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志_2016版_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志
内容简介: 凡例 一、《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志》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全面、客观、系统地记载2010年8月8日发生的舟曲特大山洪泥 石流灾情灾害、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基本情况。 、本志除概述、图照、大事记、附录外,舟曲概况、灾害灾情、抢险救灾、灾 区生活、医疗防疫、社会赈灾、恢复重建、表彰奖励各编一般用章、节、目编次,个 别编章延伸至子目。
编纂人员:李虎 , 张军利
编纂单位: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志编纂委员会
内容时限:0000-2012年
出版时间:2016年
出版单位:甘肃文化出版社
ISBN:978-7-5490-1253-4
· 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志_2016版_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志_2016版_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shuij56
摘要: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2010年8月7日发生的这场灾难,使甘肃舟曲县瞬间陷入巨大的危机与悲痛。《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志_2016版_》全面记录了灾害发生的经过、应急救援的艰辛历程、社会各界的无私援助以及灾后重建的艰难与辉煌成就。这本志书不仅是一份灾害档案,更是一个民族团结互助、战胜困难的精神象征。它展现了在最危急时刻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冲锋陷阵、社会各界的慷慨解囊,以及舟曲人民坚韧不拔的重建精神。本文将从灾害发生背景、抢险救援行动、社会支援力量以及恢复重建成效四个方面,全面阐述这本志书所蕴含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以期让读者深刻理解舟曲泥石流灾害背后的苦难与希望,以及这场灾难带给社会发展的启示。
1、灾害发生的历史背景
舟曲地处甘肃南部的岷江支流白龙江上游,地形复杂,山高谷深,地质条件脆弱。多年来,由于地质构造不稳固,加上频繁的强降雨,泥石流灾害的隐患一直存在。2010年夏季,甘肃连续多日遭遇强降雨,为泥石流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8月7日凌晨,暴雨导致支流堵塞,山体瞬间崩塌,巨量泥石流倾泻而下,形成毁灭性灾害。整个舟曲县城部分区域顷刻被掩埋,交通、电力、通讯几乎中断,数千人被埋或失踪,场面极其惨烈。
这场灾害不仅是一次突发性的自然事件,更反映了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在极端天气下的高度风险,也为后续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深刻警示。志书在记录中,强调了这一背景的重要性。
2、抢险救援的艰难历程
灾害发生后,中央和地方政府迅速启动应急机制。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消防救援队伍第一时间抵达灾区,冒着余滑的风险展开抢救。他们徒手刨挖、用生命探测仪搜寻,昼夜不息,只为抢救更多生命。
志书详细记载了“黄金72小时”内的救援场景:在泥泞与废墟中,救援人员挖掘出一名又一名幸存者,许多人奇迹生还,这些动人瞬间令人泪目。但更多时候,他们只能无声地抬出遇难者遗体,这份沉痛的记录让人心生敬畏。
救援不仅限于搜救幸存者,还包括医疗救治、物资供应和灾区秩序的维持。临时安置点迅速建立,紧急医疗队伍赶赴一线,确保伤员得到救治。志书将这些片段细致记录,展现了人命至上的理念和团结奋战的精神。
3、社会支援的无私力量
舟曲泥石流灾害牵动全国人民的心。灾后短短几天内,全国各地纷纷伸出援手,物资、资金、医疗队源源不断汇入舟曲。志书中提到,社会捐款总额创下历史新高,展现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
除了物质援助,各类心理救援力量也进入灾区。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和教师积极参与,为灾区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提供心灵抚慰,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这种“心灵重建”成为灾后救援的重要组成部分。
媒体的广泛报道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新闻传播,全国人民实时了解舟曲灾情,进一步凝聚了社会共识与支持。志书将这些社会支援力量作为灾后救援的重要环节加以强调,反映了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感。
4、恢复重建的辉煌成就
灾后重建是最为艰巨的任务。舟曲县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怀下,制定了科学的重建规划。住房、学校、医院和基础设施陆续重建,逐步恢复了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
志书特别强调了“生态优先、科学规划”的重建原则。为了避免类似灾害重演,当地在重建中注重生态治理,加强山体修复、水土保持和河道疏浚。同时,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抗灾能力。
通过六年的不懈努力,舟曲不仅实现了“恢复到灾前水平”,更在教育、医疗、交通等方面取得了质的飞跃。志书将舟曲人民的坚韧与奋斗精神作为核心记述,这段历史成为灾区人民乃至全国的精神财富。
总结:
《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志_2016版_》是一部厚重的灾难记忆文献,它不仅忠实记录了灾害全过程,更彰显了在巨大苦难面前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从灾害的发生,到抢险救援的生死时刻,再到社会各界的无私支援,以及最终的恢复重建,这本志书都给予了全面而细致的描绘。
它告诉我们,面对灾害,科学预防与制度保障同样重要;面对伤痛,团结互助与人文关怀更显珍贵。舟曲的故事不仅属于当地,更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记忆和宝贵财富,为未来防灾减灾与社会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