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佛教辞书。唐武德年间(618—627)李师政撰。一卷。是一部解释佛教名数的辞书。全书共收词目一百二十一条,按性质分“七品”:(1)“身心品”,始自“四大”至“十八界”,共七条;(2)“过患品”,始自“二边”至“五住地烦恼”,共十七条;(3)“功德品”,始自“三归”至“八十随形好”,共四十四条;(4)“理教品”,始自“三佛”至“五明论”,共二十二条;(5)“贤圣品”,始自“七种学人”至“四位”,共十三条;(6)“因果品”,始自“三业”至“十二因缘”,共七条;(7)“世界品”,始自“三世”至“三千大千世界”,共十一条。释文简要明了,不泥于典,有些条目间有夹注。本书有敦煌写本传世。亦见载于日本《大正藏》。
作者简介
李师政是唐代着名的佛教居士,也是护法大师法琳的俗家弟子。他早年并不信佛教,后因阅读佛书,信仰随之而生。在唐高祖武德年间,他在门下省任职。当时有太史令傅奕上书请求灭佛,虽然引起不少朝臣的异议,但高祖仍下达了淘汰僧人的命令。僧人法琳挺身而出,还击傅奕,维护佛教。李师政站在法琳的一边,积极地参加了批判傅奕反佛的争辩。
在这一过程中,李师政撰写了一篇长达一万二千字的《内德论》,在对傅奕观点进行逐一批驳中,阐述、发挥了佛教的教义。他的反驳不仅能击中要害,且思维清晰,逻辑严密。这也是得益于佛教的思维方法。在《内德论》的前言中,李师政曾披露了自己的写作动机,说:“绅之士,祖述多途,各师所学,异论锋起。愚窃抚心而太息,所以发愤而含毫者也。”这里说的“异论”既指佛教以外的各种学说,也指人们对佛教的种种惑见。
李师政对佛理深有契会,在唐一代居士佛教中,堪称一流。他还曾见过玄奘,对玄奘要去西天取经表示欣慰。玄奘也曾读过李师政的《内德论》,称赞其说理透彻,为维护正法贡献良多。
总的来说,李师政是唐代在家居士中的佼佼者,他坚定地维护佛教,用清晰的逻辑思维和深厚的佛学造诣,撰写《内德论》批驳反佛观点,为佛教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事迹和思想至今仍值得人们学习和借鉴。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本文围绕《法门名义集-李师政-电子书》进行深入探讨,文章从四个方面详细分析该电子书的内容和特点。首先,简要介绍了李师政及其作品的背景,接着分析了该书的宗教哲学思想与文化价值,随后探讨了其在电子书出版形式上的创新与影响,最后讨论了该书的读者反馈与学术评价。通过多维度的分析,本文旨在为读者呈现《法门名义集》这本电子书的深远意义和独特价值。
1、李师政与《法门名义集》的背景
《法门名义集-李师政-电子书》是由李师政先生主编的一部集大成的佛学著作,汇集了李师政多年的学术研究成果。李师政,作为中国佛学界的权威人物之一,他的研究集中于佛教经典的诠释与哲学思辨,尤其在“法门”这一概念的深入探讨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李师政的思想不仅在学术界得到高度评价,也深受广大佛教信徒的尊崇。
《法门名义集》是李师政长期积累的研究成果的结晶,旨在系统梳理和总结佛教的核心概念“法门”的历史背景、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书中包含了大量的经典文献与现代佛学的分析,展示了“法门”作为佛教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多元性与复杂性。
电子书的形式使得这部作品能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便于更多的读者通过数字化设备进行学习和研究。李师政对电子书这一新兴媒介的采用,体现了他对佛教传播方式的灵活性和现代化思考。
2、宗教哲学思想与文化价值
《法门名义集》不仅是一部佛学专著,也是一部哲学思辨的杰作。李师政在书中深入探讨了“法门”这一概念的多维意义,尤其是其在佛教教义中的地位与作用。通过对“法门”一词的历史演变与不同宗派的理解,李师政展现了佛教思想的包容性与深邃性。
在哲学层面,李师政通过分析佛教的“空”、“无常”、“因果”等基本教义,阐明了“法门”作为解脱之道的深刻含义。他认为,“法门”不仅是佛教修行的路径,更是理解宇宙和人类存在的方式。这种思维模式与西方哲学有着某种共鸣,但在表达方式和思想框架上则更具东方智慧的独特韵味。
此外,《法门名义集》还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李师政通过对佛教经典的再解读,为当代社会提供了更加深入的精神滋养和心灵指引。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佛教的智慧不仅能帮助人们实现心灵的宁静,也为解决生活中的困惑提供了新的视角。
3、电子书出版的创新与影响
《法门名义集》以电子书的形式面世,标志着佛教经典研究进入了数字化时代。电子书作为一种新的阅读载体,具备了传统纸质书籍无法比拟的优势。首先,电子书可以在多种设备上进行阅读,极大地提高了其便捷性与可达性。读者只需下载电子书,就能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不再受制于纸质书籍的局限。
其次,电子书的互动性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工具。例如,书中的难解之处可以通过超链接直接跳转到相关解释或注释,甚至可以在书中加入视频讲解与音频导读,使得佛学的学习不再单一。李师政通过这种方式创新了佛教经典的传播方式,展现了数字化时代下文化传播的新可能性。
更重要的是,电子书的传播速度远远超过了传统出版物,这使得《法门名义集》的学术价值和文化影响力迅速扩展。尤其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能够通过电子书迅速接触到佛教思想的核心内容,从而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4、读者反馈与学术评价
自《法门名义集》电子书发布以来,获得了广泛的读者关注与积极反馈。佛学爱好者和学者们纷纷表示,这部作品不仅使他们更加深入理解了佛教经典的精髓,还激发了他们对佛学的更深层次思考。特别是李师政对“法门”概念的独到解读,为很多读者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
在学术界,该书也收获了不少好评。许多佛学研究者认为,《法门名义集》是一部具有高度学术价值的著作,书中的理论框架严谨、分析深刻,堪称当代佛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尤其是在哲学思辨与宗教实践的结合上,李师政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
然而,也有一些读者和学者对该书的某些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某些章节的论述过于深奥,普通读者可能难以完全理解。尽管如此,《法门名义集》依然被认为是一部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作品,推动了佛教研究的深入发展。
总结:
综上所述,《法门名义集-李师政-电子书》是一部集佛学思想、哲学思辨与文化价值于一身的重要著作。通过电子书的形式,李师政将佛教经典的智慧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全球读者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学习途径,也为佛学的传播开辟了新的天地。
这部作品不仅在佛学研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精神上的滋养与启示。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普通读者,都能从中汲取到深刻的智慧和人生哲理。对于有兴趣了解佛教思想和文化的读者来说,《法门名义集》无疑是一本不可错过的经典之作。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