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璧山县民政志(1911-1991) 1992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重庆市璧山县民政志(1911-1991)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为依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力求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编纂人员:吴中(岳)
编纂单位:重庆市璧山县民政局
内容时限:1911-1991
目录
封面
图片
题词
《璧山县民政志》编纂人员名录
目录
序言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民政机构
第二章 行政区划和地名管理
第三章 基层政权建设
第四章 革命烈士褒扬
第五章 革命将领、老红军和先进人物
第六章 优抚
第七章 安置
第八章 救灾和救济
第九章 扶贫扶优
第十章 福利事业和福利生产
第十一章 婚姻登记和殡葬改革
第十二章 禁烟和户政
第十三章 征用土地和社团登记
第十四章 璧山县残疾人联合会
· 重庆市璧山县民政志(1911-1991) 1992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重庆市璧山县民政志(1911-1991) 1992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shuij56
摘要:本文通过对《重庆市璧山县民政志(1911-1991)1992年版》这部地方志的详细阐述,全面剖析了璧山县民政工作的历史沿革、发展脉络以及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该民政志资料详尽,既记录了璧山县自清朝末年至改革开放期间的民政管理政策,又展示了当地社会治理的演变过程。文章从璧山县民政志的编纂背景、主要内容、历史价值及其对现代社会治理的启示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为读者提供了对这部地方志全面、深入的理解。
1、璧山县民政志的编纂背景
《重庆市璧山县民政志(1911-1991)》的编纂,源自于对地方历史文化传承和社会治理经验的深刻重视。随着20世纪90年代初期地方志编纂工作的开展,璧山县民政部门决定着手编纂这一地方志,旨在系统整理和总结璧山县自清朝末期至1991年的民政工作成果。该志的编纂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地方政府对历史的重视以及地方志的整理成为了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
璧山县地处重庆市西部,是典型的山区县。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该地区的民政工作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长期以来,璧山县的社会治理受限于交通、通讯和经济条件的制约,民政工作多以传统方式进行。因此,《民政志》的编纂不仅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地方治理模式的思考。
另外,璧山县民政志的编纂,得益于地方政府对地方文化遗产和社会治理记录的重视。通过对该志的编纂,不仅能够保留地方历史的记忆,也能够为后人提供历史经验的借鉴,从而提高社会治理效率,推动社会稳定。
2、璧山县民政志的主要内容
《重庆市璧山县民政志(1911-1991)》内容庞杂,涉及了民政工作的多个方面。首先,志书详细记录了璧山县民政部门的历史沿革,从清朝末期至1991年,民政部门的职能、体制变化和发展历程均有所涉及。通过这些记录,读者可以清楚地看到璧山县民政工作如何逐步从传统的乡村自治体系过渡到现代化的政府管理模式。
其次,民政志深入分析了璧山县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救助、孤儿与残疾人保障、老龄化社会的养老服务等方面的内容。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经济的发展,璧山县逐步引入社会保障理念,建立了一定规模的社会福利和救助系统。民政志中具体的案例和数据,不仅展现了当时的社会保障成就,也揭示了社会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再者,志书还对璧山县的社会治安、社会组织及其发展做了详细的描述。通过记录地方社会组织的建设,民政志展现了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创新与尝试,如农村合作社的成立、乡村法律咨询机构的创建等。这些内容表明,在民政工作中,地方政府不仅关注传统的行政管理,更开始重视社会组织建设与社区参与。
3、璧山县民政志的历史价值
《重庆市璧山县民政志(1911-1991)》的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其为地方治理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这部地方志不仅记录了璧山县民政工作的历史演变,还为理解中国西部地区特别是山区县的社会治理提供了有力的历史证据。通过对该志内容的研究,可以较为清晰地了解民政工作的演变与变革。
此外,该志还具备了丰富的地方文化价值。作为一种历史文献,民政志不单单是对行政管理的记录,它更是璧山县文化、社会制度、民生状况和地方特色的全景呈现。通过这些记录,可以洞察璧山县百年来的社会结构变化、经济发展轨迹及民众生活状态。其历史价值在于它是璧山县地方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该地区文化记忆的承载体。
《璧山县民政志》还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通过梳理璧山县民政工作的历史经验,志书为现代社会治理提供了借鉴。特别是在当代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的治理模式与现代治理理念的结合,成为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议题。通过对民政志的深入分析,可以为提升地方政府治理水平、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提供历史教训和经验。
4、璧山县民政志对现代社会治理的启示
《重庆市璧山县民政志(1911-1991)》不仅是一部地方历史文献,也对现代社会治理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首先,民政志提醒我们,在进行社会治理时,必须关注基础民生问题。无论是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还是教育、医疗等领域,民政工作始终与人民群众的福祉紧密相关。璧山县通过对贫困人口的关怀、孤寡老人的照顾,展示了民政部门在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巨大作用。
其次,民政志强调了地方社会治理的基层性和群众性。许多历史实践证明,地方政府若能有效调动基层力量,推动地方组织的建设和完善,社会治理就能够更有力地开展。例如,璧山县通过推动农村合作社、村民自治组织等基层组织的建设,不仅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也增强了民众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感。
最后,民政志还提醒我们,地方治理必须注重历史与现代的结合。虽然璧山县的民政工作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但在改革开放后,它逐渐引入了现代管理理念,推动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等领域的现代化改革。今天,我们在进行社会治理时,既要总结历史经验,又要创新思路,运用先进的技术与理念,提升治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总结:
《重庆市璧山县民政志(1911-1991)》作为一部地方志,详尽地记录了璧山县自清朝末期以来的民政工作历程,为我们了解地方社会治理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通过分析志书内容,我们可以看到璧山县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治理变化与成就,特别是在社会保障、基层治理等方面的探索与创新。
此外,这部民政志还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社会价值。它不仅是璧山县地方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宝贵经验源泉。今天,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为新时代的社会治理提供借鉴和启示。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