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补元返老还童长寿功的概况 1
第一节 渊源 1
第二节 深化、充实与发展 2
第三节 “补元返老还童长寿功”的首要是培补元气,充实肾气为目的 4
第四节 人的寿命应该活到120岁至150岁 7
第五节 -补元返老还童长寿功的特效是恢复性激素生产,促其返老还壮 9
第六节 练养兼修,动静结合,确保长寿 12
第二章 补元返老还童长寿功的功法和作用 13
第一节 每晚子时在床上坐练的功法 13
第二节 次晨卯时在床上睡练的功法 20
第三章 辅助功法 23
第一节 消阳法 23
第二节 固精法 23
第三节 练精化气法 24
第四节 采气法 25
第五节 达摩祖师所传“八段锦” 26
第四章 神功《地盘劲》 29
第五章 防偏纠偏理论和方法 31
第一节 防偏理论 31
第二节 纠偏方法 31
第六章 达摩祖师传授的秘功气功点穴按摩治病延年灵法二十则 33
第七章 真气运行法 39
第八章 练功的基本方法 43
一、调身 43
二、调息 46
三、调心 49
四、练功要领 50
第九章 略谈经络论、气化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概念 58
第一节 经络分布人体的情况与循行路线和作用 58
第二节 略谈气化作用 61
第三节 略谈四时阴阳之转化,与人体气机的升降关系 63
第四节 略谈五行学说与四时节序相生相克的理论和关系 67
第十章 略谈整体观 72
一、人与自然的整体观 74
二、人与社会的整体观 76
三、人体内部的整体观 79
第十一章 硬气功类 84
一、金钟罩 84
二、铁布衫 91
三、红砂手 94
四、红砂散 96
第十二章 腹部减肥体操 97
一、立式动作 97
二、坐式动作 98
第十三章 气功排石显奇效 102
第十四章 按时循经点穴,半身不遂康复 104
第十五章 兜肾囊——铁裆功 106
第十六章 外丹术外丹功 108
第十七章 内丹术内丹功 122
一、炼精化气(小周天) 122
二、练气化神(大周天) 131
三、练神还虚 133
第十八章 女丹功 134
第十九章 八卦学说的概念 137
第一节 八卦的建立和发展 137
第二节 八卦学说是气功理论的基础 139
第三节 六十四卦的成卦过程 140
第四节 《易经》六十四卦的卦名和含义 140
第五节 卦符、卦名、卦象、卦位、卦序的解说和八卦解图 142
第六节 对八卦卦序图进行分解 143
第七节 八卦与人体相联系 144
第八节 重视坎离两卦的作用 145
第九节 《乾坤交媾图》说 146
第十节 对既济、未济两卦的解释说明 147
第十一节 十二辟卦的运用 147
第十二节 从卦名、卦象作其他功法术语 150
第十三节 八卦(三易)和简单“占卜”的方法说明 150
第二十章 诸葛亮的“一掌经”与八卦、阴阳、五行有关和推算的方法说明 153
第二十一章 周天功 154
第一节 周天的概念和形成 154
第二节 小周天各阶段的练法和主要作用 155
第二十二章 42位仙人、真人、圣人、道人在《万育仙书》中留传下来的42种治病功法 157
一、“韩湘子”活人心法 157
二、“何仙姑”观太极势法 157
三、“曹国舅”脱靴势法 158
四、“铁拐李”指路势法 159
五、韩钟离鸣天鼓法 160
六、昭灵女行病势法 161
七、郝太古托天势法 162
八、何仙姑久久登天势法 163
九、彭祖明目法 164
十、“李老君”抚琴势法 165
十一、吕纯阳洞宾任脉势法 166
十二、“兰采和”鸟龙摆角势法 167
十三、白玉蟾饿虎捕食势法 168
十四、孙不二姑摇旗势法 169
十五、李泓济玩月势法 170
十六、张宋老抽添火候法 171
十七、紫阳真人捣恺势法 172
十八、陈自得大睡功法 173
十九、陈希夷降牛望月势法 174
二十、陈坭丸拿风窝法 175
二十一、丘长春转辘轳法 176
二十二、石杏林暖丹田法 177
二十三、东方朔捉姆法 178
二十四、玉真山人和肾膛法 179
二十五、太清祖师尊真形法 180
二十六、王玉阳散痛法 181
二十七、马丹阳周天火侯势法 182
二十八、麻姑磨疾法 183
二十九、常天阳童子拜势法 184
三十、魏伯阳真人破风法 185
三十一、虚静天师卧功法 186
三十二、黄花姑王祥卧功法 187
三十三、徐神祖摇天柱势法 188
三十四、徐神翁存气开关法 189
三十五、“铁拐李”靠拐势法 190
三十六、夏云峰乌龙横地势法 191
三十七、赵上灶搬运息精法 192
三十八、张真奴神注法 193
三十九、孙玄虚乌龙探爪势法 194
四十、尹真人睡法 195
四十一、口口君拔剑势法 196
四十二、刘希古猛虎施威势法 197
第二十三章 高效功法 198
第一节 提肾功法 198
第二节 长寿诀窍概括为“养生八字诀” 198
第三节 壮阴提宫法 199
第四节 “仙家”长寿诀《十六锭金》 199
第五节 “吕洞宾”《养生真诀》二十八字 199
第六节 孔子的健身之道 200
