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志工业卷 经委编纂篇_2010版_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书名】:《十堰市志工业卷 经委编纂篇》
【作者】:十堰市经济委员会
【出版社】:
【时间】:2010
【页数】:164
【ISBN】:
第一章 工业大事记
表1 1949年-2008年十堰工业大事记汇集表
第二章 工业综述
第一节 晚清民国时期的工业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业
一、起步阶段(1949-1966)
二、发展阶段(1967-1978)
(一)建设二汽
(二)为二汽服务配套协作
三、成长壮大阶段(1979年至今)
第三节 工业经济总体实力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二、主导及支撑工业同步快速发展
三、“三大工程”成效显著(经济开发园区、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双亿工程”)
四、十堰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超全省和周边地市平均水平且比重上升
(一)省内市州2005年至2007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比重
(二)周边三省七地市2006年至2008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比重
图1 1949年至2008年十堰市全部工业总产值增长图
图2 1949年至2008年十堰市规模工业产值增长图
图3 1952年至2008年十堰市工业增加值增长图
图4 1993年-2008年十堰市规模工业行业产值增长图
图5 2007年规模工业产增加值十堰市占全省市州比重图
图6 2008年十堰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周边部分地区比重图
表2 1949年-2009年十堰市全部工业、规模工业及开发(工业园)区、“双亿工程”总产值及工业增加值(相关指数、比重)汇总表
表3十堰市2007年与2005年规模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同全省市州比较表
表4十堰市2008年与2006年规模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同周边三省六地市比较表
第三章 工业经济结构
第一节 企业所有制结构
一、国有工业
二、集体工业
三、个体工业
四、其他工业
第二节 行业结构
一、轻重工业比重:
(一)轻工业
(二)重工业
二、行业门类 十堰市工业行业按国家分类有34类 主要有
(一)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三)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加工业
(四)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五)非金属矿物制造业
(六)通用设备制造业
(七)医药制造业
(八)饮料制造业
(九)橡胶制品业
(十)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加工业
(十一)农副食品加工业
(十二)纺织业
(十三)专用设备制造业
第三节 产品结构
一、主要工业产品
二、名牌产品
第四节 企业隶属结构
表5 1949年-2008年十堰市各种所有制工业总产值、同比、比重表
表6 1949年-2008年十堰市轻重工业总产值、同比及比重表
表7 1993年-2008年十堰市34类行业工业总产值及比重表
表8 1995年-2009年十堰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表
表9 2001年-2008年十堰市工业名牌产品表
第四章 工业体制
第一节 管理体制
一、晚清民国时期
二、原郧阳地区
三、原十堰市
四、十堰市
第二节 企业改革
一、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
二、简政放权 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一)简政放权
(二)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三、以建立股份合作制为核心的企业改制
四、明晰产权 转换身份 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表10、表11 1948年-2008年十堰市工业经济管理机构(内设科室)及负责人
第五章 县市区工业简况
第一节 张湾区工业简况
第二节 茅箭区工业简况
第三节 十堰经济开发区工业简况
第四节 丹江口市工业简况
第五节 郧县工业简况
第六节 郧西县工业简况
第七节 竹山县工业简况
第八节 竹溪县工业简况
第九节 房县工业简况
图7 2002年-2008年十堰市县市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
图8 2008年十堰市各县(市区)工业总产值比重图
表12十堰市各县(市区)工业企业、总产值、相关指数比重及利税2008年与2005年、1978年对比表
第六章 开发(工业园)区建设
第一节 政策措施
第二节 搞好协调 服务园区
第三节 园区简介
一、十堰经济开发区简介
二、东城经济开发区简介
三、西城经济开发区简介
四、丹江口经济开发区简介
五、郧县经济开发区简介
六、郧西民营经济工业园简介
七、竹山县经济开发区简介
八、竹溪县工业园区简介
九、房县工业园区简介
图9 2004年-2008年十堰市开发(工业园)区工业产值增长图
