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康熙60年《青州府志》全二十二卷 清陶锦修 王昌学 王柽纂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山东省潍坊市康熙60年《青州府志》全二十二卷 清陶锦修 王昌学 王柽纂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山东省潍坊市康熙60年《青州府志》全二十二卷 清陶锦修 王昌学 王柽纂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插图1

地区: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地方志
书名:康熙60年青州府志
卷数:全二十二卷
作者:清陶锦修 王昌学 王柽纂
版本:清康熙六十年刻本
格式:据美国馆藏原书原貌彩色影印 高清PDF电子版下载
类型:中文稀缺古代古籍善本地方志史志县志PDF下载
大小:299.97 MB
页码:789双页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地方志,青州府志[清康熙60年版]二十二卷。清陶锦修,王昌学、王柽纂。陶锦字奕俟,抚顺人,康熙六十年(1721)任青州知府。陶锦掌青州后,见旧志距其时仅十余年,虽年代未远,然漫灭相仍,散亡未集。即聘任王昌学、王柽主纂,复征文献以考稽,重搜遗佚而论定,旧文不灭,新事加详。以旧志为蓝本,凡康熙十二年以前,悉仍旧观,十三年以后事,则采遗闻,作传记,正讹补缺,剖疑辨误,别立凡例,去伪存真,遂成新志。《青州府志》康熙六十年刻本。此青州府志乃继康熙四十八年张连登本而作,较旧志,有较大进步。
青州府志,明朝洪武年间已有编修者,但并未流传下来。今流传在世的有明朝嘉靖《青州府志》、万历《青州府志》,清朝康熙癸丑《青州府志》、康熙乙丑《增修青州府志》、康熙辛丑《增修青州府志》和咸丰《青州府志》。另有雍正《青州府志摘略》。

《青州府志》即今青州市历史上地方志的集合。因历史上青州府行政区划变动频繁,因此,习惯上将青州府、益都县的史志统归到《青州府志》类中。

青州位于今山东潍坊,现为潍坊市一县级市。青州修撰地方志,源远流长,见于古籍者,有晋代的《青州先贤传》、宋代的《地志》及《青州图经》;到元代,于钦的《齐乘》实际上也是一部古代青州的地方志。明清时期,青州修志蔚成风气,先后有十几部青州府志和益都县志修成。

青州府志,明朝洪武年间已有编修者,但并未流传下来。今流传在世的有明朝嘉靖《青州府志》、万历《青州府志》,清朝康熙癸丑《青州府志》、康熙乙丑《增修青州府志》、康熙辛丑《增修青州府志》和咸丰《青州府志》。另有雍正《青州府志摘略》。

本 版 为 : 康 熙 六 十 年 增 修 版

历 史 版 本

明嘉靖府志

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春开始编纂,经过四年时间,到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冬成书。知府杜思主修,参加编写者有49人,冯惟讷为第一总纂,李攀龙等人作序。该书在博采旧闻新事的基础上,主要依据《通志》、《齐乘》、《少阳乘》等史籍纂辑而成。全书有图、表、志、传四种体例,共分18卷,43目。系统记述了上自三皇五帝,下到当朝数千年的史迹,言简意赅,考证精确,条次有序,查找容易,堪称宏文巨制,不失为善本。建国后,上海古籍出版社根据宁波天一阁所藏嘉靖本,于1965年影印出版。最近,青州市档案局又重新影印出版。

明万历府志

从万历五十三年(1615年)开始编纂,青州知府王家宾倡导,钟羽正为总纂,先后有府学、县学的教官共13人参加,历时一年,于次年编成,共20卷。这部府志,因有钟羽正主持,质量极高,古人评价该书“不虚美,不溢录,综其事,传其人”,为专家们所赞誉。此志,北京图书馆仅藏孤本,吉林大学藏有残本4卷。

清康熙府志

康熙年间共有三本府志,康熙十一年(1672年),康熙帝下诏,令各地都要修志。青州知府崔俊遂命青州所属14州县分别提供资料。第二年,由崔俊担任主修,钟谔、李焕章具体负责,综合各地资料,编纂而成。全书20卷,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刊印发行。现北京图书馆藏有原本。此后,先后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六十年(1721年)两次增修青州府志,但未刊行,仅有抄本。

