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大事记 1840-1987_1988版_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书名】:《沈阳大事记 1840-1987》
【作者】:沈阳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编
【出版社】:沈阳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时间】:1988
【页数】:336
【ISBN】:
· 沈阳大事记 1840-1987_1988版_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沈阳大事记 1840-1987_1988版_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shuij56
摘要:《沈阳大事记 1840-1987_1988版_》是一部全面梳理沈阳百余年历史发展的编年体著作,它以时间为轴,将1840年至1987年间沈阳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重要事件逐一记录。通过大事记的脉络,人们可以看到这座东北重镇在风云激荡的近现代中国所经历的波澜起伏。从清末列强入侵到民国时期的曲折发展,从“九一八”事变下的苦难岁月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振兴历程,大事记不仅是一部历史资料,更是一面映照沈阳变迁与中国命运的镜子。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政治与社会变革、经济与城市发展、文化与社会生活四个角度展开,深入剖析《沈阳大事记 1840-1987_1988版_》的史料价值与现实意义,力求呈现沈阳历史的厚重底蕴与独特风貌。
1、历史背景与大事记成书
《沈阳大事记 1840-1987_1988版_》诞生的历史背景极为特殊。20世纪80年代,正值中国社会全面改革开放的初期,学界对地方历史文献整理的需求日益强烈。沈阳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其历史变迁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因此编纂一部涵盖百余年的大事记,既是对城市记忆的保存,也是对地方文化的系统梳理。
在书籍成书的过程中,编纂者参考了大量档案、报刊、地方志资料,并结合当事人口述史料,力求使事件记载全面、准确。这一努力不仅具有学术价值,也为后世研究沈阳近现代史提供了权威依据。尤其是对“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时期的沈阳”等章节的详尽收录,体现了大事记的史料性与纪实性。
更值得注意的是,大事记采用编年体的形式,按年编排事件,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把握时间脉络。这种编纂方式有助于研究者从整体上把握沈阳在近现代历史中的发展轨迹,也方便普通读者在查阅时对特定年份的事件进行快速索引。
2、政治变迁与社会格局
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前,沈阳的政治格局经历了多次动荡。鸦片战争之后,东北逐渐被列强视为战略要地,沈阳的地位愈发凸显。尤其是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沈阳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政治局势的变化深刻影响了社会结构和百姓生活。
“九一八事变”是沈阳近现代史上最为沉痛的一页。大事记中对此有详尽的记载,明确指出日本关东军发动事变的经过,以及沈阳陷落后社会的巨大震荡。这一事件不仅改变了沈阳的命运,也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标志着中华民族进入全面抗战的历史时期。
1949年沈阳解放,城市进入新中国政治体制之下,大事记对这一历史转折点给予了浓墨重彩的书写。解放后的沈阳成为东北工业基地的核心,政治上从动荡走向稳定,社会生活也逐渐恢复秩序。大事记通过对这些关键事件的编排,清晰呈现了沈阳在中国近现代政治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3、经济建设与城市发展
沈阳素有“东方鲁尔”的美誉,其经济发展历程在大事记中有着浓重的一笔。晚清以来,随着铁路修建与工业企业的建立,沈阳逐渐成为东北的经济枢纽。大事记中记载了铁路开通、矿业开发等事件,这些基础设施的兴建为沈阳的工业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进入民国时期,沈阳的工业发展一度被日本侵占势力所掌控。大事记中详细记录了日伪政权对沈阳经济的掠夺与改造,包括重工业企业的兴建与资源的掠夺。这一时期,尽管经济规模有所扩大,但实质上服务于侵略者利益,给沈阳百姓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新中国成立后,沈阳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大事记中多次提到“一五计划”“二五计划”期间沈阳大型国有企业的建设与扩展,这些举措使沈阳成为全国重工业的重要支柱。到1987年,沈阳已发展成为我国北方的重要工业中心,其经济建设成就凸显了大事记的时代见证意义。
4、文化积淀与社会生活
除政治与经济外,《沈阳大事记 1840-1987_1988版_》对文化与社会生活的记录同样值得关注。沈阳作为多民族聚居地,历史上满汉文化融合,在教育、艺术、民俗等方面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大事记通过年表的方式,记录了学校创办、文艺活动展开等事件,展现了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沈阳人民的文化生活虽受到压制,但依旧顽强延续。大事记中记载了地下报刊的发行、文艺工作者的抗争,以及民间传统节日的坚持,这些细节生动反映了沈阳人不屈的精神风貌。
新中国成立后,沈阳的社会生活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大事记中涉及到剧院、图书馆的建设,群众性文艺活动的繁荣,以及教育普及的进程。这些内容不仅补充了政治经济叙事的空白,也让后人看到沈阳历史中“烟火气”的一面,凸显了城市文化的生命力与多样性。
总结:
《沈阳大事记 1840-1987_1988版_》以翔实的史料、编年的体例,全面反映了沈阳一个半世纪的历史进程。它不仅是一部地方史料文献,更是一部记录民族苦难、抗争与复兴的历史长卷。从中,人们能够清晰看到沈阳在国家动荡与社会转型中的关键角色,以及城市与民族命运的紧密相连。
通过对历史背景、政治变迁、经济建设、文化积淀等方面的探讨,可以看出沈阳的发展既是地方性的,也是全国性的缩影。大事记的价值在于为后人提供了研究与思考的坐标,让我们在理解过去的同时,更加坚定地面向未来。它不仅是历史的总结,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