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市水利志 1132-1990 1993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书名】:《本溪市水利志 1132-1990》
【作者】:赵常余主编
【出版社】:本溪市水利电力局
【时间】:1993
【页数】:207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水利自然条件
第一章 水系河流
第一节 太子河水系
第二节 浑江水系
第三节 草河水系
第二章 气候·水文
第一节 气候
第二节 水文
第三章 水资源
第一节 地表水
第二节 地下水
第三节 地热资源
第四节 河道污染
第四章 水旱灾害
第一节 水灾
第二节 旱灾
第二篇 防洪
第一章 堤防工程
第一节 城市堤防
第二节 农村堤防
第三节 堤防管理
第二章 防汛
第一节 指挥机构
第二节 防汛准备
第三章 抗灾纪实
第一节 1960年水灾纪实
第二节 1986年水灾纪实
第三节 抗旱纪实
第三篇 水库
第一章 建设
第一节 大型水库
第二节 中型水库
第三节 小型水库
第二章 除险
第三章 管理
第一节 电力系统管的水库
第二节 水利部门管的水库
第三节 征收水费
第四节 综合经营
第四章 库区移民安置
第一节 电力系统移民安置
第二节 水利系统移民安置
第四篇 灌溉
第一章 水田
第一节 引水灌溉工程
第二节 蓄水灌溉工程
第三节 提水灌溉工程
第二章 菜田
第三章 其他作物
第一节 旱田
第二节 人参、山楂、木耳
第五篇 供水
第一章 城市生活供水
第一节 供水状况
第二节 供水设施
第二章 工业供水
第一节 企业自备水源
第二节 工业用水水平
第三章 供水管理
第一节 生活供水管理
第二节 工业供水管理
第三节 节约用水
第四章 农村人畜饮水
第六篇 水土保持
第一章 水土流失
第一节 水土流失状况
第二节 水土流失危害
第三节 水土流失原因
第二章 水土流失治理
第一节 普遍治理
第二节 小流域综合治理
第三章 水土保持管理
第一节 机构人员
第二节 规范性文件
第三节 工程管护
第七篇 水力发电
第一章 电力系统水电站
第一节 桓仁水电站
第二节 回龙水电站
第二章 水利系统水电站
第一节 观音阁水电站
第二节 县、乡管的小水电
第三章 农村电气化县建设
第一节 电源
第二节 电网
第三节 用电水平
第四节 经济效益
第四章 管理
第一节 管理体制
第二节 经营管理
第八篇 淡水养殖
第一章 资源
第一节 水库养殖水面
第二节 池塘
第三节 冷泉
第四节 温泉
第二章 养殖
第一节 鱼类养殖
第二节 河蚌育珠
第三节 林蛙养殖
第四节 甲鱼养殖
第三章 捕捞
第一节 江河捕捞
第二节 水库捕捞
第四章 管理
第一节 管理机构
第二节 渔场
第三节 水库渔业纠纷
第九篇 投资
第一章 投资金额
第一节 电力系统投资
第二节 市城建部门投资
第三节 水利系统投资
第四节 水产投资
第二章 资金管理
第三章 投资效益
第十篇 基础工作
第一章 水文事业
第一节 管理机构
第二节 水文事业发展状况
第三节 水文测验、情报、预报
第四节 水文资料整编出版
第二章 规划设计
第一节 机构、人员
第二节 成果
第十一篇 水利科技.学会
第一章 科技
第一节 科技队伍
第二节 科技教育
第三节 科技情报站
第四节 科技成果
第二章 水利学会
第一节 学会常务理事会
第二节 学会活动
第十二篇 水利机构治水人物
第一章 水利机构
第一节 建国前水利机构
第二节 建国后水利机构
第三节 市水利事业单位
第二章 水利人物
第一节 抗洪烈士
第二节 治水人物
第三节 先进人物
第四节 先进集体和个人名录
第五节 工程技术人员名录
第六节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附录
一、水利重要文件辑存
二、水库碑文
三、溪水景观
· 本溪市水利志 1132-1990 1993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本溪市水利志 1132-1990 1993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shuij56
摘要:本文将详细介绍《本溪市水利志 1132-1990 1993年版》,从四个方面对其内容进行阐述。首先,通过对《本溪市水利志》的背景及历史进行回顾,帮助读者了解其编辑的缘起与历史价值;其次,分析该志书的编纂过程,探讨其中的资料搜集、编排和编辑方法;第三,分析该志书的主要内容,重点介绍水利设施、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等方面的具体信息;最后,结合《本溪市水利志》的出版意义,探讨它在水利事业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些层面的分析,本文希望能够全面呈现《本溪市水利志》的价值和历史地位。
1、《本溪市水利志》的历史背景
《本溪市水利志》作为一部地方性水利文献,承载着本溪市水利发展的历史痕迹。其编纂的初衷不仅仅是为了记录水利设施的建设与发展,更是为了总结水利管理经验,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上世纪80年代,水利建设在我国大规模推进,尤其是本溪市,由于其丰富的水资源和复杂的地理环境,使得水利工作尤为重要。在这种背景下,地方政府意识到需要编纂一本详细的水利志书,以便对水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并为后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本溪市水利志》的编纂工作始于1980年代初期。通过全面调研和资料搜集,地方政府希望通过这部志书,为地方水利建设提供一种长期的规划指导,并帮助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了解水利工程的建设历史及其现状。作为本溪市水利事业的重要记录,《水利志》将大大促进本溪水利管理体系的完善,并且为后续水利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随着水利事业的不断发展,《本溪市水利志》的编纂逐步进入规范化和系统化阶段。1990年出版的《本溪市水利志 1132-1990 1993年版》,在总结前期水利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提升了文献的学术性与权威性,成为本溪市水利事业的重要标志。
