《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第五节 先秦说理散文的历史回响第五章 屈原与楚辞第一节 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第二节 屈原的生平和作品第三节 《离骚》第四节 屈原的其他作品第五节 楚辞的流变与屈原的地位第二编 秦汉文学绪论第一章 秦及西汉散文第二章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记》第四章 两汉乐府诗第五章 东汉辞赋第六章 《汉书》及东汉散文第七章 东汉文人诗
高教中国文学史(第三版)第二卷目录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第一节 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文学自觉的标志从人物品评到文学品评从文体辨析到总集的编纂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新的文学思潮第二节 动乱中文人的命运与文人的风尚乱世与乱世文学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药与酒:生死主题、求仙主题、隐逸主题第三节 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下的文学创作士族与庶族的对立寒士的不平文学家族宗族与伦理第四节 玄学对文学的渗透摆脱两汉经学的束缚自然与真言意与形神魏晋风流:颖悟旷达真率之美从玄言到理趣第五节 佛教与佛经翻译对文学的影响佛教的传入与佛经的大量翻译文人与佛教佛教对文学的影响:想象世界的丰富故事性的加强、四声的发现、词汇的扩大、文学观念的多样化第六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建安、正始文学两晋文学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第一章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第一节 曹操与曹丕学习汉乐府结出的硕果曹操的文坛领袖地位曹丕与七言诗第二节 曹植政治悲剧与诗歌才华的展现骨气奇高、辞采华茂五言诗的发展后世诗人的认同第三节 王粲、刘桢及蔡琰“七子之冠冕”王粲仗气爱奇的刘桢陈琳、阮璃等蔡琰与《悲愤诗》第四节 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表现浓郁的悲剧色彩第五节 阮籍、嵇康与正始诗歌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阮籍《咏怀》:政治抒情组诗的出现苦闷与旷达渊永的滋味与隐约曲折的风格嵇康与应璩的诗第二章 两晋诗坛第一节 陆机、潘岳与太康诗风政治旋涡中诗人们的浮沉逞才成为创作的目标繁缛:太康诗风的特征第二节 左思、张协与刘琨咏史诗的渊源与特征寒士的不平与抗争典以怨的诗风与建安风骨的再现张协兄弟的诗刘琨的诗第三节 郭璞的游仙诗游仙诗溯源乖远玄宗与坎(土禀)咏怀文采富艳寄托高远第四节 王羲之与兰亭唱和《兰亭集序》与兰亭诗兰亭诗的主题及审美价值文人雅集、诗酒唱和及其对后代的影响第五节 孙绰、许询与玄言诗东晋文人的心态玄释合流心隐与适意:因循自然与玄理的阐发第三章 陶渊明第一节 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与思想性格以辞彭泽令为界的前期与后期仕与隐的选择贫与富的交战……第四章 南北朝民歌第五章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第六章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第七章 庚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绪论第一章 南北朝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第二章 盛唐的诗人群体第三章 李白第四章 杜甫第五章 大历诗风第六章 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诗人第七章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第八章 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第九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第十章 晚唐诗歌第十一章 李商隐第十二章 词的初鐊及晚唐五代词文学史年表研修书目
高教中国文学史(第三版)第三卷目录
第五编 宋代文学绪论第一节 高度繁荣的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崇文抑武的国策理学思想对文学的影响文以载道说的盛行印刷业和教育的发达与作家学术修养的提高诗文政治功能与议论成分的加强第二节 忧患意识与爱国主题的弘扬 忧患意识对文学家的影响民族矛盾激化的历史背景爱国主题的弘扬第三节 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有机融合社会责任感与个性自由的整合新型的文人生活态度审美情趣的转变第四节 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士大夫的优裕生活与词的兴盛社会的广泛需求对词人创作热情的刺激第五节 宋代文学的独特成就与历史地位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发展:文体的多样化古文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整合风格的变化古文的普及宋诗对唐诗的因革:题材向日常生活倾斜以平淡为美的美学追求唐诗之外又一美学范式的创建宋词在词史上的巅峰地位辽金诗文的成就第一章 宋初文学第二章 柳永与北来前期词风的演变第三章 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第四章 苏轼第五章 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第六章 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第七章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第八章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第九章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第十章 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第十一章 南宋的散文和四六第十二章 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第六编 元代文学绪论第一章 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第二章 关汉卿第三章 王实甫的《西厢记》第四章 白朴和马致远第五章 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第六章 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第七章 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第八章 元代散曲第九章 元代诗文文学史年表研修书目
高教中国文学史(第三版)第四卷目录