清咸丰府志

从道光十九年(1839年)开始修纂,一直到咸丰九年(1859年)才完成,历时20年。有4任知府主修,最后由毛永柏“终其业”。编纂者也前后数易其人。全书64卷,青州知府毛永柏、益都知县徐顺昌都为之作序。徐顺昌的序言称,该志“博收之而不使之烦,节取之而不伤于简,实事求是,有美必彰”。其体例之严、断制之精,弃取之当,考证之确,均超过了以前的地方志,不愧是一部“数经损益”的志乘佳作。

益都县志,以明朝万历年间知县田仰主修的最早。虽然历代历朝都有编纂,但流传下来的仅有三部,即:万历《益都县志》、康熙《益都县志》和光绪《益都县图志》。

明万历县志

修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8年),当年成书,由益都知县田仰纂修。田仰任益都知县时,正逢蝗灾,农田颗粒不收,灾民遍地,竟至“人相食”。田仰悉心筹划,全力救灾,渡过了难关。两年后,“黎民乐业,讼庭清简”。田仰不仅政绩突出,而且注重文教,不遗余力,精心编志。历经10个月,纂成了益都自置县以来的第一部县志。该部县志共9卷,内容广泛,疆域、山川、户口、人物、风俗乃至城池、廨宇、井邑、先贤遗迹等无不具备。钟羽正、赵秉忠等皆有序言。赵秉忠的序言对该志高度评价,说:“文章尔雅,声貌明融。发至言于短引,寄长啸于微词,妙损益于诸家,舒藻思于哲匠。大无夸毗,小无网漏,喜无溢美,慨无矶声,得志法矣。”可惜,这部县志已失传,仅在北京图书馆存有残本。

清康熙县志

由知县陈食花奉命主修,钟谔、李焕章等分别编纂,仅三个月就编成。共有14卷,康熙十二年(1673年)刊印。因时间仓促,且出自多人之手,所以“文辞简略,讹脱遂多”。

清光绪益都图志

始修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完成于1907年,历时17年。由两任知县张承燮、李祖年先后主修,旌贤书院主讲法伟堂为总纂,孙文楷校补。1907年刊行面世。该志共54卷,图4卷,计32幅。这部志书,图文并茂,内容浩繁,收集了青州晚清以前的各种珍贵史料。并集前代修志的经验,博采众长,繁简得当,是人们研究青州历史的重要依据。今青州图书馆、档案馆等多处都有收藏。

现代县、市志

建国后,从1960年开始着手编志,1961年写出《益都县志》,8卷、41章,约40万字,但没有正式出版。改革开放以后,出版发行了《青州市志》。该志从1982年开始编纂,至1988年定稿,历时7载。由当时的市委书记隋华堂主审,市长王治华任编委会主任,邢其典、张景孔任主编,张达民为业务指导。全志共分22篇,另附人物传,计110万字,出版发行10000册。

县志的研究有助于促进地方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的结合。通过对县志的研究,可以促进地方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的结合,推动地方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山东省潍坊市康熙60年《青州府志》全二十二卷 清陶锦修 王昌学 王柽纂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本文将详细介绍《青州府志》这部具有历史与文化价值的地方志书,特别是其康熙60年(即1721年)版本的电子版PDF下载。全书由清代陶锦修、王昌学、王柽三位学者共同编纂,包含了青州府(今山东潍坊市)各类地方性资料、历史事件和文化风貌等。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分析:首先,介绍《青州府志》的历史背景及其重要性;其次,详细探讨其内容结构和学术价值;接着,分析其电子版PDF版本的特点与下载途径;最后,讨论这部地方志书对现代研究和文化传承的影响。通过全面的分析,本文旨在揭示《青州府志》在地方史学和文化遗产中的独特地位。

1、《青州府志》的历史背景与重要性

《青州府志》是清代一部重要的地方志,成书于康熙六十年,由陶锦修、王昌学、王柽三位学者主持编纂。青州府作为当时的重要行政区划,涵盖了今天的潍坊市及周边区域,这部地方志详细记录了青州的地理、历史、经济、民俗、风物等多方面的内容。它不仅是地方历史的重要文献,也是了解清代地方行政管理、经济状况和社会风貌的重要资料。

