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民政志 1988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书名】:《无锡市民政志》
【作者】:邵坤泉主编;无锡市民政局编
【出版社】:无锡市民政局
【页数】:197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组织机构
第二章 行政区域划分
第一节 清朝时期的行政区划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行政区划
第三节 解放后的行政区划
第三章 基层政权建设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第一节区、乡政权建设
一、区人民政府
二、乡、镇人民政府
第二节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一、居民委员会
二、村民委员会
第三节 基层选举
一、议员和“国大”代表的选举
二、区、乡人民代表的选举
三、县级直接选举
第四章 优待抚恤
第一节 拥军优属
一、节日慰问
二、支前和军运接待
三、扶持生产
四、群众优待
五、对优抚对象的思想教育
六、军民共建精神文明
七、军人家庭服务中心
第二节 烈士褒扬
一、烈士陵园的兴建管理
二、烈士英名录的编写
第三节 抚恤、补助
一、牺牲、病故抚恤
二、残废抚恤
三、定期定量补助和临时补助
无锡市革命烈士英名录
第五章 复员、退伍军人和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
第一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第二节 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
第六章救济、救灾
第一节 城市社会救济
一、贫民救济
二、生产自救
第二节 农村社会救济
一、“五保户”供给和困难户补助
二、扶持贫困户
第三节 精减退职老职工救济
第四节 救灾
一、城乡救灾
二、支援外地救灾
第七章 社会福利事业
第一节 弃婴、孤儿、残疾儿童养治教
第二节 孤老、残老养治教
一、社会福利院
二、城镇孤老包护网组
三、农村乡镇敬老院
第三节 精神病人收养治疗
第八章 社会福利生产
第一节 沿革
第二节 经营管理
第三节 工资福利
第九章 婚姻登记
第一节 结婚、复婚登记
第二节 离婚登记
第十章殡葬事业
第一节 殡葬场所、行业
一、花扎店
二、抬柩脚班
三、殡舍
四、棺材店
五、墓地
六、火葬场(殡仪馆)
七、骨灰堂
第二节 殡葬管理
第三节 殡葬改革
一、推行火葬
二、改革殡葬礼俗
第十一章收容遣送
第一节 游民改造
一、游民教养
二、顽劣儿童教养
三、妓女、老残教养
四、安置农场
第二节 收容遣送外流人员
第十二章 地名
第一节 地名普查
第二节 编纂《地名录》
第三节 地名管理
一、命名、更名
二、标准化、规范化处理
三、建立地名档案
第十三章盲人聋哑人协会
第一节 沿革
第二节 活动
一、思想教育
二、文化教育
三、艺术
四、体育
五、治疗
第十四章 杂记
第一节 社团登记
第二节旧慈善团体恒产交接
第三节 民政经费
附:无锡市民政局局址变动表
· 无锡市民政志 1988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无锡市民政志 1988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shuij56
摘要:《无锡市民政志(1988年版)》是一部系统记录无锡市民政事业发展状况的志书,它既是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重要资料汇编,也是研究地方民政工作沿革与经验的宝贵文献。该书全面反映了无锡市在20世纪中后期的民政工作全貌,涵盖社会救助、优抚安置、基层建设、婚姻登记、社会福利、殡葬改革等多个方面。从中不仅能看到民政部门如何承担起社会稳定和公共服务的职责,还能窥见改革开放初期社会治理方式的逐步现代化与制度化。本文将围绕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其一,梳理民政事业的历史背景与发展脉络;其二,阐释社会救助与优抚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特色;其三,解析基层政权建设与社区治理的制度探索;其四,探讨社会福利与公益事业的发展与影响。通过对这四个方面的分析,我们能够更清晰地理解无锡民政事业在1988年之前的发展路径与社会价值,同时也能发现其中的经验与启示,为当代民政事业的建设提供历史参照和思想借鉴。
1、民政事业历史背景与发展
《无锡市民政志(1988年版)》的编纂,首先离不开对民政事业历史背景的梳理。新中国成立初期,无锡市民政工作主要任务集中在救济困难群体与安置社会成员,这一职能反映了当时社会急需解决民生问题的迫切性。在社会制度重建的背景下,民政部门成为衔接政府与民众的桥梁。
进入20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政工作伴随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动而发生调整。无锡市民政部门不仅承担起对孤寡老人、残疾人、军烈属的帮扶,还参与到社会管理的多层次工作中。通过编纂志书的方式,能够真实反映当时社会运行的制度痕迹。
到改革开放初期,民政事业逐渐朝着制度化和法治化方向迈进。1988年版志书正是这一转折点的重要记录,它展现了无锡市如何在新时期通过政策创新和管理改良,使民政事业逐渐从单一的救助职能,拓展为综合性的社会服务体系。
2、社会救助与优抚安置
社会救助与优抚安置是无锡市民政工作的核心职能之一。《无锡市民政志(1988年版)》对这一领域的记载极为详细。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灾后救济、社会孤老的抚养,都是民政部门的重要职责。这些内容不仅反映了政府的社会责任感,也展现了城市治理的温情一面。
优抚工作方面,志书对军烈属的照顾、复员退伍军人的安置、残疾军人的抚恤都做了专门记录。这些政策与措施充分体现了无锡市对特殊群体的关注与尊重,也说明民政部门在社会稳定和国防支持中的重要地位。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优抚与救助政策更加注重公平与可持续性。无锡市逐渐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救助体系,将传统的临时性救济转化为制度化的长期保障,志书对此进行了客观而翔实的记载。
3、基层建设与社区治理
基层政权建设与社区治理,是《无锡市民政志(1988年版)》的重要篇章。在无锡市,民政部门承担着协助乡镇与街道治理的职责,推动居民自治组织的发展,促进基层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这一内容反映了无锡市在社会治理模式上的探索。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基层治理逐渐强调民主与自治。无锡市通过建立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形式,逐步形成了现代社区治理的雏形。志书记录了这些组织在实际运行中的经验与不足,对研究基层治理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同时,基层治理不仅是行政职能的下沉,更体现了民政部门对社会公共服务的责任。从社会调解、婚姻登记到人口管理,民政部门都在努力实现公共事务的规范化管理,这一历史进程在志书中得以充分展现。
4、社会福利与公益事业
《无锡市民政志(1988年版)》对社会福利与公益事业的描述,展示了无锡市在改善民生方面的努力。社会福利机构的建立,如敬老院、福利院,不仅为弱势群体提供了庇护,也体现了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
殡葬改革是该书中另一项重要内容。无锡市在20世纪80年代积极推进殡葬制度的现代化,从传统土葬逐步转向火葬。这不仅缓解了土地资源紧张,也推动了社会风俗的转变。志书对此做了详细的政策与实施情况说明。
公益事业方面,无锡市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社会捐助与志愿服务体系。慈善捐助、社会集资、公益活动的兴起,使民政事业的社会参与度不断增强。这些内容表明,无锡市在当时已经开始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福利格局。
总结:
《无锡市民政志(1988年版)》是一部具有深厚历史价值的文献,它不仅真实反映了无锡市在民政事业上的发展脉络,也为研究地方社会治理提供了珍贵资料。从社会救助到优抚安置,从基层治理到公益事业,志书呈现了民政部门如何在不同历史阶段回应社会需求,服务百姓生活。
通过这部志书,我们能够看到无锡市在改革开放前后,民政事业从传统救济型制度逐步向综合服务型体系转变的轨迹。这一历史经验,不仅为后来的社会政策制定提供了启发,也为今天建设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借鉴。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