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嘉庆邛州直隶州志》四十六卷 清吴巩修 王来遴纂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四川省成都市地方志,【嘉庆】《邛州直隶州志》(四十六卷•首一卷)清吴巩修,王来遴等纂PDF高清电子版影印本下载。吴巩,江苏武进人,嘉庆二十年(1815)由方略馆议叙升任邛州知州。王来遴,湖北黄陂人,嘉庆九年(1804)举人,官四川乐山县知县。
此《邛州直隶州志》乃奉敕纂修。袁传箕(江西崇仁县拔贡)主修,其称:“余承命之下,爰进邑中绅士共相商榷,取旧志(指康熙《邛州志》)稍加厘订”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为了纂修《大清一统志》而敕命各省修志,省府又传檄各府、州、县纂修志书上呈,所以袁传箕称“承命之下”)。可是尚未竟其事而“会以请觐入都,功未克竣。所赖后之君子删繁补略,匡其不逮,是则余之所厚望也夫。”接下去便由候补知州靳章绅(安徽舒城县人)继续纂修,历四月,书将成则又以官事的更动而中断了。一搁便是五年,直到嘉庆二十三年(1818),吴巩方邀请王来遴等人前来重加辑订,校正刊刻。吴巩有言曰:“下车后,即查阅旧志,见袁蘅皋刺史所纂旧稿,尚未刊定,欲采葺而重订之,以薄书填委,未果也。今春政务稍闲,思欲仰酬前志,爰同州人士延请王君汉皋(即王来遴)相与校仇,阅数月而事竣焉。”
此《邛州直隶州志》分十三门五十四目附六目,约45万字。目录为卷首:序文、姓氏、目录、图考;星野志:卷一分野;方舆志:卷二沿革;卷三疆域(关隘形胜);卷四山川;卷五古迹;卷六风俗;营建志:卷七城池;卷八公署;卷九学校;卷十坛庙;卷十一祀典;卷十二祠寺(坊表冢墓附);卷十三水利(堰塘附);卷十四津梁;卷十五兵制;卷十六驿传;赋役志:卷十七户口;卷十八田赋;卷十九蠲政;卷二十盐法;卷二十一茶法;卷二十二钱法;卷二十三物产;卷二十四文秩;卷二十五文秩;卷二十六武秩;卷二十七荐辟;卷二十八进士;卷二十九举人;卷三十贡生;卷三十一武科;卷三十二封荫(应例附);卷三十三仕绩(边防附);人物志:卷三十四行谊;卷三十五列女;卷三十六隐逸;卷三十七流寓;卷三十八仙释;卷三十九典籍志:卷四十祥异志;卷四十一杂志;艺文志:卷四十二制、诏、奏疏、表;卷四十三记、序、传、说;卷四十四诗;卷四十五赋(词附);卷四十六书、启、铭、赞、跋、祭文、墓志。其山川、古迹、祠寺、水利、物产、赋税等门类所载史料价值较高,特别是本州及所属二县之水利建设及堤堰灌溉等资料。《邛州直隶州志》艺文之比重仍大,约为全书三分之一,所收多系历代名人着述,如宋代文同、魏了翁、计有功、杨天惠,明代杨慎等,但依然是以魏了翁着述为最多。典籍门则专载汉代迄元代邛州人之着作或外籍人有关本境着作之篇名、作者、序跋等内容。书首附图十一幅,绘刻尚佳。
该《邛州直隶州志》今存嘉庆二十三年(1818)刻本。
县志的意义在于凝聚地方文化。通过对特定县级行政区域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内容的记录,县志展现了该地区丰富多样的文化底蕴,有助于凝聚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和归属感。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四川省成都市《嘉庆邛州直隶州志》四十六卷是一部详实的地方志,由清代吴巩修、王来遴纂,内容涵盖了成都市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方面面。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该地方志的PDF电子版下载进行详细阐述。
1、地方志的历史价值
《嘉庆邛州直隶州志》记载了成都市在清代的历史沿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迁,对于研究当时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地方志中的各种资料和记录都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通过阅读地方志,可以深入了解成都市的发展历程,对于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此外,地方志还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2、地方志的内容概述
《嘉庆邛州直隶州志》共分为四十六卷,内容涵盖了成都市的地理、行政区划、历史名人、文化遗产、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内容。
地方志的编纂严谨,文字简洁明了,图文并茂,对于读者来说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该地方志的电子版PDF下载,方便了广大读者查阅和利用,极大地方便了研究工作的进行。
3、地方志的研究意义
地方志是研究地方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研究地方志,可以全面了解一个地方的发展历程和特色文化。
地方志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珍惜自己的家乡,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同时,地方志中的一些珍贵资料和记载,也可以为历史学、人文学科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4、地方志的数字化传承
将地方志制作成电子版PDF,可以更好地保存和传承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料。
数字化地方志的传承方式,不仅可以方便读者查阅,还可以保护原始文献,防止受到损坏和丢失。
同时,数字化地方志也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当地的历史文化,推动地方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总结:
四川省成都市《嘉庆邛州直隶州志》四十六卷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研究意义的地方志,其电子版PDF下载为研究者和读者提供了便利。通过数字化传承,可以更好地保存和传承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料。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