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史料丛刊(政治·民国初政类)全6册
资料编号:KW7058
文件格式:pdf
文件大小:970M
书籍作者:张研 孙燕京主编
图书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
内容简介:
《民国史料丛刊》为影印民国版书籍类稀见基础史料的大型丛书。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史地、文教5类30目,共1128册,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必备的文献史料。 ◎清史热后,民国升温 民国时期,特指从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38年。 民国的38年,为中国史册上浓墨重彩的一页,承载了太多沧桑厚重的历史内容。风雨如晦、国危世乱的时局,却是思想启蒙、民智开启的黄金时期,教育、实业、革命、立宪、共和等主张的提出,思想、社会的吐故纳新,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历程。长期以来,由于意识形态和现实环境的种种原因,民国史向来是学术研究领域的薄弱环节。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思想的解放与学术氛围的宽松,民国历史的研究及其相关成果的出版炙手可热。追溯与重新审视民国这段历史,反思和我们最为接近的那个时代,在社会转型、急剧变革的今天,对深刻认识中国特有国情、把握中华民族发展方向大有裨益。 ◎民国文献的发掘、整理、抢救刻不容缓 研究、剖析历史的依据是史料,而史料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当时出版、当时人撰写、以书籍为主的文献资料。民国版书籍,特别是作为基础史料的民国版书籍通常印数较少,多的数千册,少的只有数十百册,而且纸张和印刷质量远不如今,保存期较短。目前国内很多图书馆馆藏民国文献都已经不具备对读者开放借阅的条件。这种状况已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有学者曾大声疾呼,如果不及时抢救,民国文献将在50年到100年内消失殆尽。因此对民国文献的发掘、整理和抢救刻不容缓。 ◎《民国史料丛刊》应运而生 民国版书籍是1912年至1949年思想、文化的重要载体。《民国史料丛刊》从民国版约计10余万种中文图书中分类选编2194种影印出版。其中2/3以《民国时期总书目》为线索按图索骥,1/3多方搜寻,补其所无。选编的原则为,人文社会科学用于民国研究的民国版书籍类稀见基础史料。所收范围不包括已出版的如《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民国丛书》、《伪满洲国史料》等已收入的相关书籍,也不包括较为多见并有专门门类集中编辑出版、属中共党史范畴的史料书籍。特色在于“基础史料”,是可资人文社会科学用于民国研究、直接反映民国社会客观情况的第一手文本史料。如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法律条文、规章制度、政策文件、政治事件纪实等以及各主要经济门类的发展实况、民政社政人口文教统计、历史年鉴等,因此不包括主要阐发作者主观观点的学术、理论论着。 《民国史料丛刊》的影印出版,旨在满足海内外各大图书馆,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购藏之需,学者研究之需,并籍此促进学术的发展,重要文献典籍的有效保存。如此皇皇鸿篇巨制,编选难免有遗珠之憾,但在内容的丰富性、代表性和权威性方面,《民国史料丛刊》在同类出版物中仍是无可比拟的。如此大型的史料丛刊,从选目、查找、分类、编选、复制到编辑出版,工作之繁巨艰辛可想而知。可以说,《民国史料丛刊》是编选者、出版者心血与友情的结晶,也是当代学人与出版人对历史与文化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佐证。
《民国史料丛刊》为影印民国版书籍类稀见基础史料的大型丛书。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史地、文教5类30目,共1128册,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必备的文献史料。
◎清史热后,民国升温
民国时期,特指从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38年。
民国的38年,为中国史册上浓墨重彩的一页,承载了太多沧桑厚重的历史内容。风雨如晦、国危世乱的时局,却是思想启蒙、民智开启的黄金时期,教育、实业、革命、立宪、共和等主张的提出,思想、社会的吐故纳新,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历程。长期以来,由于意识形态和现实环境的种种原因,民国史向来是学术研究领域的薄弱环节。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思想的解放与学术氛围的宽松,民国历史的研究及其相关成果的出版炙手可热。追溯与重新审视民国这段历史,反思和我们最为接近的那个时代,在社会转型、急剧变革的今天,对深刻认识中国特有国情、把握中华民族发展方向大有裨益。
◎民国文献的发掘、整理、抢救刻不容缓
研究、剖析历史的依据是史料,而史料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当时出版、当时人撰写、以书籍为主的文献资料。民国版书籍,特别是作为基础史料的民国版书籍通常印数较少,多的数千册,少的只有数十百册,而且纸张和印刷质量远不如今,保存期较短。目前国内很多图书馆馆藏民国文献都已经不具备对读者开放借阅的条件。这种状况已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有学者曾大声疾呼,如果不及时抢救,民国文献将在50年到100年内消失殆尽。因此对民国文献的发掘、整理和抢救刻不容缓。
◎《民国史料丛刊》应运而生
