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经济史话_2007版_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书名】:《五华经济史话》
【作者】:夏本戎主编;政协昆明市五华区《五华经济史话》编辑委员会编
【出版社】: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时间】:2007
【页数】:431
【ISBN】:7811122499
上篇
五华经济的历史足音&卢义
昆明城的奠基者赛典赤·赡思丁&李志强
昆明早年几次商贸盛会&梅豪
唐继尧与云南工商业及海外华侨&黄茂槐
缪云台与“云南人民企业公司”&木荣
昆明城区自开商埠——20世纪云南自主开放的第一步&李孝友
蔡锷力主修建滇邕(南昆)铁路&李国庆
中国水电第一站&黄茂槐
昆明自来水简史&黄茂
昆明火柴业史话&陆宇
说说“大道生”&郎筇
老牌中药店&刘亚朝
开化三七庄与萧光汉&万揆一
“永昌祥”和严子珍&萧虹
昔日昆明南屏街的金融业&王培
昆明近代的票号及钱庄&者娅芳
清末昆明的“牙行”与“堆栈”&者娅芳
旧时昆明五花八门的货币&张佐
新中国成立前的昆明典当业&张谅
忆繁华的昆明南城&李瑞 任文敬
半里洋场——晓东街&邵敏
小西门粮食市场追忆&张一飞
昆明最早的糕饼铺——合香楼&张佐
昆明过去的旅馆&余斌
昆明最早和最大的电影院&郭亚非
民国初年昆明的“物产品评会”&刘亚朝
沙朗“碗花”&张国启 收集整理
下篇
五华区建置的由来&李家祜
五华区原管农村乡&华志
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劳资协商会&何其凤
五华区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历史回顾&殷振华
记曲折发展的区属工业&武经
五华区街道经济发展历程&张明珠
20世纪90年代五华个体经济发展纪实&张明珠
沙朗白族乡农村经济发展历程&张国启
厂口乡历史沿革暨瓦恭、迤六两块“飞地”&张国启
五华商业中心区今昔&李为民
五华区经济技术顾问组回顾&方永康
铁路、火车和火车南站&张思建
漫话昆明的汽车运输&陈立言 高啟焕
云南名烟创始记&张季直
乘革故鼎新之势 白药百年再创辉煌——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展纪实&余娟
福林堂药店今昔&黄石
20世纪90年代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纪要&余伟民
五华区民政福利企业纪事&张科仁
五华区侨属企业发展纪实(1992年~1998年)&窦溥润
云南春城卷烟厂发展纪事&杨莉年
化蝶——从大观街到大观商业城&邵贵龙
昆明五华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纪实(1989年~2003年)&满开国
建设金鼎科技园&和旭
云南“天天集团”&何琼 王涛
20世纪50年代的大西门菜街子&方向明
昆明的饮食经济与饮食文化&采录:史崇贤
街道企业多 就业门路广&夏枫 龙德祥
我收藏的昆明第四区铜质购米证&张思建
五华区历届领导同志话五华
五华今朝更璀璨&邵琪伟
风景这厢好&王兢 冯志成
不断解放思想 坚持实事求是 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刘明
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宋黎明
经济稳步发展 经济实力继续增强&廖晓珊
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 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杨韵玲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五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高劲松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五华区和谐发展&罗建宾
· 五华经济史话_2007版_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五华经济史话_2007版_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shuij56
摘要:《五华经济史话_2007版_》通过详细阐述五华地区自古至今的经济发展历程,揭示了这一地区在中国经济发展大背景中的独特性与重要性。该书从五华经济的起源、历史演变、主要经济活动的变迁以及现代化的进程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尤其注重了地方经济与国家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梳理五华经济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的转型过程,书中不仅呈现了五华地区经济独特的演变路径,还揭示了各个历史时期内经济活动背后的社会与政治因素。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展开详细探讨,进一步深入理解《五华经济史话_2007版_》对五华经济历史的全面记录和分析。
1、五华经济起源及历史背景
五华作为广东省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其经济的起源与周边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五华地区自古以来便是农业为主的地方,水利资源丰富、土地肥沃,这为其早期经济活动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这一时期,五华的农业经济逐步形成,以水稻种植为主,并且各类手工业和家庭生产也逐步发展起来。随着社会制度的演变和对外交流的增加,五华的经济逐渐脱离单一的农业形式,开始融入更多的商业元素。
五华的经济发展同样受到了区域政治环境的影响。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变迁,五华的经济也经历了不同的转型与适应。无论是唐宋时期的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还是明清时期随着商贸往来频繁而衍生的集市经济,五华的经济一直在地方政治力量的主导下,逐步走向多元化。尤其是在宋代之后,随着交通便利化的推进,五华成为了南方商贸的一个重要节点,其商业经济开始蓬勃发展。