第七节 唐宋时代二例 200
第八节 三国时代一例 201
第九节 明清时代的二例 201
第十节 宋代苏东波传记一例 202
第十一节 练什么功应根据人的五种气质 202
第十二节 运动经络治病健身法 203
第十三节 经络分布与主病 204
第十四节 治疗举例一二 205
第十五节 紫阳真人添油补髓人强说 205
第十六节 养生以不损为上 206
第十七节 合气治病真符诀法 206
第十八节 孙真人驱虫止痛延年法 207
第十九节 形衰守玉关返老还童法 207
第二十节 修养之道戒〔六害〕 207
第二十四章 无药治病传统秘方 208
第一节 概述 208
第二节 气功医疗术理 210
第三节 气功点穴按摩、刮痧、揪痧、火罐拔毒等医疗术理 212
第四节 气功点穴按摩手法 214
一、气功法 214
二、点穴按摩的几种治法 216
第五节 自我按摩气功点穴法 219
一、什么叫自我按摩气功点穴法 219
二、自我按摩气功点穴的意义 219
三、自我按摩气功点穴手法,及开四大门操作法 220
第六节 气功点穴按摩和揪痧、刮痧、罐拔排病毒手法 223
第二十五章 神功 226
第一节 童面法 226
第二节 练三宝法 227
第二十六章 图解及表解(摘自李藏山老师的“点穴按摩功”和马礼堂老师的“养气功”胡申春教授的“中华气功学”吕季儒教授的“刮痧健康法”等) 228
一、经脉分布示意图1~3 228
二、穴位示意图1~8 231
三、点穴按摩手法图 239
四、穴号位置主治说明表1~12 240
五、任脉、督脉穴号位置主治表1~2 254
六、伏羲八卦卦序图,周易三角图,先天八卦方位图,后天八卦方位图各一 256
七、精、气、神、魂、魄、意、血、津液相互关系示意图 258
八、人身正面和背面穴位图各1 259
第二十七章 补元返老还童长寿功的特异功能 261
第一节 补元返老还童长寿功的功法特点 261
第二节 特异功能的探索和入门途径 263
第三节 练气功要择精而从之,贵在专一 265
第四节 国外专家研究特异功能的战略 266
第二十八章 唐代医家药王孙思邈创造之《六字诀》——养气功健身法之一 267
第一节 “嘘”字功养肝 268
第二节 “呵”字功补心 269
第三节 “呼”字功健脾 269
第四节 “呬”字功润肺 270
第五节 “吹”字功强肾 271
第六节 “嘻”字功理三焦 272
第二十九章 常见各种病症的揪痧、刮痧有效穴位简介 274
第三十章 《老年返还功》 278
一、准备事项 278
二、行功步骤 278
三、辅助功——暖肾法 279
四、练功体会 279
第三十一章 《女性玉龙矫柔术》 281
一、何谓玉龙矫柔术 281
二、玉龙矫柔术功法 282
三、莲宫进蕊观想法 286
四、练功注意事项 287
五、本功法能治什么病 288
第三十二章 玉液练形法长寿200年 289
第三十三章 学练“补元返老还童长寿功”祛病强身实例 291
中国传统气功原理及实用功法.part2.rar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本文以《中传统气功原理及实用功法》(乐锦堂编着,1991年)为核心,全面解析了中国传统气功的原理和实用功法。文章从气功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功法分类、以及实际应用等四个方面展开,详细探讨了气功的内涵与外延,并结合具体的实用功法来阐述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有效性。通过深入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气功的精髓及其对身心健康的独特贡献。本文不仅对气功爱好者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实践者提供了实用的技巧和方法。
1、气功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中国传统气功作为一种深厚的文化遗产,涵盖了多种形式和流派。气功的基本概念可以追溯到古代哲学思想,尤其是道家和中医理论。气功中的“气”是指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生命能量,它被认为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力量。气功通过调节人体内部的气流,使身体和精神处于平衡状态,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效果。
气功的核心原理在于“调气、调息、调心”。“调气”指的是通过呼吸调节和意识引导,使体内气的流动更加顺畅。“调息”强调通过调节呼吸的节奏,帮助气的流动更加和谐自然,进而调节身体的各项生理功能。而“调心”则是通过心态的平和与专注,达到身心合一,增强气的凝聚力和效能。
