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为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志(1986-2005) 2007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犍为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志(1986-2005)
内容简介: 一、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如实、客观记述犍为县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历史轨迹。 二、本志上限起于1986年,下限断至2005年,为保持史料的完整性,有的记述上溯下延。
编纂人员:邓世文
编纂单位:犍为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志编纂领导小组
内容时限:1986-2005
出版时间:2007年
目录
封面
犍为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志
《犍为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志》编纂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犍为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志》编辑人员名单
凡例
序
题词
图片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机构
第三章 党群组织
第三章 人口
第四章 计划生育宣传
第五章 计划生育工作
第六章 职工
第七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八章 设备、设施建设
第九章 人物
附录
后记
版权页
· 犍为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志(1986-2005) 2007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犍为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志(1986-2005) 2007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犍为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志(1986—2005)》2007年版,是一部系统记述犍为县二十年间人口变迁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综合性志书。该书以翔实的资料、严谨的体例,全面反映了犍为县在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指导下,从人口增长失控到实现有序发展的历史进程。它既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政策的演变,也展现了地方政府在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下探索人口与发展协调路径的艰辛努力。全书内容涵盖人口结构变化、政策执行成效、基层工作经验以及社会影响等多个层面,既是犍为县社会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四川地区人口政策实践的宝贵文献。本文将从编纂背景与史料价值、人口变迁与结构特征、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与社会实践、经验启示与发展思考四个方面,对该志书进行深入分析和系统阐述,以期从中窥见地方志在记录社会变迁与政策轨迹中的独特意义。
1、编纂背景与史料价值
《犍为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志(1986—2005)》的编纂工作,始于2005年末,历经两年修订,于2007年正式出版。该志的编纂背景,是在国家全面推进地方志续修工程的大环境下完成的。作为县级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志在县志续修与专题志建设中占有独特地位。其编纂不仅回应了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历史回顾需求,也为地方政府提供了科学的政策参考。
史料的丰富性是该志的重要特色。编纂者广泛收集了来自县统计局、卫生局、计生委及乡镇档案室的原始资料,确保数据的真实性与连续性。书中所载1986年至2005年间人口数据,不仅细致记录了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等指标,还对人口迁移、性别比例、民族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统计,为后续学术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
此外,该志的史料价值还体现在它的多维度记录。编者不仅关注宏观政策与数据,还纳入了基层实践经验、典型人物事迹、群众思想变迁等内容,使其不仅是一部政策执行的档案,更是一部社会变革的缩影。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一部“活的历史书”,为后人理解计划生育政策的地方化进程提供了独特视角。
2、人口变迁与结构特征
1986年至2005年,是犍为县人口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二十年。根据志书统计,1980年代后期,犍为县总人口持续上升,但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压力逐步显现。进入1990年代后,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实施,出生率显著下降,人口增长趋于平稳。这一时期,县内人口总量控制取得显著成效,标志着人口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在性别结构方面,志书指出,受传统生育观念与社会偏好影响,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中期,犍为县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性别比失衡现象。然而,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与政策宣传力度的加强,2000年后男女比例趋向合理,反映出人口政策的社会认同度逐渐提升。
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尤为显著。该志数据显示,随着生育率下降与寿命延长,犍为县逐步迈入老龄化阶段。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上升,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优势,但同时也埋下了未来养老压力的隐患。志书对这一趋势进行了科学预测,并提出了“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体现了编纂工作的前瞻性。
3、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与社会实践
犍为县在计划生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工作机制。志书详细记载了县计生委的组织体系、管理办法及群众动员方式。从“宣传教育为先导”到“依法管理为基础”,再到“服务保障为重点”,犍为县逐步探索出一条制度化、规范化的计划生育管理路径。
基层干部的努力是政策落实的关键。志书中多次提到,乡镇计生干部深入农户家中,宣讲政策、登记信息、落实节育措施,形成了“干部包村、村组包户”的责任体系。这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使政策在城乡不同层面都得到了有效执行。
同时,犍为县在实践中注重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进入21世纪后,计划生育工作由“控制数量”向“提升质量”转变。志书中特别强调“优生优育”、“生殖健康服务”、“关爱女孩行动”等项目的实施,这些举措不仅改善了人口素质,也促进了社会性别平等与家庭和谐,标志着计划生育事业的社会化、人性化转型。
4、经验启示与发展思考
从《犍为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志(1986—2005)》的记述中,可以总结出一系列值得借鉴的经验。首先,科学决策与制度保障是人口政策有效实施的前提。犍为县在政策执行中始终坚持“以数据为基础、以群众为中心”,确保了政策措施的精准化与可持续性。
其次,人口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志书指出,计划生育不仅是人口控制的手段,更是社会发展的战略环节。犍为县在发展乡镇企业、推进教育普及、改善医疗条件的过程中,有效地利用了人口红利,实现了人口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最后,该志提供了关于未来人口政策的思考。面对老龄化、少子化等新挑战,犍为县的经验启示人们:计划生育政策需要与时俱进,转向更加综合、灵活的人口发展战略。这种由“控制型政策”向“服务型政策”的转变,正是中国人口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向。
总结:
《犍为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志(1986—2005)》以详实的数据和鲜活的案例,全面反映了犍为县二十年来人口发展与政策执行的历史轨迹。它不仅是一部地方行政记录,更是一部社会变迁的镜像。通过对政策、社会、文化的多维呈现,该志为研究中国基层计划生育制度的形成与演进提供了重要文献依据。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犍为县在计划生育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调整的历程,是国家人口政策地方化实践的生动缩影。该志书既总结了过去的经验,也启示着未来的人口治理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历史价值。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