第七编 明代文学绪论第一章 《三国志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第二章 《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第三章 明代前期诗文第四章 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第五章 明代杂剧的流变第六章 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第七章 汤显祖第八章 《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第九章 《金瓶梅》与世情小说的勃兴第十章 “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第十一章 晚明诗文第十二章 明代的散曲与民歌第八编清代文学绪论第一章 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第二章 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第三章 清初白话小说第四章 《聊斋志异》第五章 《儒林外史》第六章 《红楼梦》第七章 清中叶诗文词多元发展的局面第八章 清中叶的小说戏曲与讲唱文学第九编 近代文学绪论第一章 龚自珍与近代前期诗文词第二章 近代前期的小说与戏曲第三章 黄遵宪、梁启超与近代后期诗文词第四章 近代后期的小说与戏曲文学史年表研修书目后记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
《中国文学史(第三版)》全4册由袁行霈教授主编,是一部对中国文学从先秦至现代进行系统梳理的学术著作。此版本的《文学史》较前版做了大幅修订和更新,深入探索了中国文学发展的脉络与细节。本书通过对文学史发展过程的纵向分析以及各个历史时期文学作品的横向考察,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宏大的中国文学发展史图景。全书语言精练、论述清晰,尤其适合学术研究和高等教育使用。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中国文学史(第三版)》进行详细阐述,分别探讨其学术价值、内容结构、主要特色以及对中国文学研究的影响。
《中国文学史(第三版)》的学术价值可以从其全面性与深度两个方面来理解。作为一部系统的文学史教材,袁行霈教授通过多年的学术积淀,对中国文学史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这部作品并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挖掘了每一历史阶段的文学内涵,并且通过对具体作品的细致解读,揭示了文学创作与社会、政治、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这部作品在研究方法上继承了传统的史学方法,又融入了现代文学批评的成果,特别是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现象进行了跨学科的分析。例如,袁行霈对先秦文学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文献本身的考证,更将考古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成果结合在一起,开辟了文学史研究的新视野。
此外,第三版相比前两版,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修订,涵盖了更多的现代文献与新的研究成果。这种修订不仅是对已有学术成果的总结,也体现了袁行霈教授对中国文学史学科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对文学现象背后复杂社会历史背景的分析,本书展现了其深厚的学术价值。
《中国文学史(第三版)》全书共分为四册,内容按照历史时期进行划分,从先秦文学到现代文学,每一册都严格按照时间轴展开。这种结构安排有助于读者理清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便于理解不同历史阶段文学作品的特点与趋势。
第一册主要讨论了先秦至汉代的文学,袁行霈通过对《诗经》、楚辞等经典文本的分析,展现了中国文学最早的历史积淀。在这一部分,袁行霈详细阐述了文学的起源与文学形式的演变,同时也对这一时期的文化背景、哲学思想进行了必要的说明,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文学的社会历史背景。
第二册至第四册分别涉及了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以及近现代的文学发展。这些部分不仅讲述了各个时代的主要文学现象和作家,还结合了社会历史的重大事件进行分析,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历史纵深的文学地图。在编排上,袁行霈遵循了史料与文学作品的结合,不仅注重作品的艺术性,也强调其社会历史的价值。
《中国文学史(第三版)》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其在理论研究上的创新。袁行霈教授不仅注重文学作品的分析,更突出了文学现象与社会历史背景之间的关系。例如,在讨论唐代文学时,他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诗歌的艺术价值层面,而是深入分析了唐代盛世背后的社会政治动荡与文化背景如何影响文学创作。这种视角的创新,打破了以往文学史写作过于局限于作品本身的传统模式。
其次,本书在选材上具有一定的突破性。例如,对于许多冷门文学作品和历史背景的探讨,本书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使得这些作品不仅在文学史中占有一席之地,也为读者提供了全新的思考空间。这些文学作品的重新评价,不仅弥补了传统文学史中存在的不足,也为后续学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再者,袁行霈在阐述每一历史时期文学时,注重从多元化的角度进行分析。书中不仅有对诗词、散文的讨论,还有对戏曲、小说等文学体裁的系统整理,展示了中国文学多样化的艺术面貌。这种综合性的分析方式,不仅体现了袁行霈对中国文学史广泛兴趣和深厚功力,也使得本书成为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普及意义的著作。
《中国文学史(第三版)》的问世,不仅是袁行霈教授个人学术成就的体现,也对整个中国文学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的出版,给中国文学史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框架,尤其是对于中青年学者和学生来说,它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学术资源。通过本书,读者不仅可以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还可以掌握相关的文学史研究方法,提升学术素养。
在学术界,袁行霈教授的这部著作被广泛引用,许多学者在进行中国文学史相关的研究时,都会参考该书中的观点和资料。本书的学术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国内,也在国际上获得了一定的认可,尤其是在海外汉学研究中,许多外国学者借助这部作品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
此外,《中国文学史(第三版)》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也为后续的文学史写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通过对不同历史阶段文学作品的分析,袁行霈展示了文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这种跨时代、跨学科的研究方式,推动了中国文学史学科的发展与深化。
总结:
《中国文学史(第三版)》全4册是袁行霈教授在中国文学史研究领域的集大成之作。通过对中国文学不同历史阶段的深入剖析,本书不仅展示了中国文学的丰富内涵,也为学术界提供了新的研究路径和视角。无论是学术研究者,还是文学爱好者,都能从这部作品中获得丰富的知识与启发。
通过对这部著作的全面剖析,本文总结了其学术价值、结构特色、创新点以及对中国文学研究的影响。可以说,《中国文学史(第三版)》无疑是中国文学研究领域的一部重要著作,对于深化中国文学史学科建设、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