在气功的实践中,气的流动不仅仅是生理层面的现象,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体验。气功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和姿势,帮助实践者在舒缓的过程中调节内在的气息,并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从而获得身心的全面调和与康复。
2、气功理论体系的深入解析
气功理论体系源自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五行”理论。在气功中,阴阳代表着自然界的对立统一,而五行则体现了木、火、土、金、水的相互作用。在气功的应用中,阴阳五行理论帮助人们理解身体各部分的功能协调与平衡,进而为气功的修炼提供了理论依据。
气功修炼的另一个重要理论是“经络”理论。中医学认为,人体内存在着十二条主要经络,气的流动通过这些经络与脏腑、四肢、经筋等部分相互作用。气功的练习通过特定的动作和呼吸方式,帮助气在这些经络中流动,从而达到通畅经络、调和气血的效果。
此外,气功的理论体系还涉及到“内外合一”的理念。在气功的修炼中,内功与外功相辅相成。内功注重调节体内的气息与心态,而外功则通过具体的身体动作来调节气的流动。内外合一是气功修炼的一个重要原则,它要求实践者在进行气功动作的同时,保持内心的安定与专注。
3、气功的功法分类与实用方法
气功的功法种类繁多,主要分为内家气功和外家气功。内家气功注重的是内心的修炼,强调通过呼吸、冥想等方式调节内气,而外家气功则更侧重于动作和体能的锻炼。例如,太极拳就是一种典型的外家气功,它通过缓慢的、连贯的动作来引导气的流动,达到调和阴阳、强身健体的效果。
在《中传统气功原理及实用功法》一书中,乐锦堂编者详细介绍了多种实用气功方法,包括调气功法、站桩功法、导引术等。调气功法主要是通过特定的呼吸方法,帮助气在体内流通,适用于日常健康维护;站桩功法则是一种静态功法,通过长时间的站立,帮助实践者积聚内气,增强体内气血的流动;导引术则结合呼吸和身体的柔韧性,通过柔和的伸展动作来调节身体的气机。
除了这些传统的功法外,现代气功也有所发展,一些实践者在传统功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结合现代科学的观点来调整气功的练习方式。这些新型气功方法不仅更容易被现代人接受,而且也能有效改善现代人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如压力过大、体力透支等。
4、气功的实际应用与疗效
气功不仅是一项身心修炼的运动,它还具有显著的疗效。许多研究和实践表明,气功在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促进康复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气功通过调整人体的气血、改善微循环、增强免疫力,能够有效提升身体的自愈能力。在传统医学中,气功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慢性病、提高老年人健康状况等领域。
现代社会中,气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特别是在养生保健方面。许多高压工作人群通过气功练习缓解了身体的疲劳和心理压力,从而获得身心的放松与舒适。此外,气功的冥想成分也被认为有助于心理健康的调节,减少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气功的效果因人而异,实践者的身体条件、修炼时间以及心理状态都会影响其疗效。因此,在学习和实践气功时,应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适合的功法,并保持耐心和恒心。
总结:
通过对《中传统气功原理及实用功法》的详细分析,本文不仅系统地介绍了气功的基本原理、理论体系、功法分类和实际应用,还为读者提供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气功的实践指导。气功作为一种传统的身心修炼方式,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它不仅能帮助人们增强体质、缓解压力,还能促进身心的和谐与健康。
总的来说,气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实践和体悟。希望本文能够为广大的气功爱好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助力大家在气功的修炼道路上取得更好的成就。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