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县人民代表大会志 2009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定边县人民代表大会志
内容简介: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地记述定边县人民代表大会发展史实。
编纂人员:李彪
编纂单位:定边县人民代表大会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时间:2009年
出版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目录
封面
定边县人民代表大会志
《定边县人民代表大会志》编纂委员会
定边县行政区划图
题词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定边解放人民政权建立
第二编 定边县安边县参议会
第三编 定边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第四编 定边县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编 定边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六编 人物
第七编 定边县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附录
后记
版权页
· 定边县人民代表大会志 2009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定边县人民代表大会志 2009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shuij56
摘要:《定边县人民代表大会志(2009年版)》是一部全面记录定边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历程、机构设置、职权行使、代表履职与地方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志书。该书不仅系统梳理了定边县人大的历史沿革与制度建设,还深入展示了地方人大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中的实际作用。本文从历史沿革与制度演进、组织结构与职能履行、代表制度与民主实践、社会贡献与时代价值四个方面,对该志书进行了详细解读。通过梳理与分析,可以看到《定边县人民代表大会志(2009年版)》不仅是地方政治史的真实记录,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基层发展的生动缩影,具有较强的史料价值、现实指导意义和学术研究价值。
1、历史沿革与制度演进
《定边县人民代表大会志(2009年版)》首先以时间为轴线,对定边县人大制度的历史沿革进行了系统梳理。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权的建立,到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逐步确立,该志详尽记载了制度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地方治理中的制度自觉与实践创新。
书中指出,定边县在1950年代初期建立了人民政府组织,随后在1954年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后,逐步组建了县、区、乡三级人代会体系。这一制度建设的推进,标志着定边县地方政治民主化的起步,也为后来的代表履职、监督权行使、民主决策等奠定了制度基础。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定边县人大的制度建设与时俱进。志书记录了1980年代以来,人大会议制度、常委会制度、代表资格审查制度等相继完善,政治生活日益规范。特别是在县人大常委会设立后,定边县的监督职能与立法建议机制逐步健全,使人大成为地方政治生活中的核心机构。
2、组织结构与职能履行
该志书的第二大特色是对人大组织体系和职能运行的系统化呈现。书中详细介绍了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机构设置、工作机制、会议制度以及各专门委员会的职权分工。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编纂,展现了定边县人大的组织科学化与权力运行规范化。
定边县人大常委会在职能履行方面表现突出。志书对其在立法建议、决议通过、工作报告审议、干部任免与监督等方面的实际案例进行了记载。通过常态化的会议制度,常委会实现了对“一府一委两院”的依法监督,保障了政府工作公开透明,促进了依法行政与公正司法。
此外,书中对常委会机关建设的记载也极具现实意义。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化,定边县人大机关在干部队伍、档案管理、文书规范、会议制度等方面均实现了制度化管理。这不仅提升了人大工作的效率,也确保了各项政治决策的科学性与执行力。
3、代表制度与民主实践
《定边县人民代表大会志(2009年版)》对代表制度的阐述是全书的亮点之一。志书从代表选举、代表履职、代表联系群众等多个维度,全面反映了定边县在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方面的实践探索。
在选举制度方面,志书记录了自1979年《选举法》实施以来,定边县多次依法组织代表选举的全过程。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选举程序,确保了代表的广泛性与代表性,使各阶层、各行业的群众意愿能够有效传达至人大机构。
在代表履职方面,志书详细展示了代表在提出议案、审议报告、视察调研、监督执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定边县人大建立了代表建议办理制度与反馈机制,代表的意见与建议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制度实践,体现了基层民主政治的活力与人民主体地位的落实。
4、社会贡献与时代价值
从宏观层面看,《定边县人民代表大会志(2009年版)》不仅是地方人大工作的历史记录,更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县域层面的真实写照。书中以翔实的史料和规范的志书体例,展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促进地方政治、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该志书在社会层面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学术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成为研究地方政治与制度变迁的重要依据;二是为人大工作提供了制度总结与经验借鉴;三是通过志书的公开发行,增强了公众对人大制度的认知与信任,促进了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提升。
从时代价值上看,该志书的出版恰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的重要阶段。它不仅总结了地方人大实践的经验,也为新时代地方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制度参考。其所展现的制度精神、法治理念与群众基础,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动实践。
总结:
总体而言,《定边县人民代表大会志(2009年版)》是一部集史料性、学术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地方志书。它系统呈现了定边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轨迹和制度特色,展示了地方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法治化进程。通过对历史事件与制度运行的翔实记录,该志书既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文献,也是地方治理经验的重要总结。
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这部志书所呈现的不仅是定边县的政治发展史,更是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缩影。它通过忠实记录地方人大在实践中的探索,为后人提供了制度记忆与历史启示,彰显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核心价值与现实意义。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