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宁电力工业志 2006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书名】:《华宁电力工业志》
【作者】:华宁电力公司编
【出版社】: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时间】:2006
【页数】:351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水力资源
第一节 地理环境
一、地形地貌
二、地质
三、气候
四、江河水系
第二节 水资源
一、水资源总量
二、地表水
三、地下水
五、水资源特点
四、过境水量
六、开发利用状况
第三节 水能资源
一、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
二、可开发利用水能资源
三、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第二章 电源建设
第一节 火电
一、盘溪恒通糖厂蒸汽机发电
二、讲演台火电厂
三、地方国营华宁火电厂
第二节 水电建设发展概况
四、陶器社办电站
第三节 水电站
一、500千瓦以下水电站
二、500千瓦以上水电站
第四节 电力建设投资
第三章 发电运行
第一节 发电能力
第二节 规程 制度
第三节 发电设备检修
第四章 输电线路
第一节 输电线路建设概况
一、10千伏“两线一地制”和“一线一地制”线路
第二节 10千伏线路
二、10千伏三相线路
第三节 35千伏线路
一、35千伏江川至华宁线路
二、35千伏华宁至盘溪线路
三、35千伏华宁至青龙线路
四、35千伏并网电站线路
五、35千伏厂矿专用线路
第四节 110千伏线路
一、110千伏通海至华宁线路
二、110千伏华宁至盘溪线路
三、110千伏江川至华宁线路
第一节 10千伏配电设施
第五章 变电设施
一、35千伏顶寺变电站
第二节 35千伏变电站
二、35千伏盘溪变电站
三、35千伏青龙变电站
四、35千伏华溪变电站
五、35千伏三岔河电站近区变
第三节 110千伏变电站
一、110千伏华宁变电站
二、110千伏盘溪变电站
第六章 电力调度
第一节 电网结构
一、运行方式
第二节 电网运行
二、电网稳定
第三节 调度管理
一、调度机构
二、调度管理制度
三、调度范围
第四节 调度设施
一、通信设备
二、继电保护
第七章 供电
第一节 供电区域
一、城郊供电所
二、盘溪供电所
三、青龙供电所
四、华溪供电所
第二节 供电运行
一、变电运行
二、线路运行
第三节 设备维护与检修
一、变电站检修
二、线路维护与检修
第四节 供电技术经济指标
一、线损
二、其他供电技术经济指标
第八章 用电
第一节 用电水平与用电结构
一、用电水平
二、用电结构
第二节 电力营销
一、业务扩充
二、电能计量
三、电价
四、电费
第三节 用电监察
第四节 “三电”工作
一、计划用电
三、安全用电
二、节约用电
第五节 优质服务
一、承诺服务
二、窗口行风建设
第九章 多种经营
第一节 发展概况
第二节 多种经营企业
一、电力劳动服务公司
二、建筑工程队
三、勘测设计队
四、机电设备厂
五、水电安装队
六、华电磷业有限责任公司
第十章 管理
第一节 管理体制
一、体制沿革
二、机构沿革
第二节 财务与审计
一、财务核算
二、资产与资金
三、成本与利润
四、审计
第三节 人事管理
一、劳动合同
二、职工队伍
三、职工培训
四、职称评定
五、离退休管理
六、劳动报酬
七、保险与福利
第四节 计划管理
一、生产计划
二、基本建设计划
三、电力统计
第五节 农电管理
一、农电体制
二、农网改造
二、安全保障措施
第六节 安全生产管理
一、安全生产网络
三、安全事故选录
第七节 物业管理
一、管理
二、职工住宅和办公用房
第八节 车辆管理
一、车辆
二、管理
第九节 其他
一、计算机运用
二、档案管理
三、信访管理
五、物资管理
四、法律事务
第十一章 勘测设计与施工
第一节 勘测设计
第二节 施工
第十二章 农村初级电气化试点县建设
第一节 规划
第二节 建设
一、组织领导
二、电源建设
三、电网建设
四、集资办电
二、农村小水电管理体制改革
第三节 体制改革
一、电力管理体制改革
三、农村用电管理体制改革
第四节 人员培训
第五节 效益
一、用电水平
二、社会经济效益
第六节 验收
第十三章 党群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组织
一、组织机构
三、精神文明建设
二、纪检监察
四、宣传工作
第二节 民兵组织
第三节 工会
一、组织机构
二、民主管理
三、活动
第四节 女工委组织
第五节 共青团组织
一、团组织建设
二、团组织活动
一、水利学会
第六节 学术团体
二、机动车驾驶员安全管理协会电力分会
第十四章 人物
第一节 人物传略
第二节 人物简介
第三节 行家能手
第四节 获县级以上表彰人物表
一、省 部级表彰的先进个人
二、地 市级表彰的先进个人
三、县级表彰的先进个人
附录
索引 李亚平
编纂始末
· 华宁电力工业志 2006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华宁电力工业志 2006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华宁电力工业志(2006年版)作为地方电力行业的一个重要文献,对华宁电力工业的发展历程、技术创新、企业管理、社会贡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记录与总结。全书通过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了华宁电力工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突出成就及其在地方经济中的支撑作用。通过四个方面的深入分析,本文将详细阐述该书的主要内容,分别涉及华宁电力工业的历史沿革、技术进步、企业管理模式以及社会经济影响力。每个部分都通过具体实例来说明电力工业如何推动华宁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并对未来的电力行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华宁电力工业的历史沿革
华宁电力工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华宁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火力发电为主的电力产业体系。从最初的小型水力发电站到大型火力发电厂的建设,电力工业在地方经济中逐渐占据了重要地位。华宁电力工业志详细记录了从民国时期至2006年期间电力产业的各个发展阶段,分析了每个阶段的重要事件与成就。