此外,五华经济的形成还离不开与周边地区的经济互动。五华通过水陆交通与广东其他城市的商贸往来,使得当地的经济活力不断增强。特别是五华与广州、梅州等城市的联系,进一步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形成了五华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形态。
2、五华经济的演变过程
进入近现代时期,五华经济经历了更为复杂的演变过程。20世纪初,随着中国社会的剧变,五华的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农业依旧是主导,但随着殖民化的进程以及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型,五华的传统农业开始逐步向以农产品为基础的轻工业经济发展。尤其在民国时期,随着政府对于乡村建设的政策支持,五华地区的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
然而,进入20世纪中期后,五华经济逐渐进入了一个工业化的过渡阶段。1950年代至1970年代,五华地区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农业逐渐让位给了包括矿产资源开采、制造业等领域的重工业发展。随着国家对农业与工业的统一规划,五华的地方经济开始展现出新的活力。然而,由于国内经济体制的种种限制,五华的工业化进程并非一帆风顺,仍面临着诸如技术落后、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
进入1980年代以后,五华经济迎来了更加迅猛的发展时期。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推动了五华地区的产业多样化,吸引了大量外资及科技投入。此时,五华不仅在传统农业上有所发展,还逐渐向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现代产业领域迈进。五华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化率不断提升,经济的转型升级进入了新阶段。
3、五华的主要经济活动与产业变迁
五华的主要经济活动经历了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及服务业的多重转变。最初,五华的经济活动以农业为主,主要包括水稻种植、茶叶生产等。随着时代的发展,手工业、商业以及矿产资源开采等逐渐成为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华地区地理条件优越,土壤肥沃,使得农业一直保持着重要地位。
到了近现代,五华的农业经济逐渐向多元化发展,逐步加入了制造业、矿产开采等产业。尤其是在上世纪70年代,五华的经济开始出现明显的产业分化,传统农业逐渐被轻工业及重工业所替代。石材加工、机械制造等行业开始崭露头角,并且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五华的经济模式开始向更多元、更高效的方向转变。
近年来,五华的经济活动进一步趋向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通过对外开放和产业升级,五华逐步摆脱了单一的经济形式,形成了具有创新性和多样化的产业格局。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绿色农业等成为了五华经济新兴的亮点。这些经济活动的变迁,反映了五华经济在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和全球化大潮中的强大韧性。
4、五华现代化进程与挑战
五华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区域经济的开放,五华逐渐走上了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道路。尤其在21世纪初,五华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吸引了大量企业投资,并且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等高技术产业。
然而,五华在现代化进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首先,尽管五华的经济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其产业结构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单一化问题,特别是在高端产业的比重较低。其次,五华的城市化进程虽然加快,但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压力逐渐增大。此外,五华的劳动力市场也面临着人才短缺和技术水平相对滞后的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五华正积极通过创新驱动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加强与国内外先进地区的交流合作,吸引更多的科技创新和资本投入,提升区域竞争力。此外,五华还注重提高教育水平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持。
总结:
《五华经济史话_2007版_》为我们呈现了五华地区经济发展历程的深刻洞察,从经济的起源、演变到产业的变迁,全面而深入地解析了五华经济背后的动力和挑战。书中所描述的五华经济的独特性,为我们理解地方经济的复杂性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五华的现代化进程虽然面临挑战,但凭借其强大的韧性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必将在未来迎来更加辉煌的经济景象。
通过对五华经济的回顾,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个地方经济的演变路径,也能从中汲取启示,为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五华的历史和现代化进程展示了地方经济在全球化背景下的适应与创新。继续推动五华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区域经济腾飞的重要步骤。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