在清代,地方志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地方志书不仅服务于地方行政,还承担了记录历史、传承文化、规范社会的责任。《青州府志》作为这一时代的地方志之一,其编纂过程得到了当时地方官员和学者的高度重视。由于青州地理位置特殊,经济文化发达,地方志书中涉及的内容也丰富多彩,涵盖了农业、商业、手工业等多个领域的历史发展。

此外,《青州府志》还反映了当时青州府社会结构的变化和民众生活的变迁。它不仅是青州地方历史的见证,也为后人研究清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因此,作为一部地方志,它的学术地位和历史价值不可忽视,是研究山东省乃至整个北方地区历史与文化的必备之作。

2、《青州府志》的内容结构与学术价值

《青州府志》共分为二十二卷,内容涵盖了青州府的地理、历史、风俗、人文等多个方面。每一卷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体现了地方志的全面性和系统性。第一卷主要讲述的是青州的地理概况,包括山川、河流、气候等自然环境;第二卷开始,进入到青州的历史沿革,详细记载了自古至清代的历史变迁。随后的各卷则主要聚焦于青州的行政区划、官员任职、民众生活、经济发展等方面。

《青州府志》不仅在史料收集上具有重要价值,还在学术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清代的地方志多采用“志”与“传”结合的方式,既有条理清晰的历史记载,也有生动的地方人物传记。《青州府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传记描写,不仅展现了地方精英的风采,也反映了青州地方文化的丰富多样。

从学术价值来看,《青州府志》在地方史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历史资料,尤其是在研究青州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它详细记录了当时青州的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情况,为研究清代地方治理、地方经济和社会风貌提供了全面的信息。

3、电子版PDF版本的特点与下载途径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纸质地方志书逐渐转化为电子版,便于广大读者和学者查阅和研究。《青州府志》的电子版PDF版本,保留了原书的完整内容,同时在电子格式上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查询和使用体验。电子版的优势在于可以方便地进行文字搜索,快速找到相关资料,大大提高了阅读的效率。

这部地方志的PDF电子版版本,不仅可以在电脑上阅读,也支持在移动设备上下载和查看,极大地方便了研究者和历史爱好者的使用。由于地方志书通常是地方历史研究的基础文献,电子化版本的普及,使得更多无法接触到实物书籍的人群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资料,促进了学术研究的普及和深入。

关于《青州府志》的PDF电子版下载途径,用户可以通过一些专业的地方志下载网站或学术资源平台进行获取。在下载时,读者可以选择合适的文件格式进行保存,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打印或保存到云端,确保了资料的长期保存和随时访问。

4、《青州府志》的现代研究与文化传承

《青州府志》不仅仅是清代的历史遗产,也对现代的历史研究、文化传承和地方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现代,地方志已经成为研究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源。通过对《青州府志》的研究,学者可以深入探讨青州及其周边地区的历史背景,了解清代时期的社会经济结构以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此外,地方志也有助于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青州府志》不仅记录了地方的风土人情,还详细描述了地方的文化遗产、传统技艺、民间信仰等,这些内容对于今天的地方文化复兴与保护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尤其在现代社会,青州的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快速变化与消失,地方志的作用尤为突出。

因此,现代学者在使用《青州府志》时,除了关注历史事件的发生与发展,还应关注其在地方文化传承中的意义。通过将地方志中的知识和数据与当今的社会变迁进行对比,可以揭示出青州地方文化的延续性与变革性,为现代社会的文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总结:

《青州府志》作为清代的一部重要地方志书,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而且在现代社会的文化传承与学术研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电子版PDF的普及,为更多的读者提供了便捷的阅读途径,也促进了这一文化遗产的进一步传播与利用。

本文通过对《青州府志》的历史背景、内容结构、电子版特点以及现代研究价值的详细分析,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了解这部地方志的深远影响与价值。地方志书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值得我们珍视与研究。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有需要联系v;hx-hx4 有需要联系v;hx-hx4 有需要联系v;hx-hx4如果对你有一点点帮助,欢迎打赏~~~  
图片1

联系我们

图片2

关注公众号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古籍收藏网古籍收藏网
易学资料

对占星塔罗感兴趣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