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生活论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高兆明著
- 出 版 社: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9787563005633
- 页数:454 页
图书介绍: 《道德生活论》目录 标签:道德 生活
导言:裂变中的求索1
总论篇19
第一章 发源论19
一“神启论”20
二“人性论”28
三“生物进化论”36
四“物质生活决定论”44
第二章 保证论59
一 风俗60
二 宗教75
三 政法与教化89
四 信念与良知107
五 道德生活保证的双刃性108
第三章 功能论115
一 历史的争论116
二 社会认识方式126
三 社会规范方式129
四 主体确证方式134
五 关于道德生活本质之断想142
第四章 流变论146
一 方法论问题146
二 关于经济与伦理的“二律背反”152
三“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160
四 主奴道德170
五 主体道德177
六 道德生活流变特征191
个体道德篇201
第五章 存在论201
一 道德主体的一般分析201
二 道德主体的存在方式208
三 道德需要232
四 道德个性240
第六章 目的论253
一 至善253
二 幸福261
三 自我实现279
第七章 情操论296
一 义务296
二 良心313
三 道德情感327
第八章 价值论348
一 道德选择348
二 行为责任362
三 道德评价368
社会伦理篇381
第九章 关系论381
一 家庭381
二 社会389
三 国家396
第十章 环境论405
一 伦理环境405
二 市场经济与伦理风尚410
三 改革与伦理环境425
第十一章 公正论427
一 永恒的追求427
二 利益主体433
三 利益谐和439
四 社会指归445
后记453
相关图书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本文围绕“道德生活论”这一主题展开分析,旨在深入探讨道德生活的核心理念、道德实践的具体内容以及如何通过道德生活来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文章从道德生活的基础概念、道德行为的规范性、道德责任的内涵以及道德生活的社会功能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首先,文章概述了道德生活的概念及其对于个体与社会的重要性,指出道德生活不仅是个人行为的规范,更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接着,文章分析了道德行为的规范性,强调道德行为背后的普遍准则与个体实践。随后,文章探讨了道德责任的内涵,阐明了个体如何通过承担道德责任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转。最后,文章总结了道德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和意义,指出道德生活不仅是个体道德修养的体现,更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动力源泉。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深入分析,本文力求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的道德生活理论框架。
1、道德生活的基础概念
道德生活是指个体或群体在日常生活中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进行活动的状态。它不仅仅关乎道德行为的表现,更是一个涵盖个人内心世界、社会互动以及文化传承的复杂体系。道德生活的基础概念强调道德是行为的规范和判断标准,涵盖了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行为规则。在这个框架下,道德生活成为个体实现自我完善和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从哲学角度来看,道德生活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行为规范和道德理想。它是每个个体通过内心的自觉、自律以及与他人互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行为方式。道德生活不仅仅指规范化的行为表现,它还涉及到个体对道德规范的理解、接受和内化。通过道德生活,个体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现自我修养,并为社会的稳定与进步做出贡献。
道德生活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特别是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中。他提到“德性”与“道德生活”密切相关,认为通过道德行为的养成,个体能够达到一种“幸福”的生活状态。因此,道德生活不仅仅是行为的规范,更是个体实现内在价值和目标的过程。
2、道德行为的规范性
道德行为的规范性指的是人类在社会中所应遵守的行为标准。这些行为标准不仅基于个人的内在道德感知,还受到社会文化传统、法律规定及伦理思想的影响。道德行为不仅要符合社会普遍认可的道德规范,还要在个体的实际行动中展现出来。道德行为的规范性体现了社会对个体行为的评价标准,它的存在确保了社会生活的秩序和稳定。
道德行为的规范性不仅局限于个人的内在道德感知,它还通过社会的道德教育、伦理审视、法律制约等外部力量得以强化。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往往通过家庭、学校、媒体以及其他社会机构来进行传递。对于个体来说,这些道德规范既是行为的外在要求,也是内在自觉的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道德行为的规范性并非一成不变,它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发展不断演进。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推进,传统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审视和调整道德规范,成为了当前社会伦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3、道德责任的内涵
道德责任是道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应承担的道德义务与责任。道德责任不仅要求个体遵守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还要求个体在面对他人和社会需求时,能够主动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这种责任感不仅表现在大规模的社会事件中,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微小细节里。
道德责任的内涵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个体通过承担这些责任来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二是对自我行为的负责,个体需要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道德责任,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后果,都是道德责任的体现。道德责任的落实有助于提高个体的道德觉悟,增强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与合作。
道德责任还具有内在的自我约束力,它要求个体在做出行为决策时,不仅要考虑个人的利益,还要衡量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通过对道德责任的践行,个体能够实现自我超越,推动社会向着更公平、和谐的方向发展。
4、道德生活的社会功能
道德生活在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它不仅是个体道德修养的体现,也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础。首先,道德生活促进了社会成员之间的互信与合作。通过道德规范的约束,个体在行为上能够自觉地遵循社会的规范,减少社会冲突和不和谐因素,从而为社会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
其次,道德生活对于社会的正义与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在一个道德生活高度发展的社会中,个体更容易意识到自己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从而积极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道德生活通过约束个体行为,帮助维护社会的秩序与稳定,为社会发展提供道德支持。
最后,道德生活对社会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道德规范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代际传递,维系着社会文化的延续与发展。道德生活在文化传统的背景下不断被传承与创新,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和活力。
总结:
道德生活论不仅仅是哲学的思考,更是个体和社会发展的指南。通过对道德生活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认识到道德行为的规范性、道德责任的内涵以及道德生活的社会功能,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代社会的伦理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道德生活是每个人责任与义务的体现,它不仅关乎个人的幸福与成就,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只有通过践行道德生活,我们才能构建更加公正、文明与和谐的社会。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