图10 2008年十堰市九大开发(工业园)区工业产值比重图
表13十堰市九大开发(工业园)区2005年、2008年基本情况表
第七章 中小企业成长工程
第一节 政策措施 目标奖励
第二节 搭建服务平台 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第三节 推进项目建设 培植中小企业发展后劲
第四节 优化环境 快速成长
图11 1998年——2008年十堰市规模工业企业个数成长图
表14 2008年十堰市县市区规模工业企业个数表
第八章 双亿工程
第一节 发展目标
第二节 组织措施
第三节 成效显著
一、“双亿”企业迅速扩能升级
二、经济效益快速增长
第四节 表彰奖励
一、2007年度表彰奖励
二、2008年度表彰奖励
表15 2008年十堰市“双亿工程”50家工业企业法人代表、主要产品商标及职工人数、资产总计、总产值、环比指数、利税表
第九章 经济运行
第一节 计划与市场管理
一、计划管理
二、市场管理
第二节 综合协调 依法行政
一、综合协调
二、电力行政管理
三、医药行政管理
四、交通协调
第三节 技术改造 项目管理
一、项目管理
二、技术改造 开发新产品
第四节 招商引资
第五节 安全管理
第六节 质量管理
第七节 节能降耗
第八节 人事劳动管理
一、人事管理
二、劳动(用工)管理
三、工资管理
第九节 企业达标升级
表162000年-2008年十堰市县(市区)工业主要技术改造项目统计表
表17 2000年-2008年十堰市县(市区)招商引资情况表
表18 1992年-1994年十堰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名单
第十章 重点企业、驻市企业选介
第一节 重点企业简介
一、东风实业有限公司
二、东风渝安车辆有限公司
三、湖北通达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
四、双星东风轮胎有限公司
五、十堰市益民铜材有限公司
六、十堰金鼎纺织实业有限公司
七、十堰华昌达机电有限公司
八、十堰普林工业园有限公司
九、湖北世纪中远集团有限公司
十、湖北十堰先锋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十一、十堰天涯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十二、农夫山泉湖北丹江口有限公司
十三、湖北神河汽车改装集团有限公司
十四、竹山县天新医药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十五、竹溪县华驰医药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十六、湖北省丹江口丹传汽车传动轴有限公司
十七、郧西精诚汽配有限公司
十八、湖北清大药业科技有限公司
十九、十堰凯琦铸造有限公司
二十、湖北武当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第二节 驻市企业简介
一、东风汽车公司
二、汉江水利水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三、湖北三环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四、湖北省电力公司黄龙滩水力发电厂
五、汉江丹江口铝业有限责任公司
六、湖北正奥汽车附件有限公司
七、湖北双鸥汽车工程塑料(集团)有限公司
八、湖北中生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九、湖北三环车身系统有限公司
十、湖北鑫银贵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 十堰市志工业卷 经委编纂篇_2010版_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十堰市志工业卷 经委编纂篇_2010版_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shuij56
摘要:《十堰市志·工业卷 经委编纂篇(2010版)》是全面记录十堰市工业发展历程的重要文献之一。该书以详实的史料、严谨的逻辑和科学的编纂体系,系统展示了十堰市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工业体系的形成、发展与创新过程。全书内容涵盖工业政策、产业结构、企业建设、技术革新、管理改革等多个方面,不仅反映了十堰市工业的宏观演变,也折射出中国地方工业现代化的典型轨迹。本文将从编纂背景与编撰理念、工业体系与结构演变、重点产业与代表企业、以及技术创新与管理改革四个方面,对该卷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全面呈现其史志价值与现实启示。
1、编纂背景与史志理念
《十堰市志·工业卷 经委编纂篇(2010版)》的编纂工作是在全市工业化进程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编纂单位十堰市经济委员会秉承“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宗旨,通过系统收集、整理自建市以来的工业档案、统计资料和口述史料,力求真实再现十堰工业的发展历程。此卷的出版,是十堰市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也为后来的政策制定和产业规划提供了坚实的史实依据。
编纂理念上,该书坚持“详实、客观、系统、创新”的原则,既注重史料的全面性,也重视编撰体例的科学性。它不仅记录数据,更注重反映工业发展的社会背景、政策导向与人文精神。例如,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十堰汽车工业崛起的描述,不仅有企业建设的过程,也有职工群体的奋斗精神,形成了经济史与社会史相结合的记述特色。