民国版书籍是1912年至1949年思想、文化的重要载体。《民国史料丛刊》从民国版约计10余万种中文图书中分类选编2194种影印出版。其中2/3以《民国时期总书目》为线索按图索骥,1/3多方搜寻,补其所无。选编的原则为,人文社会科学用于民国研究的民国版书籍类稀见基础史料。所收范围不包括已出版的如《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民国丛书》、《伪满洲国史料》等已收入的相关书籍,也不包括较为多见并有专门门类集中编辑出版、属中共党史范畴的史料书籍。特色在于“基础史料”,是可资人文社会科学用于民国研究、直接反映民国社会客观情况的第一手文本史料。如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法律条文、规章制度、政策文件、政治事件纪实等以及各主要经济门类的发展实况、民政社政人口文教统计、历史年鉴等,因此不包括主要阐发作者主观观点的学术、理论论着。
《民国史料丛刊》的影印出版,旨在满足海内外各大图书馆,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购藏之需,学者研究之需,并籍此促进学术的发展,重要文献典籍的有效保存。如此皇皇鸿篇巨制,编选难免有遗珠之憾,但在内容的丰富性、代表性和权威性方面,《民国史料丛刊》在同类出版物中仍是无可比拟的。如此大型的史料丛刊,从选目、查找、分类、编选、复制到编辑出版,工作之繁巨艰辛可想而知。可以说,《民国史料丛刊》是编选者、出版者心血与友情的结晶,也是当代学人与出版人对历史与文化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佐证。
《民国史料丛刊》1128册,定价18万元,主编:张研 孙燕京 2009年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目录介绍如下:
0271民国史料丛刊271政治·民国初政 张研,孙燕京主编 大象出版社 2009.02.pdf166.68 MB
0272民国史料丛刊272政治·民国初政 张研,孙燕京主编 大象出版社 2009.02.pdf182.60 MB
0273民国史料丛刊273政治·民国初政 张研,孙燕京主编 大象出版社 2009.02.pdf176.73 MB
0274民国史料丛刊274政治·民国初政 张研,孙燕京主编 大象出版社 2009.02.pdf180.22 MB
0275民国史料丛刊275政治·民国初政 张研,孙燕京主编 大象出版社 2009.02.pdf126.29 MB
0276民国史料丛刊276政治·民国初政 张研,孙燕京主编 大象出版社 2009.02.pdf158.22 MB
![]()
![]()
有需要联系v;有需要联系网页弹窗
摘要:本文将围绕“民国史料丛刊(政治·民国初政类)”展开详细阐述,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从编辑出版的历史背景和价值入手,接着对其中的内容和特点进行深入剖析,然后分析其在研究民国初政方面的重要性,最后探讨其对历史研究和学术研究的影响。通过这些方面的论述,可以全面了解这一重要史料丛刊的意义和作用。
1、编辑出版
“民国史料丛刊(政治·民国初政类)”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民国初政方面的史料,是对这一时期政治活动和事件的记录和整理。这些史料的编辑出版过程,一方面需要对原始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另一方面还要进行文字编排和校对工作。
编辑出版的历史背景和价值:在这一段落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民国史料丛刊(政治·民国初政类)”的编辑出版历史背景,以及它所具有的学术和历史研究价值。
编辑出版的工作流程和要求:这一自然段将围绕编辑出版的工作流程和要求展开,介绍编辑人员需要进行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标准。
2、内容特点
“民国史料丛刊(政治·民国初政类)”所包含的内容具有哪些特点?这一部分将分析其中的内容特点,如史料的来源、时代背景、涵盖范围等,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史料丛刊。
史料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史料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对于历史研究至关重要,这一自然段将对“民国史料丛刊(政治·民国初政类)”中史料的真实性和权威性进行探讨。
史料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史料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是评价一部丛刊的重要标准,这一自然段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3、研究意义
在历史研究中,“民国史料丛刊(政治·民国初政类)”具有怎样的研究意义?本部分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研究,对政治制度和思想的研究等。
对学术研究的启示:这一自然段将探讨“民国史料丛刊(政治·民国初政类)”对学术研究的启示和促进作用,以及它在学术领域中的重要性。
对历史研究的影响:史料丛刊对历史研究的影响是深远的,这一自然段将具体分析“民国史料丛刊(政治·民国初政类)”对历史研究的影响。
4、影响和展望
“民国史料丛刊(政治·民国初政类)”作为一部重要的史料丛刊,对历史研究和学术研究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一部分将总结其影响和展望,展望其在未来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历史学研究的贡献:这一自然段将具体分析“民国史料丛刊(政治·民国初政类)”对历史学研究的贡献,以及它在历史学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学术研究的启示:最后一段将总结“民国史料丛刊(政治·民国初政类)”对学术研究的启示和促进作用,指出其在学术领域中的重要价值。
总结:
通过对“民国史料丛刊(政治·民国初政类)”的详细阐述,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史料丛刊在历史研究和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它为我们研究民国初政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对于推动历史学和学术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