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山县 水土保持志 1955-2004 2005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
- 格式:PDF电子版
- 微信QQ:
- shuij56
县志简介
【书名】:《兴山县 水土保持志 1955-2004》
【作者】:兴山县水土保持局编纂
【出版社】:宜昌市宏文印业有限公司印刷
【时间】:2005
【页数】:316
概述
大事记
清 朝
一、田赋
(一)田赋(丁漕)
(二)地丁
(三)漕粮
(四)屯饷
(五)租课
二、工商各税
(一)盐税
(二)厘金
(三)牙税
(四)当税
(五)契税
(六)屠捐
(七)附加税捐
(八)杂税
三、支出
(一)行政费
(二)教育费
(三)城垣维修费
(四)军费
(五)实业费
民国时期
一、机构体制
(一)财政机构
(二)财政体制
二、预算管理
(一)预算决算
(二)预算会计
(三)金库
三、财政收入
(一)田赋
(二)工商税收
(三)其他税收
四、财政支出
(一)行政管理费
(二)军事保安费
(三)教育卫生费
(四)经济建设费
陕南解放区时期
一、机构体制
(一)财粮机制
(二)税务机构
(三)基层机构
(四)粮库金库
二、财政收入
(一)公粮
(二)田赋
(三)税收
(四)公产收入
(五)其它收入
三、财政支出
(一)行政费
(二)教育费
(三)民众团体补助费
(四)实业费
(五)社会事业费
(六)民兵参战支出
四、财政管理
(一)财政体制
(二)预决算制度
(三)审计、会计制度
(四)税收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一、财政机构
(一)机构沿革
(二)地址变迁
(三)职工队伍
(四)工作职责
二、财政体制
(一)县财政体制
(二)乡(镇)财政体制
三、预算管理
(一)预算编制
(二)决算编制
(三)预算会计
(四)金库
四、财政收入
(一)农业税收
(二)工商税收
(三)企业收入
(四)其他收入
五、财政支出
(一)经济建设费
(二)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
(三)抚恤和社会救济福利事业费
(四)行政管理费
(五)其他部门事业费
(六)其他支出
六、财源建设
(一)县级财源建设
(二)乡(镇)财源建设
七、财政财务管理
(一)国有工交企业财务管理
(二)国营商贸外经粮食企业财务管理
(三)农业财务管理
(四)行政文教卫生财务管理
(五)社会保障财务管理
(六)预算外资金管理
(七)财政信用
(八)会计事务管理
(九)注册会计师事务
(十)政府采购
(十一)社会集团购买力管理
(十二)国有资产管理
(十三)法规税政管理
(十四)财税监审
八、精神文明建设
九、党群组织
(一)党组织
(二)纪检、监察
(三)群团组织
附录 郧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关于出版《财政志》的批复
修志始末
· 兴山县 水土保持志 1955-2004 2005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兴山县 水土保持志 1955-2004 2005年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地名志、人物志、水利志、植物志、交通志、教育志、农业志、文物志、工业志、土地志、方言志、民族志等)或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例:洪洞)
·有需要联系v;加客服窗口的联系方式
摘要:本文通过对《兴山县 水土保持志 1955-2004 2005年版》的详细分析,深入探讨了兴山县在过去半个世纪中,特别是1955年到2004年间,水土保持工作的历程与成效。文章从多个维度剖析了该志书的重要性、编纂背景、水土保持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及其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深远影响。通过对四个方面的详细阐述,旨在全面呈现水土保持工作在兴山县的发展脉络与未来展望。同时,文章也强调了地方志书在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中的独特价值。
1、编纂背景与历史意义
《兴山县 水土保持志 1955-2004 2005年版》的编纂,承载了兴山县几十年来在水土保持领域的奋斗历程。兴山县地处山区,自然条件复杂,水土流失问题长期困扰着当地的农业发展。为了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地方政府自上世纪50年代起逐步展开一系列水土保持措施,这也为该志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作为一部地方性志书,它记录了兴山县在这一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该志书不仅是水土保持工作历程的记录,还具有相当的历史文献价值。它将大量的水土保持工作成果、政策文件、科研成果以及技术措施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于后续的生态保护工作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志书的发布,不仅展现了地方政府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努力,也为其他山区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此外,水土保持志还为研究兴山县的地方生态环境变化提供了宝贵的数据。通过回顾不同历史阶段的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清晰看到该地区在各个时期的环境变化趋势,并为未来的政策调整提供了重要依据。
2、主要内容及结构特点
《兴山县 水土保持志 1955-2004 2005年版》内容的编排结构严谨,内容丰富,系统地呈现了水土保持工作的全过程。志书主要分为几个章节,分别介绍了水土保持的背景、政策实施、技术措施、成果评估等方面的内容。每个部分不仅阐述了具体的实施措施,还通过大量的数据和实例,展示了兴山县在防治水土流失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
该书的结构布局合理,层次清晰。从基本的水土流失概况,到各阶段政策的变化,再到各类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与效果分析,每个章节都详细展开。特别是在技术措施方面,志书深入分析了不同时间段采用的治理技术,并对比了各类措施的成效,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水土保持技术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兴山县 水土保持志》不仅仅是一部记录性的书籍,还兼具了较强的指导性。志书的每个章节都融入了相关的政策解读和技术建议,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对于从事水土保持研究和实践的人员而言,这本志书无疑是一本宝贵的参考书。
3、水土保持政策实施的成效与挑战
在水土保持工作中,政策的有效实施直接决定了治理成效。《兴山县 水土保持志 1955-2004 2005年版》详细记录了自1955年以来,兴山县在各个历史时期实施的不同水土保持政策。这些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不仅考虑了当地的自然环境,还结合了社会经济的需求和技术条件。通过对不同政策的分析,可以看到兴山县在水土保持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调整与完善措施。
从1950年代的基础性建设,到改革开放后的技术引进与现代化治理,兴山县水土保持政策的调整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然而,尽管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但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不少挑战。例如,部分地区因地理环境特殊,水土流失问题依然严峻;此外,水土保持措施的长期性和持续性也给政策的落实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尽管如此,通过多年来的不断努力,兴山县在水土保持领域仍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政策的科学性与执行的力度逐渐得到提升,尤其是在山区的植被恢复、沟道治理等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成果。这些经验不仅为兴山县的生态保护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他类似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4、未来展望与实践启示
尽管《兴山县 水土保持志 1955-2004 2005年版》主要回顾了过去五十年间的水土保持工作,但它同样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的启示。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未来的工作将更加注重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推动水土保持工作走向更加科学和高效的道路。
具体而言,兴山县可以进一步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引入更多高效、低成本的水土保持技术。此外,水土保持工作将不仅限于传统的水土保护措施,还应加强对生态系统整体的治理。例如,强化森林覆盖率,提升土壤质量,完善水资源管理等,都将成为未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兴山县 水土保持志 1955-2004 2005年版》不仅是对过去水土保持工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启示。通过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兴山县的水土保持工作有望在未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为更广泛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益的经验。
总结:
《兴山县 水土保持志 1955-2004 2005年版》不仅是一部地方志,它所记录的水土保持工作历史,既是对兴山县的深刻反思,也是对未来生态保护工作的展望。通过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分析,可以为当前的水土保持实践提供宝贵的参考,同时推动相关政策与技术的不断创新。
这本志书在保护地方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价值不可忽视,它不仅是兴山县历史的见证,更为整个区域的环境治理提供了宝贵的智慧与经验。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