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5m 610页
《史通》是中国首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着,作者是唐朝刘知几。此书的编着时间始于唐代武后长安二年,至唐中宗景龙四年成书,花了九年时间。
全书共20卷,包括内篇39篇、外篇13篇。其中,内篇的《体统》《纸缪》《弛张》三篇今已失传,今本为49篇。《史通》是针对唐以前的写史所采用的主要体例——编年体和纪传体进行了总结,将采用这两种体例编写的史书称为“正史”,并对这两种体例的编写特点和得失进行评论。书中认为必须沿袭这两种体例,而以后写史的主要体例则是断代体。《史通》既论述了有关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采集、表述要点和作史原则,也论述了史官制度、史籍源流以及杂评史家得失。
《史通》在中国史学界有着较高的地位,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后世史书的编写方式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中国历史学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猜你喜欢下面这些:
- 十七史商榷 100卷 王鸣盛 清乾隆52年
- 三国史纂 8卷 张毓睿 明崇祯16年
- 蒋兆奎; 王凤翮; 陈思贤 河东盐法备览 12卷 , 1790
- 廿二史箚记 36卷 赵翼 清嘉庆5年
- 二十一史精义 21卷 王南珍 清乾隆26年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本文将围绕“史通 20卷 刘知几(唐)郭延年(明)明刊本”展开详细阐述,分别从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包括文本内容解读、版本特点分析、历史价值评述以及研究现状总结,旨在全面展示该版本的独特魅力和学术意义。
1、文本内容解读
“史通 20卷”收录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在历史上有何重要意义?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揭示其独特之处。
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们将从不同角度分析文本中呈现的历史事件、人物以及思想,探讨其中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所在。
此外,还可以对文本中的绘画、题跋等方面进行解读,揭示其在版本出版过程中的特殊之处。
2、版本特点分析
“史通 20卷”这一版本在版本学上有何独特之处?对于版本的研究可以从版本的装帧、印刷、校勘等方面展开,揭示其版本特色。
通过对版本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该版本与其他版本的异同之处,进一步揭示其版本传承和发展的特点。
同时,版本特点的分析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该版本的研究价值和学术意义。
3、历史价值评述
“史通 20卷”在历史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对于版本的历史价值评述可以从版本的传世情况、影响范围、文献价值等方面展开研究,揭示其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通过对文献史、版本史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评价该版本在历史上的重要性,为其在学术研究中的地位提供参考。
同时,历史价值评述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该版本的研究意义和学术贡献。
4、研究现状总结
目前关于“史通 20卷 刘知几(唐)郭延年(明)明刊本”版本的研究现状如何?对于版本的研究现状总结可以从学术界对该版本的评价、研究成果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等方面展开讨论。
通过对目前研究的总结,可以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该版本研究的深入发展。
同时,研究现状总结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该版本的研究前沿和热点,为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总结:
通过对“史通 20卷 刘知几(唐)郭延年(明)明刊本”的文本内容解读、版本特点分析、历史价值评述以及研究现状总结,我们可以深入探讨该版本的独特魅力和学术意义,为版本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