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县水利志 1990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郯城县水利志》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地反映本县水利事业的历史和现状。二,本志上限为1840年,下限为1985年底,有些内容根据需要适当上潮或下延,本着详今略吉、侧重当代的原则,重点记述建国后水利事业的发展。大事记始于1949年,1949年前的水利大事在“水旱灾害”等章中记述。三.本志记述地域范围以现时县行政区为准。
编纂人员:远传高
编纂单位:郯城县水利志编写组
出版时间:1990年
出版单位:山东省临沂地区出版办公室
目录
封面
郯城县水利志
郯城县水利志领导小组
郯城县水利志办公室
《郯城县水利志》编写成员
题词
图片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水资源
第二章 水旱灾害
第三章 水系与河道治理
第四章 治涝工程
第五章 排灌工程
第六章 蓄水工程
第七章 抗旱防汛
第八章 水土保持
第九章 水利管理
第十章 科技成果
第十一章 其它水利事业
第十二章 水政人文
附录
编后记
版权页
· 郯城县水利志 1990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郯城县水利志 1990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郯城县水利志》1990年版是一本记录和总结郯城县水利历史、技术、管理、以及发展情况的重要文献。该书从多个角度对郯城县水利事业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研究郯城县及其周边地区的水利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通过对水利工程、管理机制、技术发展及其对农业和经济的影响等方面的深刻分析,本文试图揭示水利在郯城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探讨其历史沿革及未来展望。本文将通过四个方面详细介绍《郯城县水利志》的内容和贡献,展示其历史价值和实际意义。
1、郯城县水利志的背景与编纂过程
《郯城县水利志》1990年版的编纂背景和过程对于理解这本书的价值至关重要。首先,该书的编纂工作起源于郯城县对于水利工作的重要性认知。在20世纪80年代,郯城县的农业发展逐渐面临水资源的瓶颈,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迫切需要系统的整理与总结。此时,地方政府意识到,只有通过对水利事业的深入研究,才能为未来的规划和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郯城县政府决定组织编写《水利志》,以总结历史经验并指导未来发展。
其次,编纂过程充满了艰辛与挑战。由于郯城县地理环境复杂,水利工程多样且分布广泛,编纂者需要深入到各个乡村,收集各类资料。这一过程不仅需要大量的实地考察,还涉及到水利技术人员、地方政府及历史学者的协作。编纂者们不仅依靠口述历史和地方档案,还调研了大量水利工程的技术数据,确保了水利志的资料来源全面且真实。
最后,《郯城县水利志》的编纂完成标志着郯城县水利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不仅为地方政府的水利决策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也为学术界研究水利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这本书成为了郯城县水利建设历史和成就的重要见证。
2、郯城县水利工程的历史与发展
《郯城县水利志》详细记录了郯城县水利工程的历史沿革,重点分析了重要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郯城县水利工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那时当地农民就已经利用水利工程进行灌溉和防洪。随着时间推移,尤其是近现代,郯城县逐步建设了一系列具有现代化水平的水利设施,如水库、灌溉系统以及防洪堤坝等。
在《郯城县水利志》中,编纂者对各大水利工程的建设时间、规模、作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例如,郯城县的主要水利工程包括郯城大坝、南水北调灌溉系统等。这些工程的建设不仅有效解决了水资源的分配问题,还大大提高了农田的灌溉效率,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保障。
此外,郯城县的水利工程在防洪抗旱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防洪意识的提升和工程技术的发展,郯城县逐步建设了多个防洪堤坝,这些堤坝有效减少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保障了郯城县的粮食安全。
3、郯城县水利管理的机制与模式
郯城县的水利管理体系经历了多次变革,《郯城县水利志》详细阐述了水利管理的演变过程和现行的管理模式。水利管理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管理问题。早期,郯城县的水利管理较为简单,依靠地方政府和村庄自发组织,主要以灌溉和防洪为主要目标。随着郯城县农业化进程的加快,水利管理逐渐需要依赖更加专业的机构和技术人员。
在《郯城县水利志》中,编纂者对水利管理的专业化进行了详细探讨。1990年版的水利志强调了郯城县水利管理体制的完善,特别是水利管理部门与乡村合作的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郯城县逐渐建立起了乡村与县政府、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多层次合作机制,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
《郯城县水利志》还特别指出,郯城县水利管理面临的一大挑战是水资源的分配和监管。在一些年景干旱的情况下,水资源紧缺,如何平衡各方需求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水利管理者通过水资源的科学调度和定期检查水利设施的运营情况,确保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4、郯城县水利发展对农业和经济的影响
郯城县的水利建设与发展对于农业和地方经济的影响深远,特别是在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和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郯城县水利志》在这一方面作了深入分析。水利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使得农业灌溉得到了充分保障,大规模灌溉系统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农业产量,特别是粮食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水利发展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益,还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随着水利设施的完善,郯城县的农田水利条件得到改善,农民能够更加稳定地生产,从而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繁荣。此外,水利系统的建设还促进了水产养殖业、能源开发等产业的发展,为郯城县的经济多元化提供了支持。
《郯城县水利志》还指出,水利设施的建设不仅仅是单纯的工程建设,它对于农业结构的优化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农民能够更加科学地选择作物种植,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总结:
《郯城县水利志》1990年版通过对郯城县水利历史、工程、管理以及经济影响的全面记录,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该书不仅是水利事业的历史总结,更为水利科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实践经验,推动了郯城县农业和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郯城县水利志》不仅记录了郯城县的水利发展历程,还为未来水利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更好地理解水利在地方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为其他地区的水利管理和发展提供借鉴。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