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报(1938.11 – 1946.03)(上海版)电子版
名称:中美日报(上海版)电子版
时间:1938.11 – 1946.03
大小:33.31G
格式:zip
《中美日报》于民国27年(1938年)11月1日创刊。创办人吴任沧,为国民党CC系分子。“孤岛”时期,吴任江苏省农民银行上海分行经理,并曾一度兼任国民党中宣部驻沪宣传专员。由于当时上海租界环境特殊,报纸挂洋商招牌可以避免日伪当局的新闻检查。所以该报在创办时,就由罗斯福出版公司在美国德拉威尔州注册,聘请在沪经营药业的美籍商人施高德为发行人。
该报实为国民党中央直属党报,日出对开两大张。副刊有《集纳》、《堡垒》、《艺林》;周刊有《译写网》、《每周论选》、《星期特刊》等。
《中美日报》(1938~1946)
《中美日报》于民国27年(1938年)11月1日创刊。创办人吴任沧,为国民党CC系分子。“孤岛”时期,吴任江苏省农民银行上海分行经理,并曾一度兼任国民党中宣部驻沪宣传专员。由于当时上海租界环境特殊,报纸挂洋商招牌可以避免日伪当局的新闻检查。所以该报在创办时,就由罗斯福出版公司在美国德拉威尔州注册,聘请在沪经营药业的美籍商人施高德为发行人。 吴任沧书法 吴任沧书法 社长吴任沧(对外不公开),总经理骆美中。总编辑先后为杨勋民(原为盐务稽查所负责人)、查修(交通大学图书馆主任)、王锦荃(副总编辑,一度代理总编辑)、詹文浒(原为世界书局编辑所所长),总主笔为周宪文。
该报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三年中,曾三次被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责令停刊。第一次由于登载蒋介石文告(其中有一段是关于敌后民众反抗日伪的“国民公约”,专对沦陷区同胞而言),被罚停刊三星期;第二次由于该报教育版刊登《上海教育界总清算》一文(附逆学校及其负责人姓名,全部揭露),被罚停刊一星期;第三次由于揭露日汪密约(将密约全文刊登,逐条加按语,并着论指斥),被处罚停刊三星期。此外,还由于转载吴稚晖与杨公达发表斥责汪精卫卖国言行的论文,曾遭受汪伪76号特务的袭击,同在一幢楼的《大晚报》排字房亦被捣毁,一名工友中弹牺牲。该报在第二次被罚停刊时,曾另办《中美周刊》,由查修、许亦非主编。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租界沦陷,该报宣告停刊。
抗日战争胜利后,该报由原副总经理高明强负责筹备,于民国34年(1945年)8月27日在上海复刊。日出对开两大张。社长仍为吴任沧,经理高明强,总编辑周世南,主笔查修。主要副刊有《小天地》、《集纳》和《戏剧周刊》。编辑部阵容较之“孤岛”时期已大为削弱,销路难以打开,亏损日增,民国35年(1946年)3月31日终刊。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中美日报(1938.11 1946.03)(上海版)电子版》展开,详细探讨了该报纸的历史背景、文化影响、政治立场和社会意义。首先,我们从报纸的起源和历史沿革着手,梳理其成立的时代背景及其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地位。接着,分析《中美日报》在新闻报道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探讨其如何影响中美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文章还重点评述了该报纸在抗战时期的政治立场与言论,及其如何在战时条件下坚守新闻的独立性和真实性。最后,结合电子版的发行,讨论其对当代数字化保存与传播的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该报纸的深刻分析,揭示其在中国新闻史及中美关系中的独特价值。
1、报纸的历史背景与成立
《中美日报》创刊于1938年,是由中美两国友好人士共同推动的一份中英文双语报纸。它的成立背景与当时的国际形势密切相关。1930年代末,正值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社会局势动荡不安,国内外的政治环境复杂。在此背景下,报纸的创办者希望通过一份跨文化的报纸,促进中美之间的理解与合作。
《中美日报》主要面向中美两国的读者,特别是在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汇集了大量的中外人士。报纸的内容不仅限于中美两国之间的新闻,还涉及国际事务,尤其是与日本的战争报道。由于其独特的语言优势和文化桥梁作用,它在传播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成为当时上海乃至全国范围内重要的新闻出版物之一。
该报纸的创刊,也标志着中美文化交流的一种新方式。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拥有多元化的文化氛围,这为《中美日报》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报纸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新闻内容,还通过英文报道帮助中国与外界的联系,推动了中美之间更深入的文化与经济合作。