2、《本溪市水利志》的编纂过程
《本溪市水利志》的编纂过程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涉及到大量的资料收集和数据整理。首先,编纂团队需要走访各地的水利工程项目,深入了解各类水利设施的建设情况和实际使用效果。通过与地方水利部门的合作,编纂团队收集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包括历史文献、工程设计文件、施工图纸等。这一过程不仅要求编纂者具备高度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深入的地方水利实践经验。
其次,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编纂团队还面临着如何筛选和整理这些资料的问题。由于水利建设跨度较大、涉及领域广泛,编纂者必须从大量的资料中提取出具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信息,进行科学的分类和归纳。此外,编纂者还要根据水利工作的不同阶段,适当的对内容进行补充与修正,以确保《水利志》的内容符合时代发展需求。
最后,编纂团队在《本溪市水利志》出版前,进行了多次校对和审核,以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水利部门、历史学者以及工程专家都参与了审阅,确保了本书的质量和学术水平。1993年版的《本溪市水利志》最终得以出版,成为本溪市水利事业的权威性记录。
3、《本溪市水利志》的主要内容
《本溪市水利志》内容丰富,涵盖了本溪市水利工作的方方面面。首先,书中对水利设施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从大坝、渠道、水库到灌溉系统,每一项水利设施都得到了详尽的描述。编纂者根据实际情况,将每一项工程的设计、施工、投入使用等方面的情况都进行了详细记录,力求让读者了解每一项水利设施的背景、作用及其实际贡献。
其次,《水利志》还详细探讨了水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作为本溪市的重要水资源之一,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对于本溪市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志书中介绍了本溪市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开发历史及现状,重点分析了水利管理中的问题与挑战。通过对水资源的全面总结,《水利志》不仅展示了本溪市水资源管理的经验,还为未来的水利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此外,志书还对本溪市水利事业的政策法规、管理体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水利管理不仅依赖于具体的水利设施,还需要科学合理的政策支持和管理体制。志书通过对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分工和管理体制的解析,为本溪市水利事业的管理提供了理论指导。
4、《本溪市水利志》的出版意义
《本溪市水利志》的出版,标志着本溪市水利事业历史的一个重要节点。它不仅是水利工作的一部详尽史册,更是本溪市水利建设和管理经验的总结与提炼。通过出版这部志书,本溪市的水利工作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并为全国其他地区的水利建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出版后的《本溪市水利志》不仅对本溪市的水利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还为其他地方的水利事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该志书为政府部门和水利学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工具,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制定水利政策,推动水利项目的实施和改进。此外,《本溪市水利志》也有助于提升地方水利事业的社会认知度,增强市民的水利保护意识。
最后,志书的出版也为水利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通过对水利历史的记录和总结,水利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弘扬。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本溪市的地方文化软实力,还有助于水利事业与社会各界的深度融合,为水利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结:
《本溪市水利志 1132-1990 1993年版》作为一部地方性水利志书,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通过详细记录本溪市的水利发展历程及其管理经验,志书为后续的水利工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经验。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本溪市水利志》的出版为地方水利事业提供了科学的管理模式和宝贵的历史借鉴。
总的来说,《本溪市水利志》不仅是本溪市水利事业的百科全书,更是地方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标杆。它不仅对历史进行回顾,更为未来的水利工作提供了方向和指导。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