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光绪德州乡土志》全二十一卷 清马翥 魏守彤编纂 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地区:山东省德州市地方志
书名:光绪德州乡土志
卷数:全二十一卷
作者:清马翥 魏守彤编纂
版本:清末[1851-1911])抄本3册
格式:据原书原貌彩色高清PDF电子影印版下载
大小:16.52 MB
页码:122双页
山东省德州市地方志,德州乡土志的成书,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光绪末年,清政府鉴于甲午战争国运衰败和民族危机的现状,为激励民众、对青年一代进行爱国爱家的教育,朝廷颁旨要求各级政府组织编写本地乡土志书。起因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学部尚书张百熙奏请朝廷,希望政府下文要求各州县“从速编印”乡土志,以便各地学堂作为蒙学教材,对学生进行爱乡继而爱国的教育。这一奏请很快得到清廷批准,并明确由学部具体统领此事。学部受命后随即颁发《乡土志之例目》,规定各地乡土志记述内容统一分为15个类别,即历史、政绩录、兵事录、耆旧录、人类、户口、民族、宗教、实业、地理、山、水、道路、物产、商务等,语言文字要求“事详而文简,词雅而意明”。查首部《德州乡土志》,它严格遵循了《乡土志之例目》规定的15个条目,说明它的编写时间不会早于1905年。书中将第七类民族类名写成了氏族,估计是因手写产生的笔误所致。从《德州乡土志》本身记载事物的时间看,最晚的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繁露书院为师范学堂”。所以,《乡土志》的成书时间应为1905年以后的几年。考虑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津浦铁路动工修建和裁撤督粮道两件大事书中只字未提,所以可以断定该书的成书时间要早于1908年,即成书于1906或1907年。
再看作者。山东省图书馆等认为该书编者为冯翥,但讲不出具体根据,所以出版者在影印传播中干脆不署作者。冯翥,德州旧志中无此人物的记载,这也就为考证首部《德州乡土志》的作者增大了难度。
唯一的途径应该是,寻找与《德州乡土志》同时或时间相近的地方志书中的线索。巧的是,光绪二十二年(1896)岁末成书的《德州志略》的编纂者,在民国《德县志》中有较多记载。因此,我们在寻找首部《德州乡土志》的编纂者时,应是在参与《德州志略》的人员中寻找对象。那么,比较符合条件的有两位,即马翥和魏寿彤。
先说马翥。马翥为德州本土人士,同治九年(1870)举人,同治十年(1871)进士,官河南镇平县知县。因着名的“王树汶案”中,他工作不深入,将并非匪盗的王树汶(被骗,为胡体安顶罪)作为杀人越货的大盗定为死罪。该案中由于经手官员接受贿赂和河南籍官员集体力争,官司一直打到朝堂上,慈禧太后曾亲自过问。五年后(光绪二年,1876),该案的事实真相终于弄清,王树汶案得以彻底平反昭雪。涉案的一大批官员有的降级,有的撤职,马翥与南阳知府马承修被发配新疆充军。马翥的文采很好,回乡后笃志学问,加之其叔父马洪庆和兄长马翙,都是地域文化的爱好者,手中并积攒了不少地域文化史料,因此被邀参与《德州志略》的编纂。由此看出,马翥参与《德州乡土志》的编修是完全有可能的。山东省图书馆等单位认为冯翥为《德州乡土志》主编,实际是将马翥误认为冯翥,同样应该属于笔误所致。马翥因有不光彩的一页历史,故名不见经传。他的叔父马洪庆,仅是拔贡出身,官为兵部典史,在民国《德县志》里有传;他的兄长马翙,也只是廪贡出身,担任蓬莱训导的职务,同样在《德县志》里有传。而他,堂堂进士,七品知县,却没有自己的传记,显然与其过去所犯错误有关。作为德州区域学生的蒙学教材,署上一个犯罪官员的名字似乎也不太合适。着作者们或州府的官吏在层层上报时,没有明确标出作者姓名也应是情理之中的事。
再从一块参与《德州志略》编写的另一位人物魏寿彤来看,也确实参与了《乡土志》的编修。民国二十四年成书的《德县志》魏寿彤传载:“清岁贡生,候选训导”,“光绪丙申岁(1896年),山东通志局征稿,寿彤应邑侯钱公聘,分纂《德州志略·举要》。壬寅岁(1902年),复应邑侯聘,主修《德州疆域图考》并撰着《乡土志》八卷,邑中掌故赖以征信。此次修志(指民国二十四年(1935)修《德县志》)多所采选焉”。此段史料所说的1902年“撰着《乡土志》八卷”的说法,时间上不足信,因为1905年前,并无乡土志的准确概念和体例。开始编写乡土志应是1905年以后的事,行文时却没对时间严格区分,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另外,首部《德州乡土志》是不分卷的,故八卷之说也无从谈起。根据魏寿彤本人的经历看,此人参与首部《德州乡土志》的编写应是不成问题,但不应是单独完成。另外,乡土志具有的教材性质,决定了它的编印一定是慎之又慎的事情,绝不可能由一人包揽。因此说,首部《德州乡土志》应是以马翥、魏守彤为首的乡土志编纂小组集体完成的。
地方志的研究可以为学术界提供丰富的研究素材和文化遗产。通过对地方志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地方的历史演变、文化传承、社会变迁等问题,为学术界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推动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本文将详细探讨《光绪德州乡土志》这部重要的地方志书及其PDF电子版下载的相关内容。作为一部由清代学者马翥与魏守彤共同编纂的地方志,《光绪德州乡土志》涵盖了德州市各个方面的历史、地理、文化等资料,极具史学价值。文章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该地方志的学术意义、历史背景、编纂过程以及如何获取该电子版资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容与价值。本文将通过对《光绪德州乡土志》的深刻分析,揭示其对研究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性及其在现代数字化时代的传承意义。