2、文化影响与创新
《中美日报》作为中英文双语报纸,它在文化传递与创新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报纸提供了大量的英语新闻报道,这不仅帮助中国读者了解西方世界的动态,也为外国读者了解中国的情况提供了窗口。通过这种双向信息交流,报纸打破了文化壁垒,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相互理解与融合。
其次,《中美日报》在内容呈现上独具匠心,特别是在抗战期间,除了常规的新闻报道外,报纸还特别注重宣传中国的民族精神和抗战英雄事迹。这些内容不仅具有新闻价值,也有着极强的文化象征意义。通过这些报道,读者能够更深刻地了解中国在抗战中的艰难处境与顽强抵抗,从而增强了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情感联结。
此外,报纸还创新性地将西方的新闻报道方式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别具特色的报纸风格。在报道国际新闻时,既注重事实的准确性,也将中国读者的文化习惯与思维方式纳入考量,力求做到易于理解和接受。这种创新不仅提高了报纸的影响力,也为后来的中英双语新闻报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3、政治立场与社会责任
《中美日报》在抗战时期的政治立场相当明确,坚定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并与日本侵略者的行为进行公开对抗。作为一份中英文双语报纸,它不仅服务于中国读者,也面向包括驻华外国人群体在内的更广泛读者。这种双重受众的定位,使得报纸在新闻报道时必须兼顾两国的文化背景和政治立场。
在报道抗日战争时,报纸采用了相对中立而客观的立场,但也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在抗战中的英勇斗争与坚定决心。例如,报纸不仅刊载中国军队的战斗报道,还重点报道了中国社会的抗战动员和人民的坚强支持。这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增强了外国民众对中国抗战的同情与支持。
除了战争报道,《中美日报》还关心社会民生与国际形势的变化。它关注到战时的社会动荡,尤其是民众的生活困境,时常刊载有关社会经济和民生问题的报道。通过这些内容,报纸不仅反映了中国在战时的困境,也提醒读者关注战后中国的重建与发展。这种社会责任感,使《中美日报》不仅仅是一份新闻报纸,更成为了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4、电子版的时代意义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中美日报》上海版的电子版逐渐成为研究近代中美关系及中国抗战历史的重要资源。通过电子版,全球的学者和读者可以更方便地查阅和研究这份历史悠久的报纸。电子版不仅保留了原版的内容,还对排版和图文进行了优化,使得阅读体验更加流畅。
此外,电子版的发布使得《中美日报》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得以广泛传播。它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让全球范围内的人们能够轻松访问。尤其对于研究中国现代史、新闻史及中美关系的学者而言,电子版的资源极为宝贵。通过查阅这些历史文献,学者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背景与报纸内容,从而为研究提供更为全面的资料。
最后,电子版的推出不仅仅是对历史的保存,也是对现代传播技术的一种利用。它将传统纸质媒体的文化价值转化为数字化资源,为当代人提供了更多的便利。这种数字化转型不仅延续了《中美日报》的历史生命,也为当代人提供了跨越时空的文化体验。
总结:
综上所述,《中美日报(1938.11 1946.03)(上海版)》作为一份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报纸,其深远影响不仅体现在促进中美文化交流上,更在抗战时期发挥了积极的社会作用。它通过新闻报道传递了中国的抗战精神,并以独特的视角和方式记录了那个时代的重大事件。
而随着电子版的问世,《中美日报》不仅在纸质版的基础上实现了数字化保存,还为当代的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开辟了新的渠道。通过对这份报纸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美关系的历史发展以及中国现代史的重要篇章。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