此外,编纂团队在方法上借鉴了现代统计与档案管理手段,对工业门类、企业性质、产品类型等进行了分类整理。这种“定量与定性并重”的方式,使得全书既具史志的权威性,又具研究参考价值。可以说,这是一部兼具资料性、学术性与启发性的地方工业志书。
2、工业体系与结构演变
十堰市的工业体系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经历了结构不断优化与升级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国家布局第二汽车制造厂(现东风汽车公司)于十堰,这一战略决策为城市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汽车工业成为主导产业,带动了机电、钢铁、能源、建材等相关产业的迅速崛起,形成了以汽车制造为核心的产业链体系。
进入90年代,十堰市工业结构开始多元化。除了汽车产业持续壮大外,轻工、食品、医药、电子等行业也逐渐崭露头角。市政府通过政策扶持、税收优惠与招商引资,吸引了一批中小型民营企业参与工业体系建设,从而使工业结构更趋合理,经济活力显著增强。
2000年以后,随着国家实施“中西部崛起战略”和“新型工业化道路”,十堰市加快了产业升级步伐。汽车零部件制造由单一配套向自主创新转变,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实现技术改造,形成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这一时期的工业结构调整,不仅优化了产业分布,也提升了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
3、重点产业与代表企业
在《十堰市志·工业卷 经委编纂篇(2010版)》中,重点产业的叙述极具代表性。其中,汽车工业无疑是十堰最具标志性的产业。东风汽车公司及其下属的发动机厂、车身厂、专用车厂等企业,构成了完整的汽车制造体系,推动了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也造就了“车城”这一城市品牌。
除汽车产业外,能源与冶金行业同样重要。十堰地处山区,矿产资源丰富,早期的煤炭、铁矿开发为工业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市志对能源开发、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历史演变进行了详细记录,反映了地方在发展与生态之间寻求平衡的艰难探索。
轻工业和新兴产业也是本卷的亮点。化工、纺织、建材、医药等行业的发展,使十堰的工业结构更加均衡。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电子信息、环保设备、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出现,展示了十堰市工业转型的活力与前瞻性。书中对这些企业的案例分析,为当代产业政策研究提供了宝贵参考。
4、技术创新与管理改革
技术创新是推动工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书中详细记录了十堰市企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技术革新成果,从最初的设备引进与模仿生产,到后来的自主研发与技术改造,展现了地方工业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跑”的发展历程。例如,东风公司自主研发的发动机和底盘技术,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突破口。
管理改革同样是推动工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十堰市积极响应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利润留成制等管理创新。此举激发了企业活力,也为后续的股份制改造、民营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书中对这些改革实践进行了系统梳理,反映出地方在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智慧与勇气。
随着信息化与数字化的推进,十堰工业进入了智能制造的新阶段。市志中提及的自动化生产线、ERP管理系统、节能环保技术等应用,充分说明十堰工业正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技术与管理的双重革新,不仅提升了产业竞争力,也为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撑。
总结:
总体来看,《十堰市志·工业卷 经委编纂篇(2010版)》是一部具有历史厚度与时代精神的地方工业志书。它以翔实的史料、科学的结构与严谨的逻辑,系统记录了十堰工业从起步、壮大到升级的全过程,全面反映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轨迹与社会变迁。该书不仅是一部经济史料汇编,更是一部精神档案,彰显了十堰人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工业精神。
从现实意义上看,这部志书对当代十堰乃至整个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通过回顾历史经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工业发展的内在规律,科学规划未来的发展路径。它既是地方工业成就的纪念碑,也是面向未来的行动指南。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