1、《光绪德州乡土志》的学术价值
《光绪德州乡土志》是一部极具学术价值的地方志,它不仅记录了德州地区的历史与文化,也为后人研究清代社会、地方治理、民众生活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这部志书的编纂不仅具备高度的地方性,还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清代地方志的编纂风格与特色。它从多个维度,系统性地对德州市的各个乡镇、官署以及民间事务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该地方志不仅是德州地方历史文化的集合体,还展示了清代地方政府的管理模式及社会发展状况。例如,志书详细记录了各地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地方官员的行政管理情况及地方经济活动的繁荣。这些内容在今天依然能为学者们提供深刻的研究价值,特别是对于地方历史学、民俗学以及行政学的研究。
此外,地方志的编纂方式也具有独特的学术特点。它不仅呈现了丰富的史实,还采用了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比了不同地区在历史发展、文化演变、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异同。这种细致入微的方式使得《光绪德州乡土志》不仅仅是一部地方性的志书,更是研究清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
2、《光绪德州乡土志》的历史背景
《光绪德州乡土志》的编纂背景深刻反映了清代地方志的传统与地方治理的需求。在清代,地方志作为官方历史的一部分,承担着记录地方历史、文化和行政状况的职责。德州作为山东省的重要城市之一,其地方志的编纂对于地方历史的传承有着重要意义。
志书的编纂始于光绪年间,这一时期正是清朝晚期,国家政治腐败,地方社会相对封闭。为了强化地方治理与历史记载,清廷鼓励各地开展地方志的编纂工作。《光绪德州乡土志》的编纂既是这一时期地方文化建设的产物,也是当时社会对历史文化的重视体现。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志书的编纂工作不仅体现了地方学者的努力,也展示了地方社会的自觉性。马翥和魏守彤作为当时德州的学者,他们对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深刻影响了德州市民众对地方认同感的塑造。这种背景为《光绪德州乡土志》注入了更加鲜明的历史印记,也使得这部志书成为研究清代地方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重要文献。
3、编纂过程与特色
《光绪德州乡土志》的编纂由马翥与魏守彤主导,他们在编写过程中不仅参照了大量的地方文献,还走访了德州市各个乡镇,广泛收集了地方资料。通过这种深入基层的方式,他们使得志书中的内容更加真实、具体,涵盖的范围也更为广泛。
编纂工作分为多个阶段,从资料的收集到初稿的编写,再到最终的整理与审定,每一阶段都有严谨的工作流程。特别是在资料收集方面,马翥和魏守彤不仅依赖书面文献,还采用了口述历史的方式,结合德州人民的口耳相传,记录下了许多未曾在正式文献中出现的地方史实。
这部地方志的另一大特色是其详细的地理描述与人文资料,志书不仅仅记载了地方的自然地理环境,还对德州的社会结构、民风民俗等方面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这种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编纂的方式,使得《光绪德州乡土志》成为了一部极具地方特色的历史文献。
4、PDF电子版的获取与使用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光绪德州乡土志》的PDF电子版成为了学者与历史爱好者的重要资源。通过网络平台,读者可以方便快捷地下载这部地方志,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电子版的出现,不仅方便了学术研究者的查阅,也使得普通读者能够更容易接触到这一珍贵的历史文献。
下载《光绪德州乡土志》的PDF电子版非常简单,许多历史与文化研究网站都提供了这项服务。通过这些平台,用户可以下载整部志书,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某一部分进行详细研究。对于那些需要长期研究地方历史的学者来说,电子版不仅能提供便捷的查阅方式,还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电子版的另一个优势是便于存储和分享。传统的纸质书籍往往因体积庞大而难以保存或流通,而电子版可以在不同设备间轻松转移,读者可以随时随地查阅。此外,许多电子平台还提供了注释和解读功能,这对于初学者或者研究者来说是非常有益的补充。
总结:
《光绪德州乡土志》作为一部地方志,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与学术价值。通过对这部志书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德州市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此外,这部志书的电子版为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得更多人能够接触到这一珍贵的文献资料。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地方志的传承与发扬变得更加重要。通过电子版资源的共享,地方历史文化得以更广泛地传播与传承。在这个背景下,《光绪德州乡土志》作为研究清代社会与地方历史的经典之作,必将在未来的学术研究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