在20世纪30年代,华宁的电力行业开始初具规模,电力供应开始覆盖到一些主要城市与工矿企业,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能源支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华宁电力的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该时期,电力设施的建设不仅满足了当地居民的用电需求,还为各类企业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保障。
2000年以后,随着电力需求的持续增长,华宁电力工业进一步拓展了能源生产领域,逐步实现了多元化发展。华宁电力工业志详细讲述了这一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如投资增量、技术创新、以及应对电力短缺的应急措施,这些内容使得该志书成为了解华宁电力历史的重要资料。
2、技术进步与创新
华宁电力工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尤其是在燃煤电厂技术、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领域,华宁电力一直走在前沿。在传统的火力发电方面,华宁的电力公司通过引进先进的发电技术,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了电力生产的效率和环保水平。
进入21世纪后,华宁电力开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能与太阳能发电项目的投资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通过引进先进的风电技术和光伏发电技术,华宁电力在新能源领域的探索不仅为当地环境保护作出了贡献,也为全国范围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此外,华宁电力在智能电网的建设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尝试。智能电网不仅提高了电力的调度效率,也使得电力系统更加安全与稳定。通过技术的不断创新,华宁电力在全球范围内的电力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3、企业管理与运营模式
华宁电力的成功不仅仅在于技术进步,更在于其独特的企业管理模式。该公司在运营管理上采用了多项现代化管理手段,通过科学的决策支持系统和优化的资源配置,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华宁电力工业志详细记录了其企业管理制度的演变过程,从最初的管理经验积累,到后来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引入,展现了其在组织结构、运营模式以及决策机制方面的诸多创新。
此外,华宁电力还注重人才培养与管理体系建设,建立了完善的员工培训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通过多层次的管理模式,华宁电力不仅提升了公司的生产效益,也提高了其在行业中的品牌影响力。
华宁电力在市场化竞争中始终保持着较强的竞争力,依靠灵活的市场策略和稳健的经营管理,使公司不断壮大,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其成功的管理经验为其他地方电力企业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4、社会经济影响力与贡献
华宁电力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长期以来为地方经济提供了稳定的能源保障。通过对华宁电力工业志的梳理,可以清晰地看到电力工业在推动华宁地区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电力的稳定供应直接促进了地区工业化进程,使得华宁的制造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都受益于电力的持续稳定。
华宁电力不仅在经济发展上作出了贡献,还在社会民生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电力的普及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为当地的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尤其是在偏远地区,电力的供给使得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华宁电力还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了表率。通过推进绿色能源的应用,华宁电力在减少碳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贡献了大量力量。在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成为了华宁电力的一大亮点。
总结:
华宁电力工业志(2006年版)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对华宁电力历史的全面了解,也展示了电力行业在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通过对该书的详细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华宁电力在技术进步、管理创新、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突出表现,展现了一个地方电力企业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责任与担当。
总之,华宁电力的成功不仅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也是推动绿色能源转型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该志书,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电力工业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深远影响。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